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 > 第166章 武状元开科,海贸兴邦

太极殿内,烛火摇曳。

叶凡接过长孙冲递来的密报,快速扫了一遍。高句丽边境频繁调兵,探子往来不断,甚至有小股部队越境挑衅。

“陛下,高句丽这是在试探我大唐的底线。”叶凡将密报放在案几上。

李世民眼中闪过怒火:“隋朝三征高句丽而败,朕心中一直不甘。如今我大唐国力日盛,正是雪耻之时!”

“陛下息怒。”叶凡拱手道,“臣以为,此时征伐高句丽,时机尚未成熟。”

“为何?”李世民皱眉。

叶凡走到舆图前,指着东北方向:

“陛下,我大唐虽强,但东岛州初建,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维持。五大军区刚刚成立,新帅上任,军心未稳。”

“再者,国库虽不至于伤筋动骨,但连年征战,消耗甚巨。”

叶凡转身面向李世民,“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也。”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脚步声。

长孙无忌、魏征、房玄龄、杜如晦鱼贯而入。

“陛下,臣等听闻高句丽有异动?”长孙无忌上前询问。

李世民将密报递给众人传阅:“高句丽小儿,竟敢挑衅我大唐威严!”

魏征看完密报,沉声道:“陛下,臣以为武国公所言极是。当下我朝内政改革正值关键时期,不宜轻启战端。”

房玄龄也点头附和:“陛下,新政推行需要稳定的环境。若此时征伐高句丽,恐怕会影响改革进程。”

杜如晦接过话头:“况且五大军区初立,各部磨合尚需时日。贸然出兵,恐有不测。”

长孙无忌最后开口:“陛下,臣以为当循序渐进。待新政尘埃落定,兵强马壮之时,高句丽唾手可得。”

李世民听着众臣的劝谏,心中的怒火渐渐平息。

他在殿中踱了几步,最终叹了口气:“诸位爱卿所言有理,朕不该意气用事。”

叶凡见李世民情绪稳定下来,趁机开口:“陛下,臣还有两个建议。”

“说来听听。”李世民重新坐回龙椅。

“第一,我大唐有文状元,却无武状元。”

叶凡拱手道,“文可治国,武可安邦,当齐头并进。臣建议开设武举,选拔武将人才。”

李世民眼睛一亮:“武举?这个想法不错。”

魏征皱眉道:“武国公,武举如何考试?总不能只比力气大小吧?”

叶凡早有准备:“武举分三科。第一科考骑射,第二科考兵法,第三科考实战指挥。”

“骑射好理解,兵法也能笔试。”

房玄龄疑惑道,“这实战指挥如何考核?”

“搭建沙盘,模拟战场。”

叶凡解释道,“给考生一定兵力,让他们指挥作战。胜负高下,一目了然。”

杜如晦拍手叫好:“妙!这样选出来的武将,必定文武双全。”

李世民满意地点头:“就按守拙说的办。礼部负责制定具体章程,明年春天开始实施。”

“臣遵旨。”众人齐声应道。

叶凡见第一个建议通过,继续道:“第二个建议,关于发展商业。”

“哦?”李世民来了兴趣,“详细说说。”

叶凡走到舆图前,指着东岛州的位置:“陛下,臣在东岛州时,派遣船队向西探索,发现了不少小国。”

“这些小国物产丰富,但缺少我大唐的茶叶、丝绸、瓷器。”

叶凡在地图上画了一条线,“臣建议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原货物远销海外。”

长孙无忌眼中闪过精光:“武国公的意思是,让商人出海贸易?”

“正是。”叶凡点头,“不过朝廷要收税。按市场价向商人收取货物所赚利润的三成作为税收。”

房玄龄快速心算了一下:“如果贸易兴盛,这笔税收确实可观。”

杜如晦担心道:“可是出海贸易风险极大,商人未必愿意。”

叶凡胸有成竹:“所以朝廷要给予支持。提供海图,派遣护卫,甚至可以入股分红。”

“入股分红?”李世民被这个新词吸引了。

“陛下可以国库出资,与商人合作经营。”

叶凡详细解释,“朝廷出钱出船,商人出人出技术,利润按比例分成。”

魏征皱眉:“这样做,会不会有损国体?”

叶凡摇头:“魏大人,赚钱不丢人。况且这样做,既能增加国库收入,又能促进商业发展,一举两得。”

李世民沉思片刻:“守拙,你觉得这海上贸易,一年能为国库增收多少?”

叶凡伸出三根手指:“保守估计,一年的税收不下于,一千万两。”

“一千万两?”殿内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这个数字实在太惊人了。要知道,大唐一年的税收总额也不过千万贯左右。

房玄龄激动道:“若真有上千万两,国库每年的收入定能更上层楼!”

杜如晦也点头:“有了这笔钱,无论是修路建城,还是练兵备战,都不会再受到掣肘。”

李世民站起身来:“好!就按守拙说的办!户部立刻制定章程,工部负责造船,兵部派遣护卫。”

“臣等遵旨!”众人齐声应道。

叶凡见两个建议都被采纳,心中松了口气。

这样一来,既转移了李世民征伐高句丽的注意力,又为大唐的发展找到了新的方向。

“陛下,臣还有一个小建议。”叶凡继续道。

“还有?”李世民笑道,“今日你这建议可真不少。”

“海上贸易需要大量船只,臣建议在东岛州设立造船厂。”

叶凡解释道,“那里木材丰富,工匠众多,正适合造船。”

长孙无忌点头:“武国公考虑周全。东岛州造船,确实比在内陆方便得多。”

李世民拍板:“就这么定了!工部立刻派人前往东岛州,筹建造船厂。”

散朝后,叶凡走出太极殿,心情轻松了不少。

长孙冲追了上来:“叶大哥,你今天这几个建议,可真是高明。”

叶凡摆手:“什么高明不高明的,都是为了大唐好。”

“特别是那个海上贸易,三百万贯的税收,想想都让人激动。”长孙冲眼中闪着光芒。

叶凡笑了笑:“长孙兄,你要是有兴趣,也可以参与进来。锦衣卫的情报网络,对海外贸易很有帮助。”

长孙冲眼睛一亮:“叶大哥,你的意思是?”

“锦衣卫可以提前收集海外各国的情报,了解他们需要什么货物,愿意出什么价格。”

叶凡拍了拍长孙冲的肩膀,“这样商人出海就不会盲目,成功率大大提高。”

长孙冲兴奋地搓着手:“好主意!我这就去安排人手,收集海外情报。”

两人正说着话,程咬金从远处走了过来。

“叶小子!”程咬金大声喊道,“听说你又给陛下出了好主意?”

叶凡笑道:“程叔,消息传得这么快?”

“那是当然!”程咬金得意道,“武举的事,整个军中都传遍了。老程我虽然年纪大了,但还想试试呢。”

叶凡哭笑不得:“程叔,武举是给年轻人准备的。您老人家就别凑热闹了。”

“谁说老程不能参加?”

程咬金瞪眼道,“老程虽然五十多了,但宝刀未老!”

长孙冲在旁边偷笑:“程叔,您要是去参加武举,那些年轻人还怎么出头?”

程咬金挠了挠头:“这倒也是。算了,老程就不去欺负小辈了。”

三人说笑着走出皇宫,夕阳西下,长安城笼罩在金色的光辉中。

叶凡望着远方,心中盘算着接下来的安排。

武举要筹备,海上贸易要启动,造船厂要建设,每一件事都需要精心安排。

不过这些都是好事,至少比打仗强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