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 > 第190章 工坊研制蒸汽机,动力革命启新篇

卯时刚过,案前烛火微晃。我伸手将压在《煤矿安全法》副本下的图纸抽出,封皮未拆,边角已有折痕。昨夜批阅矿务简报时曾三次欲启,终未动手。此刻指尖摩挲纸面,只觉厚实异常,非寻常图卷所用。

陈良推门而入,脚步比往日更轻,似怕惊扰什么。他手中捧着一叠新报,却未立即呈上,只垂首立于案侧。

“广州工坊又来请匠?”我问,目光仍落在图纸上。

“是。另附言,愿以两艘新船换一名精通轮轴之师。”

我摇头。“船可再造,匠不可轻出。”说着,终于撕开封线,展开图纸。

线条纵横交错,部件标注细密,核心处绘有一炉、一缸、一轴,旁注“锅炉”“活塞”“曲柄连杆”。下方一行小字:“燃煤生汽,汽推活塞,动能不竭。”

陈良凑近看了一眼,眉头紧锁。“此物……真能自行运转?”

“不止。”我提笔在空白处写下,“若成,可代水车风轮,昼夜不息。”

即刻命人召工曹主事,并传成都机械工坊与冶铁坊主匠,三日内赴丞相府议事。

次日辰时,三人齐至。工曹主事站在左侧,神情拘谨;右侧二人皆年逾花甲,衣袖沾满炭灰铁屑。那机械坊老匠双手交叠置于腹前,指节粗大扭曲,显是常年握凿持锤所致。

我不多言,将图纸铺于长案,手指点向锅炉部分:“此为蒸汽机。煤燃于炉,水沸成汽,汽入缸中,推活塞前行。活塞连杆,带动曲轴旋转,便可驱动磨盘、纺车、锻锤。”

满堂寂静。

良久,冶铁坊主匠开口:“气……如何能持续推动?莫说运转器械,便是吹熄灯烛,也只一瞬之力。”

我令侍从取来铜罐,内置小炉点燃。片刻后蒸汽自阀口喷出,直冲梁上横木,发出“嗤”声闷响。

“诸位可见?气受热膨胀,其力可观。关键不在气多,而在密闭导引,使力不散。”我顿了顿,“如同弓弦拉满,松手即发。我们所做的,是让这‘箭’不断射出,且射得有序。”

机械坊老匠俯身细看图纸,忽然道:“若活塞往返,如何转为圆周?单靠连杆,恐难持久。”

我点头,当即取笔在纸上勾画曲柄结构,演示往复变旋转之理。他又盯着看了许久,低声喃喃:“巧是巧……可材料能否承受?炉壁若漏,汽泄则无力;活塞若卡,反噬伤人。”

“正因难,才需合力攻坚。”我说,“自今日起,设‘动力工坊’,专研此机。所需人力物料,皆由工曹调配,优先供给。”

三日后,工坊选址城西旧铸铁厂,清理场地,架设炉灶。我亲往督视,见工匠试制第一具锅炉,接口处以泥灰封合,试压时不过半盏茶工夫,蒸汽便从缝隙喷涌而出,伴随一声爆响,震落屋顶尘土。

匠人们退后数步,面露惧色。

当晚,我调阅失败记录:九次试制,七次漏汽,两次活塞卡死。最严重一次,铁缸炸裂,碎片飞出三丈,幸无人重伤。

陈良递来匠人私语录:“此器逆天工,恐招祸。”“祖法造器,皆依水火风力,何曾听说‘气能动轮’?”

我没有责罚,只下令:“凡试一次,无论成败,记下所用煤量、加热水时、汽压强弱、故障位置。每旬汇总,送我案前。”

同时召集两坊匠首,当众拆解残件。我发现锅炉接缝处铁质疏松,冷却不均,遂命冶铁坊改用细砂模铸造,确保壁厚一致。又取出系统储备的石棉纤维,令其嵌入接口夹层,增强密封。

至于活塞卡滞,我提出铜套衬轴之法——以铜制滑套包裹铁杆,减少摩擦。并亲自绘制改进版曲柄连杆图样,标明尺寸公差,要求每日打磨校验。

自此,工坊昼夜不休。匠人分三班轮替,炉火不灭。我每两日必至,查看进展,批注要点。有时蹲在炉边,亲手测量活塞间隙,或用油布擦拭零件检查毛刺。

一月过去,第十一次试机,汽压升至三分,活塞开始缓慢往复,但曲轴仅转半圈便戛然而止。有人发现连杆铆钉松动,当场更换。

两月后,第十四次试验,磨盘竟转动十余圈,随即因轴承过热停机。众人虽失望,却不再言“天工难违”。

第三个月初,新铸锅炉出炉,整体一体成型,外加双层钢箍加固。活塞杆经三次淬火,表面光洁如镜。铜套严丝合缝,注入润滑油后推拉顺畅无比。

试机前夜,冶铁坊急报:主锅炉冷却过急,壁现细微裂纹。

陈良连夜赶来,面色凝重。“若强行加压,恐炸炉。”

我沉吟片刻,下令:“裂纹处加装交叉钢箍,外缠石棉绳束紧。点火后缓升温,每半时辰增火一度,不得急于求成。”

又命陈良调来十名矿安督导队成员,持登记簿现场记录压力变化,随时准备撤离。

卯时三刻,炭火点燃。炉温渐升,水开始沸腾。一个时辰后,压力表指针缓缓抬升。

所有工匠立于安全线外,屏息凝神。

忽然,一声低沉的“嘶”响自锅炉传出。紧接着,活塞开始移动——先是迟疑,继而稳定,一下,又一下,规律往复。曲轴随之转动,带动皮带,牵动磨盘。

起初极慢,如同老人踱步。随着汽压继续攀升,速度加快,磨盘越转越疾,碾石轰鸣之声充斥整个工坊。

蒸汽嘶吼,铁轴飞旋,地面微微震动。

全场静默数息,忽有人高喊:“动了!真的动了!”

欢呼骤起。机械坊老匠扑跪于地,双手颤抖抚摸滚烫的底座,口中念道:“神工……真乃神工!”

我走近机器,伸手轻抚外壳,灼热逼人。磨盘已全速运转,碎石如雨落下,效率远超牛力拉动的旧式磨坊。

“从今往后,”我说,声音不高,却压下了喧嚣,“天下之力,不必再仰赖天时、水势、畜力。”

陈良立即执笔记下:“令:即日起,在各郡工坊推广蒸汽机制造,优先用于纺织、冶铁、矿山提升。每州设‘动力司’,统管技术传授与设备维护。”

工曹主事上前一步:“是否上报主公?”

“暂不必。”我望着仍在轰鸣的机器,“等它不仅能磨粮,还能抽水、运货、拉船,再奏不迟。”

两名匠首当场表示愿收徒授艺,承诺半年内复制五台。我准其所请,并拨专项资金购置备用零件。

黄昏时分,人群散去,唯有炉火未熄。我仍立于机旁,观察运转稳定性。陈良送来饭食,放于角落案上,未曾催促。

我注意到曲轴连接处有轻微晃动,虽不影响当前运行,但长久必损。正欲召匠首商议加装固定支架,忽听“咔”一声轻响。

低头看去,一根传动销钉出现细裂,油渍从中渗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