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冰冻星球之寒奥纪元 > 第135章 软装(1)

冰冻星球之寒奥纪元 第135章 软装(1)

作者:丸子先森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23 13:24:29

蓝星寒奥纪,第196个旧历日,岩安市大型避难基地停车场。

基地时刻清晨,停车场顶部稀疏的照明系统模拟的“黎明”光线,为冰冷的水泥地披上一层灰白。

林淼已经精神抖擞地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昨晚,他几乎熬到深夜,终于在笔记本电脑上完成了新车内饰布局的详细3d设计图。

虽然他的建模技巧纯属野路子自学,线条和渲染远谈不上专业,但用于指导自己施工、明确尺寸和结构关系已经绰绰有余。

反正是他自己看,实用至上。

得益于新车宽敞了至少30%的内部空间,他的设计可以更加从容。

他将驾驶舱后面、车厢右前侧的区域规划成了一个独立的迷你卧室,计划用实木板、薄钢板和中间填充的保温材料自己隔出来。

这间卧室的外墙将正对着车厢门,形成一个天然的视觉屏障。

车厢门内侧设计了一个小玄关,卧室的外墙上可以安装挂钩,玄关左侧则打一排窄柜,用于收纳鞋子等零碎物品。

进入车厢门左转,绕过玄关隔断,便是开阔的主生活区。

左侧被他规划为开放式厨房区域,预留了壁炉的位置,并沿着车厢壁打造一整排直到车尾的L型储物柜。

这些柜子不仅用于存放日常物资,更关键的是要容纳庞大的蓄电池组、车载服务器集群以及各种电源管理模块。

右手边则紧凑地安排了干湿分离的卫生间,以及一个舒适的沙发卡座区。

中间留出的过道相当宽敞,再也不会像旧车那样转身都嫌挤。

开放式厨房和沙发卡座区的侧壁上,各设计了一个小型观察窗,算是这辆装甲堡垒与外部世界为数不多的视觉联通点。

车顶原厂自带的坚固行李架和遥控武器站基座无需改动,他只需要理顺后续加装设备的线束即可。

蓝图在手,说干就干。

林淼拿着激光测距仪和卷尺,在空旷的车厢内反复测量、标记关键点位。

确认无误后,他深吸一口气,心念集中,整个人瞬间从车厢内消失,进入了那片独属于他的玉符空间。

空间内依旧堆叠着如山物资,但在中央一片特意清理出的空地上,摆放着几台关键的设备:

小型数控铣床、精密台锯、大型工作台、以及一台为他这些“小作坊”提供电源动力的静音发电机。

这些都是他在将末世前的整个庇护所整体收入空间前,特意提前取出,放在空间的空地上,以防自己需要加工一点小东西备用的。

他将精确的尺寸数据输入数控机床的控制电脑。

发电机嗡嗡启动,声音在这片静谧的空间弥散开来。

机床刀头开始按照预设程序高速旋转、移动,在铝材和钢板上精确切割、打孔。

台锯则负责处理木料,将厚实的实木板材切割成需要的尺寸。

整个加工过程持续了三个多小时,期间林淼不断调整、微调,确保每一个构件都分毫不差。

最终,一批批加工好的轻钢骨架、标准尺寸的薄钢板、切割好的实木板以及裁剪成块的高效保温材料,整齐地码放在空地上。

准备工作就绪。

林淼带着一个装满各种电动工具(包括冲击钻、角磨机、螺丝刀)。

以及一大箱五金件(包括各种规格的螺钉、螺栓、卡扣、结构胶)的工具包,闪身回到了新车车厢。

接下来的工作,就到了林淼最擅长的组装阶段。

他先从搭建卧室的隔断墙开始。

先将轻钢骨架按照设计位置用高强度自攻螺钉固定在车厢地板的加强筋和侧壁预埋的螺母上,形成坚固的框架。

然后,将切割好的实木板作为内衬板,用螺钉固定在骨架一侧。

再在骨架空腔中仔细填充好阻燃保温棉,最后将薄钢板作为外层,覆盖在骨架另一侧,同样用螺钉紧固。

木板提供温馨感与一定的缓冲,钢板增强结构强度和隔音,中间的保温层则是对抗极寒的关键。

板材接缝处,他都仔细地涂抹上耐低温的结构密封胶,确保气密性。

一面面复合墙板就这样在他手中诞生,稳稳地围合出了他的私人卧室空间。

接着是储物空间。

他将空间中预制的各种规格的储物钢架一一取出。

这些钢架都带有标准的安装孔。

他根据车内加强筋的位置,先用磁力钻在车厢壁特定位置的预埋固定架上,打出精准的孔洞。

然后使用重型卡扣直接将钢架锁死在这些孔洞对应的预埋件上。

或者在一些关键承重部位,直接动用小型电弧焊机进行点焊加固,确保即使车辆在崎岖冰原上剧烈颠簸,这些柜子也会纹丝不动。

卫生间的隔断墙板,也采用类似卧室的复合结构方式迅速安装完毕。

随后是沙发卡座,他取出之前旧车上用惯的那套。

将沉重的沙发底座和可升降的餐桌腿,用加长的镀锌螺栓牢牢固定在车厢地板上预留的螺纹孔中,底部还加装了防滑减震垫。

沙发卡座和卫生间中间还有一定的空间,林淼同样塞入了一个承重货架,包裹了隔音材料板。

在货架上,林淼则是安装并锁紧了一个不锈钢水箱,和一组静音水泵,设计为卫生间和厨房的净水箱供水。

完成主体结构后,他开始铺设地板。

选用的是防滑耐磨的复合实木地板,一块块严丝合缝地拼接起来,不时的进入空间,用切割机微调一下尺寸。

铺设完毕后,林淼脱了靴子试了试,走在上面感觉踏实,而且有种温暖的感觉。

在车厢中部,他特意设计了一个带有黄铜合页和隐藏式拉手的活动地板。

掀开后,下面正是车内预留的加油口,方便日后从空间直接补充燃油。

所有架子、隔断、家具安装完毕后,林淼进行了第一次全面检查。

他用力摇晃每一个柜子、每一面隔墙,确认所有连接点都牢固无比,没有任何松动的迹象或异常的响声。

至此,这里重型雪地车基础的“骨骼”和“肌肉”已经搭建完成。

接下来是能源与核心系统的安装。

他从空间里取出那些从旧车上拆下来的大容量磷酸铁锂电池组。

每一块电池都比较重,但林淼凭借空间之便,可以轻松搬运。

电池组被小心地安置在L型储物柜底层特意加固过的位置上。

底部带有防滑橡胶垫,四周用预埋在地板上的高强度不锈钢固定环和可调节绑带死死卡住,防止任何可能的位移。

至于逆变器、车载服务器集群、多路电源管理终端等核心电子设备。

则被安装在一个位于厨房区域旁边、没有门扇的开放式钢架上。

这样设计便于随时观察设备运行状态、指示灯,也方便插拔线缆和后期维护。

基础电力到位,林淼开始在车顶内侧预埋的线槽里安装照明系统。

他选用了两条低功耗、高亮度的LEd灯带,沿着车厢顶部两侧走向粘贴固定。

接通临时电源测试,柔和而明亮的光线瞬间驱散了车厢内的昏暗,效果令人满意。

随后是最繁琐的一步,布线。

林淼宛如回到了末世前的身份,手术室里的主刀医生,耐心地将各个设备的电源线、信号线一一对应插入相应的接口。

然后,他用不同颜色的尼龙扎带将线缆分类捆扎整齐,沿着车厢壁预埋的明装线槽。

或者使用专用的线卡走线,确保所有线束都井然有序,既美观又避免了相互干扰和磨损的风险。

最后,他走到那个开放式的设备架前,深吸一口气,打开了电源管理模块的总开关。

“嘀”的一声轻响,模块上的液晶屏亮起,显示系统电压正常。

紧接着,头顶的LEd灯带稳定发光,旁边车载服务器的指示灯也开始有规律地闪烁起来,散热风扇发出细微的嗡鸣。

“成功了!”林淼心中一阵激动。

这标志着车辆内部能源和核心控制系统初步联通,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短暂的兴奋过后,林淼通过车顶舱盖爬上了车顶,借助手电筒的灯光,开始安装外部设备。

首先是导航无人机模块。

他将其精准地放置在车顶前部预制的起降平台上,对准定位销。

用配套的高强度不锈钢螺钉配合防松螺母拧紧,确保在高速行驶或恶劣天气下也不会移位。

接着是那个小巧但实用的滑轮吊机,安装在车厢侧方,用于吊装重物或自救。

吊机的底座同样用螺钉加焊点的方式双重固定。

然后是那根高增益的远程无线电天线,安装在车顶最高点的专用基座上,拧紧底座锁环,连接好馈线。

除了这些,林淼还额外加装了三组他末世前在东南亚购买的“小玩意”,小型电动基座的钢弩发射器。

考虑到车顶武器站存在射击死角,尤其是贴近车体的极近区域。

这种低成本、低噪音、但威力可观的冷兵器成了很好的补充。

他利用车顶行李架的横杆作为基座,为每一架钢弩的基座,设计了专用的固定夹具,

并用内六角螺钉锁紧,并在与车顶的连接处,点焊了几下。

弩身本身则通过一个小型电机驱动,可以实现左右各60度的水平摆动和上下45度的俯仰,由车内控制系统统一操控。

最后是监控系统。

他取出了八部号称能耐受零下100摄氏度极端低温的高性能红外摄像头。

仔细考量后,他在:

车头两侧(覆盖前向及侧前向)、车尾两侧(覆盖后向及侧后向)、以及车厢四角上方(覆盖车辆近身四周及顶部部分区域)分别安装了摄像头。

每一个摄像头都配有坚固的电动支架,他用冲击钻在车体外预留的钢条上,精确打孔,埋入重型膨胀螺栓。

接着将支架牢牢固定,然后仔细调整摄像头的角度,确保360度无死角覆盖。

所有车顶设备的供电线和信号线,他都使用了加厚的阻燃耐低温线缆,并细心地用绝热保温材料包裹好,防止极寒导致线缆脆化。

然后,他用高性能的航天级铝箔胶带,将这些线束紧密地粘贴固定在车顶之上,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阻和意外钩挂的风险。

线束最终汇集到车顶一个预留的多功能线缆入口,穿过带有自密封橡胶圈的防水接头,引入车内。

最后用力拧紧接头的压紧螺母,确保完全密封。

做完这一切,林淼直起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环顾车顶,各种设备井然有序,线束规整,俨然一副专业作战车辆的模样。

他一看表,按基地时间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

高强度连续工作超过十个小时,精神一旦放松,强烈的饥饿感和疲惫感立刻涌了上来。

他赶紧回到温暖的车内,锁好车门,迫不及待地从空间里取出一份冒着热气的麻辣香锅和一大杯冰镇可乐。

坐在安装好的沙发卡座里,他大口吃着香辣鲜香的菜肴,喝着沁人心脾的汽水。

满足感油然而生,感觉所有的疲惫都值得。

饭后,他例行公事地给苏遥打了个电话。

“喂,林先生!”

苏遥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但带着成就感,

“我这边今天盯着他们把车尾和侧面主要受损的钢板都切割更换了,新钢板也焊上去了一半!进度还不错!你那边呢?新车怎么样了?”

“已经提车了,在做里面的软装。”

林淼咽下最后一口可乐,回答道,“还算顺利。”

“哇!这么快?!你也太厉害了吧!”苏遥惊叹,“真期待看到成品啊!”

“快了,再过几天时间就好了。你那边也注意休息,别太累。”

“知道啦!你也是!”

挂了电话,林淼决定测试一下今天安装的外部设备。

他回到驾驶座,打开了驾驶舱中控台上新安装的多路监控显示屏。

八个画面清晰无误地呈现出来,覆盖了车辆周围所有角度,夜视模式下画面依然清晰可辨。

接着,他测试了遥控武器站。

他在车内通过手柄控制,武器站底座平稳地水平旋转360度,内部机构的俯仰动作也流畅顺滑。

无线电天线顺利展开,车载电台里能清晰地接收到基地公共频道和远处一些微弱的信号。

然后,他小心地控制车侧的一架电动钢弩,对准车位前方一片无人的空地。

“咻……!”

一声尖锐的破空声!

一支特制的重型钢弩箭激射而出,狠狠钉在几十米外的水泥地上。

箭簇甚至崩碎了一小块坚硬的水泥地面,威力之大,让林淼都微微咋舌。

最后,他操作车顶的无人机模块打开舱盖,导航无人机平稳升空,在停车场穹顶下盘旋了一周,传回稳定清晰的俯瞰画面。

所有测试,一次成功!

林淼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才感到一股深沉的倦意袭来。

他简单洗漱了一下,他把单人床从空间取出放在了小卧室内,然后铺了一下被褥躺下。

虽然内部装修才完成一半,但这座装甲堡垒已经初具雏形,并且展现出了强大的潜能。

他计划接下来三到四天天全力突击,完成内部装修和所有设备的最终调试。

最后再留出几天时间进行查漏补缺和最终测试。

带着对明日工作的规划和初步成功的喜悦,林淼在尚未完全成型、却已让他倍感安心的新“家”中,沉沉睡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