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无忧宫。威廉一世的书房内,气氛格外庄重。
大夏帝国代表团提出的那份合作计划草案,此刻正摆在德皇威廉一世、首相奥托·冯·俾斯麦、总参谋长赫尔穆特·冯·毛奇元帅、外交国务秘书伯恩哈德·冯·比洛以及财政、工业部门的几位核心大臣面前。
这是一场决定德国远东战略走向的最高级别闭门会议。
“诸位,”年迈的威廉一世首先开口,手指敲击着那份计划书,“这份来自南太平洋的‘礼物’,真是……很吸引人啊,同时也令人倍感压力。冯·比洛,你先简要介绍一下情况。”
冯·比洛站起身,恭敬地汇报:“陛下,首相阁下,诸位大人。大夏人的需求几乎涵盖了我们所有的工业领域:钢铁、军工、化工、电力、航运。订单总额初步估算,超过三亿马克,这还不包括长期的原材料供应和金融合作。”
“政治上,他们寻求的是一种非正式的‘战略性协作’,旨在打破英国的外交孤立,而非直接将我们拖入军事同盟。”冯·比洛继续说道。”
“三亿马克!”财政大臣忍不住低呼一声,脸上露出兴奋的神色,“这能带动我们多少工厂全力运转?能创造多少就业和税收?陛下,这简直是上帝赐予我们打破英国贸易壁垒的良机啊!”
工业部门的代表也是激动道:“陛下,首相!克虏伯、西门子、巴斯夫……几乎所有相关企业都在密切关注这次合作!他们一致认为,这是德国工业前所未有的大机遇!不仅能获得巨额利润,更能将我们的技术标准输出到一个庞大市场之中!”
然而,俾斯麦一直沉默着,抽着他的烟斗,烟雾缭绕中,面色凝重。等众人稍微平静,他才缓缓开口:“机遇?确实是巨大的机遇。但风险呢?先生们,我们不能只看“马克”,而忽略了其它的东西。”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世界地图前:“大夏帝国,一个由华人建立在澳洲的国家。二十年时间就统一了澳洲,击败了我们在那里的英国表亲,他们是富有侵略性的一个国家。而他们的皇帝同样野心勃勃。与他们进行如此深度绑定,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我们将彻底激怒伦敦!”俾斯麦加重了语气,“格莱斯顿和维多利亚女王会视为是一种背刺!我们在埃及、在东非、在全球的殖民地问题上,将面临英国更强烈的阻挠和报复!”
“我们确实需要在海外给英国制造麻烦,但是否需要亲自下场,与一个新兴国家进行如此深度的捆绑?这是否符合帝国的‘大陆政策’核心——专注于欧洲,避免过早卷入海外殖民地的直接冲突?”俾斯麦缓缓说道。
书房内一时间静了下来。俾斯麦的担忧是现实的。
这时,一直沉默的毛奇元帅开口了:“首相阁下的担忧很有道理。但是,从纯军事角度分析,一个强大的且与德国交好的大夏帝国出现在太平洋,本身就是对英国全球霸权体系最有效的牵制。”他拿起教鞭,指向地图。
“请看,英国皇家海军的力量是强大的,但并非无限的。他们必须同时维持本土舰队、地中海舰队、远东舰队、印度洋舰队等多支力量。如果大夏海军能够牢牢牵制住英国远东舰队甚至部分印度洋舰队的力量……”毛奇的教鞭又从欧洲划向远东,“那么,英国能投入到欧洲附近海域,用于威慑我国的海军力量就必然被削弱。这无形中增强了我国在欧洲的安全系数。”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而且,大夏提供的原材料,尤其是铁矿石和煤炭,对我国工业化和战争潜力是重要的补充。他们的订单,能极大促进我**工产业的发展和技术迭代。风险固然存在,但战略收益,或许远超我们目前的想象。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能在大洋上帮我们分担压力的伙伴,而不是一个永远需要我们去保护的婴儿。大夏,显然具备成为这样一个伙伴的潜力。”
冯·比洛适时补充:“首相阁下,大夏人非常聪明,他们提出的‘战略性协作’而非军事同盟,恰恰给了我们极大的回旋余地。我们无需为其安全做出明确承诺,但在经济、技术乃至外交声援上给予支持,就能获得巨大实惠,并实质性地削弱英国。这更像是一笔风险投资,而目前看来,成功的概率和回报率都极高。”
财政大臣再次强调:“陛下,抛开战略不谈,仅仅是经济上的收益,我们就无法拒绝。这将极大缓解国内的社会压力,推动技术革新,让帝国国力再上一个台阶。”
威廉一世仔细倾听着每一位重臣的意见,目光在地图上的德国和遥远的澳洲之间来回移动。他看到了俾斯麦的谨慎,也看到了毛奇描绘的战略蓝图,更看到了真金白银的诱惑。
良久,他做出了决断。
“首相的担忧是必要的警醒,我们必须时刻警惕英国的反应,并在合作中保持足够的灵活性,避免被拖入直接的对抗。”威廉一世首先肯定了俾斯麦,随即话锋一转,“但是,毛奇元帅和诸位大臣的分析也极具说服力。机遇稍纵即逝,德意志帝国不能因为畏惧英国的怒火而放弃如此有利于帝国发展的机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