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闪婚三个月,前夫竟是我顶头上司 > 第150章 赛前的 “紧张拥抱”

第 150 章 赛前的 “紧张拥抱”

第一节 深夜工作室的孤灯与藏在粉钻里的压力

凌晨一点的 “浅沉” 工作室,只剩下设计区的一盏落地灯还亮着。暖黄色的灯光洒在丝绒托盘上,“传承与新生” 项链静静躺在中央 —— 樱花粉的主钻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晕,花丝回纹的亚光银线像温柔的涟漪,点翠羽毛的渐变蓝粉像被晨雾染过的花瓣,每一处细节都精致得像件活物。可林浅的指尖悬在托盘上方,却迟迟不敢触碰,仿佛这不是她亲手参与设计、打磨了三个月的作品,而是一件易碎的梦。

她坐在高脚凳上,下巴抵着膝盖,眼睛盯着粉钻腰部那道微小的羽毛状包裹体 —— 这是粉钻的 “身份证”,也是她心里最沉的秤砣。三个月前,黑石的谣言像脏水一样泼来,说她 “靠陆沉上位”“设计造假”;一个月前,粉钻在德国被截走,她对着父亲的胸针掉了一夜眼泪,以为所有努力都要付诸东流;现在作品终于完成,距离金钻奖评审只剩 12 消失,可她却突然慌了 —— 万一评审觉得非遗技艺 “太传统”?万一粉钻的光芒盖过了花丝和点翠?万一…… 她连站在国际舞台上证明自己的资格都没有?

“咔嗒”,工作室的门被轻轻推开,带着一丝夜凉的风涌进来。林浅猛地回神,指尖不小心碰到了丝绒托盘的边缘,发出细微的声响,她像受惊的小鹿一样缩了缩手,抬头就看见陆沉提着一个保温袋,站在门口,眼里满是心疼。

“还没走?” 陆沉关上门,把保温袋放在桌上,解开带子 —— 里面是一碗还冒着热气的红枣银耳羹,还有一碟切好的草莓,“张阿姨说你下午没怎么吃东西,特意炖了羹让我送来。你要是再不吃,明天评审的时候该没力气说话了。”

林浅看着那碗银耳羹,鼻尖突然有点酸。张阿姨是工作室的保洁阿姨,平时话不多,却总记着她的饮食习惯 —— 知道她熬夜容易低血糖,每次都会备着红糖;知道她怕胖,银耳羹里从不放冰糖,只加几颗红枣提味。这些细碎的关心,像暖炉一样,慢慢烘着她心里的慌。

“我…… 我在想明天评审的事。” 林浅声音有点发紧,伸手拿起一颗草莓,却没放进嘴里,只是捏在指尖转着圈,“你说,评审会不会觉得我们的作品‘不国际化’啊?毕竟金钻奖的评委大多是欧洲设计师,他们可能更喜欢西方的珠宝风格,对非遗技艺不了解……”

陆沉走过去,把银耳羹推到她面前,又拿起勺子递到她手里,语气像哄小孩一样:“先把羹喝了,凉了就不好喝了。至于评审,你忘了我们之前看的往届获奖作品?去年日本设计师用和纸做的项链,前年印度设计师用珐琅复刻的传统纹样,不都是‘本土化’的东西?真正好的设计,从来不怕‘不国际化’,因为文化的温度是共通的 —— 你看这颗粉钻,它的光芒不会因为是中国设计师的作品就变暗;你看这花丝和点翠,它们的精致也不会因为是非遗技艺就被忽略。”

他蹲在她面前,指尖轻轻碰了碰丝绒托盘里的项链,动作轻得像怕碰碎了光:“而且,我们的作品不是‘只有传统’,你看这可调节的链子,是为现代佩戴习惯设计的;这纳米涂层的点翠,是解决了环保难题的创新;还有你藏在链扣上的‘太阳符号’,是你和你爸爸的故事 —— 这些都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是‘有温度的设计’,评委能感受到的。”

林浅握着勺子,低头看着碗里的银耳羹,红枣的甜味飘进鼻子里。她想起粉钻找回来那天,老卡尔说 “珠宝是有灵魂的,要用心做”;想起李师傅打磨花丝时说 “亚光的银线更显心思”;想起小张熬夜剪展示视频时说 “林姐,你的故事能打动所有人”—— 这些声音像串珠子一样,慢慢把她心里的慌串成了 “踏实”。

她舀了一勺银耳羹放进嘴里,温热的甜意从舌尖滑到胃里,连带着眼眶也热了。“我就是怕…… 怕辜负大家。” 她小声说,眼泪滴在碗沿上,“你放下公司的事陪我准备,李师傅张师傅熬夜打磨,小张莉莉老周忙前忙后,还有乔治先生、老卡尔…… 要是我没拿到奖,大家的努力不就白费了?”

“傻姑娘。” 陆沉伸手擦掉她脸颊的眼泪,指腹带着他惯有的体温,“努力从来不会白费。你看这三个月,我们一起把‘和解’胸针变成了‘传承与新生’,一起找回了被截走的粉钻,一起把非遗技艺的故事装进了作品里 —— 这些过程,比一个奖项更珍贵。就算最后没拿到奖,我们也让评委看到了中国非遗的美,看到了‘浅沉’的初心,看到了你的才华,这就够了。”

他拿起丝绒托盘里的项链,轻轻放在林浅的掌心:“你摸摸它,感受一下 —— 这上面有你爸爸的温度,有李师傅张师傅的手艺,有我们所有人的心思。它不是一件‘要拿奖的作品’,它是我们一起‘用心做的事’。明天你带着它去评审,不是去‘争奖’,是去‘分享’—— 分享中国非遗的故事,分享我们对设计的热爱,这样就够了。”

林浅握着项链,指尖能感受到花丝回纹的细微纹路,能摸到点翠羽毛的柔软质感,粉钻的温度透过掌心传到心里,像一颗小小的太阳。她抬起头,看着陆沉眼里的自己 —— 眼里还带着泪,却没了刚才的慌,只剩下慢慢亮起的光。

“好。” 她点点头,把项链轻轻放回托盘,拿起勺子,大口喝起了银耳羹,“我先把羹喝了,然后我们再最后检查一遍作品,明天…… 好好去‘分享’我们的故事。”

陆沉看着她狼吞虎咽的样子,笑了 —— 他就知道,他的浅浅从来不是会被压力打垮的人,只是偶尔需要有人帮她把 “慌” 揉成 “暖”,把 “怕” 变成 “敢”。

第二届 细砂纸下的温柔与咖啡杯里的默契

喝完银耳羹,林浅的脸色好了不少,连眼睛都亮了些。陆沉把保温袋收拾好,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帆布包 —— 里面装着他特意带来的 “应急工具”:细砂纸、无尘棉签、微型放大镜、专用清洁剂,甚至还有一小块备用的染色鹅毛。

“我们再最后检查一遍,主要看三个地方:花丝的毛刺、点翠的牢固度、粉钻的爪位。” 陆沉把工具摊在桌上,拿起微型放大镜递给林浅,“李师傅之前说,花丝回纹打磨后可能会有肉眼看不见的小毛刺,尤其是在回纹的转角处,我们得用放大镜仔细看,有毛刺的话就用最细的砂纸轻轻磨掉,不然佩戴的时候可能会勾到衣服。”

林浅接过放大镜,凑近项链的花丝部分 —— 在放大镜下,花丝的银线像一条条细小的银蛇,缠绕成回纹的形状。她顺着银线慢慢看,在靠近粉钻的一个转角处,果然发现了一根比头发丝还细的毛刺,闪着微弱的反光。

“这里有个小毛刺。” 她指着那个位置,声音里带着点找道 “小问题” 的兴奋,“还好你提醒,不然明天评审的时候,评委要是用放大镜看,肯定能发现。”

陆沉拿起最细的那张小砂纸(标号 1200 目,专门用来打磨珠宝细节),对折两次,变成一个小小的三角形,指尖捏着砂纸的一角,轻轻抵住那个毛刺,沿着银线的方向慢慢打磨 —— 动作轻得像在抚摸一片羽毛,生怕用力过猛把花丝磨变形。

“打磨的时候要顺着银线的纹理,不能横向磨,不然会破坏花丝的结构。” 陆沉一边磨,一边跟林浅解释,“你看,现在再看,毛刺是不是没了?”

林浅凑过去看,果然,刚才那根细小的毛刺消失了,花丝的转角处变得光滑圆润,亚光的银面泛着均匀的 “雾感”,和周围的花丝完美融合。“你怎么连这个都会?” 她有点惊讶 —— 陆沉平时管公司事务多,很少亲自做珠宝打磨的活,没想到动作这么熟练。

“上次李师傅打磨的时候,我在旁边看了半天,还跟他学了两招。” 陆沉放下砂纸,笑了笑,“想着说不定什么时候能帮上忙,没想到今天真用上了。”

接下来检查点翠羽毛的牢固度。林浅拿起一根无尘棉签,蘸了一点点专用清洁剂,轻轻碰了碰最外层的一片浅蓝羽毛 —— 清洁剂能测试羽毛的粘合力,如果羽毛有松动,碰到清洁剂就会轻微晃动。她从外到内,一片一片地检查,每碰一片羽毛,心里就踏实一分 —— 所有羽毛都牢牢地固定在花丝回纹上,没有一片晃动。

“点翠的部分没问题,胶水痕迹也清理得很干净,羽毛的颜色渐变也很自然。” 林浅放下棉签,长长舒了口气,“张师傅的手艺果然靠谱,之前还担心浅粉的羽毛会褪色,现在看来,纳米涂层做得很到位,颜色亮得正好。”

最后检查粉钻的爪位。陆沉拿起放大镜,仔细看四个花瓣形的爪 —— 爪尾的尖端已经打磨成了圆弧形,没有锋利的边缘;爪与粉钻的接触处没有缝隙,说明固定得很牢固;爪的颜色和花丝的亚光银一致,没有因为打磨而出现色差。

“爪位也没问题,四个爪的力度很均匀,粉钻没有倾斜,羽毛包裹体的位置正好在正面中间,评委一眼就能看到。” 陆沉放下放大镜,拿起项链,对着灯光照了照 —— 粉钻在灯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芒,像把星星揉碎了嵌在里面;点翠的羽毛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色彩,从浅蓝到深蓝再到浅粉,像一道流动的彩虹;花丝的回纹围绕着粉钻,像一双温柔的手,把所有美好的元素都抱在怀里。

“完美。” 陆沉把项链放回托盘,语气里满是骄傲 —— 这不仅是一件珠宝作品,更是他和林浅一起 “打通关” 的成果:从设计理念的争论,到粉钻失踪的焦虑,再到一次次的细节打磨,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却也让这件作品变得更有 “分量”。

林浅看着桌上的工具,突然想起什么,起身走到茶水间,煮了两杯咖啡 —— 陆沉喜欢喝黑咖啡,不加糖不加奶;她自己喜欢加一点点奶,再放一颗方糖。她把咖啡端到桌上,推给陆沉一杯:“熬夜容易困,喝杯咖啡提提神。等会儿我们把参赛资料再整理一遍,确认没问题就可以打包了。”

陆沉接过咖啡,喝了一口 —— 熟悉的苦味在嘴里散开,带着咖啡豆的焦香,是他喜欢的味道。他看着林浅低头喝咖啡的样子,头发垂在脸颊两侧,灯光在她的发梢镀上一层金边,心里突然觉得很安稳 —— 不管明天评审结果如何,只要能和她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努力,为了同一件事用心,就很好。

“对了,刚才小张给我发消息,说展示视频的最终版已经做好了,发在我们的共享文件夹里,让我们最后看一遍,没问题的话就刻成 U 盘,明天一起交给评审团。” 林浅拿起手机,打开共享文件夹,点开那个名为 “传承与新生 - 展示视频 - 最终版” 的文件。

视频开始播放 —— 开头是父亲的 “和解” 胸针,躺在黑色的丝绒盒里,镜头慢慢拉近,胸针上的铅笔痕迹清晰可见;然后是林浅在工作室画设计稿的场景,笔尖在纸上滑动,画出吊坠的轮廓;接着是李师傅编织花丝、张师傅处理羽毛、郑师傅镶嵌粉钻的画面,每一个动作都被细致地记录下来;最后是 “传承与新生” 项链挂在模特脖子上的样子,模特转动脖颈,项链在不同角度的灯光下展现出不同的美感,背景音乐是中国传统乐器演奏的《高山流水》,温柔又有力量。

“视频做得真好。” 林浅看着视频里父亲的胸针,眼眶又有点热,“小张把‘传承’的主题体现得特别好,从父亲的胸针到我们的项链,就像一场跨越时间的对话。”

“嗯,明天评审团看这个视频,肯定能明白我们作品的故事。” 陆沉放下咖啡杯,拿起笔记本电脑,“我们把视频刻成 U 盘,再把设计手稿、技术文档、环保认证证书整理好,放进专门的文件袋里,和项链一起打包。文件袋我已经准备好了,是防水的,外面还印了‘浅沉’的 logo,看起来正式一点。”

林浅看着陆沉熟练地整理资料,心里满是感激 —— 他总是这样,把所有细节都考虑得清清楚楚,不让她多操一点心。从对抗黑石的仿冒品,到找回粉钻,再到准备参赛资料,他永远是她最靠谱的 “后盾”,也是最懂她的 “搭档”。

第三节 团队的远程守护与父亲胸针里的初心

凌晨三点,工作室的电脑屏幕还亮着。陆沉正在把展示视频刻进 U 旁,林浅则在整理设计手稿 —— 她把 37 张设计稿按时间顺序排好,第一张是最初的 “华丽初稿”,最后一张是 “传承与新生” 的最终版,中间夹着她修改时画的草图、计算的尺寸、标注的细节,每一张都有她的签名和日期。

“叮咚”,林浅的微信响了,是小张发来的消息:“林姐,视频最终版没问题吧?我刚才又看了三遍,没发现错别字和画面卡顿,时长正号 4 分 58 秒,符合金钻奖的要求。明天早上 8 点,运输公司的人会准时到工作室楼下,他们有专门的珠宝运输箱,带 GpS 定位和恒温系统,保证项链安全送到评审现场。”

林浅笑着回复:“视频没问题,特别好!运输的事辛苦你了,明天让运输公司的人直接跟陆沉对接就行,我早上要提前去评审现场熟悉环境。”

“好嘞!林姐你别太紧张,早点休息,明天肯定能顺利!我们都在工作室等你的好消息,要是评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随时给我们打电话!” 小张的笑息带着满满的活力,像一束小太阳,驱散了深夜的疲惫。

紧接着,莉莉也发来消息:“林姐,我把明天你要穿的衣服和配饰都整理好了,放在工作室的衣帽间里 —— 白色的连衣裙,搭配一条简单的银色项链(不抢‘穿承与新生’的风头),鞋子是低跟的,走路方便。对了,我还放了一支口红在包里,豆沙色的,提气色又不夸张,评审的时候涂正好。”

林浅走到衣帽间,打开莉莉准备的那个米色手提包 —— 里面整整齐齐地放着连衣裙、项链、鞋子、口红,甚至还有一包纸巾和一小瓶护手霜。她拿起那支豆沙色的口红,拧开一点,在手腕上试了试,颜色温柔又自然,正好是她喜欢的风格。

“谢谢你莉莉,想得太周到了!” 林浅回复道。

“嘿嘿,应该的!林姐你明天一定要自信,你是最棒的设计师,‘传承与新生’也是最棒的作品!”

老周也发来一条简短的消息:“林总,粉钻的鉴定报告和国际安保公司的运输保险单我已经放在文件袋里了,保险金额覆盖了粉钻的市场估价,运输过程中有任何问题,安保公司会第一时间处理。评审现场的电力和灯光情况,我也跟主办方确认过了,展示区的灯光是暖白光,适合展示珠宝的细节,你到了之后可以先调整一下项链的摆放角度,让粉钻的羽毛包裹体正对灯光。”

看着手机里一条条来自团队的消息,林浅心里像被温水泡过一样,暖暖的。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 小张盯着运输,莉莉操心穿搭,老周确认细节,李师傅张师傅郑师傅还在工坊里等着消息,甚至连保洁张阿姨都炖了银耳羹…… 这些关心,像一张温柔的网,把她稳稳地托住,让她不再害怕明天的评审。

“他们都很关心你。” 陆沉把刻好的 U 盘放进文件袋,走到林浅身边,看着她手机里的消息,“你看,你从来不是一个人,我们所有人都在你身后。”

林浅点点头,走到绘图板前,拿起父亲留下的 “和解” 胸针 —— 胸针的金属底座已经被她擦拭得干干净净,上面的铅笔痕迹虽然还在,却显得格外珍贵。她把胸针放在 “传承与新生” 项链旁边,两个作品放在一起,像一对跨越时空的 “伙伴”—— 一个简单朴素,带着父亲的初心;一个精致完整,带着她的传承。

“爸,明天我就要带着‘传承与新生’去见评审了。” 林浅轻声对着胸针说,指尖轻轻抚摸着上面的 “愿非遗之美,代代相传”,“我以前总怕做不好,怕辜负你的期望,怕别人不认可非遗技艺。但现在我不怕了,因为我知道,只要用心做,只要守住初心,就一定能让别人看到非遗的美,看到你的心血。”

陆沉走到她身边,轻轻握住她的肩膀:“你爸爸肯定能听到,他也肯定为你骄傲。你看,他的胸针,你的项链,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 —— 让非遗传承下去。这就够了,不管评审结果如何,你都已经完成了他的遗愿。”

林浅转过身,靠在陆沉怀里,把脸埋在他的胸口 —— 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咖啡味,还有一丝熟悉的雪松味,是他常用的洗衣液的味道。这个拥抱很轻,却很有力量,像一双温柔的手,抚平了她心里最后一点紧张。

“陆沉,谢谢你。” 她轻声说,声音闷闷的,“谢谢你陪我找粉钻,谢谢你帮我打磨作品,谢谢你一直相信我…… 要是没有你,我肯定撑不到现在。”

“傻瓜,我们是搭档啊。” 陆沉轻轻拍着她的背,像在安抚一只受惊的小猫,“你的梦想就是我的梦想,你的战场就是我的战场。而且,能看到你把父亲的遗愿完成,把非遗文化带向国际,我比谁都开心。”

窗外的夜色渐渐淡了,天边泛起一丝微弱的白光 —— 新的一天要来了,金钻奖的评审也要开始了。林浅从陆沉怀里抬起头,眼里没有了紧张,只剩下坚定的光。她看着桌上的 “传承与新生” 项链和父亲的胸针,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明天,她要把中国非遗的故事,把父亲的初心,把团队的努力,好好地 “分享” 给评审团,分享给全世界。

第四届 地板上的回忆与 “结果不重要” 的真心

凌晨四点,工作室的落地灯依旧亮着,却没有了之前的紧张氛围。林浅和陆沉坐在地板上,背靠着设计桌,面前放着一杯凉了的咖啡,还有一本摊开的 “时光相册”—— 里面是他们从认识到现在的照片:第一次合作设计珠宝时的合影、“浅沉” 门店开业当天的热闹场景、一起去非遗工坊学习的瞬间、冷战时工厂误做的 “思念” 耳钉和 “归途” 胸针……

“你还记得第一次合作设计吗?” 陆沉指着一张照片,照片里的林浅穿着简单的白衬衫,手里拿着一张设计稿,正在跟他争论什么,脸上带着倔强的表情,“那时候你才刚进陆氏,设计稿被我打回了三次,你还哭了一场,说‘我就不信做不出让你满意的设计’。”

林浅看着照片,忍不住笑了:“我当然记得!那时候我觉得你就是个‘魔鬼总裁’,对设计稿要求特别严,连一根线条的角度都要挑半天。后来才知道,你是为了让我进步。不过,我现在设计稿可不会被你打回了,有时候还能挑你的错呢!”

“是啊,你现在越来越厉害了。” 陆沉揉了揉她的头发,眼里满是宠溺,“从刚进公司的小设计师,到现在能自己创立品牌,能带着非遗作品去参加国际大赛,你成长了太多。我还记得你第一次跟黑石对抗的时候,在直播间里演示辨认真假,声音都有点发颤,却还是坚持把证据一条条列出来 —— 那时候我就知道,你已经不是那个会因为设计稿被打回就哭的小姑娘了,你能撑起自己的一片天。”

林浅想起第一次对抗黑石的场景 —— 直播间里有上百万观众,还有很多质疑的声音,她拿着仿品和正品,一点点对比羽毛的纹理、纳米涂层的光泽,手心里全是汗,却还是咬着牙把该说的都说了。那时候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让黑石毁了 “浅沉”,不能让非遗技艺被抹黑。

“那时候我也怕,怕说不好,怕观众不相信。” 她轻声说,“是你在后台给我发消息,说‘别怕,我在’,我才敢继续说下去。还有粉钻被截走的时候,我以为所有努力都要白费了,是你说‘找不到也要找,我们不能放弃’,我才重新振作起来。”

“因为我知道,你不是那种会轻易放弃的人。” 陆沉拿起她的手,指尖轻轻划过她掌心的薄茧 —— 那是长期握笔、打磨珠宝留下的痕迹,“这些茧子,都是你努力的证明。你为了设计‘传承与新生’,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对着设计稿改了又改;为了找粉钻,你对着电脑看物流信息看到眼睛发红;为了打磨细节,你跟着李师傅张师傅学手艺,手指被砂纸磨破了也不吭声…… 这些,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林浅的眼眶又热了 —— 她以为自己做这些的时候,陆沉都在忙公司的事,没想到他都看在眼里。那些她以为的 “独自坚持”,其实都有他在默默关注。

“陆沉,” 她抬起头,看着他的眼睛,认真地问,“如果明天我没拿到奖,你会不会失望?”

陆沉看着她的眼睛,沉默了几秒,然后很认真地回答:“不会。因为我知道,你已经把能做的都做到了最好 —— 你用心设计了作品,用心打磨了细节,用心准备了所有资料,还用心把非遗的故事装进了作品里。这些‘用心’,比任何奖项都重要。而且,就算这次没拿到奖,我们还有下次,还有更多的机会去展示非遗作品,去让更多人知道‘浅沉’,知道中国的非遗文化。”

他顿了顿,握住她的手,语气更温柔了:“浅浅,我希望你拿奖,不是因为我想要一个‘国际奖项’的头衔,而是因为我知道,这个奖能让你更自信,能让更多人看到你的才华,能让非遗技艺得到更多关注。但如果没拿到奖,也没关系,你在我心里,永远是最棒的设计师,‘传承与新生’也永远是最棒的作品。”

林浅看着他认真的眼神,心里最后一点关于 “结果” 的焦虑也消失了。她靠在陆沉的肩膀上,看着窗外渐渐亮起来的天,轻声说:“嗯,我知道了。明天我会好好展示作品,好好跟评审分享非遗的故事,至于结果,就交给时间吧。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已经赢了 —— 我们赢了黑石的阴谋,赢了外界的质疑,赢了对父亲的承诺,这就够了。”

陆沉轻轻嗯了一声,把她往怀里搂了搂。工作室里很安静,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声,还有两人轻轻的呼吸声。晨光透过落地窗照进来,洒在他们身上,洒在桌上的 “传承与新生” 项链上,像一道温暖的光,照亮了所有的努力和期待。

第五届 打包好的希望与那个 “心中冠军” 的拥抱

早上六点,天已经完全亮了。林浅和陆沉开始打包参赛物品 ——“传承与新生” 项链放在特制的丝绒珠宝盒里,珠宝盒外面套着一层防震泡沫,再放进带锁的金属箱里;设计手稿、展示视频 U 盘、鉴定报告、保险单等资料,整齐地放进防水文件袋里,和金属箱一起,放进一个印有 “浅沉” logo 的黑色手提箱里。

“金属箱的密码是你的生日,运输的时候只有你和我能打开。” 陆沉把密码锁的数字调到林浅的生日,然后把钥匙递给她,“评审现场会有专门的展示柜,你到了之后先把项链取出来,放在展示柜里,调整好角度,让粉钻的羽毛包裹体正对前方,灯光打在上面会更好看。”

林浅接过钥匙,放进随身的小包里,点了点头:“我知道了。等会儿我先去评审现场,你跟运输公司对接完,再过来找我就行。”

“好。” 陆沉帮她整理了一下衣领,又拿起那支豆沙色的口红,拧开一点,递到她面前,“先把口红涂上,提提气色。你今天穿白色连衣裙,涂这个颜色正好。”

林浅接过口红,对着镜子轻轻涂了一层 —— 镜子里的自己,眼里没有了之前的紧张,只有平静和坚定。她看着镜子里的项链(莉莉准备的银色项链),又想起手提箱里的 “传承与新生”,心里满是踏实。

“我准备好了。” 她转过身,对陆沉说。

陆沉看着她,笑了笑,然后张开双臂,给了她一个温柔又坚定的拥抱。这个拥抱不像平时的拥抱那样轻,而是带着满满的力量,仿佛要把所有的信心和支持都传递给她。

“浅浅,” 他在她耳边轻声说,声音低沉又温柔,“无论结果如何,你都是我心中的冠军。去把我们的故事,把非遗的故事,好好地分享给评审吧。我会一直在你身边。”

林浅靠在他怀里,用力点头,眼泪却忍不住掉了下来 —— 这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因为感动,因为踏实,因为知道无论发生什么,都有一个人会一直在她身边,支持她,相信她。

“嗯。” 她轻声应着,声音里带着点哽咽,却充满了力量,“我会的。”

陆沉轻轻拍了拍她的背,然后松开她,帮她擦了擦眼泪:“别掉眼泪了,不然口红该花了。快去评审现场吧,路上注意安全。”

林浅接过黑色手提箱,点了点头,转身向工作室门口走去。走到门口时,她回头看了一眼 —— 陆沉站在原地,手里拿着那个装着父亲胸针的丝绒盒,对着她挥手,眼里满是鼓励的光。

“再见。” 她对着他挥了挥手,然后推开门,走进了晨光里。

门外的阳光很亮,洒在身上暖暖的。林浅提着黑色手提箱,一步步走向路边的车 —— 手提箱里装着 “传承与新生”,装着父亲的初心,装着团队的努力,也装着她和陆沉的希望。她知道,前方的评审现场会有挑战,会有未知,但她不再害怕 —— 因为她不是一个人,她有团队的支持,有陆沉的陪伴,有父亲的初心,还有那颗藏在粉钻里的 “勇气”。

车子缓缓启动,向金钻奖评审现场驶去。林浅看着窗外掠过的风景,心里默默念着:爸,李师傅,张师傅,小张,莉莉,老周,还有陆沉…… 谢谢你们。我会带着 “传承与新生”,带着所有人的期待,好好地站在评审现场,让世界看到中国非遗的美,看到 “有温度的中国设计”。

而此刻的工作室里,陆沉拿着父亲的 “和解” 胸针,走到窗边,看着林浅的车渐渐远去。他对着胸针轻声说:“林叔,你放心,浅浅会做得很好的。我们都会帮你把非遗的故事传下去,让更多人知道你的心血,知道中国非遗的美。”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胸针上,金属底座泛着温暖的光,上面的 “愿非遗之美,代代相传” 仿佛也在轻轻闪烁,像是父亲的回应,像是对未来的期许。

金钻奖的评审,正式拉开了序幕。而属于 “传承与新生” 的故事,属于中国非遗的故事,也即将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