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系犹如一个飞旋的铁饼,在宇宙中自旋着高速前进 。其悬臂随着旋转 上下摆动,在银河碟的上下正负两极舞动着 。太阳系也跟随着这舞动,有 规律地进出着上旋面的正极与下旋面的负极空间。
作为一个行星的地球,它有着自己的磁极,但这磁极在整个银河磁极面前 什么也不是 。所以当悬臂把太阳系抛转入负极时,地球的北极就会朝向银 河面; 而当进入正极时, 地球的北极只好跟随着倒转过来。
在这反转的过程中,地球就好像在高速路上侧翻后打着滚的小汽车,一切 都在碰撞 ,在焚烧 ,在相互挤压 。而这个太阳系内的空间 ,也进入磁场扭 曲场域中, 处于无数不可见但可以绞杀一切的磁力旋涡和时空乱象中。
我们很容易理解正负磁极与两极的概念, 但事实上, 在 1 与-1 之间还 有一个状态,那不是零,而是混沌的混乱。在犹如钟摆般规律性的变化中 , 存在着太多复杂的其它因素, 导致这一规律显得不那么规律, 或被加速 , 或被延迟 。这影响规律的因由就是人类无法观察 、无法感知 、无法侦测的 暗物质与暗能量,也就是与我们同时存在且相互套叠着的其它平行层宇宙。 就好像一本厚厚的书,每一页都彼此独立于自己的膜空间上,但内在的背 景全然相同, 可背景里的内容却不太一样。
虽然这些平行层彼此都长得一样, 而且都在经历同样的大环境背景事件, 但具体在每个舞台上展开的历史剧可是千差万别的。同时展开多样性的演化,让宏观上更大几率出现必然的突破 ,为整个系统带来可喜的结果 。这 种宏观的成功,对于意识进化有着绝对积极的意义,但对处于单一微观实 相的某一经历者来说,个体的失败在所难免 。就好像彩票总是有赢家,但 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未必是你。
人类认识到银河具有磁极的两面性,并且两面性的磁极带来文明的周期性 归零,是通过吹哨人的时空胶囊 。东方文明的母母舰在史前一千年里 ,展 开了文明指数级的跳跃性增长,宇宙大爆炸论被推翻,取而代之的是宇宙 往复周期论 。我们可见的宇宙确实是从一个极点被抛射出来的,但这不是 一次大爆发 ,而是永不间断的抛射 。然后被抛射物沿着球面轨道,依据自 身的质量与密度飞向另一极化点 。在这个飞行期间,混沌地随机地发生一 切。
我们之所以能观察到所有方向上的所有天体都在扩散性地快速远离我们, 是因为凸镜效应 。太阳系被包裹在一个很厚的场域泡泡里,当我们透过这 个犹如单面凸透镜一样的场域壁观察外界时, 扭曲就在所难免了。
宇宙是大爆炸还是周期往复,其实对舰队当下的任务与目标没有什么本质 的影响 。但是随着东方舰队数百年的发展,他们发现了一个让人深感绝望 又无可奈何的致命性错误:
最初,人类以为穿越虫洞抵达的将是过去的地球,然后改变史前文明史就 能挽救后续的文明走向;结果通过多次反复的实验后发现,确实是穿越到 了所谓的过去,但这并非是同一个版本的过去——每一次时间跃迁,都会 进入一个不同于本版的地球,虽然每一个看上去都一样,但却真的毫无关 系 。而且仿佛这样的平行版本不止一个 ,而是无数个 。每次尝试时间跳跃 就会生成出一个全新的版本,而且版本与版本间无法通过任何已知方式取 得相互的连续 。 只有经历了多次跃迁的老队员, 才会发现这一事实。
这意味着不管自己怎么努力,其结果只能是创造出很多不同版本的地球文 明来 。每个都同样地真实,但却无法确定哪一个是自己出发时的那个原本 的母星地球 。舰队成为了文明的播种机和实验者,成为了不同人类文明的 先驱与不同亚人类的创造者, 但自己却一无所获。
暮年的贝莎透过舷窗眺望着眼前的地球,她已经不记得自己走过了多少个 地球了, 也不记得这是第多少个自己了。
早年间, 舰队开发出了两大神器:
第一个是自体克隆, 可以快速地无限复制出原版的首批船员来;
第二个是记忆克隆 ,通过脑机接口 ,完整地把个人的记忆 、认知 、知识储 备 、思维模式 、理念心智 ,扫描备份下来 。这样就保证了舰队的骨干船员 永远没有减员, 定期换身体就像换衣服一样简单。
随着舰队对平行地球的扩张,舰队需要大量的成建制的专业船员 。于是复 制船员不再是等替换身体时举行,而是成批次地持续有序进行着——每开 工一条新母舰 ,就批量制备一批所有船员 。而且这制备船员的技术,都成 为每条新母舰发展的标配,从舰长到基层技师,全套生成 。这导致有时母 舰上能有两三个全然一样的自己, 只是 “ 原版 ”的要更老些, 记忆要比 “标准记忆 ”更丰富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