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 > 第43章 蔡中蔡和,假意投吴

江雾未散,校尉带回的消息却已落地有声。

蔡中蔡和,昨夜渡江,今晨入营,自称蔡瑁之弟,愿弃曹归吴。周瑜召我入帐时,二人正跪在案前,头低着,脊背挺得笔直。这不是投降的姿态,是细作的规矩——不卑不亢,留三分余地。

我站在侧后,不动声色。袖中手枪贴着腕骨,冷铁压着脉搏。这两人名字一出,我心里就亮了。曹操多疑,阚泽递了降书,他不信,便派人来查。查什么?查黄盖是不是真伤,是不是真恨周瑜,是不是真想反。

可他不知道,我们等的,就是这种“查”。

周瑜坐在主位,指尖敲了敲案角:“你兄弟二人,为何此时来投?”

蔡中抬头,眼神不闪:“家兄死于荆州,曹公虽厚待我等,然终非故土。闻黄老将军亦有意归南,我等愿为前驱,共谋大计。”

黄盖?他提黄盖。

我眼皮没动,心里却已冷笑。来得正好。阚泽的信刚递进去,曹操就派这两人来验货,说明他心里那根弦绷得正紧。现在,得让它彻底松下来。

周瑜没立刻应,只道:“暂居偏营,三日后再议去留。”

二人退下后,帐中只剩我们。

“你信他们?”我问。

“不信。”周瑜目光沉,“正因不信,才留。”

我点头。他懂。这种人不能赶,赶了,曹操反而起疑。得留,还得让他们看见想看的。

“黄盖那边……”他看向我。

“伤势如旧。”我说,“药碗未离床,半碗汤水,咳血三次,医者换血补衣,连我都差点信了。”

周瑜嘴角微动:“老将军狠。”

“狠人才活得到现在。”

“那便让他再狠一次。”周瑜低声道,“今夜,让他‘密议’归曹。”

我应下。计划本就缺一环——光有降书不够,得让曹操的人亲眼见、亲耳听,听见黄盖要反,听见接应暗号,听见船数旗号。

现在,送信的腿来了。

出帐后,我直奔工坊。火队校尉正在清点箭匣,十二万支,三日后交付,一支不差。我扫了一眼,没停步,径直走到后院。

一架蒙冲战船停在水边,船头摆着三面青牙旗,旗面未展,杆子斜插在泥里。我蹲下,伸手摸了摸旗杆底部,铁箍有些松。这是昨天就安排好的——今夜演练,旗要歪,船要乱,鼓要响,火把要列成接应阵型。

“子时开始。”我对校尉说,“十艘船,从南岸第三渡口出发,绕江心岛半圈,回。”

“是。”

“火把间距三步,鼓点按‘急三缓二’来。”

“明白。”他顿了顿,“蔡中蔡和……会看见?”

“必须看见。”我站起身,“他们不传信,曹操不信;他们传了假信,火攻才能点。”

校尉没再问,转身去调度。我站在船边,江风扑面,带着湿气和铁锈味。系统界面在脑中一闪而过:燃料余量47%,无人机待机,迫击炮组件未解锁。时间不多了,风还没转,但人得先动。

傍晚,我去了黄盖营帐。

他靠在榻上,脸色比昨夜更白,唇无血色,肩头布条渗着暗红。见我进来,他眼皮抬了抬,没说话。

“蔡中蔡和到了。”我坐下,“曹操派来的。”

他喉咙动了动:“来查我?”

“查你,也查这营里有没有人真想降。”

他咧嘴,笑得像抽筋:“那我得再演一出。”

“今晚。”我说,“你亲兵会传话,说你今夜要见旧识,商议归路。蔡中若听见,必来偷听。”

他闭眼,缓了口气:“说什么?”

“青牙旗为号,十船来投,子时三刻,南岸接应。记住,声音要低,但不能太低——得让他们听清。”

他睁眼:“旗歪不歪?”

“歪。杆子松,旗面半卷。”

“好。”他咳了一声,没血,“让他们以为我们急。”

我点头。细节越真,疑心越消。曹操派人来,不是为了听一句“黄盖要降”,而是为了听具体到船数、时间、暗号的情报。我们给得越细,他越信。

我起身要走,他忽然叫住我。

“赵峰。”

我回头。

“若他们不来听呢?”

“会来。”我说,“人想信一件事的时候,耳朵会自己找声音。”

他没再问。我走出帐外,天已黑透。营中灯火渐起,巡逻兵影交错。我拐去火队营地,见校尉正带人演练旗语。

“蔡中蔡和呢?”我问。

“在东营,刚用过饭,现在正围着火堆说话。”

“让他们走动。”

“已开了路条,可巡各营。”

好。周瑜放他们自由,是饵;我让亲兵在黄盖帐外议论,是钩。鱼若不吃,是饵不够香。

我回帐,取了炭纸地图,铺在案上。用红炭笔圈出南岸第三渡口,写下:“十船,青牙旗,子时三刻”。写完,揉成团,扔进火盆。

火苗一卷,字迹成灰。

子时将至,我站在江边高坡,看着十艘蒙冲依次离岸。火把亮起,一列列排开,鼓声隐隐,顺着风往北岸飘。江面雾气渐浓,船影在雾中若隐若现,像一群潜行的兽。

我知道,蔡中蔡和一定在某个角落看着。

我转身,朝黄盖营帐走去。

帐内,黄盖正靠在榻上,一个亲兵站在他身边,声音压得极低:“……青牙旗为号,十船先发,子时三刻,南岸第三渡口接应。都督已默许,只等风转。”

另一个亲兵接话:“火油备足了,十船都灌满,一点就着。”

黄盖闭着眼,忽然咳嗽两声:“……莫误了时辰,我这条命,就赌在这夜。”

我躲在帐外暗处,没进去。这话不是说给我听的,是说给帐外那两只耳朵听的。

过了半盏茶功夫,两条黑影从营角溜出,贴着土墙,朝江边去。

我盯着他们背影,直到消失在雾里。

回营路上,周瑜的亲兵追上我。

“都督请您过去。”

中军帐内,烛火摇曳。周瑜坐在案后,手里拿着一张纸条,是刚从江北传回来的密报。

“蔡中蔡和,已渡江。”

“何时?”

“一刻前。”

我坐下,手按在袖中枪柄上。金属的凉意顺着掌心爬上来。

“他们带了什么?”

“没带东西。”周瑜抬眼,“但带了话。”

“什么话?”

“曹操今晨召见阚泽,问他黄盖伤势。阚泽说,‘杖责五十,咳血昏死,药碗未干,医者换血三次’。”他顿了顿,“曹操听完,笑了。”

我眉心一跳。

“笑什么?”

“他说:‘若真伤至此,如何还能密议归曹?’”周瑜盯着我,“可就在一个时辰后,蔡中蔡和传信回来——黄盖今夜要降,青牙旗为号,十船接应,子时三刻。”

帐内静了一瞬。

我缓缓吐出一口气。

成了。

曹操前脚疑,后脚就收到“确凿”情报。疑心被“事实”压住,反而会觉得自己先前多虑。他会想:原来黄盖是装伤,实则早有预谋。他会信,因为这解释更合理——一个重伤垂死的人,怎么可能密谋?可若他是装的,一切都说通了。

“鱼饵吞了。”我说。

周瑜点头:“只等风。”

我起身,走向帐外。江风扑面,带着湿腥和火油味。手枪在袖中微震,系统提示:燃料余量46%,无人机待机,迫击炮组件未解锁。

我站在营门,望着江面。

雾浓如墨,北岸无光。

南岸第三渡口,十艘蒙冲静静停泊,火把已熄,鼓声已歇。

青牙旗斜插在泥里,旗面半卷,杆子松动,像一根即将倒下的骨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