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 > 第150章 典章立规矩,铁律铸火魂

晨光初透,我指尖还残留着昨夜密信纸页的粗糙触感。那纸上写着“机关火雷”,笔迹工整却藏杀机。成都若毁,不只一城之祸,而是全蜀人心崩塌的开端。

我站在尚书台正中,面前案上摊开一本漆皮典册,封口以青铜锁扣闭合,唯有掌印可启。身后三十名火器令史列队肃立,衣襟齐整,呼吸压得极低。姜维立于阶侧,目光扫过众人,未发一言。

“昨日南中清出细作七人,”我的声音不高,却让殿内每一人都听得清楚,“他们不是靠刀剑潜入,而是靠一张图纸、一句口诀,就能让整座军械坊化为灰烬。”

马谡站在文官前列,袖手而出,躬身道:“武侯明鉴,火药之术既已成国器,何不录入太学石经?使天下共知我汉家有此神技,亦可彰圣朝文治武功,安边远之心。”

他话音落,殿中数人微微颔首。

我盯着他,没有答话。他知道我在想什么——这不只是献策,是试探。将火药配方刻于石上,看似昭告天下,实则是把命脉交予无数双看不见的手。一旦外流,敌国仿制不过三月。

我缓缓抬手,从袖中抽出那柄银灰色短枪。金属冷光划破晨雾,在阳光下泛出青白色泽。我将其重重拍在漆册之上,枪身与桌面相击,发出一声脆响。

“此物,能一发取将首级于百步之外。”我说,“火药配比若录于石经,不出半年,曹魏营中也会有此枪。你可知那时,第一个死的会是谁?”

满殿无声。

“是你。”我盯着马谡,“是你儿子在前线带兵时,被一支不知何处射来的子弹贯穿头颅。”

他的脸色变了。

“火器之利,在精不在广。”我收声片刻,环视四周,“自今日起,《火器监典》施行,凡涉火器之事,分七等密级。一级为设计图样,仅我与监正可见;二级为材料清单,限五人以内经手;三级为配药流程,须双人同验、三人签字方可执行……至第七级,仅为搬运杂役,不得近炉三尺。”

有人低声嘀咕:“如此严苛,恐伤工匠之心。”

我转身,指向殿角铜架上摆放的一枚未装引信的高爆弹头:“你们以为它只是铁壳包药?错了。它里面每一道工序都有编号追踪。谁炼的硝,谁磨的炭,谁封的壳,全都记档。若有半点偏差,立刻追责到人。”

姜维上前一步,朗声道:“诸位当知,前日白马涧缴获的密件中,已有‘重金求购火药三硫二硝’之语。敌人已在伸手,我们若松一分,便是给全军埋下死穴。”

马谡嘴唇动了动,终是退后半步,不再言语。

次日清晨,宗庙前坪。

天子宝剑悬于高台中央,剑鞘镶玉,锋刃未出,却自有威压。三十名令史身穿深衣,双手捧册,按序排列。每人胸前皆佩一枚铜牌,上刻“火令”二字,背面编号唯一。

我立于台前,手中持一卷黄绢,上书誓词。

“尔等奉命执掌机要,终身守密,不泄一图一药。”我逐字念道,“若有背誓,天诛地灭,族属连坐。”

他们齐声应诺,声音震落檐角尘灰。

诵毕,匠官抬来一方新铸大印。青铜所制,印钮为虎首衔环,四足稳踞底座。印面九字阳文:“监造火器·违者斩”。日光照其上,青芒微闪,如寒泉流动。

我取过朱砂,亲手将印泥涂匀,然后按下第一枚《火器流转文书》。鲜红印记落在纸面,像一滴凝固的血。

“即日起,凡火器出入,必盖此印。”我说,“无印文书,视为伪造;私制火药,不论官职,当场格杀。”

一名年轻令史忍不住问:“若家中亲眷追问呢?”

我看着他:“你说你是做什么的?”

“回武侯,我说……我是军中修械之人。”

“很好。”我点头,“那就一直这么说下去。你妻子若问为何总不见归,你说任务繁重;你父亲若病危想见最后一面,你也得先完成当日记录才能走。这不是无情,是活着的前提。”

他低头,再不言语。

仪式结束,众人散去。姜维留了下来,站在我身侧。

“师父,”他说,“有人议论您太过严酷。”

我望向远处宫墙,那里有几缕炊烟升起。“严酷?你知道昨夜我拆开第三封密报吗?里面画了一张成都水道图,标注了十二处可埋雷点。其中一处,就在学堂地下。”

他瞳孔一缩。

“敌人不怕我们打仗。”我低声道,“他们怕的是我们建章立制,把技术变成铁壁。所以现在,我们必须比他们更狠,更准,更不留余地。”

他沉默良久,终是拱手:“弟子明白了。”

午后,我回到火器监地窖。

空气里仍漂浮着硫磺与金属混合的气息。小娥已开始带队进行第二批高爆药粉封装,动作熟练许多。她见我进来,立即放下手中竹简,行礼欲退。

“不必。”我摆手,“你留下。”

她站定,低眉顺眼。

“你昨夜也宣了誓。”我说,“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她抬头,眼神清明:“意味着我这辈子,都不能再提‘火药’两个字。”

“对。”我点头,“哪怕将来天下太平,你也只能是个‘修械匠的女儿’。你写的每一行数据,都要用暗码记录,真本焚毁。你的名字不会出现在任何功劳簿上。”

她抿了抿唇:“可我还是想做。”

“为什么?”

“因为我知道,”她轻声说,“那些想炸学堂的人,不会在乎有没有孩子在读书。”

我看着她,许久未语。

最后,我从怀中取出一份密封档案袋,上面贴着红色标签。打开后,是一张新的任务清单。

“明天开始,你要负责建立‘批次追溯册’。”我说,“每一批火药,编号、配料人、测试结果、去向用途,全部登记。错一字,整批作废。”

她接过,双手有些颤抖,但握得很紧。

“还有件事。”我补充,“从今天起,所有参与高爆药生产的人员,每月更换住处,不得与外界通信。你们会被安置在军营专属区,饮食由专人配送。”

她怔了一下,随即点头:“是。”

我转身欲走,忽又停下。

“你父亲当年教过你一句话——‘匠人之魂,在于守拙’。”我说,“现在我要告诉你第二句:‘守拙者,必先断情。’”

她站在原地,没说话,只是慢慢将那份档案抱得更紧了些。

三日后,校场风起。

我站在阅兵台上,手中拿着一份新报:西域方向发现可疑商队,携带大量硝石,伪装成盐货。路线绕开关卡,直指陇西。

姜维递来一份地图,手指点在一处山谷:“此处地势隐蔽,适合设伏。”

我盯着那片区域,脑海中浮现的是昨夜刚刚启用的《火器流转册》首页编号——“甲子一号”。

“通知迫击炮组待命。”我说,“另外,调两名火令史随行,记录弹药使用明细。”

“要不要带上加特林?”他问。

我摇头:“还不需要。让他们先看看,什么叫规矩里的力量。”

话音未落,远方传来一阵急促马蹄声。

一骑飞驰而来,尘土飞扬。骑兵滚鞍下马,单膝跪地,呈上一封火漆密函。

我拆开,只看了一眼,眉头骤然收紧。

函中内容简洁:

“白马涧旧址发现新掘地道,通向成都外郭,深约八丈,内有油浸木架与铁罐残片。”

他们没放弃。

而且,已经开始第二次行动。

我将密函攥紧,指节泛白。

片刻后,我抬头下令:“封锁所有通往城外的暗渠,派工部彻查地下水道。另,即刻召马谡来见我。”

姜维迟疑:“他还……管这事?”

“正因他不管,”我冷冷道,“才更要让他亲眼看看,什么叫他口中‘可昭示天下的火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