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闪婚三个月,前夫竟是我顶头上司 > 第155章 基金的 “第一个项目”

155 基金的 “第一个项目”

第一节:清晨的山区启程 —— 从繁华都市到山野校园的温度跨越

腊月的清晨,北京首都机场的停机坪还覆着一层薄霜。林浅穿着厚厚的驼色羽绒服,领口围着陆沉亲手织的灰色围巾,手里攥着一份皱巴巴的山区学校地图 —— 这是昨晚她和小苏熬夜标注的,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圈出了 6 所小学的位置,还写着每个学校的学生人数、家庭情况备注。

“浅姐,物资都装车了!画笔、画纸、多媒体设备,还有给孩子们的书包,一件都没落下。” 小苏背着双肩包跑过来,脸颊冻得通红,手里还拿着两个热乎的肉包子,“快吃点东西,一会儿飞机上就没热乎的了。”

林浅接过包子,咬了一口,温热的肉汁在嘴里散开。陆沉从后面走过来,手里提着一个保温桶,里面装着他凌晨起来煮的姜茶:“先喝点姜茶,山区比北京冷,别感冒了。” 他把保温桶递给林浅,又帮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刘海,“地图我看了,云南昭通那所小学路况不太好,下了飞机还要坐三个小时的山路车,你晕车药带了吗?”

“带了带了,陆总你比浅姐还细心!” 小苏笑着打趣,老陈也跟着点头,手里拿着平板电脑,正在检查基金线上平台的最后测试数据:“平台已经调试好了,一会儿到了学校,就能给孩子们注册账号,让他们能在线上看教学视频。”

团队一行 12 人,分成三批前往云南、贵州、四川的 6 所小学。林浅和陆沉带队去云南昭通的两所小学,这是基金第一个项目的 “试点”,也是他们最关注的地方 —— 校长在前期沟通时说,这里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家庭条件艰苦,但对艺术有着天然的渴望。

飞机起飞时,林浅看着窗外渐渐缩小的城市轮廓,心里满是期待。陆沉坐在她身边,拿出手机,翻出之前实地调研时拍的照片:“你看,这是昭通那所小学的操场,虽然简陋,但孩子们在上面踢足球、跳绳,特别开心。还有这个教室,之前只有破旧的桌椅,我们这次带的多媒体设备,能让他们看非遗教学视频,还能和非遗大师线上交流。”

林浅凑过去看照片,照片里的操场是泥土铺的,下雨后满是泥泞,但孩子们的脸上却带着灿烂的笑容;教室的墙壁有些斑驳,黑板是用墨汁刷的,上面还留着上节课的数学题。“真好,” 林浅轻声说,“能让他们有机会接触设计,接触非遗,就算只是一点点,也可能改变他们的未来。”

经过三个小时的飞行,飞机降落在云南昭通的机场。下了飞机,一股寒气扑面而来,比北京更湿冷。当地教育局的工作人员已经在机场外等候,开着三辆越野车来接他们 —— 因为去学校的路是盘山公路,只有越野车能走。

“林小姐,陆先生,欢迎来到昭通!” 教育局的王科长热情地迎上来,手里拿着厚厚的棉手套,“这山路不好走,你们戴上手套,一会儿抓着扶手也方便。”

越野车在盘山公路上行驶,窗外是连绵的群山,山脚下是蜿蜒的小河,偶尔能看到几间散落的土坯房。林浅看着窗外的景色,想起自己小时候跟着父亲去乡下写生的日子,那时候她也像这里的孩子一样,对世界充满了好奇。

“快到了,前面就是新华小学。” 王科长指着前面不远处的一所学校,林浅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所白色的教学楼矗立在山脚下,虽然不新,但很干净;操场的泥土已经被平整过,还插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校门口站着一群人,有校长、老师,还有几个穿着校服的孩子,正好奇地往这边看。

越野车停在门口,林浅和陆沉刚下车,就被孩子们围了上来。孩子们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脸上带着羞涩的笑容,有的手里拿着自制的小风车,有的手里攥着几颗野山楂,怯生生地不敢说话。

“林老师,陆老师,欢迎你们!” 校长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穿着深蓝色的中山装,手里握着一个搪瓷杯,“我们盼了你们好久,孩子们昨天就问了好几遍,设计师老师什么时候来。”

林浅蹲下身,笑着对身边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说:“你好呀,我是林浅,你叫什么名字?”

小女孩抿了抿嘴,小声说:“我叫小花。”

“小花,很好听的名字。” 林浅摸了摸她的头,“你喜欢画画吗?”

小花用力点头,眼睛里闪着光:“喜欢,我经常在地上画我们家的山。”

陆沉看着这一幕,心里满是温暖。他知道,他们这次来,不仅是为了给孩子们带来学习资源,更是为了播撒梦想的种子 —— 也许这些种子现在还很小,但只要用心浇灌,总有一天会开出美丽的花。

第二节:初见孩子们的温暖瞬间 —— 羞涩眼神里的渴望与天赋

新华小学的操场不大,但被打扫得很干净。校长带着林浅和陆沉参观学校,一边走一边介绍:“我们学校有 120 个学生,其中 100 个是留守儿童,父母都在外打工,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之前我们没有专门的艺术课,孩子们都是自己在地上画画,或者用树枝在山上画。”

他们走进一间教室,里面摆着 30 张破旧的木制课桌,桌面被刻得坑坑洼洼,黑板是用墨汁刷的,边缘已经有些脱落。但教室的墙壁上贴满了孩子们的画,有画山的,有画水的,有画小鸟的,虽然线条简单,但充满了童真和想象力。

“这是我们班孩子画的,” 一位年轻的女老师笑着说,“他们特别喜欢画画,每次下课都要在墙上画一会儿。要是有专门的画笔和画纸,他们肯定能画得更好。”

林浅看着墙上的画,心里满是感动。她指着一幅画着山和云的画,问:“这是谁画的?”

“是小花画的,” 老师说,“小花这孩子特别有天赋,就是家里条件不好,奶奶身体不好,她放学还要帮着喂猪、做饭,没多少时间画画。”

林浅心里微微一酸,想起自己小时候,父亲总是给她买最好的画笔和画纸,支持她的爱好。她转头对陆沉说:“我们一定要帮这些孩子,让他们有机会追求自己的梦想。”

陆沉点了点头,拿出手机,给团队发消息:“加快物资卸货,先给孩子们发画笔和画纸,让他们今天就能用上。”

很快,团队成员开始卸货,将画笔、画纸、书包、文具一一搬到操场上。孩子们好奇地围过来,看着这些崭新的学习用品,眼里满是渴望。小苏拿着一叠画纸,笑着对孩子们说:“这些都是给你们的,每个人都有,大家排队来领好不好?”

孩子们立刻排起了整齐的队伍,虽然还有些羞涩,但眼神里的兴奋藏不住。林浅和陆沉也加入了发物资的队伍,亲手将画笔和画纸递给每个孩子。

“这是你的,小朋友,” 林浅递给一个小男孩一套彩色铅笔,“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小石头。” 小男孩接过彩色铅笔,紧紧抱在怀里,“谢谢林老师,我终于有自己的彩色铅笔了!”

“不客气,” 林浅笑着说,“以后你可以用它画很多很多好看的画,画你喜欢的东西。”

陆沉则给孩子们发书包,书包上印着 “浅沉基金” 的 logo,还有一行小字:“为梦想着色”。他蹲下身,帮一个小女孩背上书包:“喜欢这个书包吗?”

小女孩点了点头,小声说:“喜欢,是粉色的,我最喜欢粉色了。”

发完物资后,校长召集了所有孩子,在操场上举行了一个简单的欢迎仪式。校长站在讲台上,激动地说:“孩子们,今天林老师和陆老师来我们学校,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学习用品,还会教我们画画,教我们设计。这是我们学校的大喜事,也是你们的大机会。希望你们能好好学,不辜负老师们的期望!”

孩子们热烈地鼓掌,掌声在山谷里回荡。林浅走到讲台上,看着下面一张张稚嫩的脸,心里满是感慨:“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林浅,是一名珠宝设计师。今天来到这里,我不是来教你们怎么成为设计师的,而是来和你们一起,寻找自己的梦想,用画笔把梦想画出来。”

她拿出自己小时候画的第一张设计稿 —— 一张用铅笔勾勒的项链草图,边缘已经有些泛黄:“这是我 8 岁的时候画的,当时我觉得,能设计出美丽的珠宝,是最幸福的事情。现在,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我也希望,你们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努力去实现它。”

孩子们睁大眼睛,认真地听着。小花举起手,怯生生地问:“林老师,我们也能成为设计师吗?”

林浅笑着点头,走下台,蹲在小花身边:“当然可以!只要你们喜欢,只要你们努力,不管你们来自哪里,不管你们的家庭条件怎么样,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像这山里的小草,虽然小,但只要有阳光和雨水,就能长得很高。”

陆沉也走到孩子们中间,拿出手机,播放了一段 “浅沉” 非遗系列的宣传视频 —— 视频里,王景明大师正在演示花丝镶嵌的工艺,年轻的设计师们正在创作环保点翠珠宝。“你们看,这些美丽的珠宝,都是用我们中国的传统技艺做出来的。未来,你们也可以学习这些技艺,设计出属于自己的珠宝,让更多人看到你们的才华。”

孩子们看着视频,眼里满是惊叹。小石头兴奋地说:“陆老师,我也想做这样的珠宝!我想把我们家的山,画在珠宝上!”

“好啊,” 陆沉笑着说,“那我们就从今天开始,一起学习,一起努力,把你的想法变成现实。”

阳光下,孩子们的笑容格外灿烂,像山间盛开的野花。林浅和陆沉看着这些孩子,心里满是温暖 —— 他们知道,基金的第一个项目,从这一刻起,真正开始了;而这些孩子的梦想,也从这一刻起,有了新的可能。

第三节:学员挑选的细致考量 —— 兴趣为基,帮扶为翼

欢迎仪式结束后,开始了基金学员的挑选工作。挑选标准有三个:对设计的兴趣、一定的天赋、家庭困难(优先考虑留守儿童、单亲家庭、残疾家庭的孩子)。林浅和陆沉,还有校长、老师,一起在会议室里,对每个孩子的情况进行逐一讨论。

校长拿出一份厚厚的学生名单,上面详细记录了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我们先从三年级开始吧,三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也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一个讨论的是小花。“小花,女,9 岁,三年级一班,留守儿童,父母在浙江打工,跟着奶奶生活,奶奶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家里靠父母打零工和低保生活。学习成绩中等,特别喜欢画画,经常在课后画画,画得也很好。” 老师介绍道,还拿出了小花平时画的画 —— 有画家里的老房子的,有画山上的野花的,还有画奶奶在院子里喂鸡的,线条流畅,色彩搭配也很有想法。

“我觉得小花可以入选,” 林浅说,“她对画画有浓厚的兴趣,也有天赋,而且家庭条件确实需要帮助。我们可以重点培养她,说不定她以后能成为优秀的设计师。”

陆沉也点头:“同意。我们可以给小花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比如额外的绘画辅导,还有生活上的帮助,比如给她奶奶买些治疗风湿的药。”

第二个讨论的是小石头。“小石头,男,10 岁,三年级二班,留守儿童,父母在广东打工,跟着爷爷生活,爷爷是残疾人,靠捡废品补贴家用。学习成绩不太好,但特别聪明,动手能力强,喜欢画画,尤其是喜欢画山区的风景,想法很独特。” 老师拿出小石头的画,画的是山区的日出,太阳是红色的,山是绿色的,云朵是彩色的,虽然不符合现实,但充满了想象力。

“小石头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但动手能力强,有独特的想法,这对设计来说很重要,” 陆沉说,“设计不需要墨守成规,需要的是创新和想象力。我觉得小石头很有潜力。”

林浅也同意:“而且他家庭困难,我们应该给他一个机会。也许学习设计,能让他找到自己的价值,以后能更好地照顾爷爷。”

接下来,他们又讨论了其他几个孩子:有单亲家庭的小美,喜欢画小动物,画得栩栩如生;有残疾家庭的小宇,虽然腿脚不方便,但很喜欢用彩纸做手工,做得很精致;还有留守儿童小婷,喜欢画人物,能准确地抓住人物的表情。

经过两个小时的讨论,最终确定了 20 名学员,其中 15 名是留守儿童,3 名是单亲家庭的孩子,2 名是残疾家庭的孩子。这些孩子将成为基金第一个项目的首批学员,享受基金提供的所有支持:免费的设计课程(线上 线下)、学习用品(画笔、画纸、手工材料、电脑)、生活补助(每月 200 元,用于购买书籍、文具)、非遗大师的指导(定期线上授课,每年一次线下工坊体验)。

挑选结束后,林浅和陆沉将 20 名学员召集到会议室,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孩子们听到自己入选的消息,都兴奋地跳了起来,小花甚至激动地哭了,用袖子擦着眼泪:“谢谢林老师,谢谢陆老师,我以后一定会好好学,不辜负你们的期望!”

林浅走过去,轻轻抱住小花:“不用谢,这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以后有什么困难,就告诉我们,我们会一直支持你。”

陆沉也对孩子们说:“从今天起,你们就是‘浅沉基金’的首批学员了。我们会为你们提供最好的学习资源,也希望你们能珍惜这个机会,认真学习,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放弃,因为你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整个团队都会陪着你们。”

孩子们用力点头,眼里满是坚定。小宇虽然腿脚不方便,但还是站起来,大声说:“林老师,陆老师,我一定会好好学,以后我要做一个能让爷爷骄傲的设计师!”

“好,我们等着那一天!” 林浅和陆沉异口同声地说。

当天下午,团队成员和学校的老师一起,为 20 名学员建立了个人档案,详细记录了他们的基本信息、兴趣爱好、学习进度、家庭情况等。同时,还为每个学员注册了基金线上平台的账号,让他们能随时在线上学习设计课程,查看非遗教学视频。

林浅看着这些档案,心里满是期待:“这些孩子都是好苗子,只要我们用心培养,他们一定能长出参天大树。”

陆沉握住她的手,语气坚定:“我们会的。这个项目不仅是基金的第一个项目,也是我们非遗传承的重要一步。这些孩子,也许就是未来非遗传承的新生力量。”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新华小学的操场上,孩子们在操场上奔跑、嬉戏,手里拿着崭新的画笔和画纸,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林浅和陆沉站在教学楼前,看着这一幕,心里满是温暖 —— 他们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孩子等着他们去帮助,还有更多的梦想等着他们去实现,还有更多的非遗技艺等着他们去传承。

第四节:第一节设计课的用心筹备 —— 从教具到内容的全情投入

为了给孩子们上好第一节设计课,林浅和陆沉带领团队,在新华小学的一间空教室里,忙碌了整整一个下午。这间教室将作为基金的 “设计教室”,以后会定期在这里给学员们上课。

首先是教室的布置。团队成员们将墙壁刷成了浅蓝色,上面贴满了孩子们的画,还有一些简单的设计知识海报(比如颜色搭配、形状组合);窗户上挂着彩色的纸灯笼,是用孩子们之前画的纸做的;讲台上摆放着崭新的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还有一套简单的非遗工艺样品(用彩纸做的点翠模拟样品、用细铁丝做的花丝镶嵌模拟样品)。

“浅姐,你看这个角度怎么样?投影仪能不能把画面投清楚?” 老陈正在调试多媒体设备,一边调试一边问。

林浅走过去,看了看投影在墙上的画面 —— 是一段简单的设计入门视频,画面清晰,声音也很清楚。“可以,这个角度正好,孩子们坐在下面都能看清。”

小苏则在整理教具,将画笔、画纸、彩纸、剪刀、胶水等一一摆放在课桌上,每个课桌都摆放了一套,还在旁边放了一张小卡片,上面写着 “爱护教具,人人有责”。“浅姐,教具都整理好了,每个孩子一套,还有备用的,防止不够用。”

林浅点了点头,拿起一张画纸,摸了摸纸质:“这个画纸很好,不容易破,适合孩子们用。对了,别忘了给孩子们准备围裙,画画的时候容易弄脏衣服。”

“放心吧,围裙都准备好了,上面还印了小图案,孩子们肯定喜欢。” 小苏笑着说,从箱子里拿出一条粉色的围裙,上面印着一只可爱的小兔子。

陆沉则在和老师讨论教学内容。“李老师,您觉得孩子们现在的水平,适合学什么内容?我们不想讲得太复杂,让孩子们失去兴趣;也不想讲得太简单,让孩子们觉得没挑战。”

李老师想了想,说:“我觉得可以从‘我的梦想’这个主题入手,让孩子们画自己的梦想,然后简单介绍一下设计的基本概念,比如怎么把梦想变成具体的图案。这样既简单,又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这个想法很好,” 陆沉说,“我们可以先让孩子们画自己的梦想,然后挑选几个有代表性的作品,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怎么把它变成简单的设计,比如把梦想画在书包上、衣服上,或者小饰品上。这样孩子们能更容易理解设计的意义。”

林浅也补充道:“我们还可以融入一些简单的非遗元素,比如教孩子们用彩纸做简单的点翠模拟,让他们初步接触非遗工艺,为以后的学习铺垫。但一定要简单,不能太难,不然孩子们会有压力。”

经过讨论,最终确定了第一节设计课的内容:

开场(10 分钟):林浅介绍设计的概念,用简单的例子(比如书包的设计、衣服的设计)让孩子们理解;

绘画(30 分钟):以 “我的梦想” 为主题,让孩子们画自己的梦想;

分享(20 分钟):挑选几个孩子分享自己的作品和想法,林浅和陆沉给予点评和鼓励;

非遗体验(20 分钟):教孩子们用彩纸做简单的点翠模拟,感受非遗工艺的魅力;

总结(10 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鼓励孩子们继续努力,期待下一次上课。

教学内容确定后,林浅和陆沉还进行了一次 “彩排”,林浅扮演老师,陆沉扮演学生,模拟上课的过程,确保每个环节都流畅,每个知识点都简单易懂。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设计吗?” 林浅站在讲台上,模仿上课的语气,“其实设计就在我们身边,比如你们背的书包,它的颜色、形状、口袋的位置,都是设计师设计出来的;还有你们穿的衣服,上面的图案、扣子的样式,也是设计师设计出来的。设计,就是把我们的想法,变成好看又实用的东西。”

陆沉举手,模仿孩子的语气问:“林老师,那我们也能设计东西吗?我想设计一个能装很多书的书包,还想在上面画我们家的山。”

“当然可以!” 林浅笑着说,“只要你们有想法,就能设计东西。今天我们就来画自己的梦想,然后把它变成简单的设计,好不好?”

“好!” 陆沉配合地回答,还做了一个开心的表情。

彩排结束后,团队成员们都笑了。“浅姐,陆总,你们这演技可以啊!” 小苏笑着说,“孩子们肯定会喜欢这节课的。”

林浅也笑了:“希望如此。我们的目标不是让孩子们一下子学会多少设计知识,而是让他们对设计产生兴趣,让他们知道,梦想是可以通过努力实现的。”

陆沉看了看手表,已经是晚上 7 点了,窗外的天已经黑了。“大家辛苦了一天,先去吃饭吧,明天还要早起上课。”

团队成员们收拾好东西,跟着校长去了学校附近的一家小餐馆。餐馆虽然简陋,但饭菜很可口,有当地的特色菜 —— 腊肉炒竹笋、土豆炖鸡块、凉拌野菜。大家一边吃一边聊,讨论着明天上课的细节,期待着和孩子们的第一次正式接触。

林浅看着身边的团队成员,心里满是感激。她知道,基金的项目能顺利开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和付出。而她和陆沉,也会带着这份努力和付出,继续走下去,帮助更多的孩子,传承更多的非遗技艺。

第五节:课堂上的互动与成长 —— 从羞涩到绽放的梦想萌芽

第二天早上 8 点,第一节设计课准时开始。20 名学员穿着整齐的校服,背着崭新的书包,早早地来到了设计教室。孩子们坐在课桌前,好奇地看着教室里的一切 —— 浅蓝色的墙壁、彩色的纸灯笼、崭新的教具,还有和蔼可亲的林老师和陆老师。

林浅穿着简单的白色毛衣,搭配牛仔裤,显得格外亲切。她走到讲台上,笑着对孩子们说:“同学们,早上好!欢迎来到第一节设计课。今天,我们要一起做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 —— 画自己的梦想,然后把它变成简单的设计。大家开心吗?”

“开心!” 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声音里满是兴奋。

“好,那我们就开始吧!” 林浅拿出一张画纸,放在投影仪下,“首先,我想问问大家,你们的梦想是什么?有人想当医生吗?有人想当老师吗?有人想当设计师吗?”

孩子们纷纷举手,小石头第一个站起来:“林老师,我的梦想是当一名珠宝设计师,我想把我们家的山,画在珠宝上,让更多人知道我们这里的山有多美!”

“哇,这个梦想太棒了!” 林浅笑着说,“那你今天就可以把我们家的山画下来,然后我们一起讨论,怎么把它变成珠宝上的图案,好不好?”

小石头用力点头,坐下后立刻拿出画笔,开始认真地画起来。

其他孩子也纷纷拿起画笔,开始画自己的梦想。小花画的是自己和奶奶在院子里看花,她的梦想是当一名画家,把奶奶的笑容画下来;小美画的是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她的梦想是当一名动物医生,帮助受伤的小动物;小宇画的是一个能自动走路的轮椅,他的梦想是当一名发明家,发明很多有用的东西,帮助像爷爷一样的残疾人。

教室里很安静,只有画笔在纸上摩擦的 “沙沙” 声。林浅和陆沉在教室里来回走动,时不时地停下来,看看孩子们的画,给予鼓励和指导。

“小花,你画的奶奶笑得真开心,” 林浅蹲在小花身边,看着她的画,“如果能给奶奶的衣服加上一些花纹,会不会更漂亮?比如像我们昨天看到的苏绣一样,用彩色的线绣上花纹。”

小花眼睛一亮,立刻拿起彩色铅笔,在奶奶的衣服上画起了花纹。“谢谢林老师,这样真的更漂亮了!”

陆沉则走到小宇身边,看着他画的轮椅:“小宇,你这个轮椅的想法很特别,能自动走路,还能装很多东西。如果在轮椅的扶手上加上一个小口袋,用来放爷爷的眼镜和药,会不会更实用?”

小宇点了点头,认真地在轮椅的扶手上画了一个小口袋:“陆老师,我还想在轮椅上画一个太阳能板,这样就不用充电了,走到哪里都能用电。”

“这个想法太棒了!” 陆沉笑着说,“太阳能板既环保又实用,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30 分钟后,孩子们都完成了自己的画。林浅挑选了几个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孩子们上台分享自己的梦想和想法。

小花第一个上台,她拿着自己的画,有些紧张地说:“我画的是我和奶奶在院子里看花,我的梦想是当一名画家,把奶奶的笑容画下来,还要把我们这里的山和花画下来,让爸爸妈妈在外地也能看到。”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林浅走上台,轻轻抱住小花:“小花,你的梦想很温暖,也很伟大。我相信,只要你努力,一定能成为优秀的画家,把这里的美好都画下来,让更多人看到。”

接下来是小石头上台,他拿着自己画的山,自信地说:“我画的是我们家后面的山,早上有日出,晚上有星星,还有很多野花。我的梦想是当一名珠宝设计师,把这座山画在珠宝上,让更多人知道我们这里的山有多美,以后我还要赚很多钱,给爷爷盖新房子。”

陆沉走上台,拍了拍小石头的肩膀:“小石头,你的梦想很有意义,既爱家乡,又爱爷爷。我们以后可以一起学习,把这座山变成真正的珠宝,好不好?”

“好!” 小石头兴奋地回答,台下的孩子们也跟着鼓掌。

分享结束后,进入了非遗体验环节。林浅拿出彩纸、剪刀、胶水,还有一些金色的细纸条,笑着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体验一种特别的工艺,叫‘点翠’。传统的点翠是用翠鸟的羽毛做的,但翠鸟是保护动物,所以我们用彩纸来模拟点翠,好不好?”

孩子们好奇地看着林浅手里的材料,纷纷点头。林浅一边演示,一边讲解:“首先,我们把彩纸剪成自己喜欢的形状,比如小花、小鸟;然后用胶水把它贴在纸上;最后用金色的细纸条,在旁边贴出花纹,这样一个简单的点翠模拟作品就完成了。”

孩子们跟着林浅的步骤,认真地做起来。有的剪小花,有的剪小鸟,有的剪星星,虽然做得有些粗糙,但都很认真。林浅和陆沉在旁边耐心地指导,帮孩子们剪形状,贴花纹。

小花做了一朵粉色的小花,用金色的细纸条在旁边贴了一圈花纹,看起来很漂亮。“林老师,你看我做的好不好?” 小花举着自己的作品,开心地问。

“太棒了!” 林浅笑着说,“小花很有天赋,以后可以学习真正的点翠工艺,做出更漂亮的作品。”

小宇则做了一个小小的轮椅,用蓝色的彩纸剪的,还用金色的细纸条贴了轮椅的轮子,虽然简单,但很形象。“陆老师,我做的轮椅好看吗?”

“好看!” 陆沉说,“小宇很有想法,这个轮椅做得很像,以后可以学习更多的工艺,把你的发明想法变成真正的作品。”

非遗体验结束后,第一节设计课也接近了尾声。林浅站在讲台上,看着孩子们手里的作品和脸上的笑容,心里满是感动:“同学们,今天的设计课就要结束了。我看到了你们的梦想,也看到了你们的才华。希望你们能记住今天的快乐,继续保持对设计的兴趣,继续追逐自己的梦想。我们下节课再见,好不好?”

“好!” 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眼里满是不舍。

下课铃响了,孩子们还舍不得离开,纷纷围在林浅和陆沉身边,问下次上课是什么时候,还能不能做更多有趣的手工。

林浅笑着说:“我们每个月都会来一次,给大家上课。平时大家也可以在线上学习,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在平台上问我们。”

陆沉也说:“我们还会给大家寄更多的学习用品和书籍,希望大家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孩子们用力点头,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教室。看着孩子们的背影,林浅和陆沉心里满是温暖 —— 他们知道,这一节设计课,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更在他们心里播下了梦想的种子;而这些种子,总有一天会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第六节:课后的深度交流 —— 与校方的协作规划与长效帮扶

第一节设计课结束后,林浅和陆沉留在学校,与校长、老师进行了深度交流,讨论基金项目的长效规划和帮扶措施。

会议室里,大家围坐在一起,桌上放着孩子们的作品和项目规划方案。校长首先发言:“林老师,陆老师,今天的设计课太成功了!孩子们从来没有这么开心过,课后还一直在讨论,说下次还要上这样的课。谢谢你们为孩子们做的一切。”

“校长客气了,” 林浅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基金的目标就是帮助更多有需要的孩子,传承非遗技艺。今天看到孩子们这么开心,这么有天赋,我们也很欣慰。”

陆沉拿出一份项目规划方案,放在桌上:“校长,李老师,这是我们为新华小学制定的长效帮扶方案,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定期授课,每月派设计师来学校上一次线下课,每周安排一次线上课,由非遗大师或专业设计师授课;二是物资支持,每季度为孩子们提供一次学习用品和书籍,每年为学校提供一次教学设备的更新和维护;三是生活帮扶,为家庭特别困难的孩子提供每月 200 元的生活补助,为患病的家人提供医疗帮助和药品;四是非遗体验,每年组织一次非遗工坊体验活动,让孩子们亲自去非遗工坊,向大师学习技艺。”

校长和老师看着方案,眼里满是感动。“太感谢你们了!这些帮扶措施,对我们学校和孩子们来说,真是雪中送炭。” 校长激动地说,“尤其是非遗体验活动,孩子们肯定会特别开心,也能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非遗技艺。”

李老师也补充道:“线上课也很重要,平时我们老师对设计和非遗了解不多,线上课不仅能帮到孩子们,也能帮我们老师提升自己,以后我们也能更好地辅导孩子们。”

林浅点了点头:“我们也考虑到了老师的需求,线上课会专门开设教师培训板块,教老师们一些简单的设计知识和非遗工艺,方便老师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融入这些内容。”

“太好了!” 李老师高兴地说,“这样我们就能在日常的教学中,随时关注孩子们的学习进度,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接下来,他们还讨论了具体的实施细节。比如,线上课的时间安排在每周六下午,这样不会影响孩子们的正常学习;生活补助的发放,由学校老师和基金团队共同监督,确保资金能真正用到孩子身上;非遗体验活动的时间安排在每年的暑假,为期一周,让孩子们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和体验。

“关于生活帮扶,我们还想做一些更细致的工作,” 林浅说,“比如小花的奶奶患有风湿性关节炎,我们想联系北京的医院,为她提供远程诊疗服务,还会定期寄治疗风湿的药;小宇的爷爷是残疾人,我们想为他申请一台新的轮椅,方便他出行。”

校长感动地说:“林老师,陆老师,你们考虑得太周到了!不仅关心孩子们的学习,还关心他们的家庭生活,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陆沉说,“教育扶贫不是只给孩子们提供学习资源,还要关注他们的生活,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安心学习,快乐成长。”

交流结束后,校长和老师带着林浅和陆沉,去了几个学员的家里走访。首先去的是小花家,小花家在山脚下,是一间破旧的土坯房,院子里种着几棵果树,还有一只老母鸡在院子里踱步。小花的奶奶正坐在院子里缝衣服,看到他们来,连忙站起来迎接。

“大娘,您好!我们是基金的工作人员,来看望您和小花。” 林浅笑着说,拿出带来的药品和营养品,“这是治疗风湿的药,还有一些营养品,希望对您的身体有帮助。”

小花的奶奶感动得热泪盈眶,拉着林浅的手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对我们家小花这么好。小花这孩子,从小就喜欢画画,现在有你们的帮助,她终于有机会学习了。”

林浅笑着说:“大娘,小花很有天赋,也很努力,我们相信她以后一定会有出息的。您要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以后还要看小花成为优秀的设计师呢。”

接着,他们又去了小宇家。小宇家在村子的另一边,家里很简陋,但收拾得很干净。小宇的爷爷坐在轮椅上,正在院子里晒太阳。看到他们来,小宇的爷爷连忙打招呼:“欢迎你们,快进屋坐。”

陆沉拿出带来的新轮椅,对小宇的爷爷说:“大爷,这是我们给您买的新轮椅,比您现在的这个更轻便,也更舒适,以后您出门就方便了。”

小宇的爷爷激动地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这么关心我。小宇这孩子,虽然腿脚不方便,但很懂事,也很聪明,有你们的帮助,他以后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走访结束后,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林浅和陆沉坐在回县城的车上,看着窗外的夜景,心里满是感慨。他们知道,基金的项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只要能帮助这些孩子和他们的家庭,只要能为非遗传承做贡献,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第七节:山区夜晚的温情与反思 —— 梦想传递的双向治愈

回到县城的旅馆时,已经是晚上 9 点了。团队成员们都累得不行,简单洗漱后就准备休息了。林浅和陆沉却没有睡意,他们坐在旅馆的阳台上,看着远处山区的夜景,聊起了今天的经历和感受。

山区的夜晚很安静,只有偶尔传来的狗叫声和虫鸣声。天上的星星格外亮,像撒了一地的钻石。林浅靠在陆沉的肩膀上,轻声说:“今天看到孩子们那么开心,我也特别开心。尤其是小花和小宇,他们虽然家庭困难,但很努力,也很有天赋,我真的希望能帮他们实现梦想。”

陆沉握住林浅的手,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我们会的。今天的课只是一个开始,以后我们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让他们有机会接触更好的教育资源,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艺。”

他顿了顿,继续说:“其实今天我也有很多感触。看到小宇画的轮椅,我才发现,孩子们的想法其实很简单,但也很伟大。他们的梦想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家人,为了家乡。这种纯粹的梦想,很容易让人感动,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办好基金的决心。”

林浅点了点头:“是啊,孩子们的梦想很纯粹,也很有力量。我们小时候,也有过这样纯粹的梦想,只是随着长大,很多人都忘记了。今天和孩子们在一起,我仿佛也回到了小时候,想起了自己最初的梦想 —— 就是想设计出美丽的珠宝,让更多人感受到设计的魅力。”

“你已经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陆沉笑着说,“而且你还在帮助更多的人实现梦想。这就是你最了不起的地方。”

林浅轻轻笑了笑:“其实我也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比如今天上课的时候,有个孩子很紧张,不敢说话,我当时没有及时注意到,还是后来李老师提醒我,我才去鼓励他。以后我要更细心一些,关注到每个孩子的情绪和需求。”

“人无完人,” 陆沉说,“你已经做得很好了。而且我们有团队的支持,有校长和老师的帮助,以后我们会越来越完善,把项目做得更好。”

他们还聊起了基金的未来规划。“除了山区项目,我们还可以在城市里开展非遗体验活动,让更多的孩子和家长了解非遗技艺,” 林浅说,“比如在商场里开设非遗体验区,让孩子们亲手做一些简单的非遗作品,感受非遗的魅力。”

陆沉也补充道:“我们还可以和更多的企业合作,比如珠宝企业、服装企业、文创企业,让他们把非遗元素融入到产品中,既推广了非遗技艺,也能为基金带来更多的资金支持,帮助更多的孩子。”

聊到很晚,林浅打了个哈欠,陆沉笑着说:“快休息吧,明天还要去另一所学校,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林浅点了点头,和陆沉一起回到房间。躺在床上,林浅却没有立刻睡着,她想起了今天孩子们的笑容,想起了小花奶奶感动的泪水,想起了小宇爷爷激动的表情。她知道,基金的项目不仅是在帮助孩子们,也是在治愈自己 —— 在传递梦想的过程中,自己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和满足。

第二天早上,林浅和陆沉带领团队,前往昭通的另一所小学 —— 向阳小学。和新华小学一样,向阳小学也有很多留守儿童,孩子们对设计和非遗充满了好奇和渴望。

在向阳小学,他们同样进行了学员挑选、设计课教学、课后交流和家庭走访。孩子们的热情和天赋,让团队成员们深受感动;而基金的帮扶措施,也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高度认可。

离开昭通的时候,孩子们都来送行,有的手里拿着自己画的画,有的手里拿着自制的小礼物,有的甚至跟着车跑了很远,嘴里喊着 “林老师,陆老师,再见!”“我们会想你们的!”

林浅坐在车里,看着孩子们的身影越来越远,眼里满是不舍。她知道,这次的山区之行虽然结束了,但基金的项目才刚刚开始;而她和陆沉,也会带着孩子们的期待和信任,继续走下去,帮助更多的孩子,传承更多的非遗技艺,让梦想的种子在更多的地方生根发芽。

第八节:团队复盘与经验沉淀 —— 为后续项目夯实基础

从云南昭通回到北京后,林浅和陆沉立刻组织团队召开了基金项目复盘会议。会议在 “浅沉” 总部的会议室举行,参会人员包括基金管理委员会的成员、“浅沉” 团队的核心成员,还有来自云南昭通的校长和老师代表(通过视频连线)。

会议室的桌上摆放着这次山区之行的资料,包括学员名单、孩子们的作品、项目照片、视频录像、校方反馈等。林浅穿着一身干练的白色西装,坐在会议桌的主位上,手里拿着一份复盘报告,表情认真而专注。

“各位老师,各位合作伙伴,今天召开这次复盘会议,主要是总结基金第一个项目(云南昭通)的经验和问题,为后续的项目(贵州毕节、四川凉山)夯实基础,确保基金项目能持续、有效地开展。” 林浅的声音清晰而有力,“首先,我想请团队的成员,分别分享一下这次山区之行的感受和发现的问题。”

小苏第一个发言,她手里拿着一份孩子们的作品清单,表情有些激动:“这次去昭通,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孩子们的热情和天赋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他们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对设计和非遗有着浓厚的兴趣,也很有想法。比如小花,她画的奶奶特别生动;小石头,他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珠宝设计的想法,都很有感染力。”

她顿了顿,继续说:“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孩子基础薄弱,对设计的概念理解不够;还有,山区的网络信号不好,线上课的开展可能会受到影响;另外,部分家长对设计和非遗不够了解,对孩子的学习支持不够。”

老陈接着说:“技术方面,我们带去的多媒体设备在山区使用良好,但后续的维护和更新需要跟进;基金线上平台的使用,孩子们还需要更多的指导,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孩子,操作起来有些困难;另外,我们需要开发一个更简单、更适合孩子使用的 App,方便他们在线上学习和提交作品。”

来自新华小学的李老师通过视频连线发言:“这次基金的帮扶,对我们学校和孩子们来说,帮助很大。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也更自信了。但我们也有一些建议,比如希望能增加线下课的次数,让设计师们能多来学校和孩子们交流;还有,希望能为老师们提供更多的培训,让我们能更好地辅导孩子们;另外,希望能为家庭特别困难的孩子提供更多的生活帮助,比如解决他们的吃饭和穿衣问题。”

林浅认真地听着每个人的发言,时不时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等大家都发言完毕,她总结道:“感谢大家的分享和建议。这次昭通之行,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为后续的项目做好准备。”

她拿出一份解决方案,放在桌上:“针对孩子们基础薄弱的问题,我们会调整教学内容,增加基础课程的比例,比如设计入门、绘画基础、色彩搭配等,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跟上进度;针对网络信号不好的问题,我们会和当地的通信企业合作,为学校安装信号增强设备,同时开发离线学习包,让孩子们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也能学习;针对家长支持不够的问题,我们会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基金项目的意义和非遗传承的重要性,争取家长的支持。”

“针对技术方面的问题,” 老陈补充道,“我们会在一个月内开发出适合孩子使用的简化版 App,增加语音导航、动画教学等功能,方便孩子们操作;同时,我们会组建专门的技术维护团队,定期去山区学校维护设备,确保教学的顺利开展。”

“针对校方提出的建议,” 林浅继续说,“我们会增加线下课的次数,从每月一次增加到每两周一次;同时,会在每季度组织一次教师培训,邀请非遗大师和专业设计师授课;针对家庭特别困难的孩子,我们会联合当地的公益组织,为他们提供免费的午餐和校服,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

基金管理委员会的成员也纷纷发言,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想法。张诚秘书长说:“我们可以和当地的教育局合作,将基金项目纳入当地的教育规划,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支持;同时,我们可以组织媒体对基金项目进行报道,提高基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个人捐赠。”

王景明大师通过视频连线说:“我可以录制更多的非遗教学视频,提供给孩子们学习;同时,我也可以定期和孩子们进行线上交流,解答他们的问题,指导他们的学习。如果有机会,我还想去山区学校,亲自给孩子们上课,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非遗技艺。”

会议开了整整一天,大家围绕着基金项目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制定了详细的后续计划。会议结束时,林浅站起身,对着所有参会人员说:“感谢大家的努力和支持!基金的第一个项目虽然有一些问题,但总体来说是成功的。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基金项目一定能帮助更多的孩子,传承更多的非遗技艺,为中国的教育扶贫和文化传承做出更大的贡献!”

会议结束后,团队成员们立刻投入到解决方案的实施中。小苏带领团队调整教学内容,制作基础课程的教材和课件;老陈带领技术团队开发简化版 App,联系通信企业解决山区的网络问题;林浅和陆沉则联系当地的教育局和公益组织,落实政策支持和生活帮扶措施。

基金的第一个项目,虽然只是一个开始,但却为后续的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林浅和陆沉知道,未来还有很多的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有团队的支持,有合作伙伴的帮助,有孩子们的期待,他们就有信心把基金项目办好,把非遗传承好,把梦想传递好。

第九节:梦想的涟漪效应 —— 从山区到全国的非遗传承热潮

基金第一个项目(云南昭通)的成功,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反响。国内的主流媒体纷纷对基金项目进行报道,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都对基金的山区帮扶、非遗传承、教育扶贫进行了专题报道,称赞基金项目 “为非遗传承注入了新生力量,为教育扶贫提供了新的思路”。

社交媒体上,# 浅沉基金山区项目# #非遗传承从孩子抓起# #为梦想着色# 等话题登上了热搜榜,网友们的评论满是支持和感动:

“看到孩子们那么开心,我也跟着感动。浅沉基金做的是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支持!”

“非遗传承需要从孩子抓起,希望有更多的企业和个人能支持这样的项目,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触非遗技艺。”

“林浅和陆沉不仅是优秀的设计师,更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他们的努力,让我们看到了非遗传承的希望,也看到了教育扶贫的力量。”

企业界的响应也非常热烈。除了之前已经捐款的企业,又有近百家企业宣布加入基金项目,为基金提供资金、物资、技术等支持:

国内知名的通信企业宣布,为基金帮扶的山区学校免费安装信号增强设备,确保线上课的顺利开展;

服装企业宣布,为基金帮扶的孩子免费小说网站提供校服,每年更新一次;

食品企业宣布,为山区学校提供免费的午餐,解决孩子的吃饭问题;

文创企业宣布,与基金合作开发非遗文创产品,所得利润的 50% 用于基金项目。

高校和科研机构也纷纷行动起来。北京服装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等高校,不仅为基金提供了教学资源和教师支持,还组织学生志愿者前往山区学校,为孩子们提供额外的教学辅导;中国科学院材料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等科研机构,为基金的非遗工艺研发提供了技术支持,帮助基金开发更适合孩子学习的非遗教学工具和材料。

非遗界的大师们也积极参与基金项目。王景明大师录制了一系列花丝镶嵌的教学视频,提供给基金的线上平台;苏绣大师李娟、玉雕大师张雷等,也定期通过线上平台,为孩子们授课,解答孩子们的问题;还有一些非遗大师,亲自前往山区学校,为孩子们上线下课,展示非遗工艺的魅力。

基金项目的影响力还扩展到了海外。法国卢浮宫珠宝展的负责人、意大利设计师乔治?阿玛尼等国际友人,都对基金项目表示了关注和支持。卢浮宫珠宝展的负责人表示,希望能在明年的卢浮宫珠宝展上,展示基金帮扶的孩子们的非遗作品,让更多的国际友人看到中国山区孩子的才华和中国非遗传承的新生力量;阿玛尼则表示,愿意为基金的孩子们提供海外学习的机会,让他们能接触到国际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

在基金项目的带动下,国内掀起了一股 “非遗传承从孩子抓起” 的热潮。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开始效仿基金的模式,开展针对孩子的非遗教育项目;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非遗学习,支持孩子学习非遗技艺;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将非遗元素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开设非遗课程,组织非遗活动。

林浅和陆沉看着基金项目引发的 “涟漪效应”,心里满是欣慰。他们知道,基金的第一个项目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但却像一颗石子,投入到了非遗传承和教育扶贫的大海中,激起了层层涟漪;而这些涟漪,终将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中国非遗传承的发展,帮助更多的孩子实现梦想。

在基金项目的后续规划中,林浅和陆沉计划将基金项目推广到全国更多的贫困山区,帮助更多的孩子;同时,他们还计划在城市里开展非遗体验活动,让更多的孩子和家长了解非遗技艺;另外,他们还计划与更多的国际机构和企业合作,推动中国非遗技艺的国际化传播,让更多的国际友人了解和喜欢中国的非遗文化。

林浅和陆沉知道,基金项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困难和挑战。但他们相信,只要有团队的支持,有合作伙伴的帮助,有社会各界的关注,有孩子们的期待,他们就一定能把基金项目办好,把非遗传承好,把梦想传递好,让中国的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让更多的孩子能在梦想的照耀下,快乐成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