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 > 第195章 转炉炼钢效率高,钢轨替代木铁轨

驿卒跪在站台前,喘息未定,肩上铜牌沾着炉灰。他话未说完,我已抬手示意陈良备车。

“铁汁泛银光”,此非异变,而是碳火临界之兆。昨夜火车初行,木轨承重已至极限,若不速得钢轨,千里通途终是空谈。我翻身上马,袖中竹简贴腕而藏——那卷《钢铁冶炼技术升级》尚有余温,字字如刻,早已熟记于心。

马蹄踏过石道,直奔城西冶铁坊。途中风沙扑面,我不闭眼。脑中反复推演转炉结构:卧式炉身,三段供氧,强制气流脱碳。古法炼铁靠炭火久烧,然钢之精要不在火烈,而在控氧去杂。若能成,一日可出百钧高纯之钢;不成,则前功尽尽。

抵达坊门,热浪扑面。十余座高炉林立,黑烟滚滚,匠人赤膊挥锤,铁砧上火星四溅。主匠立于中央炉前,眉头紧锁,手中长竿探入炉口,取出一勺铁水,倾入陶盆。银光果然跃现,然光泽忽明忽暗,似含浊物。

我走近,接过长竿再探,轻搅炉心。火光映照之下,铁液流动滞涩,边缘微起泡裂。

“火势够了,但气不匀。”我说,“此铁近钢,却因碳析不均,易脆难延。再烧无益,反伤材质。”

主匠侧目:“先生之意,莫非要停炉?”

“不止停炉。”我指向最大一座竖炉,“拆。”

他瞳孔微缩:“拆炉?这可是全坊主力!”

“改造成卧式转炉。”我蹲下身,以竿为笔,在地上划出新炉图样,“炉体横置,底部开风口,接风箱强送空气。初段猛吹去硫磷,中段缓压降碳,末段封口保温缓冷。三步走完,钢成。”

四周一片死寂。几名老匠互视,眼中皆有惊疑。

主匠沉声:“从未闻‘吹气成钢’之理。若气太猛,炉炸人亡,谁担得起?”

我起身,目光扫过众人:“博望坡火雷炸营,赤壁风火破军,哪一桩是旧籍所载?尔等只问可行不可行,不问我令行不行。”

话落,无人再言。

即刻调工。二十名壮匠合力拆解竖炉,砖石搬运,炉膛翻转。我亲督施工,校准倾斜角度,确保钢水可顺槽流入模具。风箱由双人摇杆改为四人联轴,增强气流稳定。又命陈良取来厚皮管,接于风口,防漏气失压。

入夜,炉体初成。我令先试小炉,用废铁熔化演练供氧节奏。第一次吹气过急,铁水喷溅,险些伤人;第二次供气不足,脱碳未成,凝块仍脆。至第三次,按系统所授“三段式”节律操作——初吹如暴雨,中调如细雨,末停如收云——流出钢水乌亮流动,冷却后敲击声清越悠长。

“成了。”主匠低语,伸手抚过断面,指尖无渣感。

我点头:“明日午时,正式浇铸首段钢轨。”

次日正午,阳光灼地。十步长轨模已埋入砂床,两端固定榫口按图纸凿刻。炉内钢水再度泛起青光,不再闪烁不定,而是如江河奔涌,澄澈均匀。

“开阀!”我下令。

风箱齐动,气流贯入炉底。炉火骤蓝,温度攀升。片刻后,闸门开启,钢水如黑金洪流,顺着导槽缓缓注入模具。全场鸦雀无声,唯闻气流嘶鸣与金属低吟。

十二个时辰过去,模壳冷却。工匠持锤轻敲外层砂壳,层层剥落。一段乌黑带青的长条显露出来——轨身高过掌背,截面规整,榫口严合,表面光滑无痕。

我俯身细察,指腹摩过轨道顶面,再沿侧面划到底部。无毛刺,无凹陷。取小锤轻叩,声音如钟振谷,余音不绝。

“取样断面。”我说。

匠人锯下一尺短段,打磨切口。烛光下,内部纹理致密如织,不见气孔夹渣。

主匠捧着断面,久久不语,忽跪地:“此非人间手艺,实乃天工。”

我扶他起身:“人力而已。接下来,是铺设。”

即刻传令陈良,召集工务所人手,赶赴成都至德阳铁路直道段。原木枕铁皮轨尽数拆除,按钢轨宽度重铺石砟,夯实地基。每隔五步埋设横向铁桩,以防位移。轨距校准至一丈二尺六寸,误差不过半指。

傍晚时分,首段钢轨稳稳嵌入路基。我立于轨道尽头,目视前方平直大道。

“准备列车。”我说。

火车头早已待命。司炉加煤点火,锅炉升压。我登上驾驶室,调整齿轮比,降低起步扭矩。压力反馈杆装妥,指尖可感轮轴咬合松紧。

“第一趟,空车通过。”

车轮启动,缓慢前行。铁轮压上钢轨瞬间,震动几不可察。咔嗒声变得低沉而连贯,如脉搏跳动。

平稳通过。

“第二趟,满载六十石粮。”

车厢连接,闸门关闭。一声鸣响,列车缓缓驶出。行至钢轨段,速度未减,车身无晃。终点称重,粮袋无损,分毫不差。

“第三趟,七十石。”

载重增加,所有人屏息。我握紧操纵杆,控制加压节奏。车头略沉,轮轴微陷,随即稳住。钢轨受力弯曲毫厘,旋即回弹。列车安然通行,制动精准停于标线。

全场爆发出欢呼。

主匠冲到轨旁,双手抱住钢轨,脸贴其上,似在倾听大地回响。

我走下驾驶室,从腰间取出随身佩刀,割下一段麻绳,绑住一小截钢样,收入袖中。

陈良快步走来:“下一步如何?”

“量产。”我说,“你留此地,统管工务所,拟一份《铁路基建标准手册》。轨长、榫口、地基深度、桩距,全部定死。错一丝,斩不赦。”

他肃然领命。

我又转向主匠:“转炉不能只一座。我要你在三月之内,建起专坊,日夜出钢。每十日,向我报一次产量。”

主匠深深一揖:“先生若信得过,我愿率子弟同入此坊,终生守炉。”

我未答,只望向北方山道。那里将有一条铁龙穿岭而过,不止通德阳,更要贯南北。

暮色渐浓,最后一缕阳光落在钢轨上,反射出一道笔直的光痕,像一把出鞘的剑,横在大地之上。

一名工匠蹲下,用手掌贴住轨道,忽然抬头喊道:“还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