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闪婚三个月,前夫竟是我顶头上司 > 第87章 点翠危机:非遗传承人的刁难与 AI 建模的破局

第 87 章 点翠危机:非遗传承人的刁难与 AI 建模的破局

第一节 晨光里的质疑:李师傅的传统执念与现代设计的碰撞

初冬的晨光透过 “浅曜” 工作室的落地窗,在设计台上洒下一片暖金色。林浅正握着镊子,小心翼翼地将一片孔雀蓝羽放在 “凤凰涅盘” 项链的雏形上 —— 这是 “重生” 系列的主打款,凤凰的左翼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一的点翠,羽毛层层叠叠,在光线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不对。”

身后突然传来一声沉缓的嗓音,林浅手一顿,镊子差点滑落。她回头,看到李师傅背着双手站在门口,花白的眉毛拧成一团,眼神里满是不满。

李师傅是业内顶尖的点翠非遗传承人,上周刚答应来工作室指导 “重生” 系列的点翠工艺。这几天林浅和陆沉都跟着他学习传统技法,原本合作还算顺利,可今天一早,李师傅看到设计稿上添加的现代金属链条元素,突然变了脸色。

“李师傅,您看哪里不对?” 林浅放下镊子,走到老人身边,语气恭敬。她知道老一辈手艺人对传统格外执着,不敢有半分怠慢。

李师傅指着设计稿上凤凰尾部的链条结构,声音带着点严厉:“这链条太张扬,把点翠的雅致都破坏了!点翠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讲究的是‘静中藏韵’,你加这么多现代玩意儿,跟市面上那些俗气的合金首饰有什么区别?”

设计台上的 “凤凰涅盘” 项链雏形,尾部确实比传统点翠首饰多了一段细巧的钛钢链条,链条上镶嵌着微型碎钻,是林浅和陆沉商量后加上的 —— 他们想让传统点翠更符合年轻消费者的审美,也方便搭配不同风格的衣服。

林浅刚想解释,陆沉从外面端着两杯热茶走进来,正好听到两人的对话。他将其中一杯递给李师傅,笑着打圆场:“李师傅,您先喝口茶暖暖身子。浅浅加这个链条,其实是想兼顾传统和实用性,咱们慢慢聊,总能找到折中的办法。”

李师傅接过茶杯,却没喝,只是盯着设计稿摇头:“折中?传统手艺哪能随便折中?当年我师父教我时就说,点翠要‘守正’,一点都不能改!你们这设计,要是传出去,别人该说我李老头为了钱,连老祖宗的规矩都丢了!”

他的声音越来越高,引得工作室里的其他员工都悄悄看过来。小夏站在不远处,手里拿着刚到的孔雀羽毛质检报告,想过来又不敢打断。

林浅深吸一口气,压下心里的急绪。她知道李师傅不是故意刁难,只是对传统太过执着。她走到设计台旁,拿起一支铅笔,在草稿纸上画了起来:“李师傅,您看,这链条不是随便加的。凤凰涅盘,讲究‘浴火重生’,这链条就像火焰的余温,碎钻是星火,既能呼应主题,又不会抢了点翠的风头。而且我们做过市场调研,现在二十到三十岁的消费者,既喜欢传统元素,又在意实用性,要是完全按老样子做,‘重生’系列可能很难打开年轻市场。”

李师傅凑过来看了看草稿,眉头还是没松:“市场调研?手艺要是为了市场改来改去,那还叫非遗吗?我年轻时做的点翠首饰,就算放在现在,不也照样有人喜欢?”

“您说的对,” 陆沉放下茶杯,走到设计台另一侧,拿起手机调出一张图片,“这是您十年前做的‘孔雀东南飞’点翠簪,现在在拍卖会上还能拍出高价。但您看,这簪子上的缠枝纹,其实比清代的传统缠枝纹更简洁,这也是您当年的创新吧?”

李师傅看到图片,眼神软了些 —— 那支簪子是他的得意之作,当年确实为了让簪子更轻便,修改了传统缠枝纹的繁复结构。

陆沉趁热打铁:“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就像点翠技艺,从明代的‘厚翠’到清代的‘薄翠’,再到您当年的改良,都是在适应时代。我们现在加链条,不是丢了传统,而是想让点翠以新的形式活下去,让更多年轻人知道这门手艺有多美。”

李师傅沉默了,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工作室里静下来,只有窗外的风声偶尔传来。林浅看着老人的侧脸,心里有点紧张 —— 要是李师傅坚持不合作,“重生” 系列的点翠部分就麻烦了,毕竟国内能熟练掌握传统点翠技艺的,没几个人。

过了大概五分钟,李师傅终于开口,语气缓和了些:“你们想创新,我能理解。但这链条的设计,确实有点太跳脱了。这样吧,你们用 AI 把加链条和不加链条的效果都模拟出来,再对比传统点翠的细节,要是能让我觉得不违和,我就同意继续做。”

林浅眼睛一亮:“谢谢李师傅!我们今天就能出模拟图!”

陆沉也松了口气,笑着说:“辛苦您了,我们肯定不会让您失望。”

李师傅点点头,拿着茶杯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梧桐树,轻声说:“我这辈子就守着这门手艺,不想它在我手里断了,也不想它被改得没了原样。你们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但得记住,根不能丢。”

林浅走到他身边,认真地说:“您放心,我们一定守住根。‘重生’系列的核心,永远是传统点翠技艺,链条只是锦上添花。”

李师傅转过头,看着林浅眼里的坚定,又看了看陆沉沉稳的样子,嘴角终于露出一点笑意:“好,我等着看你们的模拟图。”

第二届 深夜的建模:AI 技术的突围与糖芋苗的甜意

上午十点,林浅和陆沉就扎进了二楼的技术室。技术室里放着两台高配置电脑,专门用来做珠宝 3d 建模和 AI 模拟。林浅负责设计链条与点翠的衔接细节,陆沉则负责调试 AI 参数,确保模拟效果能最大程度还原传统点翠的质感。

“AI 的材质库里,传统点翠的折射率和光泽度数据够不够?” 林浅一边在设计软件里勾勒链条的弧度,一边问陆沉。

陆沉盯着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之前导入了李师傅提供的‘孔雀东南飞’簪子的扫描数据,折射率调到了 1.56,光泽度按老坑翠羽的标准设的,应该没问题。不过链条的钛钢材质和碎钻的反光,可能需要多试几次,避免盖过点翠的光泽。”

小夏端着两杯咖啡走进来,放在桌上:“林总,陆总,这是刚买的拿铁,加了双倍奶。对了,云南那边的孔雀养殖基地刚才打电话,说我们订的第二批翠羽已经在路上了,明天就能到。”

“太好了,” 林浅接过咖啡,喝了一口,“翠羽没问题,我们就能专心搞模拟图了。小夏,你帮我把李师傅之前做的点翠样本拿过来,我想对比一下羽毛的排列密度。”

“好嘞!” 小夏转身跑出去,很快抱着一个木盒子回来。盒子里放着三支点翠发钗,都是李师傅早年的作品,羽毛排列得细密均匀,颜色从浅蓝到深蓝渐变,像一片浓缩的星空。

林浅拿起一支发钗,对着灯光仔细看:“你看,李师傅的点翠,每片羽毛的重叠度都在三分之一左右,这样光泽才够连贯。我们的 AI 模拟里,也要把这个细节加上,不能只做表面效果。”

陆沉凑过来看,点头说:“我已经在参数里加了‘羽毛重叠度’的选项,等会儿模拟时重点调这个。对了,链条和点翠衔接的地方,我们可以加一点镂空的云纹,既能过渡,又符合传统元素,李师傅应该会更喜欢。”

“这个主意好!” 林浅立刻在设计图上修改,“云纹的弧度要跟凤凰的尾羽呼应,不能太生硬。”

两人一忙就是一下午,连午饭都是叫的外卖,在技术室里随便吃了几口。直到傍晚六点,第一版 AI 模拟图终于出来了 —— 屏幕上,“凤凰涅盘” 项链的左翼是传统点翠,右翼加了钛钢链条和碎钻,链条末端坠着一颗小小的珍珠,正好卡在凤凰尾羽的缝隙里,碎钻的光芒像星星一样点缀在蓝羽周围,既不突兀,又添了几分灵动。

“效果比预想的好,” 林浅看着屏幕,眼里满是惊喜,“尤其是云纹衔接的地方,完全看不出是后加的。”

陆沉却皱了皱眉:“再看细节,点翠的光泽度有点太亮了,比李师傅的样本还亮,可能会显得假。还有链条的反光,在侧光角度下有点刺眼,得再调暗一点。”

林浅凑近屏幕,仔细对比样本:“你说得对,传统点翠的光泽是温润的,不是镜面反光。我们把点翠的光泽度参数调低 5%,链条的反光率也降一点,再试试。”

这一调又是两个小时。窗外的天已经黑透了,工作室里的员工都下班了,只有技术室还亮着灯。陆沉起身活动了一下脖子,看到林浅还在盯着屏幕,手指在鼠标上轻轻滑动,眉头微蹙,显然还在琢磨细节。

他走过去,轻轻揉了揉她的肩膀:“先歇会儿吧,已经八点了,你晚饭就吃了几口,该饿了。”

林浅这才回过神,摸了摸肚子,确实有点饿:“不知不觉这么晚了。那我们先吃饭,回来再调最后一版?”

“好。” 陆沉笑着点头,“我早上带了保温桶,里面是糖芋苗,加热一下就能吃。”

林浅眼睛一亮:“你什么时候做的?”

“昨天晚上,知道今天要加班,就多熬了点。” 陆沉拿起保温桶,走向隔壁的小厨房 —— 那是工作室特意隔出来的,方便员工加热饭菜。

很快,厨房里传来微波炉运转的声音,接着是甜香飘了过来。林浅走到厨房门口,看着陆沉正弯腰拿碗,白色的衬衫勾勒出挺拔的背影,心里暖暖的。以前她总觉得陆沉是高高在上的总裁,只会发号施令,现在才发现,他其实很细心,会记得她爱吃的糖芋苗,会在她加班时默默准备好食物。

“好了,过来吃吧。” 陆沉把两碗糖芋苗放在小餐桌上,碗里的芋头软糯,汤汁呈琥珀色,上面撒了一点桂花,香气扑鼻。

林浅拿起勺子,舀了一勺放进嘴里,温热的甜意顺着喉咙滑下去,驱散了一下午的疲惫:“还是你做的好吃,比我上次做的还糯。”

“你上次是水放少了,” 陆沉笑着说,“芋头要先蒸到八分熟,再放红糖慢慢熬,才能这么糯。”

两人一边吃,一边聊起大学时的事。林浅想起当年每次设计大赛前,她都会在工作室熬夜,陆沉就会匿名给她订外卖,每次都是她爱吃的甜粥:“那时候我总觉得那个匿名送外卖的人很奇怪,知道我爱吃甜的,还知道我熬夜的时间,现在想想,肯定是你。”

陆沉点头,眼里带着笑意:“那时候不敢让你知道,怕你觉得有压力。看到你每次拿到大赛奖项时的样子,就觉得值了。”

林浅心里一酸,又有点甜:“那时候我还抱怨,说这个送外卖的人怎么总送甜粥,现在才知道,是我不懂你的心意。”

“现在懂也不晚。” 陆沉放下勺子,握住她的手,“以后不管是加班,还是遇到困难,我都会在你身边,不用再猜。”

林浅看着他真诚的眼神,用力点头:“嗯。”

吃完糖芋苗,两人回到技术室,继续调整模拟图。这次陆沉把点翠的光泽度调低了 5%,又把链条的反光率调整到 15%,还在云纹的缝隙里加了一点暗纹,让衔接更自然。

晚上十点,最终版的 AI 模拟图出来了。屏幕上的 “凤凰涅盘” 项链,左翼的传统点翠温润雅致,右翼的链条和碎钻灵动璀璨,阳光照射下,蓝羽和碎钻的光芒相互映衬,却互不抢镜,凤凰的形态反而更立体了。

“完美!” 林浅忍不住拍手,“李师傅肯定会满意的!”

陆沉也松了口气,揉了揉她的头发:“辛苦了,浅浅。明天一早我们就拿给李师傅看。”

林浅看着屏幕上的项链,又看了看身边的陆沉,心里满是成就感。她知道,“重生” 系列不只是一件珠宝,更是她和陆沉一起,对传统与创新的尝试,对过去与未来的和解。

第三节 对手的搅局:玉衡珠宝的挖角与谣言的扩散

第二天早上八点半,林浅和陆沉拿着 AI 模拟图去找李师傅。李师傅刚到工作室,正在院子里给那只橘猫 “小芋” 喂猫粮。

“李师傅,您看这个。” 林浅把平板电脑递过去,打开模拟图。

李师傅放下猫粮,接过平板,认真地看着。他先是放大看左翼的传统点翠,手指在屏幕上滑动,仔细检查羽毛的排列和光泽,然后又看向右翼的链条,反复对比衔接处的云纹。

工作室里的人都屏住呼吸,等着李师傅的评价。小夏站在旁边,手里攥着衣角,紧张得不行。

过了大概十分钟,李师傅终于抬起头,脸上露出了认可的笑容:“好!这个衔接做得好,云纹加得也巧,既保留了传统,又有新意。就按这个来!”

“太好了!” 小夏忍不住欢呼出声,又赶紧捂住嘴,不好意思地笑了。

林浅和陆沉也松了口气,林浅说:“谢谢李师傅,我们今天就开始准备点翠的材料,争取下周开始制作。”

“不急,” 李师傅摆摆手,“材料要仔细挑,尤其是翠羽,一定要选光泽好、没有瑕疵的。我下午把我的工具箱带来,里面有我用了几十年的镊子和胶水,做细活还得靠老工具。”

就在这时,李师傅的手机响了。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皱了皱眉,走到一边接电话。林浅他们隐约听到电话里传来一个陌生男人的声音,语气很热情,像是在邀请李师傅吃饭。

挂了电话,李师傅的脸色有点不好。林浅问:“李师傅,出什么事了?”

“是玉衡珠宝的张总,” 李师傅语气有点不悦,“说想请我吃饭,还说他们公司也在做传统珠宝,想请我去当技术顾问,给的待遇还不低。”

玉衡珠宝是最近几年兴起的珠宝品牌,主打高端市场,和 “浅曜” 算是竞争对手。林浅心里一沉,知道张总这是想挖人,而且选在这个时候,明显是冲着 “重生” 系列来的。

“您答应了吗?” 陆沉问,语气很平静。

“当然没答应,” 李师傅哼了一声,“我既然答应帮你们做‘重生’系列,就不会半路跳槽。只是这个张总,之前就找过我两次,这次不知道又想搞什么名堂。”

林浅想了想,说:“李师傅,您别理他。要是他再打电话骚扰您,您就告诉我们,我们来处理。”

“不用,” 李师傅摆摆手,“我自己能应付。只是你们也要小心,玉衡珠宝最近动作不小,听说他们也在准备参加下个月的国际珠宝设计大赛,说不定会盯着你们的‘重生’系列。”

林浅和陆沉对视一眼,都明白了李师傅的意思。国际珠宝设计大赛是业内最权威的赛事,“重生” 系列能不能打响名气,这次大赛至关重要。玉衡珠宝想挖走李师傅,说不定就是想破坏 “重生” 系列的制作,或者窃取设计理念。

“我们会小心的,” 陆沉说,“谢谢李师傅提醒。”

然而,麻烦还是很快来了。当天下午,网上就出现了一些关于 “浅曜” 的负面帖子,标题很刺眼 ——《曝!浅曜珠宝 “重生” 系列涉嫌用合成翠羽冒充天然点翠,非遗传承人已准备解约》。

帖子里还附了一张模糊的照片,照片上是李师傅和一个陌生男人在咖啡馆说话,配文说 “李师傅已与玉衡珠宝达成合作,即将离开浅曜”。

小夏看到帖子时,吓得赶紧跑去找林浅:“林总,不好了!网上有人造谣我们用合成翠羽,还说李师傅要走!现在已经有客户在后台问了!”

林浅赶紧打开手机,看到帖子已经被转发了几百次,评论里一片质疑声:“之前就觉得浅曜的点翠太便宜,原来是假的?”“非遗传承人都走了,这系列肯定有问题!”

陆沉也看到了帖子,脸色沉了下来:“这肯定是玉衡珠宝搞的鬼,张总没挖走李师傅,就用谣言来破坏我们的口碑。”

“那我们怎么办?” 小夏急得快哭了,“要是客户都相信谣言,我们的订单就完了,国际大赛也没法参加了!”

林浅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别慌,我们有证据。首先,我们的翠羽都是从云南合法养殖基地进的,有检疫报告和物流记录;其次,李师傅还在工作室,我们可以拍视频澄清;最后,张总找李师傅的事,我们也可以侧面回应,让大家知道是玉衡珠宝在挖人不成,故意造谣。”

陆沉点头,立刻拿出手机:“我现在联系张律师,让他发律师函给发帖的账号,要求删除帖子并道歉。同时,我们拍一个视频,内容包括李师傅指导点翠、我们的翠羽质检报告,还有 AI 模拟图的制作过程,直接在官微和抖音发布,用事实说话。”

李师傅听到消息,也走了过来,脸色很不好:“这些人太过分了!为了抢生意,连谣言都敢造!我现在就跟你们一起拍视频,澄清这件事!”

林浅看着李师傅坚定的样子,心里很感动:“谢谢您,李师傅。”

“谢什么,” 李师傅说,“我既然帮你们,就不会让你们受这种委屈。传统手艺不能被抹黑,你们年轻人的努力也不能被白费!”

当天下午四点,“浅曜” 的官方账号发布了一条三分钟的视频。视频开头是李师傅拿着一片天然翠羽,对着镜头讲解如何辨别真假点翠;接着是小夏展示云南养殖基地的供货合同和检疫报告;然后是林浅和陆沉在技术室展示 AI 模拟图的制作过程;最后,李师傅对着镜头说:“我一直在浅曜指导‘重生’系列的制作,从未考虑过离开。玉衡珠宝的张总多次邀请我,都被我拒绝了。请大家不要相信谣言,支持真正的传统手艺和创新设计。”

视频发布后,很快就被转发和点赞。很多网友留言:“原来点翠辨别这么讲究,浅曜这是真用心了!”“玉衡珠宝也太恶心了,挖人不成就造谣!”“支持浅曜,期待‘重生’系列!”

不到两个小时,造谣的帖子就被删除了,发帖账号也发布了道歉声明。张律师还联系了几家主流媒体,发布了澄清报道,彻底扭转了舆论风向。

晚上,工作室里一片轻松的气氛。小夏煮了一锅热汤,大家围在一起吃饭。李师傅喝了一口汤,笑着说:“还是你们年轻人有办法,这么快就把谣言破了。”

陆沉举起水杯:“这也多亏了您愿意出面澄清。来,我们敬李师傅一杯,谢谢他的支持!”

大家都举起水杯,碰在一起,笑声在工作室里回荡。林浅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暖暖的 —— 她知道,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

第四届 大赛的预热:设计理念的视频与天台的萤火虫

解决了玉衡珠宝的搅局,“重生” 系列的制作终于步入正轨。李师傅带来了他的老工具箱,开始指导工作室的员工做点翠的前期准备 —— 挑选翠羽、修剪羽毛、调制胶水,每一个步骤都要求严格。

林浅和陆沉则开始准备国际珠宝设计大赛的材料。大赛要求参赛作品除了提交设计图和实物样品,还要提交一段五分钟的设计理念视频,介绍作品的创作灵感、工艺细节和文化内涵。

“视频的开头,我们可以用凤凰涅盘的动画,引出‘重生’的主题,” 林浅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笔记本,和陆沉讨论视频脚本,“然后你来讲传统点翠技艺的历史,我来讲设计理念,最后展示我们制作的过程,结尾用‘凤凰涅盘’项链的半成品特写。”

陆沉点头:“这个思路很好。动画部分可以找专业的团队做,要体现出火焰和凤凰的质感,符合‘重生’的意境。另外,我们可以在视频里加入你父亲的故事 —— 他当年对传统珠宝的坚持,也是‘重生’系列的灵感来源之一,这样能让设计理念更有温度。”

林浅心里一动,眼眶有点热:“好,我想把父亲当年的设计手稿也放进视频里,让大家知道,‘重生’不仅是我们的重生,也是传统珠宝技艺的重生。”

接下来的几天,林浅和陆沉一边监督 “重生” 系列的制作,一边忙着拍摄视频。他们找了一家专业的影视公司,制作凤凰涅盘的动画;林浅还回家翻出了父亲当年的设计手稿,里面有很多关于传统珠宝的笔记,字里行间都是对这门手艺的热爱。

视频拍摄的最后一个场景,选在了之前陆沉和林浅告白的天台。那天晚上,陆沉特意托朋友带来了一批萤火虫,放在透明的玻璃罐里,围绕着 “凤凰涅盘” 项链的半成品摆放。

天台上的风有点凉,林浅裹着陆沉的外套,手里拿着项链半成品,站在镜头前。萤火虫的光芒在她身边闪烁,像星星一样,温柔又浪漫。

“‘重生’系列的灵感,来自于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也来自于我和陆沉的经历,” 林浅对着镜头,声音温柔却坚定,“我父亲是一名传统珠宝设计师,他教会我热爱这门手艺;陆沉是当年资助我完成学业的人,他教会我坚持和创新。‘凤凰涅盘’项链,用传统点翠技艺象征传承,用现代链条象征创新,它不仅是一件珠宝,更是我们对过去的致敬,对未来的期待。”

陆沉站在镜头旁边,看着林浅认真的样子,眼里满是温柔。他知道,林浅一直想完成父亲的心愿,让传统珠宝技艺被更多人知道。现在,她终于做到了。

拍摄结束后,影视公司的工作人员收拾设备离开,天台上只剩下林浅和陆沉。萤火虫还在玻璃罐里闪烁,照亮了两人的脸庞。

“今天谢谢你,” 林浅看着陆沉,笑着说,“特意准备了萤火虫,视频效果肯定会很好。”

“只要你喜欢就好,” 陆沉走过去,握住她的手,“你父亲要是看到这个视频,肯定会为你骄傲的。”

林浅靠在陆沉的怀里,看着远处的夜景,轻声说:“我想他会的。他一直希望我能做自己喜欢的事,现在我做到了,还遇到了你,我很幸福。”

陆沉紧紧抱着她,在她的额头上印下一个吻:“我也是。浅浅,以后我们一起,把‘重生’系列做好,把传统珠宝技艺传承下去,好不好?”

“好。” 林浅点头,眼里满是期待。

萤火虫的光芒在他们身边闪烁,天台的风带着淡淡的桂花香气,一切都那么美好。林浅知道,不管未来还有多少挑战,只要和陆沉一起,她就有勇气面对一切。

第五届 材料的风波:云南基地的变故与亲自赴险的决心

就在 “重生” 系列的点翠部分即将开始制作,国际大赛的视频也快要完成时,新的麻烦又出现了。

那天早上,云南孔雀养殖基地的负责人突然给林浅打电话,声音很着急:“林总,不好了!我们基地昨天晚上找了贼,你们订的第二批翠羽被偷了!还有几笼孔雀受了伤,现在警方已经在调查了,但翠羽肯定是找不回来了!”

林浅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被偷了?怎么会这样?我们订的翠羽有多少?什么时候能补做?”

“你们订了两百片特级翠羽,本来明天就能发货,现在全被偷了,” 负责人的声音带着哭腔,“补做的话,至少需要半个月,而且现在孔雀受了伤,羽毛质量可能不如之前的好。林总,实在对不起,我们愿意赔偿损失,但翠羽真的没办法按时给你们了!”

林浅挂了电话,脸色苍白。两百片特级翠羽,是制作 “重生” 系列的关键材料,要是半个月后才能拿到,肯定会耽误国际大赛的参赛时间 —— 大赛要求下个月十号前提交实物样品,现在只剩下二十天了。

“怎么了?” 陆沉看到林浅的样子,赶紧走过来。

林浅把情况告诉了他,声音有点颤抖:“翠羽被偷了,补做要半个月,肯定赶不上大赛了。这可怎么办?”

陆沉皱起眉头,心里也很着急,但还是先安慰林浅:“别慌,我们想想办法。云南那边除了这个基地,还有没有其他的孔雀养殖基地?我们可以联系其他基地,看看能不能买到特级翠羽。”

林浅立刻拿出手机,翻出之前收集的云南养殖基地名单:“我之前做过调研,除了这家,还有两家基地有特级翠羽,但规模比较小,不知道有没有现货。我现在就给他们打电话!”

她连续打了两个电话,结果都不理想 —— 第一家基地说特级翠羽刚被订完,第二家基地只有一百片,不够用。

小夏也急得不行:“那怎么办?要是没有翠羽,‘重生’系列就做不出来了,国际大赛也参加不了了!”

李师傅也皱着眉,叹了口气:“特级翠羽本来就少,现在又是冬季,孔雀换羽期刚过,能找到两百片不容易。要是实在不行,只能用普通翠羽代替,但效果肯定会差很多,拿奖的希望就小了。”

林浅坐在沙发上,心里很失落。她看着桌上的 “凤凰涅盘” 设计稿,想起父亲的期望,想起自己和陆沉这么久的努力,眼泪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

陆沉走到她身边,蹲下来,握住她的手:“浅浅,别放弃。我们明天就去云南,亲自去那两家基地看看,说不定能找到其他办法。就算只有一百片,我们也可以调整设计,减少翠羽的用量,用其他传统工艺补充,比如掐丝珐琅,既能和点翠搭配,又能体现传统技艺。”

林浅抬起头,看着陆沉坚定的眼神,心里又燃起了希望:“真的可以吗?调整设计会不会影响效果?”

“当然可以,” 陆沉笑着说,“我们是设计师,就是要在困境中找到解决方案。掐丝珐琅的颜色和点翠很搭,加在凤凰的翅膀上,既能减少翠羽的用量,又能让项链更有层次感。而且掐丝珐琅也是非遗技艺,加入进去,还能丰富‘重生’系列的文化内涵。”

李师傅也点头:“这个主意好!掐丝珐琅和点翠都是传统工艺,搭配在一起很合适。我以前也做过点翠加掐丝珐琅的首饰,效果很好。只要设计得好,肯定没问题!”

林浅擦干眼泪,站起身:“好!我们明天就去云南!就算只有一丝希望,我们也要试试!”

第二天一早,林浅和陆沉就坐上了飞往云南的飞机。小夏留在工作室,负责联系掐丝珐琅的传承人,准备相关材料;李师傅则继续指导员工做前期准备,等待他们带回翠羽。

飞机上,林浅靠在陆沉的肩膀上,有点担心:“要是到了云南,还是找不到足够的翠羽,怎么办?”

陆沉握紧她的手,轻声说:“不会的。就算找不到,我们也能调整设计,做出最好的作品。浅浅,你要相信我们的能力,也要相信‘重生’系列的缘分。”

林浅看着窗外的白云,点了点头。她知道,陆沉说得对,只要他们不放弃,就一定能找到解决办法。

第六届 云南的转机:受伤孔雀的翎羽与传承人的援手

经过三个小时的飞行,林浅和陆沉终于到达了云南昆明。他们没有休息,直接打车去了第一家有特级翠羽的养殖基地 ——“云羽基地”。

云羽基地的负责人姓王,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很热情。听说他们的来意后,王总叹了口气:“实在对不起,我们的特级翠羽上周刚被玉衡珠宝订走了,他们一下子订了五百片,说是要做参赛作品。”

林浅心里一沉,又是玉衡珠宝!看来他们不仅想破坏 “浅曜” 的制作,还想在大赛上打压他们。

“王总,您这里真的一片都没有了吗?” 陆沉问,“我们只需要两百片,就算是稍微次一点的,只要光泽好,也可以。”

王总想了想,说:“次一点的有,但质量肯定不如特级的。不过,我们基地有几只孔雀昨天受了伤,掉了一些羽毛,其中有几只还是特级孔雀,掉的羽毛质量很好,就是数量不多,大概只有八十片左右。”

“八十片也行!” 林浅立刻说,“王总,您能让我们看看吗?”

王总带着他们去了基地的孔雀园。园子里有十几只孔雀,其中几只的翅膀上缠着纱布,地上散落着一些羽毛。王总捡起一片羽毛递给林浅:“你看,这片就是特级孔雀雕的,颜色和光泽都很好,就是有点短,需要你们在设计上调整一下。”

林浅接过羽毛,对着阳光看 —— 羽毛呈深孔雀蓝,光泽温润,虽然只有五厘米长,比正常的特级翠羽短了两厘米,但质量确实很好。她抬头看向陆沉,眼里满是期待。

陆沉也接过羽毛看了看,点头说:“可以用。我们调整一下点翠的排列方式,用短羽毛错位排列,既能掩盖长度的问题,又能增加层次感。王总,这八十片羽毛我们都要了,另外,您这里次一点的翠羽,我们也订一百二十片,凑够两百片。”

王总笑着说:“好!我现在就给你们打包,今天就能发货。不过次一点的翠羽颜色有点浅,你们可能需要用点翠的特殊技法处理一下,让颜色更均匀。”

“谢谢您,王总!” 林浅激动地说,“这点我们会处理的。”

离开云羽基地,他们又去了第二家基地 ——“蓝翎基地”。蓝翎基地的负责人姓李,听说他们需要翠羽,很爽快地说:“我们还有一百五十片特级翠羽,本来是留着自己用的,既然你们着急,就先给你们吧。不过价格可能要比平时高一点。”

“没问题!” 陆沉立刻说,“价格不是问题,只要能按时拿到翠羽。”

李总笑着说:“你们年轻人为了传统手艺这么拼,我很佩服。这样吧,价格就按平时的算,再送你们二十片普通翠羽,算是支持你们!”

林浅和陆沉都很惊喜,连声道谢。

当天下午,两家基地的翠羽就通过顺丰空运发往 “浅曜” 工作室。林浅和陆沉松了口气,坐在基地附近的茶馆里,喝着普洱茶。

“终于解决了翠羽的问题,” 林浅笑着说,“没想到这么顺利。”

“是我们运气好,” 陆沉说,“也是因为王总和李总都支持传统手艺,愿意帮我们。对了,我们明天去拜访一下当地的掐丝珐琅传承人吧,看看能不能请他们指导一下,让‘重生’系列的掐丝珐琅部分做得更好。”

“好啊!” 林浅点头,“我之前查过,云南有一位掐丝珐琅的老艺人,姓赵,做这门手艺五十多年了,很有名。我们可以去拜访他。”

第二天上午,林浅和陆沉按照地址,找到了赵师傅的家。赵师傅的家是一栋老式的四合院,院子里摆满了掐丝珐琅的半成品,颜色鲜艳,工艺精湛。

听说他们的来意后,赵师傅很热情地招待了他们:“点翠和掐丝珐琅搭配,是个好主意!这两种手艺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搭配在一起能互相增色。我这里有一些以前做的掐丝珐琅配件,你们可以参考一下。”

他拿出一个木盒,里面放着各种掐丝珐琅的花片、云纹,颜色有宝蓝、赤红、鎏金,和点翠的颜色很搭。

林浅拿起一片宝蓝色的掐丝珐琅云纹,眼睛一亮:“这个颜色和我们的点翠太配了!赵师傅,您能指导我们做一些类似的配件吗?”

“当然可以,” 赵师傅笑着说,“我明天就跟你们去工作室,亲自指导员工做掐丝珐琅。你们年轻人愿意传承传统手艺,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林浅和陆沉都很感动,陆沉说:“谢谢您,赵师傅。我们一定会好好学,不辜负您的期望。”

当天下午,林浅、陆沉和赵师傅一起坐上了回本市的飞机。飞机上,赵师傅给他们讲掐丝珐琅的历史和工艺细节,林浅和陆沉认真地听着,不时提问。

林浅看着身边的陆沉和赵师傅,心里满是感激。她知道,“重生” 系列能走到今天,离不开这么多好心人的帮助。而她和陆沉,也一定会用最好的作品,回报这些支持。

第七届 样品的诞生:点翠与珐琅的融合与大赛的冲刺

回到工作室后,“重生” 系列的制作进入了冲刺阶段。李师傅负责指导点翠,赵师傅负责指导掐丝珐琅,林浅和陆沉则负责整体设计和质量把控,工作室里每天都忙得热火朝天。

点翠部分,李师傅教员工用 “叠翠法”—— 将短的特级翠羽错位排列,每片羽毛的重叠度控制在二分之一,既能掩盖羽毛长度的不足,又能让光泽更连贯。林浅则用 AI 建模模拟出叠翠的效果,让员工更直观地理解技法。

掐丝珐琅部分,赵师傅教员工用 “内填法”—— 先在金属胎上掐出云纹和火焰纹的丝,然后填入珐琅釉料,经过多次烧制,让颜色更均匀、更有光泽。陆沉则根据点翠的颜色,调整珐琅釉料的配方,让两种工艺的颜色更协调。

每天晚上,工作室里都亮着灯。林浅和陆沉会一起检查当天的进度,讨论遇到的问题。陆沉会给林浅煮糖芋苗,赵师傅和李师傅则会一起喝茶,聊过去做手艺的经历,工作室里充满了温馨的气氛。

一周后,“凤凰涅盘” 项链的半成品终于完成了。项链的主体是一只展翅的凤凰,左翼用传统点翠工艺,羽毛层层叠叠,呈深孔雀蓝;右翼用点翠加掐丝珐琅,宝蓝色的珐琅云纹围绕着翠羽,碎钻点缀其间;尾部的钛钢链条坠着一颗珍珠,晃动时像火焰的余温。

所有人都围过来看,眼里满是惊叹。小夏忍不住说:“太漂亮了!比设计图还好看!”

李师傅摸着项链的左翼,点头说:“叠翠法用得很好,光泽比我预想的还好。这是我近几年见过最好的点翠作品。”

赵师傅也笑着说:“掐丝珐琅的颜色和点翠很搭,云纹的弧度也正好,没有抢了点翠的风头。你们做得好!”

林浅和陆沉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里的欣慰。这么久的努力,终于有了成果。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开始对 “凤凰涅盘” 项链进行最后的打磨和质检。林浅用放大镜检查每一片翠羽的衔接,确保没有松动;陆沉则用 AI 鉴定仪器检测珐琅的纯度和碎钻的真伪,确保符合国际大赛的标准。

就在这时,国际大赛的主办方突然发来消息,说因为参赛作品太多,需要提前五天提交样品,也就是下个月五号前必须寄到。

“提前五天?” 小夏看到消息,惊呼出声,“现在已经是二十九号了,我们只有六天时间,还要包装和邮寄,来得及吗?”

林浅心里一紧,但还是立刻说:“来得及!我们今天就完成最后的打磨,明天包装,后天一早就寄出去!大家再加把劲,争取明天就能完成!”

“好!” 所有人都干劲十足,连赵师傅和李师傅都留下来帮忙。

当天晚上,工作室里灯火通明。大家分工合作,有人打磨项链,有人准备包装材料,有人填写参赛表格。陆沉负责联系国际快递,确保样品能按时寄到;林浅则负责撰写设计说明,详细介绍 “重生” 系列的工艺和理念。

凌晨三点,“凤凰涅盘” 项链终于完成了最后的包装 —— 放在一个紫檀木盒子里,盒子上刻着 “重生” 两个字,旁边放着设计说明和工艺介绍手册。

林浅看着紫檀木盒子,心里满是期待。陆沉走过来,握住她的手:“辛苦了,浅浅。我们已经做得很好了,剩下的就交给大赛评委吧。”

林浅点头,靠在陆沉的怀里:“不管结果如何,我都很开心。因为这个过程,我们一起努力过,一起成长过。”

第二天一早,陆沉亲自把样品送到了国际快递网点,办理了加急邮寄。看着快递车离开,他心里也松了口气。

回到工作室,林浅和陆沉、李师傅、赵师傅、小夏一起,坐在沙发上,喝着热咖啡。窗外的阳光正好,照在工作室的设计台上,那里还放着 “凤凰涅盘” 项链的设计稿和半成品照片。

“不管能不能拿到奖,” 李师傅说,“‘重生’系列已经成功了。它让更多人知道了点翠技艺,也让大家看到了传统手艺的创新可能。”

赵师傅点头:“是啊,这比拿奖更重要。以后,我们还可以一起做更多传统与创新结合的作品,让更多非遗技艺活起来。”

林浅看着大家,笑着说:“好!等大赛结束,我们就成立一个‘非遗珠宝创新工作室’,邀请更多的非遗传承人加入,一起做有温度、有文化的珠宝。”

陆沉握住她的手,眼里满是支持:“我陪你一起。”

工作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阳光透过窗户,照在每个人的脸上,温暖而明亮。林浅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她和陆沉,还有所有支持他们的人,会一起在传统珠宝创新的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