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想在风口起飞的猪 > 第228章 涟漪渐起

想在风口起飞的猪 第228章 涟漪渐起

作者:歪歪漫画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3 11:16:41

“归农生态指数”的发布,就像在平静如镜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经过精心打磨的巨石,其所引发的涟漪远远超出了陈飞和苏小倩的预料。

这一指数的影响力首先在高端消费市场显现出来。

长久以来,消费者们在面对“有机”、“绿色”、“无公害”等各种标签时,常常感到困惑不已,难以辨别其真伪。

然而,“归农生态指数”的出现,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相对清晰、可靠的衡量标准。

在“归农”社区的后台,关于“彩虹梨”和“云岭松茸”的咨询量和订单量如火山喷发般急剧增长。

尤其是那些附带详细生态报告的高端礼盒版本,更是一上架便被抢购一空,几乎瞬间售罄。

更令人惊喜的是,一些企业客户和高端酒店也开始联系“归农”,希望建立长期供应关系,并将使用通过“归农生态指数”认证的食材,作为自身企业社会责任和品质追求的一种体现。

这种市场反响犹如春风拂面,给桃源村的合作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效益。

他们第一次如此真切地体会到,原来“保护好山水”并非仅仅是一种理念,而是能够实实在在地转化为真金白银的收入。

永昌爷凝视着账本上那显着增长的集体分红数字,他那布满皱纹的脸庞像一朵盛开的菊花,笑得合不拢嘴。

他满心欢喜地对徒弟们说道:“看看吧,孩子们,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再加上你们这些新娃娃们的巧思妙想,咱们这地里的‘金疙瘩’才算是真正被刨出来啦!”

村民们的积极性被这一成果极大地调动起来,他们对合作社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不仅如此,他们还开始主动向技术团队提供一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但尚未被传感器覆盖到的生态细节。

比如,某种特定鸟类的回归,这可能意味着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

又或者是某种指示性苔藓的生长情况,这或许能反映出土壤质量的变化。

然而,这股积极的涟漪并没有局限于桃源村内部,它还波及到了竞争对手的阵营。

吴瀚海得知桃源村的成功后,紧急召开了一场战略会议,会议室内的气氛异常凝重。

市场部汇报了“归农”指数发布后,他们旗下几款主打“高科技”概念的水果在高端渠道遭遇的阻力——一些原本摇摆的采购商开始明确要求他们提供类似“归农”那样的、可量化的生态价值证明。

“我们也有数据!”一位技术高管不服气地说,“我们的生长周期、糖度、果径均匀度,都比他们强!”

“但我们的数据里,没有‘故事’,没有‘温度’,更没有消费者现在关心的‘生态账本’。”吴瀚海冷静地打断他,手指敲着桌上“归农”的评估报告,“消费者为‘归农’支付的溢价,不仅仅是买水果,是买一种参与感,一种对环境做出贡献的自我认同。这是我们用效率和成本控制无法直接提供的价值。”

他意识到,单纯的防御和模仿已不足够。“新农科技”必须构建自己的叙事体系。

他下令成立一个专项小组,代号“深蓝计划”,旨在快速研发一套属于“新农科技”的“可持续农业评估体系”。

要求是:既要能对标“归农生态指数”的核心维度,又要突出“新农科技”在精准、高效、资源节约(尤其是节水、节肥)方面的技术优势。

与此同时,他果断地命令公关部门迅速行动起来,精心策划一系列别出心裁的活动。

这些活动的核心目标便是着重宣传“新农科技”是如何巧妙地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大幅削减农药的使用量,并对灌溉系统进行优化升级的。

通过这些努力,“新农科技”虽然没有直接参与环境保护,但却在“间接”层面上为环境保护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正当“新农科技”全力以赴地调整策略之际,一股意想不到的力量如磁石般被“归农生态指数”所吸引——这股力量来自于国内一家声名显赫且极具影响力的公益基金会,名为“绿水未来”。

该基金会的负责人对“归农”所倡导的将生态价值进行量化和市场化的创新模式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赞赏。

他们认为,这种独特的模式为解决长期以来困扰人们的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种极具潜力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他们主动提出,希望资助“归农”将这套指数体系应用到国内其他几个生态脆弱但农产品特色鲜明的地区,进行试点推广,探索“生态补偿”的市场化路径。

这个提议让陈飞和苏小倩心潮澎湃。这意味着“归农”的模式不再局限于桃源村一隅,有机会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去验证和生长。

但这也意味着巨大的挑战:如何保证指数在不同地域、不同作物上的适用性和公正性?团队的人力物力能否支撑?这会不会过早地分散他们聚焦于桃源村深度实践的精力?

机遇与风险并存,扩张的诱惑与深耕的定力,考验着两位年轻创始人的战略眼光。

与此同时,在网络的某个角落,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开始悄然出现。

几个粉丝量不小的科普博主,几乎在同一时间发布了对“生态指数”这类概念的质疑文章。

论点集中在:“过度强调玄学的‘生态指标’,是否在制造新的消费焦虑?”

“用几十个指标来评估一颗梨,是不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和营销的噱头?”

“所谓的‘社区福祉’,是否只是品牌方筛选出来美化自身的说辞?”

这些文章逻辑缜密,引用了部分学术观点,表面上是在进行理性讨论,但行文之中,却隐隐将矛头指向了“归农”作为商业机构的“动机不纯”。

虽然尚未形成大规模的舆论风波,但苏小倩敏锐地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

她立刻组织团队,准备基于详实的数据和透明的过程,进行有理有据的回应。

她知道,当一种新的标准开始挑战旧有秩序时,必然会引来质疑和反扑。

这第一波舆论的涟漪,或许只是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