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 > 第213章 此心安处,即为大唐

永安镇的木栅栏缺口,像一道丑陋的伤疤。

幸存的唐军府兵,靠着盾牌,大口喘着粗气。

在他们身边,那些拿着锄头、扁担的官奴,也一个个瘫坐在地上,身上不是血就是泥。

一个断了胳膊的唐军校尉,正被一个高句丽妇人笨拙地包扎着伤口。

那妇人一边流泪,一边用从自己衣服上撕下的布条,死死勒紧校尉的臂膀。

校尉疼得龇牙咧嘴,却拍了拍那妇人的肩膀。

“大嫂,谢了。你这手劲,比俺婆娘还大。”

妇人听不懂,只是一个劲地摇头,嘴里用蹩脚的汉话重复着:“肉……肉汤……还有。”

镇子中央,几口大锅已经重新架起。

这一次,锅里炖的,是唐军带来的军粮,还有刚刚战死的靺鞨人的战马。

热气腾腾的肉汤,不分彼此,分给每一个活下来的人。

一个唐军小兵,把自己的那碗,递给了一个刚在战场上用身体帮他挡了一箭的高句丽少年。

那少年看着碗里的肉,又看看小兵,咧开嘴笑了,露出一口白牙。

高坡之上,返回安东城的队伍,一路沉默。

程咬金骑着马,嘴里不住地咂舌。

“他娘的,俺服了。那帮小子,拿着烧火棍就敢跟骑兵玩命,比俺手下有些兔崽子还猛!”

房玄龄坐在马车里,根本没听程咬金嚷嚷。

他手里拿着炭笔,在一卷羊皮纸上飞快地写着什么,嘴里还念念有词。

“印刷之术,国之利器。当设书局,广印蒙学、农时、算术之书,遍发天下州县……耗费几何,收益几何……”

他的脸上,是一种近乎狂热的兴奋。

只有孔颖达,独自骑着一匹马,落在队伍最后面。他看着远处夕阳下,那座正在拔地而起的安东城,眼神空洞。

一整天的见闻,像一把大锤,把他脑子里那些根深蒂固的东西,砸得稀碎。

当晚,叶凡正在帅府的沙盘前,重新规划安东都护府的道路网。一个亲兵走了进来。

“元帅,孔祭酒求见。”

叶凡放下手里的小木旗,点了点头。

“请他去城楼。”

安东城的城楼上,月光如水。

叶凡提着一壶酒,两个杯子,走上城楼时,孔颖达正凭栏远眺。

老人的背影,在夜风中显得有些萧瑟。叶凡把酒和杯子放在城垛上,自己倒了一杯。

“孔夫子,喝一杯暖暖身子。”

孔颖达没有回头。

“武国公,你可知老夫今日,看到了什么?”

他的声音沙哑,听不出情绪。叶凡喝了一口酒,没说话。孔颖达缓缓转过身,他看着叶凡,看了很久。

“老夫看到,一群高句丽的降民,高喊着‘大唐万胜’,用血肉之躯,去保护大唐的府兵。”

“老夫看到,你所谓的‘性本恶’,教出来的,是一群为了保住饭碗,就敢悍不畏死的疯子。”

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声音里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疲惫。

“你用铁和血,抹去了一个族群的记忆。又用米和肉,为他们塑造了一个新的灵魂。”

“老夫皓首穷经,读了一辈子圣贤书,却从未想过,‘教化’二字,可以如此行事。”

孔颖达的目光,扫过城下那些星星点点的灯火。

那每一盏灯火下面,都是一个刚刚拥有自己家园的“**”。

“于道,”孔颖达的声音很轻,“你是魔。你让子告亲,让民忘祖,视人伦纲常如无物。”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声音却变得更加沉重。

“于国,你却是圣。你用最短的时间,最粗暴的手段,让这片土地,真真正正地,刻上了‘唐’字。”

叶凡终于开口了。他指着下方的万家灯火,声音平静。

“孔祭酒,你看他们。”

“对他们而言,没有那么多大道。仁义道德,填不饱肚子。祖宗牌位,挡不住刀子。”

“能让他们活下去,能让他们安居乐业,能让他们的孩子有饭吃、有衣穿,不用再担惊受怕的地方,就是故乡。”

叶凡举起酒杯,遥遥对着城下的灯火。

“此心安处,即为大唐。”

孔颖达的身子,微微一震。

此心安处,即为大唐!

这八个字,像八座大山,压在了他的心头。

他一生所追求的,不就是让圣人之道,光照四海,让天下万民,皆沐唐风,心向长安吗?

可他用了一辈子,也只是在长安城里,教出了一批懂得引经据典的士子。

而眼前这个年轻人,只用了不到一年,就在这片蛮荒之地,教出了一群愿意为“大唐”二字去死的百姓。

他输了。输得一败涂地。

孔颖达沉默了很久很久,久到夜风吹凉了叶凡杯中的酒。

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走到叶凡面前,撩起官袍的下摆。

然后,对着叶凡,行了一个标准到无可挑剔的大礼,深深地,拜了下去。

“老夫……受教了。”

这一拜,不是拜叶凡。

是拜他身后的那座城,是拜城里的万家灯火。

叶凡没有去扶。他坦然地受了这一拜。

“回京之后,”孔颖达直起身,他的腰杆,似乎比之前更弯了一些,“老夫会将此行所见所闻,一字不差地,禀明陛下。”

巡查团走了。带着房玄龄那份足以让户部所有官吏都发疯的计划书,带着程咬金满肚子的惊叹,也带着孔颖达的沉默。

安东城,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工地上的号子声,学堂里的读书声,还有新开的集市上,南来北往的商贩讨价还价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独属于这座边疆新城的交响乐。

叶凡的日子,又变得“清闲”起来。

每天不是去工地看看水泥路的铺设进度,就是去印刷厂看看新教材的印刷数量,偶尔去军营转一圈,看看秦怀玉操练新兵。一个月后。一骑八百里加急的快马,冲进了安东城。

信,是直接送到帅府的。

信封上,是李世民那龙飞凤舞的字迹,写着“武国公亲启”。

可叶凡拆开后,看到的,却是另一番娟秀而熟悉的笔迹。是长孙皇后的信。

叶凡的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信不长,内容也很简单。

“守拙,安东之事,陛下阅孔爱卿奏报,甚为欣慰,于朝堂之上,三赞‘此为不世之功’。”

看到这里,叶凡的脸上并没有喜色。

他知道,皇后的信,重点从来都在后面。

“然,朝中非议未平。有御史弹劾,言你于边疆拥兵自重,教化之法,类同前隋暴政,恐有自成一国之心。”

叶凡的眼神,冷了下来。他看着那句“自成一国”,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年关将至,陛下已下旨,认命江夏王李道宗为新的安东都护府大都督,待与江夏王交割完毕,便即刻回京述职。”

“凡儿,速速回京。让朝堂上那些人看看,你仍是我大唐的武国公,而非安东的土皇帝。”

信的最后,还有一行小字,笔迹柔和了许多。

“另,长乐甚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