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 > 第238章 这天,要变了

王德深吸一口气,徐徐展开圣旨,那尖细却洪亮的声音,响彻大殿。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自朕登基以来,宵衣旰食,唯愿国泰民安。今,天赐祥瑞,高产之粮,解我大唐万民饥馑之忧,此乃开创万世基业之始!”

“为固国本,为利长远,朕决意,行新政,立新规。此,为大唐未来五年国策!”

“其一:革新吏治。即日起,设内阁,以辅国政。命,赵国公长孙无忌、梁国公房玄龄、郑国公杜如晦、莱国公魏征。

为首批内阁辅臣,凡民生政务,由内阁议,呈朕决,六部行!”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三人,同时出列,躬身领命:“臣,遵旨!”

长孙无忌慢了半拍,也跟着出列,声音低沉:“臣,遵旨。”

王德声音不停,愈发高亢。

“其二:强军备战。即日起,设元帅府,总领天下兵马!命,卫国公李靖,为元帅府主帅!

命,武国公叶凡、卢国公程咬金、鄂国公尉迟恭等,为副帅。

凡军中将领升迁、调动、军备、粮草,皆由元帅府统管。内阁,不得干涉军务!”

李靖面色沉静,出列跪倒:“臣,领旨!”

程咬金和尉迟恭对视一眼,也跟着跪下,声音如洪钟:“臣等,领旨!”

“行军区轮换之制!凡大唐五大军区司令、元帅,任期五年。

期满,必须调离,终其一生,不得在同一军区,任职两次!”

“扩充军备!准,于草原,征召骑兵二十万!于西藏,征召盾兵十万!于高句丽,征召轻步兵十万!以固边疆!”

“哗——”

这两条旨意,如两颗巨石砸入平静的湖面,整个朝堂,瞬间沸腾。

“陛下!万万不可啊!”

一个身影,从文官队列中连滚带爬地冲出,正是前朝宗室,如今的吏部尚书萧瑀。

他跪在地上,老泪纵横,指着叶凡的方向,声嘶力竭。

“此乃武国公之奸计!以夷制夷,乃养虎为患!二十万草原骑兵,此非兵马,乃二十万豺狼!一旦反噬,我大唐北境危矣!此举,与引狼入室何异?”

“况且,军区轮换,将不知兵,兵不知将,此乃自毁长城之举!请陛下三思,收回成命啊!”

“臣附议!”

“请陛下三思!”

大批的文官,特别是那些出身世家的老臣,呼啦啦跪倒一片,哭声震天,仿佛大唐明日就要亡国。

龙椅之上,李世民面沉如水。

他没有看那些跪着的人,目光缓缓扫过全场。

他看到房玄龄、杜如晦低头不语,看到魏征眉头紧锁,看到李靖、程咬金等人面露不忿。

也看到了那个从头到尾都像没事人一样,靠在柱子上打哈欠的叶凡。

他缓缓站起身。

仅仅是这个动作,就让殿内的哭喊声,小了下去。

他一步一步,走下丹陛,站到了萧瑀的面前。

“萧爱卿。”

他的声音很平静,听不出喜怒。

“臣在……”萧瑀抬头,对上那双深不见底的眸子,心头猛地一颤。

“你告诉朕,何为国本?”

“国本……国本乃祖宗之法,社稷之安……”

“错!”

李世民一声断喝,如同晴天霹雷。

“让天下百姓吃饱饭,才是国本!让朕的将士有肉吃,有仗打,才是国本!”

他指着殿外,声音陡然拔高。

“朕问你,土豆亩产几何?红薯亩产几何?”

萧瑀嘴唇哆嗦,一个字也答不上来。

“朕再问你,有了这些粮食,我大唐的人口,可以翻几番?我大唐的军队,可以扩充多少?”

李世民猛地转身,面向所有跪着的官员,声音如刀。

“你们一个个,饱读诗书,满口仁义道德,祖宗之法!可当初突厥兵临城下之时,你们谁能退敌?

当万千百姓流离失所,易子而食之时,你们的祖宗之法,能换来一粒米吗?”

“不能!”

李世民替他们回答,每一个字都砸在地上。

“能的,是朕的将士!是守拙给朕,给大唐带来的祥瑞!”

“今日,朕有粮,有兵,有钱!朕要开创的是万世未有之基业!你们却拿祖宗之法来捆朕的手脚?”

他走到萧瑀面前,弯下腰,盯着他的眼睛,一字一顿。

“朕今天就把话放在这里。”

“五年国策,一字不改,即刻推行!”

“谁,敢阳奉阴违,从中作梗。”

他缓缓直起身,手,按在了腰间的佩剑之上。

“朕,就摘了他的脑袋,传首九边!让他看看,我大唐的北境,到底会不会危!”

帝王的杀气,如寒流过境,瞬间笼罩了整个太极殿。

萧瑀瘫软在地,面如死灰。

所有跪着的官员,噤若寒蝉,再不敢发出半点声音。

李世民转身,回到龙椅上坐下,声音恢复了平静。

“王德,继续宣旨。”

王德打了个激灵,连忙捧起圣旨,用颤抖的声音继续念。

“其三:开眼看天下!扩充锦衣卫,不为监察,只为舆图!命,锦衣卫指挥使长孙冲,即刻组建两支探路先锋,一路由西藏南下,探寻天竺、波斯。

一路由北疆西进,丈量茫茫雪原。朕要一幅完整的天下舆图!朕要这世间的每一寸土地,都出现在我大唐的版图之上!”

圣旨念完,王德收起黄绸,退到一旁。

整个太极殿,再无一人敢言。

李世民环视百官,声音威严。

“内阁,即刻入甘露殿,商讨政务推行细则!”

“元帅府,即刻开府,拟定扩军操练章程!”

“户部、工部,全力配合!钱粮、军械,不得有误!”

“退朝!”

李世民一甩袖袍,起身走向后殿,没有再看任何人。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万岁声中,百官缓缓起身,许多人背后,早已被冷汗湿透。

他们明白,从今天起,这大唐的天,真的要变了。

一个时辰后。

甘露殿内,四位新任的内阁辅臣,看着面前堆积如山的各地奏本,全都面色凝重。

房玄龄拿起最上面的一份,苦笑道:“陛下这是,真当甩手掌柜了。”

杜如晦拿起另一份,迅速看完,眉头紧锁:

“幽州刺史来报,请求朝廷调拨第一批‘金豆’种子,以安抚归降的契丹各部。此事紧急,须立刻拿出章程。”

魏征拿起一份弹劾奏章,冷哼一声:“贪腐之风,屡禁不止。正好,借这次吏治革新,杀一批,儆效尤!”

长孙无忌没有看奏本,他看着窗外,缓缓说道:

“陛下,把我们四人,架在了火上。这五年,怕是再无安宁之日了。”

与此同时。

长安城外,一座新挂牌的巨大府邸前。

“元帅府”三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李靖站在府门前,身后是程咬金、尉迟恭、叶凡等一众将领。

“传我将令!”

李靖声音沉稳。

“命,五大军区,即刻上报兵员缺额,制定扩军计划!命,兵部、工部,协同作业,三个月内,拿出新型铠(甲)、兵刃、弓弩的样品!”

“是!”

“老程,老黑。”

李靖看向程咬金和尉迟恭,“你们二人,负责督办此事。”

“放心吧,元帅!”

程咬金拍着胸脯保证。

而在长安城的另一头,西门之外。

长孙冲一身玄色锦衣卫飞鱼服,腰佩绣春刀,亲自为两支百人队伍送行。

他们没有骑马,只牵着几头用于驮运物资的骆驼,穿着最普通的布衣,看上去就像两支不起眼的商队。

“记住你们的使命。”

长孙冲将两卷用油布包好的羊皮纸,分别交给两个领队。

“一卷,是陛下给的希望。另一卷,需要你们用双脚,用鲜血,去将它填满。”

“你们是大唐的眼睛,也是大唐的先锋。此去,九死一生。若能回来,封侯拜将!若回不来,你们的名字,将刻在英烈祠的第一排!”

“我等,万死不辞!”

两名领队,将羊皮纸紧紧揣入怀中,对着长孙冲,对着长安城,重重一拜。

而后,他们转身,没有再回头,带着队伍,一队向西,一队向南,汇入了官道上南来北往的人流之中,很快便消失不见。

一股磅礴的变革浪潮,正从长安这座帝国的中心,向着四面八方,席卷而去。

太极殿散朝后。

叶凡谁也没理,直接溜出了皇宫。

他没有去元帅府,也没回自己的国公府,而是拐进了东市,找了个最热闹的食肆,点了一大碗羊肉汤,几张胡饼,自顾自地吃了起来。

“叶小子!”

程咬金的大嗓门从背后传来,他一屁股坐到叶凡对面,拿起一张胡饼就往嘴里塞。

“俺就知道你在这!怎么,不去元帅府议事,跑这儿偷懒来了?”

叶凡喝了口汤,慢悠悠地说道:“事都让你们干了,我再去,不是添乱吗?”

“你这小子!”程咬金笑骂道,“这天,都被你给捅了个窟窿,你倒好,跟个没事人一样!”

叶凡抬起头,看着食肆外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的长安街头,轻声说道:

“我只是想让这儿,一直这么热闹下去。”

程咬金嚼着胡饼的动作,停了下来。

他看着叶凡,忽然觉得,自己好像从来没看懂过这个年轻人。

叶凡吃完最后一口胡饼,站起身,扔下几枚铜钱。

“程叔,你慢吃。”

“你去哪?”

“回家。”叶凡伸了个懒腰,“天塌下来,也得回家抱老婆孩子。”

说完,他便汇入人流,消失不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