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闪婚三个月,前夫竟是我顶头上司 > 第166章 “婚礼的‘非遗元素\’”

第 166 章 “婚礼的‘非遗元素’”

第一节:点翠工坊的羽毛密语

周三清晨七点,非遗文化园的点翠工坊已经亮起暖黄的灯。李大师坐在工作台前,指尖捏着一根染色鹅毛,正用细镊子梳理绒毛 —— 鹅毛是上周刚染好的,颜色是林浅特意选的 “秋香绿”,既保留传统点翠的温润,又比翠鸟羽毛多了几分生机。

“李大师,您早!” 林浅推开工坊门,手里提着两个保温桶,里面是刚买的豆浆和油条,“我猜您肯定又没吃早餐,特意多买了一份。”

李大师抬头,看到林浅,眼睛一下子亮了,放下镊子接过保温桶:“还是浅浅贴心,我这一忙就忘了吃饭。你看这鹅毛,染色后晾了三天,绒毛的韧性刚好,做迷你耳钉正合适。” 他指着桌上的一排小铜托,“这些是伴手礼耳钉的底座,昨天刚让铜匠打好,你看看合不合心意。”

林浅凑到工作台前,拿起一个铜托 —— 底座是小巧的圆形,边缘刻着细小的缠枝纹,中间留着嵌羽毛的凹槽,大小刚好能嵌下一片鹅毛。她用镊子夹起一根秋香绿鹅毛,轻轻放在铜托上:“太合适了!您看,羽毛刚好能盖住凹槽,缠枝纹露在外面,既精致又不抢羽毛的风头。”

“我还在铜托背面刻了‘浅沉’的缩写。” 李大师拿起放大镜,让林浅看铜托背面,“用的是阴刻,不仔细看看不出来,算是给伴手礼留个小彩蛋。”

林浅看着那细小的 “qc” 所以,心里暖暖的 —— 李大师总是这样,把她的心思记在心里,连小细节都做得这么周到。她想起上次学做点翠时,自己不小心弄碎了三根羽毛,李大师没怪她,反而笑着说 “新手都这样,我当年还摔过整盒鹅毛呢”,现在想来,正是这份包容,让她对非遗技艺多了几分敬畏。

“对了,婚礼当天的展示流程,我跟周主任确认好了。” 林浅从包里拿出一张流程表,铺在工作台上,“上午十点宾客开始签到,您这边从十点半开始演示,先展示鹅毛染色的过程,再教大家做简单的羽毛拼贴,最后展示咱们之前做的环保点翠项链,您看时间够不够?”

李大师接过流程表,仔细看了看,点头道:“够!我准备了三套工具,宾客可以轮流体验,我带两个徒弟帮忙,保证不耽误事。对了,陆总呢?上次他说要学做迷你耳钉,怎么没跟你一起来?”

林浅想起陆沉昨晚加班改场地设计图到三点,忍不住笑了:“他还在补觉呢,说今天下午过来跟您学。不过您可别指望他,上次他学做点翠,三根羽毛碎了两根,最后还是我帮他救回来的。”

“年轻人手抖很正常,多练练就好。” 李大师笑着拿起一根鹅毛,开始演示如何剪羽毛,“你看,剪羽毛要从羽根开始,斜着剪,这样绒毛不容易散。做迷你耳钉的羽毛,要剪得比指甲盖还小,得用最细的剪刀。”

林浅拿出笔记本,认真记下剪羽毛的要点,时不时提问:“那染色的时候,水温要控制在多少度?我怕宾客体验时水温太高,烫到手。”

“水温控制在 40 度就行,我会准备温度计,让徒弟盯着。” 李大师剪下一片小羽毛,放在铜托上,用胶水轻轻固定,“你看,这样固定好,再喷一层纳米涂层,羽毛就不会掉了。纳米涂层我已经分装好了,小瓶子上标了‘喷一次即可’,避免宾客喷多了影响光泽。”

阳光透过工坊的窗户,落在两人的工作台上,秋香绿的鹅毛在光里泛着柔和的光泽,像撒了一把细碎的绿宝石。林浅看着李大师熟练的动作,突然觉得,这场婚礼的非遗展示,不仅是给宾客看的,更是对这些老匠人匠心的致敬 —— 他们用一辈子的时间守护技艺,才让这些非遗有了传承的可能。

第二节:花丝镶嵌的金线密码

上午十点,林浅和李大师刚确认完点翠展示的细节,就接到了王大师的电话,说花丝镶嵌的展示工具出了点小问题,让她过去看看。

两人赶到花丝镶嵌工坊时,王大师正皱着眉盯着桌上的金线 —— 几卷赤金金线的线头散了,缠绕在一起,像一团乱麻。“这金线是昨天刚从库房拿出来的,不知道怎么回事,线头都散了,要是婚礼当天这样,可就麻烦了。”

林浅拿起一卷金线,仔细看了看线头 —— 散掉的部分很整齐,不像是运输时弄乱的,反而像是被人故意扯过。她突然想起上次赵氏残余势力篡改 AI 数据库的事,心里一紧:“王大师,您最近有没有陌生人来工坊?”

“没有啊,工坊除了我们几个,只有陆总的技术总监来过一次,说是要帮我们装监控。” 王大师疑惑地说,“他还说以后非遗文化园的安全由他负责,让我们有问题找他。”

林浅心里有了底,拿出手机给技术总监(之前的赵氏前技术总监)打了电话。半小时后,技术总监匆匆赶来,看到桌上的金线,脸色一下子变了:“对不起,王大师,林总,是我昨天装监控时不小心碰到了金线,没来得及整理,想着今天来弄,没想到……”

“没事,只要不是故意的就好。” 林浅打断他,拿起剪刀开始整理金线,“现在最重要的是把金线理顺,别耽误婚礼展示。你会理金线吗?不会的话我教你。”

技术总监连忙点头,蹲在地上帮忙:“我学过一点,以前在赵氏的时候,帮设计师理过银线。您看,是不是要先把散掉的线头剪齐,再用镊子顺着金线的纹路理?”

“对,还要注意别把金线扯断,赤金很软,用力过猛就断了。” 林浅示范着理出一根金线,“你看,这样顺着捻度理,很快就能理顺。”

王大师看着两人熟练的动作,松了口气,从工具箱里拿出一个木盒:“幸好你们来了,这是婚礼当天要展示的花丝镶嵌样品 —— 一对‘同心结’耳环,是给浅浅和陆总准备的,本来想婚礼当天给你们惊喜,现在看来,得提前让你们看看了。”

打开木盒,一对赤金同心结耳环躺在丝绒上,金线缠绕成的同心结中间,嵌着一颗小小的红宝石,阳光照在上面,折射出的光刚好落在同心结的结口处,像一颗跳动的心脏。“太漂亮了!” 林浅忍不住惊叹,“王大师,这耳环太精致了,我们都不知道您在偷偷准备。”

“你们为非遗做了这么多,我也想给你们留点纪念。” 王大师笑着说,“这对耳环的金线,用的是‘三股捻’,比普通金线更结实,戴着不容易断。婚礼当天,我会现场演示怎么做同心结,让宾客们也学学,说不定以后还有人想做给爱人呢。”

技术总监突然开口:“王大师,林总,我有个主意。我们可以在展示区放一个‘金线许愿墙’,让宾客们用金线编一个小同心结,写上祝福,挂在墙上,既符合花丝镶嵌的主题,又能增加互动性,您觉得怎么样?”

“好主意!” 林浅眼睛一亮,“这样宾客不仅能看展示,还能亲自参与,印象肯定更深刻。王大师,您觉得可行吗?”

王大师点头:“可行!我这就去准备材料,金线和小卡片都有,下午就能把许愿墙搭起来。”

看着王大师忙碌的背影,技术总监轻声对林浅说:“林总,谢谢您还愿意相信我。上次的事,我一直很愧疚,这次能帮上忙,我很高兴。”

“人都会犯错,重要的是愿意改正。” 林浅拍了拍他的肩膀,“以后非遗文化园的安全就交给你了,我相信你能做好。”

技术总监用力点头,眼里满是坚定 —— 他终于明白,真正的价值不是靠破坏别人来证明,而是靠自己的双手,为喜欢的事付出努力。

第三节:伴手礼的涂层危机

下午两点,林浅刚回到工作室,就接到了伴手礼工厂的电话,说迷你环保点翠耳钉的纳米涂层出了问题,部分耳钉的涂层不均匀,影响了光泽。

“怎么会这样?我们之前不是确认过样品了吗?” 林浅急得站起来,拿起包就往工厂赶,“你们先别发货,我马上过去看看。”

陆沉刚开完场地布置的会议,看到林浅着急的样子,连忙问清情况,开车陪她一起去工厂。路上,林浅不停翻看之前的样品照片 —— 照片里的耳钉涂层均匀,秋香绿的羽毛泛着细腻的光泽,怎么会突然出问题?

到了工厂,车间主任拿着出问题的耳钉迎上来:“林总,陆总,您看,就是这些耳钉,涂层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阳光下一看就很明显。我们查了机器,没问题,涂料也是您指定的牌子,实在找不到原因。”

林浅拿起一个有问题的耳钉,放在阳光下仔细看 —— 涂层厚的地方泛着白,薄的地方露出了羽毛的纹路,确实影响美观。她突然想起李大师说过,纳米涂层要在 25 度的恒温环境下喷,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效果。“你们喷涂层的时候,车间温度是多少?”

车间主任愣了一下,拿出温度记录:“昨天下午喷的时候,空调坏了,温度升到了 30 度,我们以为影响不大,就继续喷了……”

“问题就出在这里!” 林浅叹了口气,“纳米涂层对温度要求很高,超过 28 度就会不均匀。现在还有多少耳钉没喷涂层?能重新喷吗?”

“还有三百个没喷,已经喷坏的有两百个,重新喷的话,需要两天时间,婚礼还有五天,肯定赶得及。” 车间主任连忙说,“我们现在就把坏的耳钉拆了,重新贴羽毛,保证不耽误您的婚礼。”

陆沉看着林浅松了口气的样子,握住她的手:“别着急,有我呢。我让技术团队过来,帮他们调试空调,确保温度稳定。另外,我再联系一家备用工厂,万一这边出问题,还有备份。”

林浅靠在陆沉肩上,心里满是感激 —— 每次遇到困难,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帮她解决问题,给她依靠。她想起上次黑石仿冒环保点翠项链,也是陆沉连夜找证据,帮她澄清,现在想来,有他在身边,再大的困难都不算困难。

“对了,我有个主意。” 林浅突然说,“喷坏的耳钉别扔,我们可以把它们改造成‘非遗体验包’,里面放着没喷涂层的耳钉、小瓶涂料和说明书,让宾客们自己动手喷涂层,既解决了浪费的问题,又增加了互动性,您觉得怎么样?”

车间主任眼睛一亮:“太好了!这样不仅不浪费,还能让宾客们体验制作的乐趣,肯定受欢迎。我们现在就开始准备体验包,保证做得精致。”

离开工厂时,夕阳已经西下。陆沉牵着林浅的手,走在工厂的林荫道上,晚风带着桂花的香气,吹在脸上暖暖的。“你看,困难总能变成惊喜。” 陆沉笑着说,“就像上次赵氏破产,我们没想到能拿到你爸的遗作,这次伴手礼出问题,反而多了个体验项目。”

“是啊,只要我们一起面对,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林浅抬头,看着陆沉的侧脸,夕阳的光落在他脸上,温柔得像春天的风。她突然觉得,这场婚礼的非遗元素,不仅是技艺的展示,更是他们爱情的见证 —— 一起面对困难,一起创造惊喜,一起把平凡的日子,过得满是匠心与爱意。

第四节:场地布置的动线魔法

周四上午九点,陆沉和林浅来到非遗文化园,和周主任对接婚礼场地的布置细节。周主任拿着场地平面图,指着中央的庭院说:“这里是婚礼主舞台,已经搭好了基础框架,今天开始装纱幔和灯光。周围的回廊分为三个展示区:左边是点翠和花丝镶嵌,中间是玉雕和珐琅,右边是‘敬之?四季’的展示区,您看这个划分行不行?”

陆沉蹲下身,指着平面图上的回廊入口:“这里要加一个引导牌,用木质的,上面刻着各个展示区的名称和路线,避免宾客走错。另外,回廊的地面要铺防滑垫,昨天我看了,有些地方下雨后会滑,老人和孩子走的时候不安全。”

林浅补充道:“展示区之间要留一米五的距离,方便轮椅通过。上次我带山区的孩子来,有个孩子腿不方便,坐轮椅,得确保他能顺利参观所有展示区。”

周主任连忙记下:“没问题,我现在就安排人做引导牌和防滑垫。对了,‘敬之?四季’的展示区,您想怎么布置?需要我们准备展柜吗?”

“展柜要透明的玻璃柜,里面铺深蓝色的丝绒,突出银饰的光泽。” 林浅拿出手机,翻出 “敬之?四季” 的设计图,“每个展柜旁边要放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设计理念,比如迎春花手链的‘环保点翠,春意盎然’,荷花吊坠的‘莲子可动,趣味十足’,让宾客们了解设计背后的故事。”

陆沉指着平面图上的休息区:“这里要放几张木质长椅,上面铺软垫,方便宾客休息。还要准备饮水机和一次性杯子,杯子上印着‘浅沉婚礼?非遗传承’的字样,既实用又有纪念意义。”

正说着,陈叔提着一个木盒走过来,里面装着林父生前用的玉雕工具:“浅浅,陆总,我把你爸的老工具带来了,放在‘敬之?四季’的展示区,让宾客们看看老匠人的工具,也算是对他的纪念。”

林浅打开木盒,里面的玉雕刀、磨石、卡尺都擦得干干净净,刀柄上还留着父亲的手温。她拿起一把玉雕刀,指尖拂过刀刃:“谢谢陈叔,我爸要是知道他的工具能被这么多人看到,肯定很高兴。”

“你爸生前总说‘工具是匠人的第二双手’,现在他的‘手’能陪着你的设计,也算是圆满了。” 陈叔笑着说,“婚礼当天,我来负责‘敬之?四季’的讲解,给宾客们讲讲你爸的故事,讲讲他对设计的执着。”

林浅用力点头,眼泪差点掉下来 —— 父亲虽然不在了,但他的工具、他的设计、他的匠心,都有人记得,有人传承,这就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中午,三人一起在文化园的食堂吃午饭。周主任突然想起什么,说:“对了,婚礼当天会有媒体来,他们想采访您和陆总,还有非遗大师们,您看安排在什么时候合适?”

“安排在仪式结束后,下午两点吧。” 陆沉说,“到时候我们带媒体参观展示区,让大师们演示技艺,既能宣传婚礼,又能推广非遗,一举两得。”

林浅补充道:“采访的时候,要多提非遗传承的重要性,还有年轻传承人的故事,比如 18 岁的花丝镶嵌学徒,让更多年轻人知道,非遗不是老古董,而是有生命力的技艺,值得他们去学习、去守护。”

周主任连忙记下:“没问题,我会跟媒体对接好,确保采访顺利。”

第五节:玉雕展示的原石温度

周五上午,林浅和陆沉去玉雕大师张大师的工坊,确认婚礼当天的玉雕展示细节。张大师是国家级玉雕非遗传承人,擅长做小件玉雕,尤其是花鸟题材,和 “敬之?四季” 的主题很契合。

“张大师,您准备在婚礼上展示什么技艺?” 林浅坐在工坊的竹椅上,看着桌上的一堆原石 —— 有和田玉、翡翠、玛瑙,都是张大师精心挑选的,颜色和质地都很适合做小件玉雕。

“我准备展示‘俏色巧雕’,用玛瑙的天然颜色做一朵小梅花,正好呼应‘敬之?四季’的冬天主题。” 张大师拿起一块红白相间的玛瑙,“你看,这块玛瑙的红色部分刚好能做梅花的花瓣,白色部分做花蕊,不用染色,天然的颜色最漂亮。”

林浅凑过去,看着那块玛瑙 —— 红色部分像胭脂一样鲜艳,白色部分像雪一样洁白,确实很适合做梅花。“太漂亮了!您的眼光真好,这么快就找到合适的原石。”

“我找了三天才找到这块玛瑙,就怕颜色不合适。” 张大师笑着说,“婚礼当天,我会现场演示怎么选原石、怎么画轮廓、怎么雕刻,让宾客们看看玉雕不是简单的打磨,而是要根据原石的特点,顺势而为,这才是‘俏色巧雕’的精髓。”

陆沉拿起一块和田玉原石,轻轻摩挲着:“张大师,您说玉雕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技艺,还是创意?”

“都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懂原石’。” 张大师接过和田玉,“每块原石都有自己的性格,有的脆,有的韧,有的颜色均匀,有的有杂质,只有懂它,才能把它的美发挥到极致。就像做人一样,要懂别人的优点,才能好好相处。”

林浅心里一动 —— 张大师的话,不仅是在说玉雕,也是在说人生。她和陆沉不就是这样吗?懂彼此的优点,也懂彼此的脆弱,才能一起走到今天,一起面对困难,一起创造未来。

“对了,婚礼当天的伴手礼,我也准备了小礼物。” 张大师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盒子,里面是一堆小小的玉雕平安扣,“这些平安扣是用边角料做的,虽然小,但每一个都是我亲手雕的,送给孩子们,希望他们平平安安。”

林浅拿起一个平安扣,触手温润,边缘打磨得很光滑,上面刻着一个小小的 “福” 字。“太谢谢您了,张大师!孩子们肯定会喜欢的。我把平安扣放在‘非遗体验包’里,让他们不仅能体验喷涂层,还能拿到您的玉雕,多有意义。”

离开工坊时,张大师送了两人一块小小的和田玉原石:“这块原石送给你们,虽然不大,但颜色均匀,你们可以自己雕个小吊坠,留作纪念。玉雕不难,只要用心,就能做出好看的东西。”

陆沉接过原石,紧紧握在手里 —— 原石的温度透过掌心传来,像一股暖流,温暖了整个心房。他看着林浅,笑着说:“以后我们一起学玉雕,雕一对情侣吊坠,好不好?”

“好啊!” 林浅点头,眼里满是期待,“到时候我们请张大师当老师,肯定能学会。”

第六节:山区孩子的彩纸珠宝

周五下午,林浅接到山区小学王校长的电话,说孩子们为了参加婚礼,准备了特别的礼物,想让她和陆沉过去看看。

两人驱车三个小时,赶到山区小学时,孩子们正在教室里忙碌 —— 有的在用彩纸折项链,有的在用彩笔涂手镯,有的在用黏土捏胸针,教室里满是欢声笑语。

“林老师,陆老师,你们来了!” 一个叫小宇的男孩跑过来,手里拿着一条用彩纸折的项链,“这是我给您做的项链,上面的花是樱花,跟您设计的樱花项链一样好看。”

林浅接过项链,彩纸折的樱花层层叠叠,用胶水粘得很结实,项链的绳子是用彩色毛线编的,还打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太好看了!小宇,你手真巧,比我第一次折的好多了。”

王校长笑着说:“孩子们知道要去参加您的婚礼,都特别高兴,每天放学后都留在教室里做礼物,说要给您当花童,还要给宾客们送自己做的彩纸珠宝。”

陆沉看着孩子们忙碌的身影,心里满是温暖 —— 这些孩子虽然生活条件不好,却有着最纯粹的善良和热情。他想起上次来这里上设计课,小宇说 “以后要做珠宝设计师,给妈妈做一条真正的项链”,现在看来,这个梦想已经在孩子心里发了芽。

“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在婚礼上展示自己做的彩纸珠宝?” 陆沉蹲下身,对孩子们说,“我们可以在展示区放一个‘儿童非遗角’,把你们的作品放在那里,让所有宾客都能看到,好不好?”

“好!” 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眼里满是兴奋。小宇拉着陆沉的手,小声问:“陆老师,我能给您和林老师戴我做的项链吗?就像电视里的婚礼一样。”

“当然可以!” 陆沉笑着点头,“婚礼当天,你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给我们戴项链,好不好?”

小宇用力点头,跑回座位继续做项链,嘴里还哼着歌:“樱花项链真好看,送给林老师……”

林浅看着这一幕,眼泪差点掉下来。她拉着陆沉的手,轻声说:“陆沉,谢谢你陪我来这里,谢谢你让孩子们的梦想有了展示的机会。”

“是孩子们自己很优秀,他们的热情和创造力,比任何珠宝都珍贵。” 陆沉握住她的手,“婚礼当天,我们要让孩子们感受到,他们的作品是有价值的,他们的梦想是值得被尊重的。”

离开学校时,孩子们把自己做的彩纸珠宝送给林浅和陆沉,满满一大盒,五颜六色的,像一群飞舞的蝴蝶。林浅把盒子抱在怀里,心里满是感动 —— 这场婚礼,因为有了这些孩子的参与,有了这些彩纸珠宝,变得更加有意义,更加温暖。

第七节:夜晚的最终确认

周六晚上,距离婚礼还有三天,林浅和陆沉再次来到非遗文化园,检查所有展示区的布置情况。

点翠展示区的鹅毛已经分类放好,秋香绿的羽毛在展柜里泛着柔和的光泽;花丝镶嵌区的金线许愿墙已经搭好,木质的框架上挂着几根金线,等着宾客们编织同心结;玉雕区的原石和工具整齐摆放,张大师的 “俏色巧雕” 样品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敬之?四季” 的展示区里,父亲的老工具和银饰样品相得益彰,深蓝色的丝绒衬得银饰格外亮眼。

“还有什么没准备好吗?” 陆沉牵着林浅的手,沿着回廊慢慢走,仔细检查每一个细节。

“伴手礼的体验包已经做好了,明天就能送到;媒体的采访流程也确认好了;孩子们的彩纸珠宝展示区也布置好了。” 林浅细数着,突然想起什么,“对了,李大师说要带他珍藏的点翠老物件来展示,是他太奶奶传下来的,明天就能送来。”

陆沉点头,停下脚步,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盒子,里面是一对小小的花丝镶嵌耳钉 —— 耳钉的主体是小小的凤凰,翅膀用金线编织,尾羽嵌着细小的蓝宝石,正是林浅婚纱上凤凰玉佩的缩小版。“这是我让王大师做的,给你和妈准备的,婚礼当天你们戴着,跟你的婚纱呼应。”

林浅接过耳钉,眼里满是惊喜:“太漂亮了!你什么时候让王大师做的?我怎么不知道?”

“上次跟王大师学做同心结的时候,偷偷让他做的。” 陆沉笑着说,“妈肯定会喜欢的,她一直说喜欢凤凰的图案。”

两人走到主舞台前,舞台背景的纱幔已经装好,透光的材质在灯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上面投影的凤凰图案栩栩如生。“婚礼当天,你穿着婚纱走过来,凤凰的图案投在你身上,肯定特别美。” 陆沉从背后抱住林浅,下巴抵在她的发顶,“浅浅,谢谢你,谢谢你让这场婚礼充满了非遗的温度,充满了爱的味道。”

“应该谢谢你,” 林浅靠在他怀里,轻声说,“谢谢你陪我一起守护非遗,一起完成我爸的遗愿,一起把这场婚礼办得这么有意义。陆沉,有你在,真好。”

月光透过回廊的窗户,洒在两人身上,也洒在各个展示区的展品上。点翠的羽毛、花丝的金线、玉雕的原石、父亲的老工具、孩子们的彩纸珠宝,在月光下交织成一幅温暖的画面 —— 这幅画面里,有非遗的传承,有匠心的坚守,有爱情的甜蜜,有亲情的温暖,还有无数人对美好的期待。

林浅和陆沉站在月光下,紧紧握着彼此的手,心里满是期待 —— 他们知道,这场充满非遗元素的婚礼,不仅是他们爱情的见证,更是非遗传承的新起点。他们会带着这份匠心与爱意,一起走下去,让更多人了解非遗,喜欢非遗,守护非遗,让这些古老的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