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 > 第248章 这叫把钱变成自家的刀

宿国公府那一夜的酒肉喧嚣,如同投进湖心的一块巨石,在长安城的水面下,激起了层层叠叠的暗流。

大唐钱庄的门口,依旧热闹。

只是这热闹,透着怪异。

进进出出的,全是锦衣华服的官员家眷,或是管事模样的下人,乘坐着高头大马的华丽马车。

而更多的,是围在街对面的普通百姓。

他们伸着脖子,踮着脚,对着那块“大唐钱庄”的崭新牌匾指指点点,窃窃私语。

“看见没,刚才进去的是梁国公府的马车。”

“我早上还看见魏征魏大人的管家了,黑着一张脸,搬了两个箱子进去。”

“啧啧,听说武国公把家底都搬进去了,九百多万两啊!”

一个卖炊饼的老汉压低了声音,对他身边的熟客说:“可这跟咱们有啥关系?

那是神仙打架。咱这点辛苦钱,就那么几十个铜板,放进去,万一没了,一家老小可就得喝西北风了。”

“就是啊,老李。”

旁边的茶水摊主接口道:“朝廷的东西,谁摸得清?说是给利息,谁知道是不是想个新法子来收咱们的钱?”

“我可听说了,这叫‘与民争利’!那些读书人都在骂呢!”

“可我也听说了,武国公有神仙法术,能点石成金,这钱庄就是他的聚宝盆!”

真真假假的消息,在人群中飘荡。

百姓们的心,就像那风中的柳絮,一边被钱庄承诺的利息吸引,一边又被未知的风险吓得不敢动弹。

他们看着那些达官贵人把一车车的金银送进去,眼神里混杂着羡慕、嫉妒,还有一种遥远的隔阂。

那是他们的世界,不是自己的。

就在这种观望和迟疑的气氛中,又是一个清晨。

“快看!那不是宿国公吗?”

人群中,有人眼尖地喊了一声。

只见程咬金骑着他的大黑马,晃晃悠悠地过来了。

他身后,没跟着华丽的马车,就几辆寻常的骡子车。

车上,装的也不是什么鎏金大箱子,而是一个个半旧的麻袋和几个小木箱。

“老程怎么又来了?他不是都存过了吗?”

“怪了,你看,尉迟恭也在!”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尉迟恭黑着一张脸,也骑在马上。

李绩、牛进达、李道宗……

一众国公爷,竟然都来了。

而且,他们的排场,远不如前几日那般夸张。

拉车的骡子走过青石板路,麻袋里传来一阵阵清脆又沉闷的“哗啦”声。

那声音,长安城的百姓们太熟悉了。

那是铜钱碰撞的声音。

“他们……这是在干嘛?”卖炊饼的老汉喃喃自语。

程咬金翻身下马,看都没看钱庄门口迎上来的管事。

他径直走到一辆骡车旁,蒲扇般的大手伸进一个麻袋,抓出一大把铜钱。

铜钱在他粗糙的手掌里,叮当作响。

他转过身,对着街对面那黑压压的人群,扯开嗓门就吼了起来。

“都瞅啥呢?”

“是不是都觉得,这钱庄是给咱们这些当官的开的,跟你们没关系?”

他掂了掂手里的铜钱,铜钱在晨光下,闪着温润的光。

“告诉你们!前几天,那是陛下下的旨,是军令!俺们不存也得存!”

“可今天,”程咬金一拍胸脯,震得胸甲“咣咣”响,“今天这几车,是俺老程自个儿要存的!”

他把手里的铜钱往麻袋里一扔,指着那几辆骡车。

“这里头,有俺平日里喝酒剩下的赏钱,有俺婆娘攒的私房钱,还有俺家几个兔崽子的钱!”

“都是些铜板,碎银子!跟你们家里存的,一模一样!”

他那大嗓门,不带半点修饰,说到了百姓们的心坎上。

“俺老程是个粗人,不懂什么‘利息’,什么‘放贷’!”

“俺就知道一件事!”

程咬金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这钱庄,是陛下开的!是武国公叶凡操办的!”

“俺们把钱存进来,这钱,就不是死钱了!”

“这钱,能变成北边兄弟们身上御寒的铠甲,能变成西边炼钢厂里的火,能变成咱们大唐的刀!”

“你们把钱存进来,年底多拿几个钱回家给娃买糖吃,这叫好事!”

“朝廷拿这钱去修路,去造船,去打那些不长眼的龟孙子,这叫办正事!”

“好事加正事,你们他娘的还怕个逑啊!”

尉迟恭闷不吭声地走上前,一把扛起一个沉甸甸的小木箱,那木箱发出银子特有的沉闷撞击声。

他对着人群,瓮声瓮气地补充了一句。

“俺的钱,也在这。”

说完,他头也不回地走进了钱庄的大门。

程咬金咧嘴一笑,对着人群挥了挥手。

“都听见没?陛下和俺们,拿命给你们担保!”

“要是这钱庄真坑了你们的钱,你们就上俺老程家门口去骂!俺要是皱一下眉头,俺就不是你程爷爷!”

说完,他也扛起一个麻袋,大摇大摆地走了进去。

整个朱雀大街,安静了片刻。

程咬金的话,太糙了。

可就是这糙话,却比任何圣旨、任何告示,都更容易钻进百姓的心里。

是啊,这些国公爷,是大唐的定海神针。

他们都把自家过日子的零碎钱拿出来了,自己还能有什么不放心的?

就在这时,钱庄里走出一个户部的官员。

他身后跟着两个小吏,抬着一块巨大的木板,立在了钱庄门口。

木板上,贴着一张崭新的皇榜。

人群中,一个读过书的后生,立刻高声念了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设大唐钱庄,为国之基石,利国利民。

凡我大唐子民,存钱入库者,朝廷以国库为保,岁末按三厘付息……”

“凡农人、商贾、匠人,需借贷者,可凭户籍、地契为凭,钱庄以一分五厘之低息出借,以助民生……”

“钦此!”

如果说,程咬金的话,是点燃了百姓心中的一把火。

那这份盖着玉玺大印的皇榜,就是往这把火上,浇了一大桶油。

国库担保!

利息清清楚楚!

借钱的规矩也明明白白!

人群彻底炸了。

“老伴,听见没?国库担保啊!”

“三厘的利息!俺那一百个大钱,放一年,能多出三个来!”

“我要去借钱!俺家那几亩薄田,正缺钱买新犁和种子!”

沉默被打破了。

卖炊饼的老汉,第一个动了。

他解下腰间那个洗得发白的钱袋,在手里攥了又攥,最后,一咬牙,朝着钱庄门口走去。

“老李头,你真去啊?”

“去!他娘的!”

老汉头也不回地喊道:“程国公都拿命担保了,我老李这条贱命还怕啥!大不了,年底上他家门口要饭去!”

他的举动,像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等等我!我也去!”

“我回家取钱!”

“都别挤!排队!”

原本还在街对面观望的人群,像决堤的洪水,瞬间涌了过来。

钱庄门口,那条为官员马车预留的宽敞通道,眨眼间就被挤得水泄不通。

钱庄的管事和伙计们,瞬间慌了神,他们从未见过如此阵仗。

朱雀大街对面的茶楼二层。

叶凡临窗而坐,将楼下那汹涌的人潮尽收眼底。

他面前的茶,还冒着热气。

房玄龄站在他身后,看着那一条迅速变长的队伍,脸上满是震撼与感慨。

“守拙,成了。”

他声音干涩,“这……这就是民心啊。”

“不。”叶凡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

“这不是民心。”

“这是**。”

他放下茶杯,目光落在桌上一份刚刚送来的账目上。

钱庄的存银总额,在今天早上,就已经突破了五千万两的大关。

而此刻,楼下那一条条汇入钱庄的涓涓细流,正在让这个数字,以一种疯狂的速度继续膨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