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闪婚三个月,前夫竟是我顶头上司 > 第92章 量产风波与非遗新生:“重生” 落地与婚纱上的点翠誓言

第 92 章 量产风波与非遗新生:“重生” 落地于婚纱上的点翠誓言

第一节 量产首单的翠羽危机:暴雨封路与空运破局

清晨七点,“浅曜” 工作室的晨会刚开场,林浅的手机就急促地响了 —— 来电显示是云南云羽基地的王总,语气比往常急促了三倍:“林总!不好了!昨天夜里大理下暴雨,杭瑞高速封路了,你们订的 3000 片特级翠羽卡在半路上,至少要延迟三天才能到!”

“延迟三天?” 林浅手里的笔 “啪” 地掉在会议桌案上,桌案上还摊着 “重生” 系列首单量产订单的交付清单 —— 国内高端百货 “奢品汇” 要求下周三前收到首批 500 件 “凤凰涅盘” 项链,现在距离交付只剩五天,翠羽延迟意味着整个订单要违约,违约金高达订单总额的 20%(约 200 万)。

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小夏手里的订单明细被捏得发皱:“奢品汇昨天还发消息催进度,说下周五要搞‘非遗珠宝首发活动’,要是我们交不了货,他们肯定会找其他品牌替代,以后再想合作就难了!”

李师傅放下手里的点翠镊子,眉头拧成一团:“3000 片翠羽是按量产需求算好的,少一片都不够做 500 条项链。要不我们先把之前做样品剩下的边角翠羽整理出来,大概有 500 片,能做 50 条项链,先给奢品汇应急?”

“50 条不够,” 陆沉突然开口,手指在平板电脑上快速滑动,调出物流系统,“我查了,大理机场虽然受暴雨影响,但今早十点会恢复航班,我们可以让基地把翠羽从高速转运到机场,走空运加急,今天下午就能到本市,晚上就能入库检测,不会耽误明天的量产。”

“空运?” 王总在电话里犹豫,“空运成本比陆运高 3 倍,而且翠羽怕挤压,空运的货舱震动大,要是损坏了……”

“成本我们承担,” 陆沉语气果断,“我让陈默联系空运公司,用定制的防震箱,每片翠羽都用软绒布单独包裹,再放防震泡沫,确保万无一失。另外,你让基地先把翠羽的质检报告发给我们,我们提前做好入库后的 AI 扫描准备,节省检测时间。”

挂了电话,陆沉看向林浅,眼神笃定:“别担心,空运的事我来盯,你和李师傅调整一下量产流程,今天先做珐琅和钛钢链条的预处理,等翠羽一到,立刻开始点翠,我们分两班倒,24 小时赶工,肯定能按时交付。”

林浅松了口气,拿起笔在订单明细上修改:“我再和奢品汇沟通,说我们为了保证翠羽质量,启用了空运,让他们知道我们的诚意,顺便把空运的物流单号发给他们,让他们实时跟踪进度,缓解他们的焦虑。”

上午十点,陈默传来消息,空运公司已经派车去云羽基地接货,防震箱也已送达基地;中午十二点,王总发来翠羽的质检报告,所有翠羽的光泽度、厚度都符合 “重生” 系列的标准;下午三点,空运的翠羽抵达本市机场,陈默带着工作室的物流团队亲自去接货。

晚上七点,翠羽顺利入库。林浅、陆沉、李师傅带着质检团队,用 AI 鉴定仪逐片扫描翠羽 —— 仪器的红光扫过羽毛,屏幕上实时显示各项参数:“光泽度 1.56,厚度 0.3mm,无瑕疵,符合特级标准”。李师傅拿起一片翠羽,对着灯光看了看,笑着点头:“空运没影响,这羽毛的光泽比陆运的还好,没受潮。”

当晚八点,量产车间的灯全部亮起。第一组工人负责将钛钢链条固定在金属胎上,第二组负责珐琅的烧制,第三组(李师傅带队)负责点翠 —— 李师傅站在操作台中央,手里拿着竹镊子,教工人如何用 “叠翠法” 排列羽毛:“每片羽毛的重叠度要控制在 1\/2,从左翼的根部开始,一片压一片,像盖瓦片一样,这样光泽才连贯。”

林浅在车间里来回巡查,手里拿着平板电脑,实时记录每道工序的进度。走到珐琅烧制区时,赵师傅正盯着窑炉的温度表:“釉料温度控制在 850c,烧 15 分钟,不能多也不能少,多了釉料会发黑,少了会掉色。” 林浅凑过去看,窑炉里的珐琅片泛着温润的宝蓝色,和设计图上的颜色分毫不差。

陆沉则在办公室里处理后续订单 —— 奢品汇看到空运物流信息后,不仅打消了顾虑,还追加了 200 件订单,要求下月底交付。他看着电脑上的订单数据,嘴角露出笑意 ——“重生” 系列从国际金奖到量产落地,只用了一个月,这不仅是对他们设计的认可,更是对非遗工艺市场化的肯定。

凌晨两点,第一批 “凤凰涅盘” 项链完成组装。林浅拿起一条,对着灯光看 —— 左翼的点翠羽毛层层叠叠,右翼的珐琅与碎钻折射出星光,尾部的钛钢链条晃动时,珍珠吊坠发出细微的声响,和当初的样品一模一样,甚至因为量产时的工艺优化,细节更精致。

“成功了!” 小夏拿着第一批项链的质检报告,跑过来兴奋地说,“AI 检测显示,所有参数都符合标准,合格率 100%!”

车间里响起掌声,工人们虽然疲惫,但眼里满是成就感。李师傅坐在角落,喝着热茶,看着满桌的项链,笑着对林浅说:“这辈子做了这么多点翠首饰,还是第一次做这么多,而且都是年轻人喜欢的款式,值了。”

林浅看着李师傅,又看了看身边的陆沉,心里满是温暖 —— 从 “凤凰涅盘” 的设计到量产,从翠羽危机到空运破局,每一步都离不开团队的齐心协力,而这份齐心协力,正是 “重生” 系列能落地的最大底气。

第二届 非遗工坊的首期培训:年轻学员的质疑与手工的温度

“重生” 系列量产顺利推进的同时,云南鹤庆非遗工坊的首期培训也拉开了帷幕。首期招收的 20 名学员中,有 15 名是当地的年轻手艺人,5 名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爱好者,平均年龄不到 25 岁。

培训第一天,李师傅拿着一片翠羽,准备演示 “叠翠法”,台下却传来一个质疑的声音:“李师傅,现在机器点翠又快又精准,一片羽毛只要 3 秒就能粘好,您这手工点翠一片要 5 分钟,又耗时又费料,我们学这个有什么用?”

说话的是当地银器匠人的儿子小杨,22 岁,擅长银器机器雕刻,对传统手工工艺一直有抵触。他的话引起了其他年轻学员的附和:“是啊,机器做的点翠排列均匀,不会出错,手工的还容易粘歪,客户肯定更喜欢机器做的。”

李师傅没有生气,而是笑着把手里的翠羽递给小杨:“你用机器粘一片,我用手工粘一片,我们用 AI 对比一下,看看客户更喜欢哪个。”

工作室里正好有一台点翠机器,小杨立刻操作起来 —— 机器的机械臂夹起翠羽,蘸取胶水,精准地粘在金属胎上,3 秒完成一片;另一边,李师傅用竹镊子夹起翠羽,手指轻轻调整角度,蘸取熬好的骨胶,慢慢粘在金属胎上,5 分钟后完成。

李师傅将两片点翠样品放在 AI 鉴定仪下,屏幕上显示出对比数据:“机器点翠:羽毛重叠度误差 0.1mm,光泽度均匀,无层次感;手工点翠:羽毛重叠度误差 0.3mm,光泽度从根部到边缘呈渐变,有自然层次感。”

“你们看,” 李师傅指着屏幕,“机器的精准度高,但光泽度是平的,像一块玻璃;手工的虽然有细微误差,但每片羽毛的光泽都有变化,像真的凤凰羽毛一样,有生命力。客户买非遗珠宝,买的不是‘精准’,是‘温度’—— 机器做不出手工的温度,这就是我们学传统工艺的意义。”

他拿起手工点翠的样品,对着阳光转动:“你们再看,手工粘的羽毛,因为手指力度的细微变化,每片羽毛的倾斜角度都有差异,阳光照过来时,会形成不同的光斑,这是机器永远做不到的。当年我师父教我时,说‘点翠不是粘羽毛,是给羽毛注入灵魂’,现在我把这句话传给你们。”

小杨拿着两片样品,反复对比,脸上露出羞愧的表情:“李师傅,我错了,我以前只看重速度和精准,没注意到手工的细节。您再教我一遍,这次我一定认真学。”

台下的学员也纷纷点头,拿出笔记本记录。林浅站在门口,看着这一幕,悄悄拿出手机,让小夏用短视频记录下来 —— 小夏之前在抖音注册了 “浅曜非遗工坊” 账号,发布的培训日常已经有了 10 万粉丝,这次的 “手工 vs 机器” 对比视频,发布后两小时就登上了抖音热搜,播放量破百万。

“李师傅太厉害了!几句话就说服了年轻学员!” 小夏激动地拿着手机给林浅看,“评论里好多人说想来学点翠,还有非遗机构联系我们,想和我们合作开设线上课程!”

林浅笑着点头:“这就是我们做培训的目的 —— 不仅要教手艺,还要让年轻人理解手艺背后的文化和温度。你把学员的联系方式整理一下,想报名的我们可以安排下期培训,线上课程也可以筹备起来,让更多人能学习非遗工艺。”

当天下午,非遗工坊收到了 50 多份报名申请,其中有 3 名是海外华人,想把点翠工艺带到国外;还有 2 名是高校珠宝设计专业的老师,想把非遗课程引入学校。陆沉看着报名名单,笑着对林浅说:“我们的非遗工坊,已经开始影响更多人了,这比卖多少条项链都有意义。”

培训的第三天,李师傅教学员做 “点翠耳钉”,要求每人做一对,作为首期培训的结业作品。小杨做的耳钉,羽毛排列虽然还有点生涩,但比第一天进步了很多。李师傅看着他的作品,点头说:“不错,有进步。记住,做手艺不能急,要沉下心,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每一片羽毛,它才会给你最好的回报。”

小杨用力点头,把耳钉小心翼翼地放进展示盒里:“李师傅,我以后要把手工点翠和我们家的银器结合起来,做有鹤庆特色的非遗珠宝,让更多人知道我们家乡的手艺。”

林浅看着学员们认真的样子,心里满是欣慰 —— 非遗的传承,不仅是手艺的传递,更是精神的延续。当年轻学员们真正理解了手工的温度,非遗工艺才能真正 “活” 下去,走向更远的未来。

第三节 婚纱上的点翠誓言:旧时光的对比与新未来的期许

非遗工坊培训顺利推进的同时,陆沉悄悄准备了一个惊喜 —— 他联系了国内顶尖的婚纱设计师,根据 “凤凰涅盘” 的元素,设计了一款点翠婚纱,打算在非遗工坊首期培训结业那天,向林浅正式求婚。

婚纱设计稿上,领口是凤凰造型的点翠装饰,翅膀用特级翠羽,尾羽延伸到婚纱裙摆,裙摆上的羽毛排列成 “浅 & 沉” 的首字母缩写;袖口是掐丝珐琅的小花,颜色与 “凤凰涅盘” 的珐琅部分一致;头纱上点缀着微型碎钻,像萤火虫一样闪烁 —— 这些细节,都是陆沉根据两人的故事特意要求的。

设计稿完成后,陆沉请李师傅负责婚纱上的点翠部分,赵师傅负责珐琅部分,要求在培训结业前完成。李师傅拿到设计稿时,笑着说:“陆总,你这是把‘凤凰涅盘’穿在林浅身上啊,用心了。”

“她值得最好的,” 陆沉看着设计稿,眼里满是温柔,“当年我用一百万打发她离婚,现在我想用一辈子补偿她,这婚纱就是我的承诺。”

培训结业前一天,陆沉以 “非遗工坊展示区需要婚纱作为点翠展示样品” 为由,带林浅去了婚纱工作室。当婚纱设计师掀开防尘罩,露出那件点翠婚纱时,林浅瞬间愣住了 —— 婚纱的领口,凤凰的点翠羽毛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蓝,裙摆的羽毛排列整齐,每一片都像真的凤凰尾羽一样,灵动而璀璨。

“这……” 林浅的眼泪瞬间涌了出来,手指轻轻抚摸着领口的凤凰,“这是给我的吗?”

“是给你的,” 陆沉从身后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浅浅,第一次在民政局离婚时,我对你说‘一百万,从此两清’,那是我这辈子最后悔的话;今天,我想对你说,‘我用一辈子,换你余生的幸福’,你愿意嫁给我吗?”

他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盒子,里面是一枚戒指 —— 戒指的戒托是用林浅父亲当年的旧银戒融化后重铸的,戒面是微型的点翠凤凰,翅膀上刻着两人的名字缩写 “浅 & 沉”,戒圈内侧刻着日期 “2024.10.26”—— 这是他们第一次在天台告白的日子。

林浅看着戒指,又看了看婚纱,想起两人从闪婚到现在的点点滴滴:第一次离婚时陆沉冷漠的眼神,入职时在总裁办公室撞见他的惊讶,火灾中他为了保护她受伤的手臂,国际大赛领奖时他骄傲的眼神…… 所有的误会、争吵、困难,都在这一刻化为幸福的泪水。

“我愿意,” 林浅转过身,抱住陆沉,声音带着哽咽,“陆沉,我愿意嫁给你,不是因为这漂亮的婚纱和戒指,是因为你让我相信,爱情可以从误会开始,从破碎中重生,就像‘凤凰涅盘’一样。”

李师傅和赵师傅这时从工作室的里间走出来,手里拿着婚纱上的点翠样品:“浅浅,这婚纱领口的凤凰,是我用云南最好的翠羽做的,熬胶时加了一点蜂蜜,让翠羽的光泽更持久;袖口的珐琅小花,是赵师傅调了十次釉料才做出的颜色,和‘凤凰涅盘’的珐琅一模一样。”

小夏也拿着手机跑进来,笑着说:“林总,陆总,我刚才把你们求婚的过程录下来了,等会儿发个短视频,让大家都知道你们的好消息!”

林浅看着身边的团队,又看了看陆沉,心里满是幸福 —— 她不仅收获了爱情,还收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收获了传承非遗的使命。婚纱上的点翠,不仅是装饰,更是她和陆沉爱情的见证,是非遗工艺的新生。

试穿婚纱结束后,陆沉带着林浅去了鹤庆非遗工坊的展示区 —— 展示区里已经布置好了 “重生” 系列的样品、学员的结业作品,还有林浅父亲的设计稿。陆沉指着展示区的一角:“这里以后会有一个‘爱情展区’,展示我们的婚纱、戒指,还有‘凤凰涅盘’的设计故事,让来参观的人知道,非遗不仅是手艺,也是情感的载体。”

林浅靠在陆沉肩上,看着展示区里的一切,轻声说:“我爸要是知道,肯定会很开心。他当年想让传统珠宝有温度,现在我们做到了。”

陆沉握紧她的手,语气坚定:“以后,我们会让更多非遗工艺有温度,让更多人知道,传统不是过去,是未来。”

第四届 珐琅颜料的纯度危机:深山寻矿与父亲的传承

“重生” 系列量产到一半时,赵师傅突然发现一个问题 —— 新批次的珐琅釉料出现了轻微的色差,比之前的样品偏浅,虽然肉眼几乎不可见,但 AI 检测显示色差超过了 0.5%,不符合 “重生” 系列的质量标准。

“是矿物颜料的问题,” 赵师傅拿着颜料样本,眉头紧锁,“这批从安徽发来的石青颜料,纯度比上次低了 5%,导致釉料的颜色变浅。我联系了颜料商,他们说最近安徽下雨,矿洞进水,新开采的矿石纯度都不高,要等半个月才能有高纯度的颜料。”

“半个月?” 林浅看着量产进度表,“我们现在每天生产 50 条项链,半个月后会耽误奢品汇的追加订单,而且颜料不稳定,后续的珐琅颜色会越来越浅,影响品牌口碑。”

陆沉拿起颜料样本,看着上面的产地 —— 安徽黄山歙县,突然想起林浅父亲的手稿里提到过,歙县有一个深山矿洞,出产的石青颜料纯度最高,父亲当年为了找高纯度颜料,曾在深山里住了一个月。

“浅浅,我们去歙县一趟,” 陆沉看着林浅,“你父亲当年去过那里找颜料,我们或许能找到那个矿洞,直接从矿洞订购高纯度颜料,既解决眼下的问题,也能建立长期的颜料供应渠道。”

林浅眼睛一亮 —— 父亲的手稿里确实有一张矿洞的手绘地图,标注着 “歙县青溪山,石青纯度 95%”。她立刻翻出父亲的手稿,找到那张地图:“好!我们明天就去歙县,找到那个矿洞!”

第二天一早,林浅和陆沉带着赵师傅,驱车前往安徽歙县。经过六个小时的车程,他们到达青溪山脚下的青溪村,村里的老支书听说他们是来找石青矿洞的,笑着说:“你们说的是老林师傅找的那个矿洞吧?老林师傅二十年前来我们村,住了一个月,和我一起去的矿洞,现在那个矿洞由村里的老吴负责开采,他是老林师傅的老朋友。”

老支书带着他们找到老吴,一位 60 多岁的老人,手里还拿着当年林浅父亲送给他的颜料研磨工具。“老林师傅当年说,这矿洞的石青是最好的,能做出最正的宝蓝色,” 老吴笑着说,“这些年我一直按老林师傅教的方法开采,颜料纯度都在 95% 以上,就是最近下雨,路不好走,没来得及给外面发货。”

老吴带着他们沿着山路,走了两个小时,终于到达矿洞 —— 矿洞入口处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 “青溪石青矿”,旁边还有林浅父亲当年刻的小字:“为艺,当求极致”。

“这就是老林师傅当年找的矿洞,” 老吴指着矿洞,“里面的石青矿石,只要稍微研磨,就能用,纯度高,颜色正。你们要多少,我现在就能安排人开采,今天就能发货。”

林浅抚摸着石碑上父亲的字迹,眼泪又掉了下来 —— 父亲当年为了找到高纯度颜料,在深山里跋涉,现在她沿着父亲的路,不仅找到了颜料,还找到了父亲对工艺的执着。“吴叔,我们想和您建立长期合作,” 林浅说,“以后我们的珐琅颜料,都从您这里订购,您教我们开采和研磨的方法,我们帮您把颜料推广到更多非遗工坊,让更多人用上好颜料。”

老吴高兴地答应:“好!老林师傅当年就说,好颜料要配好手艺,你们做的非遗珠宝,配得上我们的石青!”

当天下午,老吴安排人开采了 100 经高纯度石青矿石,研磨成颜料,通过空运发往 “浅曜” 工作室;同时,林浅和陆沉与老吴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约定每月供应 50 斤高纯度石青颜料,“浅曜” 则帮助老吴建立线上销售渠道,推广青溪山的石青颜料。

回到工作室后,赵师傅用新颜料调配珐琅釉料,烧制后的珐琅颜色与 “凤凰涅盘” 的样品完全一致,AI 检测显示色差为 0,符合质量标准。“太好了!” 赵师傅拿着珐琅样品,激动地说,“这颜料比之前的还好,颜色更温润,烧制后不易掉色!”

林浅看着珐琅样品,又看了看父亲的手稿,心里满是感慨 —— 父亲当年的坚持,不仅为她留下了设计的灵感,还为她留下了最珍贵的颜料资源。这份传承,是 “浅曜” 能走下去的最大财富。

第五届 皇室项目的中期验收:花丝偏差与激光校准的破局

“重生” 系列量产问题解决的同时,皇室加冕礼珠宝的中期验收也如期而至。皇室派来的两位专家 —— 珠宝史专家詹姆斯和工艺专家苏菲,来到 “浅曜” 工作室,检查皇冠和权杖的制作进度。

皇冠的主体已经完成,花丝镶嵌的龙纹缠绕在皇冠外侧,顶部的点翠凤凰已经粘好,右翼的薄翠羽在灯光下透出蓝宝石的光泽;权杖的珐琅鸢尾花也已烧制完成,顶端的蓝宝石镶嵌在鸢尾花中央,与珐琅颜色完美呼应。

詹姆斯拿着放大镜,仔细检查皇冠的龙纹,突然皱起眉头:“这里的龙纹鳞片,有一处细微的偏差,大概 0.15mm,不符合皇室珠宝的精度要求。”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皇冠的龙纹上 —— 那是陈师傅负责的花丝镶嵌部分,陈师傅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不可能啊,我每一片鳞片都用卡尺测量过,误差应该在 0.1mm 以内,怎么会有 0.15mm 的偏差?”

苏菲拿出皇室的激光测量仪,对着龙纹扫描,屏幕上显示出偏差数据:“确实是 0.15mm,可能是你用的卡尺精度不够,或者测量时的角度有偏差。皇室加冕礼珠宝要求精度在 0.1mm 以内,这处偏差必须调整,否则会影响皇冠的整体美观。”

陈师傅的手开始发抖 —— 他做了 40 年花丝镶嵌,从未出现过这样的偏差,这次为了皇室项目,他更是每天工作 12 小时,没想到还是出了问题。“我…… 我现在就调整,” 陈师傅拿起镊子,想直接修改龙纹,却被陆沉拦住。

“陈师傅,别急,” 陆沉拿出工作室的激光测量仪,对着龙纹扫描,同时调出 AI 建模的龙纹数据,“我们用 AI 对比一下偏差的位置,看看是鳞片的角度问题,还是花丝的粗细问题。”

AI 很快生成了对比报告:“偏差位置为龙纹左翼第 12 片鳞片,偏差原因是鳞片的倾斜角度偏差 0.5°,导致视觉上出现 0.15mm 的偏差,与花丝粗细无关。”

“角度偏差?” 陈师傅愣了一下,“我测量时只注意了鳞片的大小,没注意角度。”

“没关系,” 陆沉笑着说,“我们用激光校准仪调整角度,激光的精度能达到 0.01°,可以精准地把鳞片调整到正确的角度,不会损坏周围的花丝。”

他立刻联系精密仪器公司,借来了激光校准仪。半小时后,仪器送达,陆沉操作仪器,激光的红光聚焦在龙纹的偏差鳞片上,屏幕上实时显示角度调整数据:“当前角度 15.5°,目标角度 15°,调整中…… 调整完成,偏差 0°。”

陈师傅用放大镜检查调整后的鳞片,激动地说:“好了!偏差没了!鳞片的角度正好,和周围的鳞片完美衔接!”

詹姆斯和苏菲看着调整后的皇冠,露出满意的笑容。詹姆斯拿起平板电脑,调出之前看到的非遗工坊培训视频:“你们的非遗培训做得很好,年轻学员对传统工艺的理解很深刻,皇室很欣赏你们对非遗的传承。我们这次来,还有一个任务 —— 想邀请你们为皇室公主设计一套点翠首饰,作为她的成年礼礼物,要求融入鹤庆银器工艺,展现中国非遗的多样性。”

“我们很荣幸!” 林浅立刻答应,“我们会结合点翠、珐琅、花丝镶嵌和鹤庆银器,设计一套有中国特色的非遗首饰,确保公主的成年礼独一无二。”

苏菲点头:“皇室相信你们的实力。中期验收通过,接下来你们要加快进度,确保加冕礼前完成皇冠和权杖的制作,我们下个月会再来做最终验收。”

送走皇室专家后,陈师傅松了口气,对陆沉说:“陆总,谢谢你,要是没有你和 AI 技术,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调整这处偏差。”

“这是我们团队的力量,” 陆沉说,“传统工艺需要手工的温度,也需要现代科技的辅助,两者结合,才能做出完美的作品。”

林浅看着皇冠上的龙纹,心里满是期待 —— 皇室项目的推进,不仅是 “浅曜” 的荣誉,更是中国非遗工艺走向国际舞台的机会。而这份机会,是团队每一个人用努力和坚持换来的。

第六届 量产首单的圆满交付:百货首发与非遗的破圈

“重生” 系列量产的第 10 天,首批 500 件 “凤凰涅盘” 项链全部完成,经过 AI 检测和手工质检,合格率 100%。交付当天,林浅和陆沉亲自带着项链,送到奢品汇的线下门店。

奢品汇的店长早已在门店门口等候,看到项链时,眼睛一亮:“这就是‘凤凰涅盘’?比图片上还漂亮!点翠的光泽太温润了,珐琅的颜色也很正,难怪能拿国际金奖!”

门店的展示区已经布置好了 “重生” 系列的专属展台,展台上摆放着 “凤凰涅盘” 项链、耳钉、胸针等单品,旁边还有非遗工艺的介绍牌,详细讲解点翠、珐琅、花丝镶嵌的工艺步骤。店长笑着说:“我们明天的首发活动,已经预约了 200 多位客户,还有 10 家媒体会来报道,肯定能卖爆!”

第二天上午十点,“重生” 系列首发活动正式开始。门店里挤满了客户,媒体的镜头追着 “凤凰涅盘” 项链,客户们纷纷上手试戴 —— 一位穿着旗袍的女士试戴后,对着镜子感叹:“这项链的点翠太衬肤色了,戴上去像有光一样,比我之前买的钻石项链还好看!”

不到一小时,首批 500 件项链就卖出了 300 件;下午三点,500 件项链全部售罄,奢品汇紧急联系 “浅曜”,要求再追加 300 件订单,下月初交付。

首发活动的同时,小夏在抖音直播门店的盛况,直播间在线人数突破 10 万,很多网友留言:“在哪里能买?我也想要一条!”“非遗珠宝太好看了,支持传统文化!”“求线下体验店地址,想亲自看看点翠工艺!”

林浅看着直播间的留言,笑着对陆沉说:“我们可以在北上广深开‘浅曜非遗体验店’,不仅卖珠宝,还设置工艺体验区,让客户亲手体验点翠、珐琅的简单步骤,感受非遗的魅力。”

“好主意,” 陆沉立刻拿出电脑,开始规划体验店的布局,“体验店的设计要融入非遗元素,比如墙面用珐琅装饰,展示柜用花丝镶嵌的框架,让客户一进门就感受到非遗的氛围。”

首发活动结束后,奢品汇的负责人找到林浅,提出深度合作:“我们想在全国 20 家门店开设‘浅曜非遗专区’,每月举办一次非遗工艺体验活动,由你们派师傅来指导,我们负责宣传和引流,实现双赢。”

林浅和陆沉欣然答应 —— 这意味着 “重生” 系列能覆盖更多城市,非遗工艺能被更多人了解。当天晚上,“浅曜” 的官方账号发布了 “非遗体验店筹备中” 的消息,不到一小时,就收到了 5000 多条预约体验的留言。

与此同时,鹤庆非遗工坊的首期学员也传来好消息 —— 学员小杨设计的 “点翠银器耳钉”,被国际珠宝展选中,邀请 “浅曜” 带着学员的作品参加下个月的国际珠宝展。小杨激动地给林浅打电话:“林总,我没想到我的作品能上国际珠宝展!这都是李师傅教得好,是非遗工坊给了我机会!”

林浅笑着说:“这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下个月的国际珠宝展,我们带着你的作品一起去,让全世界看到鹤庆年轻手艺人的实力!”

夜深了,林浅和陆沉站在工作室的天台上,看着远处的城市灯光。陆沉握着她的手,轻声说:“浅浅,我们做到了 ——‘重生’系列落地了,非遗工坊开花了,我们的爱情也有了归宿。”

林浅靠在他怀里,看着天上的星星,轻声说:“这只是开始,以后我们还要让更多非遗工艺重生,让更多人知道,中国的传统工艺,能在现代世界发光发热。”

天台的风带着温暖的气息,远处的灯光像星星一样闪烁,“浅曜” 的未来,像 “凤凰涅盘” 的翅膀,正迎着光,飞向更广阔的天空。

第七届 国际珠宝展的邀约:学员作品的突围与非遗的全球视野

“重生” 系列首发告捷的第二天,国际珠宝展的组委会发来正式邀请函,邀请 “浅曜” 携带 “凤凰涅盘” 系列和非遗工坊学员的作品,参加下个月在法国巴黎举办的国际珠宝展 —— 这是该展会首次邀请中国非遗珠宝品牌参展,也是首次设立 “非遗珠宝专区”。

“巴黎国际珠宝展!” 小夏拿着邀请函,激动地在工作室里转圈,“这是全球最顶级的珠宝展,以前只有国际大牌才能参加,现在我们也能去了!”

李师傅和赵师傅围过来看邀请函,李师傅的手轻轻抚摸着邀请函上的 “非遗珠宝专区” 字样,眼里满是激动:“这辈子能看到中国点翠走进巴黎,值了!想当年我师父说,点翠是老祖宗的宝贝,总有一天会让全世界看到,现在真的实现了!”

林浅看着邀请函,心里满是感慨 —— 从父亲当年的默默坚持,到她和陆沉的努力,再到非遗工坊学员的成长,中国非遗珠宝终于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我们不仅要带‘凤凰涅盘’去,还要带学员的作品去,” 林浅说,“让全世界看到,中国非遗不仅有老手艺,还有年轻的传承者。”

陆沉点头:“我们可以把学员的作品做成‘非遗新生’系列,每个学员的作品配一个故事 —— 小杨的点翠银器耳钉,背后是鹤庆银器与点翠的融合;广州学员小林的珐琅手镯,背后是广珐琅与现代设计的结合…… 让国外的观众不仅看到工艺,还看到非遗背后的文化和故事。”

接下来的一周,工作室进入紧张的参展筹备:林浅负责整理学员作品的故事,为每件作品撰写中英双语的介绍卡;陆沉负责联系国际物流,确保珠宝的运输安全,同时预约巴黎展会的展位设计,要求展位融入中国非遗元素,比如用点翠羽毛装饰墙面,用珐琅制作展示台;李师傅和赵师傅则负责修复和保养 “凤凰涅盘” 系列的样品,确保在展会上呈现最佳状态。

筹备过程中,小杨突然提出一个想法:“林总,我想在耳钉上加入鹤庆的银器錾刻工艺,让作品更有地方特色,也让国外观众知道鹤庆银器的厉害!”

林浅立刻支持:“好主意!你可以和当地的银器匠人合作,把錾刻和点翠结合,做出独一无二的作品。我们的非遗要走向世界,就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能千篇一律。”

小杨立刻回到鹤庆,和父亲(当地银器匠人)一起,在耳钉的银托上錾刻出鹤庆的山水图案,再粘上点翠羽毛 —— 完成后的耳钉,银托的山水与点翠的羽毛相互映衬,既有地方特色,又有非遗韵味。林浅看到成品后,笑着说:“这就是‘非遗新生’的意义 —— 传统工艺的融合,年轻创意的碰撞。”

参展前三天,国际珠宝展的组委会发来消息,说巴黎当地的媒体想提前采访 “浅曜”,了解中国非遗珠宝的故事。林浅和陆沉决定通过视频连线接受采访,采访中,林浅介绍了 “凤凰涅盘” 的设计理念:“‘凤凰涅盘’不仅是一件珠宝,更是中国非遗工艺的重生 —— 点翠是明代的工艺,珐琅是清代的工艺,我们用现代设计和科技,让它们在当代重生,这就是‘重生’的意义。”

陆沉则展示了非遗工坊的培训视频:“我们不仅做珠宝,还培养年轻的非遗传承者,现在有 20 名学员,未来会有更多。中国非遗的传承,需要年轻人的参与,需要科技的辅助,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采访结束后,组委会发来反馈:“你们的故事太动人了!巴黎的观众对中国非遗充满期待,我们已经为你们安排了两场专场发布会,一场介绍‘凤凰涅盘’,一场介绍‘非遗新生’系列。”

参展前一天,所有展品都已打包完毕,通过国际空运发往巴黎。林浅和陆沉站在工作室的展示区,看着空荡荡的展台,心里满是期待 —— 这不是结束,而是中国非遗珠宝走向世界的开始。

“明天我们就出发去巴黎,” 陆沉握着林浅的手,“带你去看埃菲尔铁塔,在铁塔下给你补一个正式的求婚仪式,让全世界见证我们的爱情。”

林浅笑着点头,眼里满是幸福:“好,还要在巴黎的展会上,让全世界知道,中国的非遗工艺,能在现代世界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夜色渐深,工作室的灯依旧亮着,灯下是 “重生” 系列的设计稿,是非遗工坊学员的照片,是林浅和陆沉的爱情故事 —— 这些故事,即将在巴黎的国际舞台上,被全世界看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