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死则道不生 , 欲不灭则道不存 。
想要翻越荆棘山无路崖 , 任何术法都无济于事 , 只有化解了 心识与神识的内在之争 , 才有可能达成与天地同心 、 与万物 一体 。 很多修行者误以为在此处要做出一个取舍 , 即灭人欲 存天理 、 弃人心守天道 , 把自己活成局外人 , 成为冷酷的绝 对观察者。
这样的方式确实也可达成自我突破 , 但却不究竟 , 因为从本 质上自己尚未突破二分心 , 只是从镜像的一边转身到了另一 边而已 , 这与放下二分心的自洽圆融根本不沾边。
这里说 “死 ”心 , 不是灭绝 、 放弃的意思 , 而是消融掉内在 对立的状态 , 把人性与神性统合到自性中合为一体 。 这里的 神性不是神鬼精怪的神 , 不是宗教中的神 , 而是纯然本初的 内在自我意识。
欲念并非是什么 “坏 ”事 , 肉身之大欲食色性也 , 头脑之欲 快活无忧 , 心智之欲爱与自我价值感 , 神魂之欲明明觉 , 意识本初之欲明明德 , 有所欲求即有所行动 , 这让激荡流动成 生命。
灭欲不是压制摒弃心念所向 , 而是要学会在不同的欲求中, 做到清明的平衡与抉择。
在生命历程中 , 个体有着兴衰起落生死的周期性迭代 , 在一 个周期内可用做自我发展的有效时间其实并不多 。 在这期间 你把自己的能量与时间灌注向哪一个自我层面 , 就会相应地 取得那一领域上的发展。
在不同自我层面中取得的收获 , 其获益有效性的时长是不同 的 。 比如:
饱腹与烟酒 、 **等方面的肉身满足感只会持续几个小时;
恋爱 、 被欣赏 、 获得财富 , 这样的颅内快感可持续几天; 美 丽的皮相 、健硕的肌肉 、 功成名就 , 这样的所是可持续数月; 完成角色我的自我价值 , 感受被爱慕 、 被崇敬 , 成为部族中 甚至全球范围内的人物 , 这样或许可以骄傲一生。
可这些在宏观的大尺度下看 , 不过是弹指间的晨露朝华 , 实 是一无所获 、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一场喧嚣 , 最后难免都与肉身一起化作尘埃齑粉 。 那么到底用有限的生命 、 短暂的时 间专注于怎样的自我作为 , 才真的能让自己 、 种群 、 全然都 真实持续受惠呢?
想要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要先找到此生入胎前的初心所向。 但因为隔阴之迷 , 大多数人都无法回忆起自己出生前对此生 的蓝图规划 。 不过即便无法追忆回想起出生前人生规划的细 节 , 从人生经历中其实也可看出 , 自己具体在为当前的角色 铺陈怎样的人生功课。
一般无非就是三点:
1、 塑造角色 , 即出题阶段 。原生家庭给你带来的影响 、周围 环境给你带来的影响 、 时代背景给你带来的影响 , 三者的凹 凸挤压塑形了你当前的人物角色。
2、难题对答——让自己陷入某一倍感无力的境地,凸显出自 身的缺陷 , 然后因此不足而痛苦挣扎。
3、 如何面对自己搞不定的麻烦 , 是观望退缩 、 是花样百出、 是迎头而上 、 是踌躇不前 、 是推诿畏惧 、 是四处求拜 、 是刻苦精钻。
在遭遇困境时 , 有时需要死磕到底才有出路 , 有时钻死胡同 牛角尖却很不明智 ; 有时需要另寻出路另辟蹊径 , 有时却需 要学会原地等待冬去春来; 有时退一步海阔天空回头是岸 , 有时一旦退缩就会万劫不复一败涂地。
从来就没有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可以一劳永逸 , 学会变通且 具有弹性地解决问题就是生命历练的初心所在 。坚持与放弃、 紧握与轻持 、 跟随与质疑 , 所有看似对立的态度构成了内在 的平衡感 。 稚嫩的灵魂往往心中只有一种方式 、 一类选择、一个答案; 但智慧成熟后的自我 , 开始透过兼容的包容 , 理 解全然中的对立并非是排它的独一 , 要在 “是非 ”间学习不 二的智慧 、 融通的理念。
在身 、 智 、 心 、 灵中 , 都有自身合理与不合理 、 合适与不合 适的诉求 。 这些自我不同层面中的内在诉求 , 哪些被采纳 、 哪些被无视 , 哪些被珍视 、 哪些被放弃 , 需要自己有一个自 我平衡的能力 。 任何时候 , 持续的一家独大都会导致严重的 失衡问题 。 不管是肉身之欲 、 头脑之欲 、 心识之欲 、 神魂之 欲 , 过度纵欲某一方面 , 都会引起其它自我领域的失衡 , 继 而发生疾患甚至致命。
全然中的平衡需要大智慧 。 当女人决定放弃与内在自我争个 你死我活后 , 当她决定接纳全然的自我为一体时 , 她化身为 无数闪烁的光斑 , 砰然绽放 , 然后星星点点地融入到了一切 所见之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