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 > 第186章 南方烟草试种成,外贸再添新货品

陈良推门进来时,手中捧着一卷竹简,脚步比往日急了些。

我正伏案翻看工曹送来的河道疏浚图,听见响动抬眼望去。他尚未开口,我已从其神色中读出几分喜意。

“南方农报到了。”他将竹简递上,“交州山地烟苗长势极佳,叶片肥厚油润,无病斑虫害。农匠依令轮作休田,土力未损。”

我接过展开细览,字迹工整,附有田亩分布与气候记录。三月前遣人南下试种,如今首季收获在即,总算未负预期。

“加工之事可备妥?”我问。

“图纸已按先生所授拆解,工匠在城西空院建坊,墙高三丈,四角设哨台,进出皆由军士查验。设备昨夜组装完毕,试机一次,运转平稳。”

我点头。此物非同寻常,若流落外邦或为豪强私控,后患无穷。必须官营专管,步步严查。

“召工坊主事来见我,三日内不得离城。另派十名文书入驻,每日记产、记耗、记出入,薄册直报丞相府。”

陈良应声欲退,我又道:“取些成品来,我要亲验品质。”

两日后,一小匣烟丝送至案前。打开时,香气微起,不浓不烈,入口应是绵长。我取指捻之,丝缕均匀,干燥无潮,确合标准。

“凉州那边可有动静?”

“密使已抵敦煌关市,携样三斤,交予粟特商队首领。回信说,对方初疑为药草,燃而吸之,称‘胸中清朗,寒夜行路不倦’,愿以马匹交换。”

我将匣盖轻轻合上。“那就换。”

当夜,我在军政堂召户曹、工曹主官议事。

“烟草非粮,然可生利。今外邦已有意采购,若运作得当,岁入可观。但此事须严控——产地由农曹核定,收成统归国库,加工限于官坊,销售唯许对外,中原百姓不得贩售吸食。”

众人肃然听命。

我继续道:“定价以铜钱折算,一斤烟丝换西域战马一匹,或牛皮十张。交易只准在凉州、敦煌两关市进行,胡商验货付款后方可运出境外。”

户曹主官低声问:“若需求大增,产量能否跟上?”

“首批十万斤足敷所需。南方尚有余地可扩,但三年内不许逾此数。先稳品质,再谈增量。”

散会后,我提笔拟令:自即日起,烟草事务列为军国要务,凡涉种植、运输、加工、交易者,一律持官凭通行,违者以通敌论处。

三个月过去,边境回报陆续送达。

凉州守将称,粟特、龟兹诸商纷至沓往来如织,订单累计达三十万斤,已交付十七万。所得战马编入骑兵营,皮革转付甲胄司制甲。

国库账目亦送来一份汇总:本季新增收入占总赋两成,且全为硬通之物,无虚额浮税。

陈良入府呈报时,面色少有轻松。“交州农户反馈,种烟之地多为荒坡瘠土,原难耕稻麦,如今每户年均增收七斗谷,更有余力供子弟读书。”

我翻看他带来的明细册,其中一村统计尤为清晰:二十户联耕,共辟烟田六十亩,扣除种子人工,净利折合米九百石,较往年翻了一倍。

“士族那边怎么说?”

“果然有人上书,称‘此物非五谷,劳民伤财,且恐诱百姓怠耕’,请停种禁运。”

我冷笑一声。“他们怕的不是百姓怠耕,是怕百姓有了别路,不再任其盘剥。”

提笔批覆:“烟草所用皆非良田,反活废土;所获皆归农户,官仅抽成三成。若此谓‘伤农’,何以解释九十三万会算账之家皆愿改种高产作物?尔等所谓‘重本’,实则压民耳。”

又加一句:“今后此类奏章不必呈阅,径交监察台备案。”

次日清晨,我在府中召集户曹、学政官员。

“这笔钱不能入库就完。”我说,“我要建二十所郡级学堂,专收贫寒子弟,教识字、算账、农技。纸张、算盘、教材由国库直供,不准经手地方。”

众人记下。

我又道:“另设‘工匠奖学金’,凡民间匠人子弟考入工坊学徒者,每月发米两斗,三年期满授职。”

一名官员犹豫道:“如此开支巨大,是否暂缓?”

“不小。”我盯着他,“但比起打一场仗死万人,这点钱算什么?与其事后抚恤孤寡,不如事先让人活得有盼头。”

会罢,我单独留下工曹主事。

“船的事怎么样了?”

他忙呈上一卷图纸。“按先生给的手册推演,新式商船宜用平底宽舱,吃水浅,载重大,适合珠江、湘江等内河航道。我们已绘出首份《结构图》,正待审定。”

我接过展开。线条清晰,标注详尽,船身中部设双层货仓,尾部预留舵位,甲板可拆卸以便装卸。

“加宽舱底,增设隔板,防浪翻倾覆。”我提笔批注,“优先用于南方运输,广州设造船工坊,调熟悉木料火工的匠人前往筹备。”

陈良执笔立于侧,一一记下调度安排。

“还要一件事。”我抬头,“航海手册里提到季风规律和星象辨位法,你组织专人抄录精要,编成《舟行指南》,将来发给每艘官船。”

工曹主事领命退出。

夜深,烛火渐暗。我仍坐在文案之后,面前摊着那幅全国驿路舆图。红线从成都出发,穿巴蜀,越秦岭,过河西,直抵敦煌;另一支南下,经牂牁、郁林,止于交州。

指尖缓缓移向地图最南端——广州。

那里靠海,风急浪高,旧船难行远路。但现在不同了。有了稳定货源,有了新船设计,只要打通水道,便可把烟丝、蜀锦、铁器运出去,换回马匹、药材、铜锡。

不只是卖烟。

而是建立一条不受陆路封锁制约的通道。

陈良进来添了灯油,轻声道:“广州那边已派人去勘选工坊地址,预计半月内回文。”

我嗯了一声,目光未移。

“先生可是担心海路凶险?”

“不。”我说,“我担心的是,朝廷习惯了闭门治国,忽然打开一条外路,有些人会坐不住。”

他沉默片刻,低声道:“属下明白。”

“去吧。”我挥袖,“明日早朝前,把造船拨款的条陈准备好。”

他退出书房。

我独自坐着,手指仍在广州的位置上轻轻敲击。

屋外更鼓响起,二更天了。

案头堆着未批完的文书,最上面是一份来自交州的急报:新一批烟叶即将采收,请求增派两名懂轮作的农吏指导田间管理。

我提起朱笔,正要批复,忽觉袖中微热。

光幕无声浮现:

“【经济作物调控】任务完成。奖励‘船舶改良图纸升级包’及‘近海航行安全规程’。”

我闭了闭眼,再睁时,已在新纸上写下命令:

“令工曹立即启用新版图纸,强化龙骨结构,增加防水隔舱数量。所有参与建造者,须先背诵《安全规程》全文,方可上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