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闪婚三个月,前夫竟是我顶头上司 > 第164章 “林浅的‘认亲之旅\’”

第 164 章 “林浅的‘认亲之旅’”

第一节:祭品里的时光印记

周日清晨六点,林浅的卧室还没亮透,书桌上却已摆开了一排物件:一碟泛着甜香的桂花糕、半瓶父亲生前爱喝的龙井、一本泛黄的《珠宝设计基础》,还有一枚用丝绒盒装着的 “和解” 主题胸针 —— 那是赵坤临终前托人转交的,父亲未完成的遗作。

林浅坐在桌前,指尖轻轻拂过胸针的轮廓。胸针主体是两片缠绕的银叶,叶尖本该镶嵌蓝宝石,却只留下两个细小的凹槽,像父亲未说完的话。她想起父亲生前总说 “设计要留三分余地,给未来留念想”,如今这未完成的胸针,倒成了她与父亲之间最珍贵的羁绊。

“咔嗒” 一声,房门被轻轻推开,陆沉端着两杯温牛奶走进来,身上还穿着浅灰色的家居服,发梢带着刚睡醒的柔软:“怎么起这么早?昨晚不是说好了今天晚点出发,让你多睡会儿?”

林浅抬头,眼里还带着未散的水汽,却笑出了两个梨涡:“想给爸准备点他爱吃的,这桂花糕是巷口张奶奶做的,爸以前总说‘张奶奶的糕,甜得不腻人’,我早上特意去排队买的。”

陆沉把牛奶放在桌上,弯腰从抽屉里拿出一块折叠整齐的蓝布 —— 那是林父生前用来包设计稿的旧布,边角已经有些磨损,却洗得干干净净。“我找张阿姨把这块布熨好了,一会儿用它包设计稿,爸看到肯定高兴。” 他拿起桌上的龙井,仔细看了看生产日期,“这茶还是去年的明前茶,要不要我再去买罐新的?”

“不用,爸不挑这个。” 林浅摇摇头,伸手握住陆沉的手,“他以前总说‘茶是心意,不是价钱’,只要是我带的,他都喜欢。” 她把 “和解” 胸针放进丝绒盒,再放进蓝布包:“对了,把爸的那本设计稿带上,我想跟他说说,我们把他的‘自然系列’设计,改成了环保点翠的款式,上个月刚出了样品,很受欢迎。”

陆沉点头,小心翼翼地把设计稿放进背包 —— 设计稿的封面已经泛白,封面上是林父手画的一片枫叶,旁边写着 “浅浅的第一本设计书”,那是林浅十岁生日时,父亲亲手做的礼物。他记得第一次看到这本设计稿时,林浅说 “这是爸教我画画的开始”,如今带着它去见林父,也算完成了一场跨越时光的 “汇报”。

早上八点,两人收拾好东西,驱车前往城郊的墓园。后备箱里,除了祭品,还有一个小小的竹篮,里面装着清理墓碑用的抹布、小铲子,以及一束白色的雏菊 —— 林浅说 “爸不喜欢太艳的花,雏菊干净,像他画的白梅”。

第二节:路上的时光回溯

车子驶出市区,沿着环城公路往郊外走。路过老城区时,林浅突然指着窗外:“你看,那就是爸以前的工作室!”

陆沉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街角处有一栋两层的老楼,墙面爬满了青藤,二楼的窗户上还挂着一块木质招牌,上面刻着 “林氏设计” 四个字,字迹虽有些磨损,却依旧能看出笔锋里的力道。“要不要停下来看看?” 他放缓车速,轻声问。

林浅点头,眼里闪着光:“想,好久没来了。”

车子停在老楼前,两人下车走进巷口。巷子里的石板路被雨水冲刷得发亮,两旁的老槐树还和以前一样,枝桠伸到墙头,落下细碎的阴影。林浅走在前面,脚步轻得像怕惊扰了什么:“小时候爸总带我来这里,每次路过这家包子铺,都会给我买个肉包,说‘吃饱了才有力气画画’。” 她指着巷口的一家小店,“你看,包子铺还在,就是老板换了,以前是张爷爷,现在是他儿子。”

陆沉跟着她的脚步,听她讲小时候的事:“有一次我在工作室里打翻了颜料,把爸刚画好的设计稿弄脏了,我以为他会骂我,结果他只是笑着说‘没关系,我们再画一张,这次浅浅帮我调颜色好不好’。” 林浅的声音带着笑意,眼里却泛起了泪光,“那时候我不懂,为什么爸总把设计稿看得比什么都重,后来才知道,每一张设计稿里,都藏着他对珠宝的热爱,对我的期待。”

陆沉伸手,轻轻握住她的手,指尖摩挲着她的指节 —— 她的手指因为常年握画笔,指腹有一层薄茧,却格外温暖。“爸肯定很骄傲,” 他轻声说,“骄傲你长成了这么优秀的设计师,骄傲你完成了他没做完的事,骄傲你找到了能陪你走下去的人。”

林浅靠在他肩上,吸了吸鼻子:“以前我总觉得,爸走了之后,我就没有依靠了,直到遇到你,才知道有人陪着的感觉,真好。”

两人在巷子里待了十几分钟,林浅还去包子铺买了两个肉包,说 “一会儿带给爸,虽然他吃不到,但我想让他知道,我还记得他的习惯”。离开时,她回头看了一眼老工作室的窗户,阳光落在木质招牌上,“林氏设计” 四个字泛着淡淡的光,像父亲温柔的目光。

车子重新上路,林浅把肉包放进背包,靠在副驾驶座上,看着窗外的风景。陆沉打开音响,放了一首舒缓的钢琴曲 —— 那是林父生前最喜欢的曲子,上次整理父亲遗物时,在旧 cd 机里找到的。轻柔的旋律在车厢里流淌,林浅的心情渐渐平复,嘴角也露出了浅浅的笑意。

第三节:墓碑前的心里话

上午十点,车子抵达墓园。墓园坐落在半山腰,周围种满了松柏,空气里带着松针的清香。林浅提着祭品,陆沉背着背包,沿着石阶慢慢往上走。石阶两旁的草坪上,散落着几束野花,阳光透过松枝的缝隙,在石阶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快到了,就在前面第三排。” 林浅指着不远处的一块墓碑,脚步加快了些。

墓碑是浅灰色的大理石,上面镶嵌着一张黑白照片 —— 林父穿着浅蓝色的衬衫,笑容温和,眼神里满是对生活的热爱。墓碑的正面刻着 “林敬之之墓”,下面还有一行小字:“一生热爱,半世匠心”,那是林浅特意选的碑文,她说 “这是爸一生的写照”。

林浅放下祭品,先拿出抹布,仔细擦拭墓碑上的灰尘。陆沉在旁边帮忙,用小铲子清理墓碑周围的杂草,动作轻得像怕碰疼了什么。两人默契配合,没一会儿,墓碑就变得干干净净,连照片上的灰尘都被擦得无影无踪。

“爸,我来看您了。” 林浅蹲在墓碑前,把桂花糕放在石台上,又倒了一杯龙井,“这是您爱吃的桂花糕,张奶奶做的,还是以前的味道;这是您爱喝的龙井,我特意留的去年的明前茶,您尝尝。”

她从背包里拿出那本泛黄的设计稿,轻轻放在石台上,指尖拂过封面的枫叶:“爸,您还记得这本设计稿吗?这是我十岁生日时,您给我做的,您说‘浅浅要做个有匠心的设计师’,现在我做到了。我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叫‘浅沉’,‘浅’是我,‘沉’是陆沉,就是我身边这个人。”

林浅侧身,拉过陆沉的手,让他蹲在自己身边:“爸,他叫陆沉,是个很好的人。您还记得当年的车祸吗?是他陪我一起找到真相,帮您洗清了冤屈;您喜欢的非遗技艺,我们一起推广,做了‘非遗新生’系列,用环保点翠代替了翠鸟羽毛,既保留了传统,又守住了良知;您未完成的‘和解’胸针,我们把它放进了‘浅沉’的非遗展柜,让更多人看到您的设计,您的匠心。”

陆沉看着墓碑上的照片,眼神郑重而真诚。他深深吸了口气,缓缓弯下腰,对着墓碑深深鞠了一躬 —— 鞠躬的幅度很大,停留了足足三秒,像是在传递一份跨越生死的承诺。直起身时,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却格外坚定:“叔叔,我是陆沉。谢谢您把浅浅带到这个世界上,谢谢您教会她善良、勇敢、有匠心。以后的日子,我会替您照顾好她,陪她完成您的遗愿,让‘林氏设计’的理念,让非遗的技艺,被更多人知道、喜欢。我不会让她受委屈,不会让她孤单,会像您一样,把她放在心尖上疼。”

林浅看着陆沉,眼泪忍不住掉下来 —— 这是她第一次看到陆沉在别人面前流露出这样的脆弱与真诚,也是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这个男人,是真的想陪她走完一生,想替父亲守护她。她伸手,轻轻擦去陆沉眼角的湿润,笑着说:“爸,您听到了吗?他会陪我好好走下去的。”

第四节:野花与老同事的惦念

就在两人准备收拾东西离开时,林浅突然发现墓碑左侧的草丛里,放着一束用麻绳捆着的小雏菊 —— 花瓣上还带着晨露,显然是刚放不久的。

“这是谁放的?” 林浅弯腰拿起雏菊,疑惑地看向四周。墓园里很安静,除了远处的几个扫墓人,没有其他人。

陆沉接过雏菊,仔细看了看:“麻绳是手工搓的,花瓣也没有损伤,应该是认识叔叔的人放的,可能是老同事?”

林浅心里一动,突然想起父亲生前的老搭档 —— 陈叔。陈叔以前和父亲一起在国营珠宝厂工作,后来父亲开了工作室,陈叔也常来帮忙,林浅小时候总叫他 “陈伯伯”。父亲走后,陈叔还来看过她几次,后来因为搬家,就断了联系。

“会不会是陈叔?” 林浅拿出手机,翻出通讯录里一个许久未联系的号码 —— 那是陈叔以前的手机号,不知道现在还能不能打通。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按下了拨号键。

电话响了三声,就被接了起来。听筒里传来一个略显苍老,却依旧熟悉的声音:“喂,哪位?”

“陈叔,是我,浅浅。” 林浅的声音带着激动,“您…… 您是不是去看我爸了?墓碑前的雏菊,是您放的吗?”

电话那头的陈叔愣了一下,随即传来惊喜的声音:“浅浅?真的是你!我还以为这个号码早就不用了呢!对,雏菊是我放的,今天早上刚去的,想着你爸喜欢干净,就给他带了点小雏菊。你也去看他了?”

“嗯,我和陆沉在一起,刚到没多久。” 林浅看了一眼陆沉,笑着说,“谢谢您,陈叔,这么多年了,您还记着我爸。”

“怎么能不记着?” 陈叔的声音带着感慨,“我和你爸一起共事二十年,他这个人,心细、手巧、还热心肠。以前在厂里,谁要是设计遇到难题,他都主动帮忙;谁家里有困难,他也偷偷接济。我现在开了个小的珠宝维修店,还常跟徒弟们说你爸的事,说‘做珠宝,先做人,再做手艺’,这是你爸教我的。”

林浅的眼眶又热了:“陈叔,您现在在哪里?有空我们想拜访您,跟您聊聊我爸,聊聊他的设计。”

“我在城西的珠宝街,店名叫‘老陈维修’,你们随时来都行。” 陈叔笑着说,“对了,你爸生前有个心愿,说想做一套‘四季’主题的银饰,给普通老百姓戴的,不贵,但要好看、耐用。他画了好多草稿,不知道你还有没有?”

“有!” 林浅连忙说,“我整理爸的遗物时,看到过那套草稿,还在呢!”

“那就好,那就好。” 陈叔的声音里满是欣慰,“要是你想做这套银饰,陈叔能帮忙,我虽然手艺不如你爸,但修修补补还是没问题的。”

挂了电话,林浅把雏菊重新放在墓碑前,轻声说:“爸,是陈叔来看您了,他还记得您的心愿,还记得您的话。您看,就算您走了,还是有很多人记得您,记得您的好,您的匠心。”

陆沉握住林浅的手,笑着说:“以后我们常来看看陈叔,跟他一起完成叔叔的‘四季’银饰,好不好?让叔叔的设计,真的能戴在老百姓身上,实现他的心愿。”

林浅用力点头:“好,一定。”

两人又在墓碑前待了一会儿,帮陈叔放的雏菊浇了点水,才收拾好东西,慢慢走下石阶。阳光依旧温暖,松针的清香萦绕在鼻尖,林浅的心里,没有了之前的沉重,反而多了一份踏实 —— 父亲没有离开,他的爱、他的匠心、他的善良,都留在了爱他的人心里,留在了他未完成的设计里,留在了她和陆沉要一起走的未来里。

第五节:老工作室的新念想

离开墓园后,林浅提议去父亲的老工作室再看看 —— 刚才路过时,她看到工作室的一楼窗户上,贴着一张 “出租” 的纸条,或许还有机会租下来。

车子再次停在老巷口,两人走进老楼。一楼的门虚掩着,里面空无一人,只有墙上还挂着几张泛黄的珠宝设计图 —— 那是父亲生前贴的,虽然已经褪色,却依旧能看出线条的流畅。

“以前爸在一楼画图,我就在这里写作业。” 林浅走到一张旧书桌前,指尖拂过桌面的划痕,“这道划痕是我用铅笔划的,当时还怕爸骂我,结果他只是笑着说‘浅浅的笔迹,要留在家里’。”

陆沉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巷口:“这里的位置很好,离市区不远,又安静,很适合做工作室或者体验店。” 他回头看向林浅,眼里闪着光,“浅浅,我们把这里租下来好不好?一楼做‘浅沉’的非遗体验点,让孩子们来这里学画画、学简单的珠宝制作;二楼做你的私人工作室,放爸的设计稿,放我们的样品,这样你想爸的时候,随时都能来,也能让更多人知道这里,知道爸的故事。”

林浅愣住了 —— 她从来没想过要租下父亲的老工作室,不是不想,是怕触景生情,怕想起父亲不在的遗憾。可陆沉的话,像一道光,照亮了她心里的角落:是啊,把这里变成体验点,变成工作室,不是让过去停留在遗憾里,而是让父亲的匠心、父亲的爱,以另一种方式 “活” 下去。

“真的可以吗?” 林浅的声音带着期待,又有些不确定,“这里的租金会不会很贵?装修也要花钱,而且……”

“钱不是问题。” 陆沉走过去,握住她的手,“重要的是,这里有爸的回忆,有你的回忆,有我们要传承的东西。租金我已经问过房东了,他是爸的老邻居,说要是我们租,还能便宜点;装修我来安排,按照爸生前的风格来,保留这些旧书桌、旧设计图,再加点现代的展柜,既复古又实用。”

他指着墙上的设计图:“你看,这张‘梅兰竹菊’的银饰设计,我们可以做成体验课的教材,让孩子们跟着画,跟着做;爸的‘四季’草稿,我们可以和陈叔一起完善,做成‘浅沉’的亲民系列,放在这里卖,让来体验的人,能把‘林氏设计’带回家。”

林浅看着陆沉眼里的光,看着墙上父亲的设计图,突然觉得心里充满了力量。她用力点头,眼泪笑着流下来:“好,我们租下来!把这里变成‘浅沉’的非遗体验点,变成爸的‘设计纪念馆’,让更多人知道他,记得他。”

陆沉拿出手机,当场给房东打了电话,敲定了租房的细节 —— 先租三年,下个月就可以开始装修。挂了电话,他把林浅拥进怀里,下巴抵在她的发顶:“以后,这里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有爸的回忆,有我们的未来。”

第六节:设计稿里的传承

从老工作室出来,已是中午十二点。两人在巷口的小面馆吃了碗面 —— 那是父亲生前常来的面馆,招牌是猪肝面,林浅点了两碗,加了父亲爱吃的辣油。

吃面时,林浅从背包里拿出父亲的 “四季” 设计草稿,摊在桌上。草稿纸已经泛黄,上面画着四件银饰:春天的迎春花手链、夏天的荷花吊坠、秋天的枫叶耳钉、冬天的梅花戒指。每一张草稿旁边,都有父亲用铅笔写的小字备注,比如 “迎春花的花瓣要薄,用镂空工艺”“荷花的莲子要能活动,增加趣味”。

“你看,爸的设计总是这么贴心。” 林浅指着荷花吊坠的草稿,“他说‘老百姓戴珠宝,不仅要好看,还要好玩’,所以莲子能活动,戴在身上晃一晃,会有轻微的响声。”

陆沉拿起草稿,仔细看着备注的字迹 —— 父亲的字是工整的楷书,却带着一丝灵动,像他的设计一样,既有规矩,又有温度。“我们可以按照爸的备注来做,再加入一点非遗元素。” 他指着枫叶耳钉,“比如枫叶的边缘,用花丝镶嵌的工艺,嵌上细小的红玛瑙,既保留爸的设计,又体现我们的品牌特色。”

林浅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迎春花手链可以用点翠的工艺,不过用环保鹅毛,这样既符合‘非遗新生’的理念,又好看;梅花戒指的花蕊,用玉雕的小珠子,让陈叔帮忙雕刻,他的玉雕手艺很好,爸以前总说‘陈叔的珠子,圆得像满月’。”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确定了 “四季” 系列的初步方案:迎春花手链(环保点翠 银)、荷花吊坠(银 可活动莲子 蓝玛瑙)、枫叶耳钉(银 花丝镶嵌 红玛瑙)、梅花戒指(银 玉雕花蕊 白玛瑙)。系列名字就叫 “敬之?四季”——“敬之” 是父亲的名字,既纪念父亲,又传递 “敬畏匠心、传承匠心” 的含义。

“等装修好体验点,我们就把‘敬之?四季’的样品放在这里,作为体验课的结业礼物。” 陆沉擦了擦嘴角的辣油,笑着说,“孩子们完成体验课,就能得到一件迷你版的‘四季’银饰,这样他们会更有动力,也能记住爸的设计。”

林浅点头:“还要请陈叔来当体验课的老师,他知道爸的设计理念,能把爸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 她拿起手机,给陈叔发了条微信,说了 “四季” 系列和体验课的想法,很快就收到了陈叔的回复:“没问题!浅浅,陈伯伯一定帮忙,让你爸的匠心,传给更多孩子!”

看着手机屏幕,林浅的心里满是温暖。她抬头看向窗外,巷口的老槐树在阳光下泛着绿,包子铺的香气飘过来,一切都像小时候一样,却又不一样 —— 小时候,她只有父亲一个依靠;现在,她有陆沉的陪伴,有陈叔的帮忙,有 “浅沉” 团队的支持,有无数记得父亲、喜欢父亲设计的人。

“爸,您看,” 林浅在心里轻声说,“您的匠心,您的爱,都在慢慢传承,慢慢发光。我们会好好的,会让您的名字,您的设计,永远留在这个世界上,永远温暖。”

第七节:归途的温暖约定

下午两点,两人驱车返回市区。车子行驶在环城公路上,阳光透过车窗,落在林浅的脸上,暖融融的。她靠在副驾驶座上,手里握着父亲的 “四季” 草稿,指尖轻轻摩挲着上面的字迹,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

陆沉看了她一眼,轻声问:“累了吗?要不要睡一会儿,到了我叫你。”

“不累。” 林浅摇摇头,转头看向陆沉,“陆沉,谢谢你。谢谢你陪我来看爸,谢谢你帮我实现爸的心愿,谢谢你…… 把我的事,当成你自己的事。”

陆沉握着方向盘的手紧了紧,侧头对她笑了笑 —— 阳光落在他的侧脸上,睫毛在眼下投下淡淡的阴影,温柔得像春天的风。“傻瓜,我们是一家人,你的事,就是我的事。叔叔是你的父亲,也是我的长辈,帮他完成心愿,是我应该做的。”

他顿了顿,声音变得更轻柔:“其实,我应该谢谢叔叔。谢谢他教会你这么多好品质,谢谢他让你成为现在的林浅 —— 善良、勇敢、有匠心、有温度。遇到你之前,我总觉得人生就是工作、赚钱,没什么意思;遇到你之后,我才知道,人生可以有这么多温暖的事,可以有这么多值得守护的东西。”

林浅的心里像被暖流填满了。她伸手,轻轻握住陆沉放在挡位上的手 —— 他的手很大,很温暖,能把她的手完全包裹住。“陆沉,以后我们常来看看爸好不好?每个月都来一次,带他爱吃的桂花糕,跟他说说我们的事,说说‘浅沉’的事,说说‘敬之?四季’的进展。”

“好。” 陆沉毫不犹豫地答应,“不仅要来看叔叔,还要带我们的孩子来。以后有了孩子,我们就带他来这里,告诉他‘这是爷爷,是个很厉害的设计师,他教会爸爸和妈妈,什么是匠心,什么是爱’。”

林浅的心跳漏了一拍 —— 她从来没想过 “孩子” 的事,可从陆沉嘴里说出来,却觉得那么自然,那么美好。她想象着,以后带着一个小小的孩子,来给父亲扫墓,孩子拿着小雏菊,奶声奶气地说 “爷爷好”,她和陆沉站在旁边,笑着看他,那画面,一定很温暖。

“好啊。” 林浅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却满是期待,“以后我们带着孩子来,跟他说爷爷的故事,说我们的故事,说非遗的故事。”

车子继续往前开,阳光洒在公路上,像一条金色的带子,延伸向远方。林浅靠在陆沉的肩上,手里握着父亲的设计稿,心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踏实与幸福。她知道,父亲虽然不在了,但他的爱、他的匠心,会一直陪着她;而陆沉,会带着这份爱与匠心,陪她走完以后的每一段路,完成每一个心愿。

这场 “认亲之旅”,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 是她与父亲的 “和解”,是她与陆沉的 “承诺”,是 “林氏设计” 与 “浅沉” 品牌的 “传承”,是爱与匠心,跨越时光,走向未来的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