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 > 第233章 叶小子,你想当天下的皇帝吗?

太极殿。

早朝的气氛透着一股子说不出的古怪。文武百官列队站好,却没人敢先开口。

大家的眼神,总是不由自主地往那几个宫里的内侍身上瞟。

程咬金憋不住,凑到尉迟恭身边,压低了嗓门。

“老黑,你说这事儿邪门不?让公公去伺候猪,那猪还能吃吗?”

尉迟恭黑着脸,闷声闷气地回了一句。

“不知道,但叶小子弄出来的东西,邪门,管用。”

“肃静!”

王德一声尖细的唱喏,压下了所有的窃窃私语。

李世民龙行虎步,走上龙椅。他没像往常一样先问政事,目光直接扫向了殿下的百官。

“昨日,朕与几位爱卿,商议了京郊养殖场之事。”

他的声音很平淡,听不出喜怒。

长孙无忌站出一步,拱手道:“陛下,臣以为,此事实在有伤国体……”

“国体?”李世民打断了他,嘴角勾起一抹弧度,“辅机,你先别急着说国体。王德!”

“奴婢在。”

“宣读京郊养殖场的奏报。”

王德展开一卷黄绸,清了清嗓子,用一种近乎咏唱的调子念道:

“奏报陛下:京郊养殖场,自建立至今,历时三月。首批试养彘五十头,由宫中内侍李公公等人亲授‘去势’之法。”

听到“去势”两个字,殿中不少官员的嘴角都抽搐了一下。

“五十头,无一伤亡。三月之内,食量大增,性情温顺。出栏时,平均体重,比入栏时,翻了整整一倍有余!”

“哗——”

殿内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呼。

三个月,体重翻一倍?这是养猪还是吹气?

王德没理会众人的反应,声音拔高了几分。

“昨日,已宰杀一头,得净肉一百五十斤!

其肉,经御膳房烹制,陛下亲尝。肉质肥美,入口即化,无半点膻腥之气!”

“陛下有旨:此肉,可为天下绝品!”

王德念完,将黄绸一收,退到一旁。

整个太极殿,鸦雀无声。

程咬金张大了嘴巴,喃喃自语:“乖乖,一百五十斤肉?俺老程打一头熊,也未必有这么多肉!”

李世民看着百官那副呆若木鸡的样子,心情舒畅。

他站起身,缓步走下台阶。

“诸位爱卿,现在,谁还觉得,此事有伤国体?”

长孙无忌的脸涨成了猪肝色,他张了张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一眼,两人眼中都是掩饰不住的狂喜。

“陛下圣明!”房玄龄第一个跪了下去,“此法若能推行全军,我大唐将士,再无肉食之忧!国库之重负,可减半数!”

“臣附议!”杜如晦也跟着跪下。

有了两位宰相带头,其余官员哪还敢有异议,呼啦啦跪倒一片。

“陛下圣明!武国公神人也!”

李世民很满意这个结果,他摆了摆手。“都起来吧。”

他没有回到龙椅,而是走到了大殿中央的舆图前。

“祥瑞,朕有了。肉食,朕也有了。”他的手指,在舆图上缓缓划过,“我大唐的将士能吃饱,百姓也能吃饱。然后呢?”

他转过身,目光锐利如刀。

“秦朝,修长城,统一六国,何其强盛?亡了。”

“隋朝,开运河,征伐四方,何其富庶?也亡了。”

“他们不缺粮食,也不缺兵马。他们缺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像一座大山,压在所有人的心头。

大殿内,落针可闻。

李世民的目光,最终落在了那个从头到尾都站在角落里,哈欠连天的叶凡身上。

“守拙,你来说。”

叶凡一愣,一脸无辜。

“陛下,臣就是个武夫,哪懂什么治国安邦的大道理。”

“少废话!”李世民瞪了他一眼,“朕让你说,你就说!说错了,朕不怪你!”

“那……臣就随便说说?”叶凡试探着问。

见李世民点头,他才懒洋洋地从怀里掏出一卷奏折,递给了旁边的王德。

“陛下,这是臣前些日子闲着没事,瞎琢磨的一些东西,您随便看看就行。”

王德将奏折呈上。

李世民展开一看,只见封面上写着八个大字。

“大唐五年国策——固本培元,再造乾坤!”

李世民眼皮一跳,他抬头看了一眼叶凡,又低头看向奏折。

他没有自己看,而是直接将奏折递给王德。

“念!”

王德深吸一口气,开始宣读。

“国策其一:休养生息。五年之内,大唐对外,不动刀兵!”

“嗡!”

这话一出,整个朝堂瞬间炸了锅。

“什么?不动刀兵?”程咬金第一个跳了出来,“叶小子,你疯了!

我大唐如今兵强马壮,正是开疆拓土,建功立业的时候!你让咱们把刀都收起来?”

就连房玄龄和杜如晦,都露出了不解的神色。

群臣已经体会到,版图扩张所吃到的福利,让的大唐的经济实现了突飞猛进。

甚至这几年户部的库房,每年都会修建好几个新的,用来存放钱财、物资。

叶凡没理会他们,只是看着李世民。

李世民面无表情,只是吐出一个字:“念!”

王德硬着头皮继续念:“国策其二:强军备战。五年之内,不动刀兵,不代表不做准备。当行兵制改革。”

“可于草原,征召骑兵二十万,戍守北疆。

可于西藏,征召盾兵十万,戍守西境。可于高句丽,征召轻步兵十万,以固东疆。”

“此举,既可安抚新附之民,又能减少汉家儿郎远赴边关之苦。

让他们,用自己的血,去保卫他们的新家园。”

“而我大唐中部军区,常备精锐五十万!

此五十万,皆为汉家儿郎,装备最优良的铠甲,最锋利的兵刃!

他们,是我大唐悬在天下头顶的利剑!剑在鞘中,天下不敢动!”

刚才还吵嚷的武将们,全都安静了下来。

他们品味着这段话,眼睛越来越亮。

这个法子,狠!

王德咽了口唾沫,继续念:“凡大唐五大军区司令、元帅,任期五年。

期满,必须调离,轮换至其他军区。终其一生,不得在同一军区,任职两次!”

“唰!”

所有武将的脸色,齐齐一变。

程咬金、尉迟恭、李靖等人,都下意识地皱起了眉头。

这是釜底抽薪啊!这是要彻底杜绝武将拥兵自重的可能!

他们看向龙椅上的李世民,只见李世民的眼中,闪过一道精光。

“念!”

“国策其三:革新吏治。陛下日理万机,当设内阁,以辅国政。”

“臣举荐:赵国公长孙无忌,梁国公房玄龄,莱国公杜如晦,魏国公魏征,为首批内阁辅臣。

凡民生政务大事,先由内阁议定,呈送陛下。陛下决断之后,再交由六部执行。”

听到自己的名字,房玄龄四人浑身一震。

这是何等的信任!又是何等的权力!

可还没等他们激动完,王德的下一句话,就让他们如坠冰窟。

“设元帅府,总领天下兵马。军中将领升迁、调动、军备、粮草,皆由元帅府统管。

内阁,不得干涉军务。元帅府,亦不得干预政事。”

“军政分离!”

这四个字,像四记重锤,狠狠砸在每个人的心上。

文官们看着武将,武将们看着文官,眼神都变了。

叶凡这小子,是要把大唐的根基,都给刨开,重新再立一遍啊!

王德念完,全身都已被冷汗浸透。他捧着那卷薄薄的奏折,只觉得它重如泰山。

整个太极殿,针落可闻。

所有人都站着,一动不动,像一尊尊泥塑的雕像。

他们都在消化着这份石破天惊的“五年国策”。

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足以在大唐掀起滔天巨浪。

所有人的目光,最后都汇聚到了龙椅之上的那个人身上。

他们都在等待。

等待这位大唐的皇帝,对这份足以改变天下格局的奏折,做出最终的决断。

李世民缓缓坐回龙椅,他没有看任何人,只是看着叶凡,许久,才开口问了一句。

“叶小子,朕问你。”

“你,是想当天下的皇帝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