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想在风口起飞的猪 > 第221章 新农的挑战

想在风口起飞的猪 第221章 新农的挑战

作者:歪歪漫画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3 11:16:41

三年时间,足以让一个品牌从喧嚣归于沉寂,也能让一种模式从稚嫩走向成熟。

“归农”无疑是后者。如今的“归农”联盟,不再是那个需要靠融资输血、追求爆炸式增长的创业公司,它更像一个稳健的、拥有独特灵魂的社会企业。

核心产品线“彩虹梨”、“云岭菌”、“黑土优粮”、“江南蟹”等,已然成为高端品质和生态农业的代名词,在国内外市场都拥有了一批忠实且高净值的拥趸。

“归农学堂”不仅办得风生水起,而且还成为了一座连接城乡、传播可持续生活理念的重要桥梁。

时光荏苒,陈飞和苏小倩的爱情结晶——他们的儿子陈念归,如今已经三岁了。

这个小家伙在桃源村的田埂上和“归农学堂”的孩童乐园里快乐地成长着,每天都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由于长时间在户外活动,他的皮肤被晒得黝黑,但那双眼睛却像山涧的清泉一样明亮,透露出纯真和好奇。

陈飞也在岁月的磨砺中逐渐褪去了最后一丝青年企业家的青涩,他的气质变得愈发沉稳内敛。

如今的他,更喜欢待在桃源村,亲自参与田间劳作,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同时也能更好地陪伴家人。

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他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归农”这一理念更为深远的意义,探索如何让人们回归自然、回归本心。

而苏小倩,则凭借其细腻的洞察力和出色的沟通能力,在联盟内部发挥着重要的协调作用,并负责对外的文化交流工作。她的气质温婉而坚定,无论是与团队成员还是与外界人士交流,都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事务,展现出非凡的领导才能和亲和力。

然而,平静的海面下,新的暗流正在涌动。

一种名为“智慧精准农业”的风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席卷全球农业领域。

与“归农”强调生态、传统、人文的路径不同,这股新风潮的核心是“数据驱动”和“极致效率”。

通过部署在田间地头的传感器、无人机以及先进的AI算法,这一创新技术能够实现对每一株作物的生长环境、营养状况以及病虫害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和精准干预。

这一系统号称可以将农作物的产量最大化,同时将成本降至最低,并实现全年无休的标准化生产。

引领这股风潮的,正是一家名为“新农科技”的初创公司。

该公司以其独特的技术和理念,吸引了众多关注和投资。

而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是一位名叫吴瀚海的年轻博士。

他毕业于顶尖的AI实验室,拥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吴瀚海言辞犀利,逻辑严密,极具煽动力,他的观点常常引起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在各种科技论坛和投资峰会上,吴瀚海毫不客气地将“归农”这类传统农业模式归类为“农业浪漫主义”和“小农经济的余晖”。

他认为这种模式效率低下,无法满足未来人口增长和资源紧缩的严峻挑战。相反,他坚信“新农科技”所代表的高科技农业才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他激情澎湃地宣称:“新农科技”将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彻底改变农业的面貌!通过先进的算法,我们能够精确地掌控每一个农业生产环节,就如同工业流水线上的精密操作一般。

这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都达到最优水平,真正实现精准、高效、可控的农业生产。

“新农科技”所展示的酷炫技术和描绘的宏伟蓝图令人惊叹不已,仿佛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农业时代。

这些创新理念迅速吸引了众多顶级风投的关注和青睐,他们纷纷看好“新农科技”的发展前景,资金如潮水般涌入。

随着估值一路飙升,“新农科技”成为了行业内备受瞩目的明星企业。

有了雄厚的资金支持,“新农科技”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圈地,建立起一座座现代化的“无人化智慧农场”。

这些农场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实现了从播种、施肥、浇水到采摘的全自动化操作,完全不需要人工干预。

在“无人化智慧农场”里,每一株蔬菜水果都经过了算法的精心优化,它们的生长过程被严密监控和调控,以确保品质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这种“算法优化”的蔬菜水果,不仅价格低廉,而且品相优良,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

借助主流电商平台和生鲜超市的强大渠道,“新农科技”的产品迅速切入市场,对传统农业模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尤其是那些坚持生态农业理念的企业,如“归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一些“归农”社区里的年轻用户开始讨论“新农科技”,对那种充满未来感的技术流露出好奇和向往。

甚至联盟内部,也有年轻的技术人员私下议论,觉得“归农”是否过于“传统”,是否应该引入一些更“前沿”的技术。

“飞哥,你看这个‘新农科技’的发布会了吗?他们说可以用AI预测病虫害,比我们靠经验判断精准多了。”一个刚从农大毕业加入不久的年轻员工,在技术讨论会上忍不住提出来。

陈飞看着屏幕上吴瀚海意气风发的样子,以及那些闪烁着科技光芒的设备和数据流,沉默了片刻。

他并非抗拒技术,桃源村也在使用一些智能滴灌、土壤监测设备,但他始终认为,技术应该是服务于土地和人的工具,而不是主宰。

“技术很好,可以提高效率,减少不确定性。”陈飞缓缓开口,“但我们不能忘记,我们最终追求的是什么。是仅仅更高、更快的产量吗?还是风味、是安全、是生物多样性、是土地的活力、是耕种者与自然的情感连接?‘新农科技’或许能解决前者,但它能给予后者吗?”

他环视众人:“我们的路,或许看起来慢,但每一步都踩在实处。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模仿别人,或者被别人的声音干扰,而是要把我们的路走得更深,更透。让市场,让消费者,自己去判断,什么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好’。”

话虽如此,陈飞心里清楚,“新农科技”代表的这股力量,来势汹汹,绝不可小觑。

这不仅仅是商业模式的竞争,更是两种农业哲学、两种未来图景的碰撞。

他知道,“归农”必须积极应对,不能固步自封。

他让苏小倩开始系统性地收集“新农科技”和类似模式的信息,并思考“归农”如何在保持内核不变的前提下,与时俱进。

新的挑战,已经兵临城下。

这一次,对手不再是魏东明那样**裸的资本掠夺者,而是披着科技外衣、理念截然不同的“颠覆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