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冰冻星球之寒奥纪元 > 第2章 回老家

冰冻星球之寒奥纪元 第2章 回老家

作者:丸子先森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23 13:24:29

周末的露营之旅在次日午后画上句号。尽管经历了火流星事件的短暂惊魂,但后续的平静夜空和次日山间的清新空气很快驱散了那点不安。回程路上,慕婉茵和李晓雅兴致勃勃地翻看手机里拍的星空和寥寥几张勉强抓拍到的流星轨迹,讨论着哪张最好看,适合发朋友圈。

回到仩海市区,分别送婉茵和晓雅回家后,林淼自己也回到了安静的窝。“还是自己的舒服啊”,疲惫感如潮水般涌来,他几乎是倒头就睡。

周日早上,他是被手机某博新闻不断震动的通知声吵醒的。迷迷糊糊抓起手机,解锁屏幕,瞬间被各种新闻App推送、社交媒体弹窗淹没了。

“惊现!仩海东部海域夜空巨大火球,疑似超大型陨石坠落!”

“末日征兆?多地网友拍下‘天崩地裂’式流星坠落过程!”

“专家紧急解读:昨日流星雨属正常现象,巨大火流星较为罕见但无需恐慌”

“‘火流星’话题引爆网络,网友惊呼:有生之年系列还是世界末日?”

林淼瞬间睡意全无,猛地从床上坐起,迅速点开几个主流社交平台。果然,无论是微博、抖音还是小众的论坛,几乎全被“仩海火流星”的话题霸榜。

各种角度、清晰度不一的视频片段充斥网络:有行车记录仪拍下的骤然一亮和惊呼,有高楼相机偶然捕捉到的磅礴尾迹,更多的是市民用手机拍摄的、虽然晃动模糊却足以感受当时那震撼一幕的短片。点赞、评论、转发量都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评论区更是热闹非凡:

“卧槽!我当时在外滩,差点亮瞎我的钛合金狗眼!”

“这绝对不是普通的流星!我爷爷说他活了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亮的!”

“坐标杭省,亲眼所见,感觉整个天都被烧红了,然后大地震动!绝对不是错觉!”

“有没有可能是外星人入侵的前兆?[狗头保命]”

“末世论者狂喜!玛雅人算错了?”

“@各路天文台 出来走两步?解释一下?”

“祈祷平安!希望没有砸到人!”

恐慌、兴奋、好奇、调侃……各种情绪在网络上交织、发酵。虽然官方媒体已经迅速推送了一些天文专家的“安抚性”解读,强调这只是较为罕见的火流星现象,坠入海中不会造成影响,但显然无法完全平息公众的猜测和不安。那颗流星实在太亮,太具冲击力,超出了很多人的认知范畴。

林淼深吸一口气,翻看着这些信息,心情有些沉重。大众看到的是奇观,是谈资,但他作为医生,看到的潜在风险——如果那陨石体积再大些,如果不是坠入海中而是砸在城市……他甩甩头,强迫自己停止这种灾难性的联想。

到了周一,情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林淼忙碌完上午的查房和病例讨论,中午休息时再次打开手机,发现“火流星”的热度虽然仍在,但已经明显降温。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榜上,相关话题的位置显着下降,一些点击量极高的视频链接点进去显示“内容不存在”或“已被发布者删除”。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明星八卦、经济政策和社会民生新闻。

官方媒体统一了口径,连续发布多名权威天文学家的采访和科普文章,反复强调此次事件属于“正常天文现象”、“无任何证据表明会对地球环境或人类生活造成影响”,并呼吁公众“不信谣、不传谣,关注权威信息发布”。

强大的舆论引导机器开始运转,有效地将公众的注意力从对未知天象的恐慌,转移回了日常的轨道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活终究要继续,猎奇过后,仍是柴米油盐。网络上的热议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仿佛那颗照亮夜空的火球,只是一场投入湖心的石子,涟漪虽曾剧烈,却终将平息。

然而,林淼心中的那点疑虑却并未随之消散。这种高效、迅速的“降温”过程,反而让他觉得有些刻意。他想起了那条被秒删的评论,那种处理速度,与现在这波舆论管控,似乎有着异曲同工的味道。

下班回家后,他心中的探索欲再也按捺不住。他深知国内互联网信息的局限性和过滤性。犹豫片刻,他打开抽屉,翻找出一个很久没用的U盘,里面有一个他读研时为了查阅国际医学文献而购买的VpN软件。开电脑,安装,连接,充值过后,成功突破了网络壁垒。

他首先登录了mASA(镁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官网,以及几个国际知名的天文学术论坛和空间气象监测网站。利用自己的专业英语优势,他开始仔细搜索关键词:“aerolite”、“meteor”、“East pacific Sea”,很快,大量相关信息涌现出来。国际学界对此次事件的关注度显然更高,尤其是位于东亚地区的几个天文台和监测站,发布了更为详细的光学轨迹、能量释放估算数据、以及推测的坠落大致坐标。讨论也更偏向技术性。

但真正让林淼后背微微发凉的,是他在一个专业论坛的角落,看到一篇发布于大约六个月前的帖子。帖子标题是:“关于一颗高速闯入太阳系内部的长周期\/可能来自星际空间的异常天体的初步观测报告”。

发帖者似乎是一位业余天文爱好者,但引用了多篇来自mASA喷气推进实验室和瓯洲空间局的、并未在主流媒体广泛报道的预印本论文和观测简报。

林淼屏住呼吸,快速阅读着机翻夹杂着专业词汇的内容。核心信息是:约半年前,位于遐威夷群岛和楠美洲的大型巡天望远镜,捕捉到一个异常的光点,其运行轨迹、速度和光谱特征,与太阳系内常见的小行星或彗星有显着差异。计算表明,它极可能来自太阳系之外,正以极高的速度掠过太阳系内部。当时初步估算的轨道,与地球公转轨道存在极小的交集概率,但由于距离遥远且数据稀少,未引起广泛重视,仅在小圈子里有所讨论。mASA每日似乎对此发布了数条简短的信息更新,但用语极其谨慎保守,且迅速淹没在每日海量的航天数据中。

林淼立刻尝试在国内的天文论坛搜索相关关键词,结果寥寥无几。仅有的几条帖子,发布时间也在数月前,回复者屈指可数,且大多表示怀疑或觉得“太遥远,与己无关”。其中一条帖子下,有人回复了一句:“这东西……会不会和之前说的那个‘星际访客’有关?” 但再无后续讨论。

一条线,隐隐约约地在林淼脑中串了起来:半年前mASA观测到的系外异常天体 -> 其计算轨道与地球存在微小交集 -> 近期狮子座流星雨预报 -> 论坛异常评论预警“体积非同寻常的陨石” -> 远超常规的火流星坠入仩海以东海域 -> 国内网络的迅速降温和信息管控。

这一切,难道只是巧合?

林淼皱起眉头,作为一名医生,他习惯于基于证据进行诊断。而现在,他搜集到的这些“证据”碎片,虽然模糊,却指向了一个令人不安的可能性:这次陨石坠落事件,或许并非一次单纯的意外,其背后可能牵扯到更深远、更未被公众所知的秘密。国家和国际科研机构,是否早已知情?目前的平静,是否只是一种暂时的、有意的维稳?

他隐隐觉得,那夜划破长空的烈焰,或许不仅仅是一场转瞬即逝的奇观,它的余波,可能正以某种尚未可知的方式,悄然蔓延。

就在他陷入沉思时,手机铃声突兀地响起,打断了他的思路。看来电显示,是老家徽省的大舅。

“喂,大舅?”

“淼淼啊,没打扰你工作吧?”电话那头传来大舅熟悉的声音。

“没,刚下班。您说。”

“哎,就是去年过年时候说的那个事,你爸妈留下的那老房子……你看你一直在仩海,也没空回来打理。我这边你表弟要结婚,想着把这院子扩一扩……价钱就按当时说好的,你看……”大舅的语气带着商量和些许急切。

林淼这才恍然想起,确实有这回事。父母去世后,老家徽省县城的那套带院子的旧房就一直空着。他工作繁忙,根本无暇顾及,出租也麻烦。大舅家就在隔壁,一直帮忙照看着,去年过年时确实提过想买下来,方便扩建。当时自己答应了,但一忙起来就给忘了。

他看了一眼电脑屏幕上那些令人不安的天文数据和讨论,又想到最近科室病人数量稳定,似乎可以协调出假期。也许,暂时离开仩海,回老家处理这些世俗琐事,反而能让他从这种无端的焦虑中暂时抽离出来。

“行,大舅,我想起来了。我这边安排一下假期,尽快回去一趟,咱们当面把手续办了。”

“哎哟,那太好了!太好了!你定好时间跟我说,我去车站接你!”

“不用接,我自己开车回去。”

挂断电话,林淼长吁一口气。他先给科室主任打了电话,说明情况,请了年假。主任很痛快地批了,还叮嘱他好好休息,处理家事要紧。

接着,他又给慕婉茵发了条语音:“茵茵,我老家有点事,大舅急着要买老房子,我得回去一趟处理手续,大概请了十天假。你照顾好自己,论文别熬太晚。”

慕婉茵很快回复:“啊?这么突然呀?好吧好吧,师兄你开车回去注意安全哦!到了给我发消息~老家事情处理顺利!”

安排好一切,林淼简单收拾了几件行李。次日一早,他换上便装,便开着那辆SUV,驶上了返回徽省的高速公路。

八小时的车程,窗外景色从繁华都市渐变为江南水乡,再逐渐映入皖南的丘陵地貌。他的心情也如同这变化的风景,从对未知天象的隐忧,慢慢沉淀为近乡情怯的复杂情绪。父母留下的老屋,承载了他童年和少年时代的所有记忆。

与此同时,京市,华国科学院的多间会议室内,连续数日灯火通明。来自天体物理、地质学、海洋学、大气科学、甚至生物化学等不同领域的数十位顶尖专家,被紧急召集,围绕一份份绝密级的数据和分析报告,进行着激烈而审慎的讨论。

巨大的屏幕上,展示着高分辨率卫星捕捉到的陨石最后坠落轨迹的精确重建、无人潜航器初步扫描到的海底撞击坑形态声纳图、以及对陨石成分的初步光谱遥感分析结果……

争论焦点在于:这颗陨石的来源(是否证实为太阳系外天体?)、其确切组成(是否含有未知矿物或有机成分?)、以及其高速撞击深海环境可能带来的潜在影响(会否引发地质活动或释放特殊物质?)。

意见分为好几派:保守者认为应继续观察,避免贸然行动;谨慎者主张尽快打捞,掌握主动;更有激进者提出了一些基于最坏假设的预警……会议气氛凝重,每一项决策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而在波涛汹涌的东海上,华国太平洋舰队数十艘精锐舰艇,划定了一片广阔的禁航区,守护着那片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的海域……

林淼对此一无所知。他刚刚驶下高速公路,进入了徽省那个生他养他的小县城。熟悉而又有些陌生的街景映入眼帘,空气中弥漫着家乡特有的气息。

他将车停在老屋院外,看着那斑驳的墙壁和紧闭的木门,深吸了一口气,推门走了进去。灰尘在从门缝透进的阳光中飞舞,旧时光的气息扑面而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