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刚案件在临江市政坛引发的震动,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涟漪层层扩散。结案后的这段日子,市政府大楼里似乎恢复了往日的秩序,但细心之人仍能察觉到空气中弥漫的微妙变化。干部们在走廊上相遇时,交谈的声音明显轻了许多,即便讨论工作,也多是点到即止;审批文件时,部门负责人都格外谨慎,反复核对每个细节,生怕出现纰漏;就连办公室门开合的声响,都比以往显得克制,仿佛每个动作都在无声地遵循着某种新规。
这天,凌云正在办公室审阅一份关于建立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文件。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他深蓝色的西装上投下细密的光影,将他专注的侧脸勾勒得格外清晰。他的眉头微蹙,手中的红色钢笔在文件上圈点批注,笔尖划过纸面发出沙沙的声响。偶尔,他会停下来,将钢笔轻轻放在文件旁,望向窗外沉思片刻,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办公桌上整齐摆放着几摞待处理的文件,最上面一份是关于市政工程招投标管理细则的修订稿。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叩响,声音谨慎而有节奏,打破了室内的宁静。
请进。凌云放下手中的文件,抬眼看向门口,顺手将钢笔的笔帽套上。
周明远推门而入,手中拿着一份装订整齐的报告。他的步伐稳健,深色西装熨烫得一丝不苟,领带系得端正严谨。凌市长,赵志刚案的后续处理已经基本完成。这是结案报告和我们的整改建议。他的声音平静而克制,但眼神中透露出连日操劳的痕迹。
凌云接过报告,目光在深蓝色的封面上停留片刻,方才翻开。他的手指轻轻抚过报告封面,动作缓慢而郑重。他逐页翻阅,看到关键处时,手指会不自觉地收紧,指节微微发白。报告详细记录了案件的全过程,从初核到立案,从调查到处理,条分缕析,证据确凿。最后几页是纪委提出的整改建议,字字犀利,直指制度漏洞,其中特别强调了招投标监管、资金审批等环节存在的风险点。
这段时间,辛苦你们了。凌云合上报告,语气沉重地将报告轻轻放在办公桌上,双手交叉置于桌面,这个案子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不仅是个别人的问题,更是制度的问题。他的目光扫过报告封面,眼神中闪过一丝痛心。
确实如此。周明远点头,在凌云对面的椅子上坐下,身体微微前倾,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赵志刚之所以能够屡屡得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相关制度存在漏洞,监督机制不够完善。比如招投标环节的专家评审机制,本应是独立的,但实际上很容易被操控。再比如工程变更审批,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
凌云站起身,在办公室里缓缓踱步。他的脚步很轻,但每一步都显得沉稳有力。阳光透过窗户,在他深色的西装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随着他的移动不断变换着形状。明远,你觉得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是什么?他突然停在书柜前,手指轻轻划过一排政策法规汇编的书脊,目光若有所思。
周明远沉思片刻,双手放在膝盖上,坐姿端正:我认为,当务之急是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既要治病,更要防病。我们需要从制度层面堵塞漏洞,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特别是工程建设、政府采购这些高风险领域,必须建立更加严格的监管制度。比如推行电子招投标全程留痕,建立重大项目跟踪审计制度等。
说得好。凌云转过身,目光坚定地看向周明远,我准备召开一个专题会议,研究制定重点领域的监督管理办法。这件事,需要你们纪委全程参与。不仅要参与制度的制定,更要监督制度的执行。他走回办公桌前,手指在报告上轻轻点了一下,这份报告里的建议很有价值,要在制定新规时充分吸收。
次日上午,市政府会议室里座无虚席。椭圆形的会议桌前,各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都到场了,每个人的面前都放着一份《关于加强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的实施意见(讨论稿)》。会议室里的气氛庄重而严肃,偶尔有人轻咳一声,或是翻动纸张的声音,都显得格外清晰。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来,在光洁的会议桌上映出明亮的光斑。
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这个会议,目的是要吸取教训,完善制度。凌云开门见山,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格外清晰。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与每个人都有短暂的眼神交流。赵志刚案件暴露出我们在工程建设、资金管理等重要领域存在监管漏洞。今天请大家来,就是要共同研究如何堵住这些漏洞。
发改委主任首先发言,他推了推眼镜,语气严肃:我认为,关键是要完善招投标制度。现在有些企业通过挂靠、转包等方式规避监管,我们需要建立更加严格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比如,可以引入履约保证金制度,提高违规成本。同时要加强对评标专家的管理,建立专家库动态调整机制。
我同意。住建局局长接着说,手指在文件上轻轻点着,同时要加强工程全过程监管,特别是对设计变更、工程量签证等关键环节的管控。建议建立工程变更联审制度,任何变更都必须经过设计、施工、监理、建设四方确认。还要推行施工现场视频监控全覆盖,实现远程实时监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