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佬黎先是接了一通电话,随后前往渣打银行。如果我没猜错,那通电话应该来自雷耀扬。正是看到账户金额后,肥佬黎才展开后续行动。”
“他先回到家不断抽烟,显然在权衡利弊。接着又打了通长达三十分钟的电话。”
叶凡轻抚下颌,沉思道:“我推测…肥佬黎要采取更激进的行动了。”
李李没明白“行为升级”是什么意思。
叶凡解释:“在心理学上,这也叫阈值升级。”
经常看刑侦剧的人,对这个词应该不陌生。尤其在连环杀手身上,这个现象最明显。第一次作案可能很粗糙,第二次就可能有所改进。不止是手法,作案频率也会变化——随着阈值上升,凶手作案间隔越来越短,手段也越来越残忍。这就是连环杀手杀戮阈值不断提高的结果。
其他**也是如此。小时候,有根冰棍就知足;长大后,要房、要车、要钱;有了小的房,就想要更大的;有了普通车,就想要更豪华的;有了钱,就想要更多钱——这都是阈值升级的表现。
“去了一趟银行,阈值就提高了,行动也跟着频繁起来。”叶凡思索着,将第一通电话和今天东星社的行动联系起来。
“如果东星社是自己散货,根本不必大白天把货运到北角区。难道他们会在白天散货吗?风险太大了,东星社绝不可能这么做。”
想到这里,叶凡几乎肯定地说:“看来只有一种可能——这批货不是东星社自己散,而是要交给某个人。毫无疑问,这个人就是肥佬黎!”
通过梳理各个事件的时间顺序,将线索串联起来,找出最合理的解释,一切就清晰了。
很快,叶凡通过这个方法得出结论:“没错,阈值提高了,激发了肥佬黎的贪欲。所以他的第一通电话,是打给雷耀扬的。”
“剩下的两通电话,肯定也跟面粉生意有关。”
“查!”
叶凡立刻下令,“今天北角区全面加强监控,所有人都行动起来!”
“通知大飞,让他尽量观察北角区每个头目的动向,但千万不要打草惊蛇!”
“是!”李李应声道。
如果叶凡的推断没有错,
那么接下来肥佬黎必定会采取行动。
首先,他会接收东星社在北角区的货,随后进行销售。
人的贪欲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随着**不断膨胀,
叶凡明白,肥佬黎或许已经彻底释放了他的贪婪。
因此,他的行为升级了。
从最初的默许、配合,
到现在,已经要亲手参与,只为赚更多的钱。
这个转变,
正是从渣打银行开始的。
“看来雷耀扬给了他不少钱。”叶凡说道。
李李又问:“那凡哥,另外两通电话,肥佬黎是打给谁的?”
“呵…”
叶凡轻笑着拍了拍凑过来的李李的头。
“你真当我会算命啊?那两通电话打给谁,现在还不清楚。”
李李捂着头笑道:“没关系啦,反正我觉得你跟神仙也差不多了。”
她对叶凡打心底里佩服。
仅凭这些细微的变化,
就能推测出这么多事情。
这样的心思,已经可以用可怕来形容。
叶凡笑道:“我虽然还不知道那两通电话是打给谁的,”
“但我可以肯定一点——”
“答案很快就要揭晓了!”
这一点很明显。
东星社既然已经行动起来,
那么接下来北角区必然会有动静。
无论肥佬黎后面是打给心腹还是其他人,
只要盯紧那批面粉,
潜藏在水底的人,终将一个个浮出水面。
到了那一刻,自然就会明白,那两通电话究竟是打给谁的。
“我这就去传令。”李李说道。
“嗯,去吧。”叶凡应了一声。
没过多久,叶凡的命令便正式传达下去。
高晋部署在北角区的情报网络,开始全天不间断地高速运转。
同时,大飞也接到叶凡的指示,带着几名手下在北角区四处巡查。
果然,他发现有几个头目不见了踪影。
问起来,有的说在睡觉,有的说去了濠江,真假难辨。
大飞只需记下这些不在场的头目,回报给叶凡,剩下的真伪判断就交给情报网去甄别。
……
随后的几天,情况正如叶凡所预料的那样。
原本潜藏在水底的人,一个个浮出水面。
东星社每天向北角区运货,通过大飞提供的名单和高晋情报网的核查,锁定了几个可疑头目。
一旦有了目标,事情就好办多了。
专线跟踪之下,只要抓到一个,就能牵出其他有问题的头目。
所有人都被一一记录在案。
同时,观察中还发现,观塘区的大宇和九龙区的细眼也派了心腹前往东星社的放货点。
几天前肥佬黎打出的那两通电话是给谁的,此时已一目了然。
此外,高晋的情报人员还在肥佬黎家中安装了窃听设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