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70年天赐晚晚 > 第320章 我还真以为你是干小红箍出身

大领导翻开文件夹。

“这就是你们做的规划?各行各业都包括了。”

“是的,这些行业都是我和我丈夫探讨几天几夜,分析出来的最有前途的行业。”

邱林晚在一旁介绍起来:“就拿低端制造业来说,这些技术含量低,也不怕被泄密,用于出口的产品完全可以通过海运将原材料送出去,在脚盆鸡制造,然后再通过海运送到世界各处。

而且低端制造业需要的人数众多,也不怕影响到华夏国内的就业,我们华夏国内还可以借此涉足高端制造产业,为未来做准备,以备不时之需。”

“有道理,你们还有什么建议吗?详细说说。”

“当然有了,为了可以持续打压脚盆鸡,我们在那里的企业必须团结起来。”于天赐也在一旁解释起来。

“以成立商会为由,组织可以悄悄参与进来,领导指挥对脚盆鸡的其他企业进行打压,他们以后休想有任何新发展起来的企业。”

“好家伙,你小子下手可真狠。”

(?Δ ? ∥)大领导打了个冷颤:“你这是奔着灭国去的。”

“没错,我们本来也拥有驻军的权力,但因为某些原因,我们放弃了,现在只不过换了一种方式取得我们应有的权利而已。

而且这还是我们争取过来的,并不能代表我们已经原谅了他们。

另外,我们还可以开展一次军事演习活动,把两艘航母拉出来溜溜,敲山震虎。”

“你小子。”大领导嘴角抽了抽:“我如果不知道你的过去,我还真以为你是干小红箍出身,这做法未免太激进了。”

于天赐尴尬地挠了挠头:“这不是一对外敌就上头了嘛。”

“行了,你这脾气也该改改了,太过嫉恶如仇有时候也会出事。”

大领导语重心长地劝了于天赐一句。

于天赐悉心受教,连连附和起来。

“好了,你也别弄的这么严肃。”大领导和蔼地笑道,拿出一个信封。

“这是你们之前和我提的,想找一些科研人员开始研究民用科技,这些人都是和同事处不好关系的,你们可以去争取一下 。”

“谢谢大领导,您这可真是帮了我们大忙。”

“好啦,好啦,你们该忙忙你们的去吧。”

于天赐二人刚要进入夸夸感谢模式,大领导连忙摆手制止住了二人,并了下逐客令。

于天赐二人听出言外之意,也不便继续打扰,随即告辞离开。

离开后于天赐二人对视一眼,邱林晚回集团,于天赐便按照大领导给的信封去一个人一个人谈。

几天下来,于天赐只有一个感想:好家伙,一个个拽的跟二五八万似的,真不愧是快混不下的主,一个个地都不冤枉。

不过这些人确实是有能力,于天赐也只能苦口婆心地耐心劝说。

最后于天赐磨破了嘴皮子,也才争取到了两人,张三李四。

个体户就是这点不好,相比于铁饭碗,竞争力是真的差。

而且争取过来的二人,也有些不对付。

“两位,我决定让你们两人负责不同的业务。”

(^?^)于天赐见到二人剑拔弩张的,便打算让二人分开。

“没事,我没意见。”

“我也没意见。”

于天赐见二人同意,便开口道。

“我呢,有两个打算,一个是钻研光刻机,研发芯片。

一个是开发新能源,我不太清楚你们擅长哪方面,你们想做什么全凭自愿。”

“光刻机?芯片?这种没技术含量的东西直接买不就好了吗?”

(′?w?`)?张三一脸不解地说道。

“新能源?于董你是要是想研究核电什么的,就我两个人可不够。”

李四也皱起了眉头:果然,隔行如隔山,不是专业科研人员什么都不懂。

于天赐开始慢慢解释起来。

“现在的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未来有很大可能会一家一台电脑,芯片一直靠其他公司提供,那么也就被其他人抓住了命脉。

而且我们一直觉得技术含量低,不去研究,万一别国研究出更薄,更精密的产品,那我们又该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才能追上?”

于天赐看了二人一眼,继续说道:“而且现在华夏发电主要依靠火力发电,未来的煤炭资源会变得越来越越紧张,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当然,研究核电什么的凭我一个个体户就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我打算研发的是风电,水电这类清洁能源。”

张三李四想了想,觉得于天赐说得在理,便答应了下来,自觉地领取了任务。

张三负责研究光刻机,李四负责研究清洁能源。

“好,那就这样说好了,不过你们两个团队就两个人,人手确实有些不足,这样吧,我再找找关系,到时候开一个招聘会,你们两个跟我一块去,挑一些合你们眼缘的助手们。”

“好。”张三李四一口答应下来。

谈完话后,于天赐将自己做的大致规划交给二人。

“这个你们拿回去参考参考,这几天有空构思一下未来该怎么开展工作,也省的到时候两眼一摸黑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二人性格虽然有些问题,但并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人,之前也只不过是不愿站队被穿小鞋。

经过于天赐苦口婆心的劝说后,又被于天赐高瞻远瞩的想法深深折服,而且二人还分别是集团两个研究部门的负责人,待遇也和之前不能同日而语,下定决心跟着于天赐好好干。

等于天赐离开后,张三李四翻开起于天赐制定的规划。

这些规划都是于天赐根据现在的科技发展情况搭配未来发展趋势而制定出来的。

在光刻机这方面,要求比现在的芯片更好,看似困难,但有于天赐通过前世记忆指明的方向,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甚至是能做出比预计还要先进的芯片。

而清洁能源方面更是惊呆了二人,在西北荒漠白天采用光伏发电,晚上气温下降起风利用风力发电,保证一天到晚都能发电。

而且光伏发电板不仅能遮蔽风沙,遮蔽的阴影还能缓解土地里水分的蒸发,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治理荒漠化。

等到植物成熟时,还可以放牧,羊粪肥地进一步提高土壤质量,同时还可以聘请牧民对光伏板进行清洁,进行创收。

当然,这些都是于天赐借鉴别人的经验。

“我的天呀,这有可能做到吗?”(???’)李四见后惊呼不已。

“理论上是可行的。”张三夸赞道:“不得不承认,于董的想法确实天马行空但却又贴合实际。

不仅能治理风沙,还能持续性创收,当地居民也能有收入,一举三得,这想法简直就是天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