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闪婚三个月,前夫竟是我顶头上司 > 第129章 副会长的 “首项提案”

第 129 章:副会长的 “首项提案”

第一节:提案前夜的台灯与磨破的文件夹

十一月的夜风带着凉意,吹得协会办公室的窗户轻轻作响。晚上九点,林浅还坐在办公桌前,指尖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屏幕上是 “设计师扶持计划” 的最终版 ppt—— 背景用了淡金色的祥云纹,是她昨天特意让苏晓帮忙设计的,既符合珠宝行业的精致感,又暗合 “扶持” 的吉祥寓意。

办公桌一角堆着厚厚的资料,最上面的文件夹边缘已经磨出了毛边,里面夹着她这半个月来收集的调研数据:有年轻设计师的生存现状问卷(87% 的受访者表示 “材料成本太高,不敢尝试新工艺”),有高校珠宝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去年仅 42% 从事本行业),还有 “浅沉” 团队里苏晓、小宇等年轻设计师的成长案例 —— 苏晓的第一份设计稿被客户否定了 17 次,直到第 18 次修改才通过,现在已经能独立负责 “非遗新生” 系列的子项目。

“林姐,喝杯热牛奶吧,” 实习生小周端着一杯牛奶走进来,把杯子轻轻放在她手边,“您都熬了三天了,再这样下去,身体该扛不住了。”

林浅停下键盘,揉了揉发酸的肩膀,接过牛奶喝了一口,温热的液体滑过喉咙,驱散了些许疲惫:“谢谢小周,你先回去吧,我把最后几页 ppt 改完就走。”

小周没动,反而蹲在她身边,指着屏幕上 “基金用途” 那一页小声说:“林姐,王理事下午找我,问这个基金会不会‘养懒人’,还说有些年轻设计师根本没天赋,资助了也是浪费钱……”

林浅握着牛奶杯的手顿了顿,指尖传来杯子的温热。她早就料到会有质疑 —— 协会里几位元老理事,一直觉得 “珠宝设计是慢功夫,年轻人太急功近利”,之前讨论 “新锐大赛” 时就曾反对过给新人太高的奖金,现在要推规模更大的扶持计划,阻力肯定少不了。

“我知道,” 林浅笑了笑,打开抽屉,拿出一叠画纸,“你看这些,是我昨天收到的申请信附件,都是年轻设计师的手稿。这个叫李阳的男生,在农村长大,没见过专业的设计工具,就用铅笔在作业本上画珠宝,你看这朵牡丹的线条,多有灵气?”

小周凑过去看,画纸上的牡丹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却透着一股鲜活的劲儿,旁边还写着一行小字:“想把奶奶种的牡丹,做成能戴在身上的珠宝。”

“他们不是没天赋,是没机会,” 林浅轻轻抚摸着画纸,声音里带着坚定,“我们做扶持计划,就是要给他们机会 —— 给他们买材料的钱,给他们找实习的地方,给他们被看见的平台。至于会不会‘养懒人’,时间会证明,真正爱设计的人,不会浪费别人的帮助。”

小周点点头,眼睛亮了起来:“林姐,我相信您!明天会议上,我帮您发资料!”

等小周走后,林浅重新点开 ppt,把李阳的手稿扫描图插进了 “案例展示” 页。她想起自己刚入行的时候,父亲去世后,工作室里的材料只剩下半盒银线和几颗碎钻,她为了省成本,每天下班后去废品站捡别人丢弃的金属片,回来打磨成简单的吊坠。如果那时候有人能帮她一把,她或许能少走很多弯路。

窗外的月光透过玻璃,落在办公桌上,照亮了文件夹上 “设计师扶持计划” 几个字。林浅拿起文件夹,轻轻拍了拍上面的灰尘 —— 这是她对自己的承诺,也是对所有像她一样的年轻设计师的承诺:不让天赋埋没在现实的阻碍里。

第二节:协会会议上的质疑与藏在数据里的底气

第二天上午十点,协会理事会准时召开。会议室里的红木长桌旁坐满了人,林浅坐在主位旁边,面前摆着提案资料和笔记本电脑,陆沉作为特邀嘉宾坐在她斜后方 —— 他本来不用来,但昨晚特意跟她说:“万一有人欺负你,我帮你撑腰。”

周明秘书长先简单介绍了会议议程,然后示意林浅上台。林浅深吸一口气,走上讲台,打开 ppt。当屏幕上出现 “设计师扶持计划” 的标题时,底下立刻传来一阵小声的议论。

“首先,我想跟大家分享一组数据,” 林浅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会议室,清晰而坚定,“根据我们的调研,国内珠宝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中,仅有 42% 会从事本行业,其中 68% 的人会在三年内转行,最主要的原因是 —— 材料成本高、缺乏实习机会、没有展示平台。”

她点击鼠标,屏幕上出现一张柱状图,红色的柱子代表 “转行原因”,“材料成本” 那一栏最高,几乎占了一半。

“以一颗普通的 1 克拉莫桑石为例,市场价大概在 800 元,而一套基础的珠宝设计工具,至少需要 5000 元,这对刚毕业、没收入的年轻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林浅的目光扫过台下,“我们‘浅沉’团队的苏晓,刚加入时连专业绘图板都买不起,用的是二手的数位板,画出来的设计稿经常因为分辨率不够被客户退回。后来我们给她买了新设备,还安排她跟着非遗大师学习,现在她设计的环保点翠耳钉,上个月销量突破了 3000 件。”

台下有人点头,坐在中间的张启明更是露出了认可的表情。但坐在角落的王理事还是皱着眉,举起了手:“林副会长,我承认年轻人有困难,但协会的资金有限,你这个计划要设立 1000 万的基金,钱从哪里来?而且怎么保证这些钱不会被滥用?万一有人拿了资助,却根本不做设计,怎么办?”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的议论声更大了。林浅早有准备,她点击鼠标,屏幕切换到 “基金来源与管理” 页:“关于资金来源,我已经联系了几家企业,他们有合作意向;关于管理,我建议成立专门的基金管理委员会,由协会理事、企业代表、非遗大师和年轻设计师代表共同组成,每一笔支出都会在官方网站公示,接受大家监督。”

“至于‘滥用’的问题,” 林浅拿出一份文件,递给旁边的周明,让他分发给各位理事,“这是基金的申请条件:申请人需要提交完整的设计方案和学习计划,获得资助后,每三个月要提交进展报告;如果连续两次报告不合格,就会停止资助。同时,我们还会为申请人安排导师,比如张启明老师已经同意担任首批导师,指导他们的设计。”

张启明立刻点头:“没错,我愿意帮忙。我年轻的时候也受过前辈的指点,现在能帮年轻人,是应该的。”

王理事还想再说什么,坐在他旁边的陈明突然开口了:“王理事,我觉得这个计划很好。上个月我跟林副会长合作了‘非遗体验营’,亲眼看到那些年轻设计师的热情和潜力 —— 有个孩子为了做出满意的点翠样品,在工坊里熬了三个通宵。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肯定能做出成绩。”

陈明是文化创意公司的老板,上个月刚跟协会合作过体验营,他的话很有分量。王理事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只是脸色依旧不太好看。

林浅看着台下的反应,心里松了口气 —— 她知道,质疑声不会完全消失,但只要有更多人认可这个计划,就有推进的可能。她定了定神,继续介绍计划的具体内容:“基金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学费补贴’,资助贫困学生完成珠宝设计学业;二是‘材料资助’,为年轻设计师提供免费的材料和工具;三是‘实习对接’,跟‘浅沉’、陆氏、‘金玉堂’等企业合作,为他们提供实习机会,优秀者还能直接入职。”

她顿了顿,特意强调:“另外,基金还会重点支持融合非遗技艺的设计项目 —— 比如用点翠、花丝镶嵌等传统工艺做现代珠宝,只要设计方案通过评审,就能获得额外的资金支持。”

这句话刚说完,坐在后排的陆沉突然举起了手。林浅愣了一下,看向他 —— 之前没跟他说过要在会议上发言。

第三节:1000 万支票与掀起的 “响应潮”

陆沉站起身,手里拿着一个白色的信封,缓步走到讲台前。他穿着一身深灰色西装,袖口的纽扣闪着冷光,却没了平时总裁的疏离感,反而带着温和的笑意:“各位理事,关于基金的资金来源,我有件事想宣布。”

他打开信封,拿出一张支票,递到林浅面前:“陆氏集团愿意向‘设计师扶持基金’捐款 1000 万,作为启动资金。”

支票上的 “” 字样格外醒目,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随即爆发出一阵惊叹声。王理事的眼睛瞪得溜圆,张启明更是直接鼓起了掌。

林浅握着支票,指尖微微颤抖 —— 她知道陆沉会支持她,但没想到会捐这么多,而且是在会议上当众宣布,用这种方式给她最有力的支撑。

“陆总,这……” 周明秘书长激动得声音都有点抖,“太感谢您了!有了这笔钱,基金就能立刻启动了!”

陆沉笑了笑,目光转向林浅,眼神里满是宠溺:“其实,我不是第一个支持这个计划的人。之前林副会长跟我聊起这个计划时,我就觉得很有意义 —— 珠宝行业的未来,在年轻人身上;而年轻人的未来,需要我们帮一把。陆氏作为行业里的老企业,有责任做这件事。”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另外,陆氏还愿意提供 10 个实习岗位,优先录用基金资助的年轻设计师;我们的研发中心也会开放,让他们有机会接触最先进的珠宝加工技术。”

陈明立刻站起来:“我也表个态!我们公司捐 50 万,再提供 5 个实习岗位,还会免费为年轻设计师提供设计工作室的场地 —— 就是之前办体验营的那栋小楼,随时可以用!”

“我们‘金玉堂’捐 80 万!” 坐在前排的一位老人举起手,是老牌珠宝企业 “金玉堂” 的董事长李建国,“我儿子就是学珠宝设计的,知道年轻人不容易。我们还会派资深设计师当导师,帮他们修改设计稿。”

“我捐 30 万!”

“我们公司提供材料赞助!”

“我愿意当导师!”

一时间,会议室里举起了一只手,之前的质疑声消失得无影无踪。王理事看着眼前的场景,脸色终于缓和下来,也举起了手:“我…… 我也愿意加入管理委员会,帮着监督基金的使用,不能让大家的钱白费。”

林浅看着眼前的一切,眼眶有点发热。她想起三天前熬夜改方案时,小周问她 “万一没人支持怎么办”,她当时说 “只要我们觉得这件事是对的,就值得做”。现在看来,对的事,总会有人愿意一起做。

陆沉悄悄走到她身边,递过来一张纸巾,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别哭,后面还有更多事要做呢。”

林浅接过纸巾,擦了擦眼角,笑着点头 —— 她知道,这只是开始,基金启动后,还有申请流程、导师对接、成果展示等很多事要做,但此刻,她心里充满了底气。

会议结束后,各位理事陆续离开,陈明特意走过来,拍了拍林浅的肩膀:“林副会长,你这个计划做得好!以后有需要我帮忙的,随时说!”

李建国也走过来,递给她一张名片:“林丫头,这是我的电话。我那孙子也在学设计,改天让他跟你聊聊,向你学学怎么把传统工艺融入现代设计。”

林浅接过名片,认真地说:“李董,谢谢您。其实我还有很多要向您学习的地方,‘金玉堂’的花丝镶嵌工艺,一直是我想研究的。”

“好啊,” 李建国笑着说,“改天我带你去我们的工坊看看,让老工匠教你两手。”

等所有人都离开后,会议室里只剩下林浅和陆沉。林浅走到讲台前,拿起那张 1000 万的支票,轻轻贴在胸口 —— 纸上还带着陆沉的温度,像他每次在她疲惫时递来的温水,踏实又温暖。

“陆沉,谢谢你,” 林浅转过身,眼里闪着光,“如果没有你,这个计划可能不会这么顺利。”

陆沉走过去,轻轻抱住她:“傻瓜,不用谢我。你为这个计划付出了这么多,值得所有人的支持。而且,我不仅是支持你,更是支持这些年轻设计师 —— 他们就像当年的你,有梦想,有冲劲,只要给他们一个机会,就能发光。”

林浅靠在他怀里,想起自己刚入行时的样子 —— 那时候,她只有父亲留下的半盒银线和一本手稿,却敢对着客户说 “我能做出比你们要求更好的设计”。现在,她终于有能力,给更多像她一样的年轻人,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

第四节:基金管理委员会的第一次会议与 “透明化” 细则

三天后,基金管理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会议地点选在陈明的文化创意园区里,就是之前办 “非遗体验营” 的小楼 —— 一楼的实训基地已经收拾干净,中间摆着一张长桌,周围坐着管理委员会的成员:协会的周明、张启明、王理事,企业代表陈明、李建国,非遗大师王秀兰,还有两位年轻设计师代表 —— 苏晓和李阳。

“首先,感谢大家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会议,” 林浅坐在主位上,面前摆着 “基金管理细则” 的草案,“今天我们主要讨论三个问题:一是基金的申请流程,二是资金的使用监督,三是导师的对接机制。”

她先把草案分发给大家,然后开始介绍:“关于申请流程,我建议分三步:第一步是‘线上申请’,申请人在协会官网提交个人资料、设计方案和学习计划;第二步是‘初审’,由委员会成员匿名评审,选出符合条件的申请人;第三步是‘终审’,邀请申请人现场展示设计理念,由导师和委员会共同投票,确定资助名单。”

王理事翻着草案,指着 “匿名评审” 那一条问:“匿名评审是为了避免关系户?但怎么保证评审的公平性?万一有人提前透露申请人的信息呢?”

“这个问题我考虑过,” 林浅回答,“我们会用专门的系统处理申请资料,隐去申请人的姓名、性别、学校等个人信息,只保留设计方案和学习计划;评审时,每位成员独立打分,最后取平均分,得分前 50% 的才能进入终审。另外,我们还会邀请媒体代表担任监督员,全程参与评审,确保公平。”

王理事点点头,没再提出异议。旁边的王秀兰大师举起手,声音温和:“林丫头,我想问一下,基金对融合非遗技艺的设计项目,有什么具体的支持政策?比如,申请人想学系点缀,能不能申请材料资助?”

“当然可以,” 林浅笑着说,“我们专门设立了‘非遗专项资助’—— 如果申请人的设计方案里融合了非遗技艺,不仅能获得额外 20% 的资金支持,还能优先对接非遗大师当导师。比如,想学习点翠的,就能跟着您学习;想学习花丝镶嵌的,就能去‘金玉堂’的工坊,跟着李董的老工匠学习。”

王秀兰满意地点点头:“好,这个政策好。现在很多年轻人想学非遗技艺,却找不到师傅,这样一来,既能帮他们实现梦想,又能传承手艺,一举两得。”

李建国也补充道:“我们‘金玉堂’的工坊随时欢迎他们来学习,材料我们也可以提供一部分 —— 只要他们能把花丝镶嵌的工艺传承下去,比什么都强。”

接下来讨论资金的使用监督。陈明提出:“我建议设立‘资金使用追踪系统’,申请人每花一笔钱,都要上传发票和使用说明,委员会每月审核一次;如果发现资金滥用,立刻停止资助,还要追回已经发放的资金。”

“这个建议很好,” 周明附和道,“另外,我们还要在协会官网设立‘基金公示栏’,每月公示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每季度公示资助名单和进展报告,让所有人都能看到基金的使用情况。”

林浅把大家的建议都记在笔记本上,然后总结:“那我们就确定下来:申请流程分‘线上申请 — 匿名初审 — 现场终审’三步,资金监督用‘追踪系统 官网公示’,导师对接分‘非遗大师’和‘企业设计师’两类,优先安排与申请人设计方向匹配的导师。”

会议结束后,苏晓和李阳留了下来。苏晓拿着 “基金申请指南”,激动地说:“林姐,这个指南写得太详细了!我一定要把它发给我认识的所有年轻设计师,让他们都来申请!”

李阳也红着眼眶说:“林副会长,谢谢您。如果不是您,我可能早就放弃设计了。现在有了这个基金,我终于能买专业的材料,还能跟着王大师学习点翠,我一定会好好努力,不辜负您的期望。”

林浅拍了拍他的肩膀:“李阳,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的天赋和坚持换来的。记住,基金只是帮你一把,真正能让你走得远的,是你对设计的热爱和努力。”

看着苏晓和李阳充满干劲的样子,林浅心里满是欣慰。她知道,基金就像一粒种子,现在已经种下,只要用心浇灌,一定会开出最美的花。

第五节:线上申请通道开启与 “爆单” 的服务器

一周后,“设计师扶持基金” 的线上申请通道正式开启。开启时间定在上午十点,林浅提前半小时就到了协会办公室,和技术人员一起检查服务器 —— 她担心申请的人太多,会导致服务器崩溃。

“林副会长,您放心,我们已经扩容了服务器,能同时容纳 1000 人在线申请,” 技术主管小张信心满满地说,“就算超过 1000 人,也有排队系统,不会崩溃的。”

林浅点点头,但还是有点紧张。她打开协会官网,刷新了一下页面 ——“设计师扶持基金” 的申请入口放在了首页最显眼的位置,用了醒目的红色按钮,旁边还配了一段视频:里面有苏晓在工坊里做点翠的画面,有李阳展示自己的设计稿的画面,还有王秀兰大师对年轻设计师的寄语。

十点一到,林浅点击 “申请入口”,页面立刻跳转到申请页面。她刚填写完测试信息,小张就跑过来说:“林副会长,申请人数已经超过 500 人了!服务器运行正常!”

林浅松了口气,刚想喝口水,小张又跑了过来,脸色有点发白:“林姐,不好了!申请人数突然涨到 1500 人了,服务器有点卡顿!”

林浅赶紧走到电脑前,看到屏幕上的申请人数还在快速上涨 ——1600、1700、1800…… 不到十分钟,就突破了 2000 人。页面开始出现卡顿,有的申请人反映 “上传设计稿失败”,有的说 “页面刷新不出来”。

“赶紧启动备用服务器!” 林浅立刻说,“另外,在官网发布公告,告诉大家服务器正在扩容,请大家耐心等待,申请时间会延长 24 小时,确保每个人都能提交申请。”

小张赶紧去安排,林浅则打开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发布了一条实时消息:“各位申请基金的年轻设计师,大家好!由于申请人数超出预期,服务器暂时卡顿,我们已经启动备用服务器,申请时间也会延长 24 小时(至明天上午十点),请大家不要着急,确保申请资料完整提交。有任何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会一一回复。”

消息刚发出去,评论区就炸了 —— 有道歉的(“没想到这么多人申请,给服务器添麻烦了”),有提问的(“设计稿可以分多次上传吗?”),还有分享自己故事的(“我是自学设计的,没有专业学历,能申请吗?”)。

林浅一边回复评论,一边让小周帮忙整理大家的问题,统一在官网上解答。她看到有个叫 “小豆子” 的网友留言:“我是一名残疾人,只能用左手画画,但我真的很喜欢珠宝设计,不知道能不能申请基金?”

林浅立刻回复:“‘小豆子’你好!基金对申请人没有身体条件的限制,只要你有设计梦想和可行的计划,就可以申请。如果提交资料时有困难,可以联系协会的客服电话,我们会帮你解决。”

过了一会儿,“小豆子” 又回复了:“谢谢林副会长!我现在就去准备资料,就算没选上,我也会一直坚持设计的!”

林浅看着这条回复,心里暖暖的 —— 她知道,基金能帮到的人有限,但只要能让更多人不放弃梦想,就已经有了意义。

中午十二点,小张跑过来说:“林姐,备用服务器启动成功,现在申请人数已经超过 3000 人,服务器运行正常!”

林浅终于松了口气,靠在椅子上,喝了一口早已凉透的水。旁边的小周拿着统计数据,兴奋地说:“林姐,你看!申请的人里,有学生,有自学设计师,还有刚入行的新人,其中有 60% 的人都提到想学习非遗技艺,跟我们的‘非遗专项资助’特别契合!”

林浅接过数据,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名字和申请方向,突然觉得,之前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这些名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梦想,是珠宝行业的未来 —— 而她,有幸能为这些梦想,搭起一座小小的桥梁。

第六节:初审现场的 “匿名评审” 与 “破格进入” 的设计稿

两周后,基金初审正式开始。评审现场设在协会的大会议室,十位评审成员(周明、张启明、王理事、陈明、李建国、王秀兰,还有四位行业资深设计师)坐在长桌旁,面前摆着匿名处理后的申请资料 —— 每份资料上都只有一个编号,没有申请人的任何个人信息,只有设计方案和学习计划。

“评审标准我们已经统一好了:设计创意展 40%,可行性占 30%,与非遗的融合度(如果有)占 20%,学习计划的完整性占 10%,” 林浅站在讲台前,手里拿着评审表,“请大家独立打分,满分 100 分,得分前 50% 的进入终审。如果有分歧,我们再集体讨论。”

评审开始后,会议室里只剩下翻资料的声音。林浅坐在旁边,看着大家认真的样子,心里有点紧张 —— 她既希望自己之前关注的几个申请人能通过,又担心评审结果会有争议。

没过多久,张启明突然举起手,手里拿着一份编号为 “207” 的申请资料:“大家看看这份,设计的是‘二十四节气’主题的花丝镶嵌吊坠,每个节气对应不同的花纹,还结合了现代的简约风格,创意很好,可行性也高。我给了 92 分。”

王秀兰接过资料,仔细看了看:“确实不错,尤其是春分的吊坠,用了缠枝纹,还加入了小小的钻石,既传统又现代。我给 90 分。”

其他评审也纷纷打分,最终 “207” 的平均分是 88 分,稳居前列。林浅心里悄悄松了口气 —— 她知道,“207” 是李阳的申请资料,他为了这个设计,在工坊里熬了好几个通宵,现在看来,努力没有白费。

又过了一会儿,王理事皱着眉,拿起一份编号为 “156” 的资料:“这份我不太认可,设计的是‘星空’主题的点翠项链,用了太多宝石,成本太高,根本不现实。我给了 58 分。”

陈明接过资料,看了看说:“我觉得还好,虽然成本高,但他的学习计划里提到,想用我们之前讨论的‘环保点翠’技术,用染色鹅毛替代翠鸟羽毛,还想跟工厂合作降低宝石的采购成本,可行性还是有的。我给了 72 分。”

两人的分数相差很大,其他评审也议论起来。林浅走过去,拿起 “156” 的资料 —— 设计稿上,星空项链的每一颗 “星星” 都是用不同颜色的宝石镶嵌的,点翠的 “夜空” 用了渐变的蓝色,确实很精致,但成本问题确实是个隐患。

“大家先冷静一下,” 林浅说,“我们可以看看他的学习计划:他提到想先做一个样品,用低成本的合成宝石替代天然宝石,测试市场反应后再优化设计。我觉得这个思路是可行的 —— 年轻设计师难免会有理想化的想法,但只要有调整的意识,就值得鼓励。”

张启明也附和道:“没错,我年轻的时候设计的第一件作品,用了整整一克拉的钻石,现在想想也很不现实,但正是那个作品,让我找到了自己的设计风格。我觉得可以给这个申请人一个机会,让他在终审时展示自己的调整方案。”

最终,经过讨论,“156” 的平均分定在了 68 分,刚好卡在及格线上,有了进入终审的资格。王理事虽然还是有点不认可,但也没有再反对。

评审进行到下午,大部分资料都已经打分完毕,只剩下最后几份。陈明突然拿起一份编号为 “312” 的资料,脸色有点复杂:“这份…… 设计的是‘轮椅上的珠宝’,专门为残疾人设计的首饰,比如能轻松扣上的手镯,不用低头就能戴的项链。创意很特别,但可行性有点低,比如这个手镯的扣头设计,需要定制特殊的零件。”

王秀兰接过资料,仔细看了看设计稿:“我觉得这个设计很有意义。现在市面上很少有专门为残疾人设计的珠宝,他们也有追求美的权利。随然可行性有点低,但只要有人愿意支持,就能慢慢改进。我给了 85 分。”

林浅也凑过去看 —— 设计稿旁边,还附着申请人的一段话:“我是一名残疾人,每次看到别人戴漂亮的珠宝,都很羡慕,但普通的首饰对我来说太不方便了。我想设计出能让所有残疾人都轻松佩戴的珠宝,让大家都能感受到美的快乐。”

这段话让林浅心里一酸,她想起之前在社交媒体上留言的 “小豆子”—— 或许,这份资料就是 “小豆子” 的。她认真地说:“我支持这份设计。可行性低不是问题,我们可以帮他对接工厂,定制特殊零件;资金方面,也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持。我觉得这份设计值得破格进入终审,甚至可以考虑给予‘非遗专项资助’之外的特别扶持。”

其他评审也被这段话打动了,纷纷表示支持。最终,“312” 的平均分是 82 分,顺利进入终审,林浅还特意在评审表上注明:“建议给予特别扶持,帮助解决零件定制问题。”

初审结束后,评审成员们收拾资料准备离开。张启明走到林浅身边,笑着说:“林副会长,这次初审很顺利,选出的申请人都很有潜力。接下来的终审,肯定会更精彩。”

林浅点点头,心里充满了期待:“是啊,我已经开始期待他们的现场展示了。我相信,这些年轻设计师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惊喜。”

第七节:终审现场的 “梦想展示” 与 “特别资助” 的诞生

一个月后,基金终审在陈明的文化创意园区里举行。终审现场布置得很温馨,舞台上摆着展示台,台下坐着评审成员和受邀的媒体记者。30 位进入终审的申请人,穿着整齐的衣服,手里拿着自己的设计样品或模型,紧张地等待着展示。

第一个上台的是李阳,他手里拿着 “二十四节气” 花丝镶嵌吊坠的样品 —— 春分的吊坠已经做了出来,银色的缠枝纹上,镶嵌着一颗小小的蓝色钻石,在灯光下闪着光。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 207 号申请人李阳,” 李阳深吸一口气,声音有点紧张,但眼神很坚定,“我的设计主题是‘二十四节气’,因为我从小在农村长大,看着奶奶种的庄稼随着节气变化,觉得特别神奇。我想把这种自然的美,用花丝镶嵌的工艺表现出来,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他拿起春分的吊坠,展示给评委看:“这个吊坠的缠枝纹,我跟着‘金玉堂’的老工匠学了一个月才掌握;钻石虽然小,但我特意选了蓝色,象征春天的湖水。接下来,我想完成剩下的二十三个节气吊坠,还想加入点翠的工艺,让吊坠的颜色更丰富。”

王秀兰看着吊坠,满意地点点头:“做得很好,花丝镶嵌的工艺很扎实,钻石的位置也选得很巧妙。你想学习点翠,我可以教你,材料方面也可以提供支持。”

李阳激动得差点哭出来:“谢谢王大师!我一定会好好学的!”

接下来上台的是 “156” 号申请人,一个叫张晓雅的女生。她手里拿着 “星空” 主题点翠项链的样品 —— 用染色鹅毛做的 “夜空” 呈现出渐变的蓝色,上面镶嵌着几颗合成宝石做的 “星星”,虽然不是天然宝石,但在灯光下依然很漂亮。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 156 号张晓雅,” 张晓雅笑着说,“我的设计主题是‘星空’,因为我小时候总喜欢跟爷爷一起看星星,他说每颗星星都代表一个梦想。我用环保点翠做‘夜空’,是想告诉大家,保护动物和追求美可以兼顾;用合成宝石做‘星星’,是想证明,低成本也能做出漂亮的珠宝。”

陈明看着项链,赞许地说:“你的环保理念很好,合成宝石的选择也很明智。我们公司可以帮你对接工厂,降低合成宝石的采购成本,还可以帮你推广这个系列。”

张晓雅高兴地说:“谢谢陈总!我一定会把这个系列做得更好,让更多人喜欢环保珠宝!”

终审进行到下午,终于轮到 “312” 号申请人上台 —— 正是之前在社交媒体上留言的 “小豆子”,他叫王豆,坐在轮椅上,手里拿着 “轮椅上的珠宝” 样品:一个银色的手镯,扣头设计成磁吸式的,不用费力就能扣上;一条项链,链扣在前面,不用低头就能轻松戴上。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 312 号王豆,” 王豆的声音很平静,但眼神里带着光,“我设计的‘轮椅上的珠宝’,是想让所有残疾人都能轻松地佩戴首饰。比如这个手镯,磁吸式的扣头,只用一只手就能扣上;这个项链,前面的链扣可以调节长度,不用别人帮忙就能戴上。”

他现场演示了如何佩戴手镯和项链 —— 只用左手,就能轻松完成,动作流畅又自然。台下的记者们纷纷举起相机,记录下这一幕。

林浅看着王豆的演示,眼眶有点发热。她想起自己小时候,母亲因为关节炎,戴手镯很不方便,每次都要她帮忙 —— 如果那时候有这样的设计,母亲肯定会很开心。

“王豆,你的设计很有意义,” 林浅认真地说,“基金决定给予你‘特别资助’:除了常规的资金支持,我们还会帮你对接工厂,定制特殊的零件;王秀兰大师和李建国董也会担任你的导师,帮你改进设计;另外,‘浅沉’和陆氏还会帮你推广这个系列,让更多残疾人能用到你的设计。”

王豆愣了一下,随即眼泪流了下来:“谢谢林副会长!谢谢各位老师!我…… 我终于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了!我会继续努力,设计出更多适合残疾人的珠宝,让大家都能感受到美的快乐!”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记者们也纷纷围过来,想采访王豆。林浅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满是欣慰 —— 这就是她做 “设计师扶持计划” 的初衷: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让更多有梦想的人,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能让更多人感受到珠宝带来的美和快乐。

第八届:基金首批资助名单公布与 “梦想的种子” 发芽

终审结束后,基金管理委员会根据评审结果,确定了首批资助名单 —— 共 15 人,包括李阳、张晓雅、王豆在内,其中有 8 人获得了 “非遗专项资助”,3 人获得了 “特别扶持”。

名单公布的那天,协会官网和社交媒体账号同时发布了消息,还附上了每位申请人的设计理念和照片。消息刚发布,就引起了广泛关注 —— 网友们纷纷点赞留言,称赞这个计划 “有温度”“有意义”,还有很多企业表示愿意提供额外的支持,比如免费的材料、实习机会等。

李阳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名单上时,正在出租屋里给家里打电话。他母亲在电话里说:“阳阳,要是没选上也没关系,回家来吧,家里还能给你找份工作。”

“妈,我选上了!” 李阳激动地说,声音都有点抖,“我获得了‘非遗专项资助’,还能跟着王秀兰大师学习点翠,跟着‘金玉堂’的老工匠学习花丝镶嵌!以后我能做自己喜欢的设计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传来母亲哽咽的声音:“好…… 好…… 阳阳,你要好好学,别辜负人家的支持……”

李阳挂了电话,看着窗外的天空 —— 虽然是租来的小房子,虽然未来还有很多困难,但他觉得,自己的梦想终于有了方向,就像在黑暗里找到了一盏灯,温暖又明亮。

张晓雅则把消息告诉了自己的导师 —— 高校珠宝设计专业的刘老师。刘老师高兴地说:“晓雅,我就知道你能行!你的环保理念很有前瞻性,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随时跟我说,我也可以帮你联系更多的资源。”

张晓雅还收到了陈明的消息,说已经帮她对接了一家合成宝石工厂,价格比市场价低 30%,还邀请她下周去工厂参观,讨论合作细节。

王豆的消息则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 —— 当地的残疾人协会联系了他,希望能跟他合作,推广 “轮椅上的珠宝” 系列;还有几家公益组织表示愿意提供资金支持,帮他改进设计,让更多残疾人受益。王豆还收到了林浅的私信,邀请他参加下个月的 “非遗体验营”,跟其他年轻设计师一起学习交流。

基金首批资助名单公布后的一周,林浅和陆沉一起去了陈明的文化创意园区,看望正在那里学习的李阳和张晓雅。李阳正在工坊里跟着 “金玉堂” 的老工匠学习花丝镶嵌,手指上沾了点银粉,却笑得很开心;张晓雅则在跟工厂的技术人员讨论合成宝石的切割工艺,手里拿着一张画满草图的纸。

“林姐,陆总,你们来了!” 李阳看到他们,赶紧放下手里的工具,迎了上来,“您看,我已经能做出简单的缠枝纹了!”

他拿起一个银色的小吊坠,上面的缠枝纹虽然还不够精致,但已经有了雏形。林浅接过吊坠,认真地说:“做得很好!比我第一次学的时候强多了。继续努力,以后肯定能成为优秀的花丝镶嵌设计师。”

张晓雅也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颗蓝色的合成宝石:“林姐,您看这个宝石的切割面,工厂的技术人员说可以按照我的设计调整,这样镶嵌在项链上会更亮。”

陆沉看着宝石,笑着说:“不错,很有想法。以后有需要陆氏帮忙的,随时说 —— 我们的研发中心有最先进的宝石切割设备,可以帮你测试不同的切割方案。”

看着李阳和张晓雅充满干劲的样子,林浅和陆沉相视而笑。林浅想起自己刚创立 “浅沉” 的时候,也是这样充满激情,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从来没有放弃过。现在,她终于有能力,给更多像她一样的年轻人,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

离开园区的时候,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园区的小路上。陆沉握住林浅的手,轻声说:“浅浅,你看,这些年轻设计师就像种子,只要给他们阳光和雨露,就能发芽长大。你做的这件事,比任何商业成功都有意义。”

林浅靠在他怀里,看着远处正在工坊里忙碌的身影,心里满是温暖:“是啊,我以前总觉得,设计出漂亮的珠宝就是成功。现在才知道,能帮更多人实现设计梦想,能让更多人感受到珠宝的美,才是真正的成功。”

陆沉低头,在她额头上亲了一下:“以后,我会一直支持你。不管是基金的事,还是‘浅沉’的品牌,我们都会一起努力,让更多人的梦想开花结果。”

林浅点点头,眼里闪着光 —— 她知道,“设计师扶持计划” 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她还想做更多的事:推动珠宝行业的环保标准,建立设计师的信用体系,让中国的珠宝设计走向世界。而她相信,只要有陆沉的支持,有所有认可她的人的帮助,这些梦想,终会一一实现。

晚风轻轻吹过,带着园区里花草的香气。林浅和陆沉手牵手走在小路上,身影被夕阳拉得很长 —— 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而更多年轻设计师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