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 > 第100章 长安震动,曹魏求和

三日休整已毕。

晨雾未散,我下令全军开拔。神机营列阵于前,五辆装甲车沿驰道缓缓推进,履带碾过黄土,留下深痕。魏延率枪手居中,姜维押后队,旌旗不展,号角不鸣,唯闻铁履踏地之声,沉如雷滚。自渭水南岸至长安百里之地,沿途魏军据点皆闭门不出,有斥候探报,数处烽燧未燃即弃,守卒翻墙而逃。

午时抵长安南郊,十里扎营。我登高台观城,城楼之上守军稀疏,箭垛间偶见人影晃动,却无鼓声,无旌旗调度。南门紧闭,吊桥高悬,城头积灰,显已多日无人巡防。姜维随我立于台前,低声道:“敌无战意。”

我点头,下令:“神机营轮值,昼以榴弹炮轰南门,夜以无人机巡城,不登城,不强攻。”

当日下午未时,第一轮炮击开始。三发榴弹精准命中南门左上角城楼,一声巨响,砖石崩塌,木梁断裂,整座了望台倾斜欲坠。城内无鼓应战,无箭还击,唯见烟尘中人影奔走,哭声隐约可闻。炮声落罢,我命无人机升空,低飞掠过城墙,扩音器传出话音:“曹叡败走洛阳,司马懿不敢出上邽一步,尔等死守何益?”

入夜,再遣无人机绕城三周,投下传单数千,皆书“降者免死,抗者诛族”。又放归昨日所俘魏军士卒二十人,令其带话:“赵都督有令,不屠城,不戮百姓,只问主战者之罪。”

次日清晨,南门外发现弃甲两具,兵器抛于沟中。午时,炮击如常,三发榴弹再毁城楼一角。此次炮响之后,城头守军竟有十余人翻墙而下,跪于辕门外请降。魏延欲斩之以儆效尤,我止之,命收其兵械,赐饭食,安置于营后空帐,不加束缚。

姜维进言:“可遣小队夜袭城门,佯作登城,逼其自乱。”

我准之,命神机营抽调三十人,携轻机枪两挺,夜半潜至东门百步外,突起枪声,子弹击打城门铁皮,火星四溅。城上守军大乱,箭矢胡乱射下,自相误伤者三人。有将官怒吼:“莫慌!莫放箭!”然士气已溃,一夜数惊。

第三日,长安城内流言四起。有降卒言,城中百姓已闻“天雷之器”“飞铁巨兽”,小儿夜啼,皆以“蜀军来矣”止之。太守以下将吏,多闭门不出,妻儿遣往城北避难。南门守将私召亲信议曰:“若再守,不过多死百人,终不能挡。”然无人敢提开城,唯恐担叛国之名。

与此同时,洛阳朝堂震动。

御史大夫王肃上奏:“今蜀军兵临城下,连毁城楼,夜有飞器盘旋,声如鬼哭。司马都督据守上邽,未发一兵,长安孤立无援。若再拒战,恐三辅之地尽失,祖宗陵寝不保。请陛下遣使议和,割地请安,以存社稷。”

曹叡怒斥:“岂有天子未战先言和之理!”

然当夜,亲信近臣密奏:“长安城中尚有存粮八百石,草料三百捆,可支五月。然守军不满八千,老弱居半,夜半常闻士卒泣声。南门已损,修补无料,若蜀军强攻,不过三日可破。且司马都督连上三书,皆言‘敌有非常之器,非人力可敌’,不敢轻出。”

曹叡默然久之,未加责罚,亦未驳回和议之请。

我于大营中得斥候密报:“洛阳已有重臣密议求和,曹叡未决。”

姜维闻之,进帐请命:“都督,若敌内乱,可增压逼降。不须强攻,亦可取城。”

我令其传令各营:

“自今日起,炮击增至每日六发,分两轮,午时三发,酉时三发,专轰南门与东门交接处。无人机每夜飞行两次,投语录,播军歌。放归降卒百人,令其传话:若三日内不开城,破城之后,主战者族诛,余者不问。”

第四日,炮声更烈。六发榴弹轰击之下,南门左段城墙出现裂痕,砖石松动,守军不敢近前修补。夜间无人机再飞,扩音器中传出《出师表》全文,字字清晰,传遍城内。有守卒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句,伏地痛哭,次日清晨即携械出降。

第五日,长安城内再起变故。

守城副将李乾与其弟密议开城,被主将察觉,当场斩其弟于城楼。李乾逃下,率亲兵百人劫开东门小门,欲迎蜀军。城内混战,火起两处,守军自相残杀。我令神机营压近,不入城,只以机枪封锁东门两侧,压制魏军追兵。李乾部溃散,仅十余人逃出,余者死于内斗。

我下令收殓死者,不论敌我,皆以白布覆面,列于营前。命医官救治伤者,不论归属。又令文书拟榜文,射入城中:“尔等将士,皆为国效命,何罪之有?罪在主战之臣,不在执戈之卒。开城者,授官赏田;死战者,尸骨归乡。”

当夜,长安城头烽火不熄,然无鼓声调度,无将领巡城。守军三班轮守,然多坐地歇息,兵器横置,无人执握。

第六日清晨,斥候来报:“城中已有将领密议降事,南门守将私遣家仆出城,探我军虚实。”

我召姜维、魏延入帐。

“魏延,你率枪手百人,昼列阵于南门外,不攻,只立旗鸣鼓,显我军容。”

“姜维,你率无人机小队,午时飞越城心,投下曹魏降将名单,皆书其籍贯、官职、所犯之罪,言‘此等人已伏法,余者可免’。”

二人领命而去。

午后,系统提示浮现:

【子任务:兵临长安,动摇魏心——进度92%。当前目标:迫使曹魏中枢提出正式求和。奖励预载:107mm迫击炮x4,配套弹药300发,燃料补给x2。】

我闭目片刻,将界面收起。

暮色将至,营外忽有喧哗。斥候押一黑衣人至,自称洛阳来使,携密信一封,求见都督。

我命人搜其身,无兵器,只怀铜牌一枚,刻“御前通事”四字。验明属实,令入帐中。

黑衣人跪地呈信,言:“此信非国书,乃内廷密奏抄本,由近臣冒死传出。请都督阅后,焚之。”

我展信细览。

信中言:

“今蜀军压境,长安危如累卵。司马都督不援,将士离心。朝中已有三司联名密议,愿割关中三郡,换蜀军退兵。陛下虽未准,然已默许密使出城,寻机议和……”

信末附一行小字:

“若都督有意和谈,三日后,未时,渭水西岸古渡口,有渔舟接引。”

我阅毕,将信投入灯焰,化为灰烬。

黑衣人俯首:“都督欲见使者否?”

我望向帐外。

长安城头,残阳如血,南门一角坍塌,砖石堆积如丘。城内无声,唯风卷灰烟,掠过断墙。

我起身,披甲出帐,立于营前。

“告诉你们的主子,”

我说:

“我不是来谈和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