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天佑那一声“准卿所请”,瞬间在整个大夏掀起了巨大的反响。政府各部门围绕着“称帝”这件头等大事,高速运转起来。
内阁总理处立刻升格为“帝国大典筹备总枢”,福伯这位老臣成了最忙碌的人。他召集内政部、法部(临时负责礼制)以及紧急抽调的精干官员,日夜不停地制定章程。
经过数轮激烈的讨论和洪天佑本人的最终圈定,新帝国的年号定为“武德”。取“以武立国,以德服人”之意,既彰显了大夏靠武力开拓的根基,也暗含了未来治理的愿景。
正式国号由“大夏王国”升格为“大夏帝国”。
登基地点定在新夏京王宫前的“承天广场”。时间初步定在1884年6月18日(洪天佑率众登陆澳洲纪念日)。
典礼流程融合了华夏传统帝王登基的核心仪式(如祭告天地、宗庙,接受群臣朝贺)和符合时代的新元素(如军队列阵、战舰鸣礼炮、民众观礼)。
为匹配帝国首都的地位,新夏京(珀斯)被赋予了一个更具象征意义的名字——神都。取“神圣帝都”之意,也暗含“神州”的延续感。
内政部组织人手,将洪天佑接受劝进、即将登基称帝的消息,以及“武德”年号、“大夏帝国”国号,通过官方邸报、新设立的《帝国公报》以及遍布各州府县镇的公告栏,向帝国全境发布。
同时,命令皇家电报局,将这一重大消息发往世界各大主要国家的首都和重要商埠。
消息所到之处,大夏本土一片欢腾!华人移民及其后代,无不激动万分。街头巷尾,茶馆酒肆,人们兴奋地谈论着“我们大夏也有皇帝了!”“咱们是帝国子民了!”各地华人社团自发组织庆祝,舞龙舞狮,鞭炮齐鸣。
对他们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位君主的加冕,更是在远离故土的南太平洋,建立起一个强大的,且属于华夏的帝国象征,洗刷了百年来海外华人备受欺凌的屈辱感,凝聚力和自豪感空前高涨。
爱尔兰裔、部分认同大夏的白人精英以及原住民代表,也感受到了这股强大的上升势头,对新帝国表示认同或接受。
然而,这份来自南太平洋的“帝国宣言”,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了伦敦唐宁街十号和白金汉宫的脸上。消息通过电报传到伦敦时,瞬间点燃了英国最高层的滔天怒火!
维多利亚女王在温莎城堡接到报告时,脸色铁青,将精美的瓷杯狠狠摔在地上。“狂妄!无耻的篡逆者!一个海盗、叛匪起家的暴发户,竟敢僭称皇帝?还占据了属于大英帝国的广袤领土?这是对帝国尊严最恶毒的侮辱!”女王愤怒的咆哮在宫廷内回荡。
首相格莱斯顿紧急召集内阁会议。殖民地大臣、外交大臣、海军大臣、财政大臣、陆军大臣等重臣齐聚一堂,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海面。
“这是对大英帝国全球秩序**裸的挑战!”殖民地大臣张伯伦勋爵拍案而起,“澳洲、新西兰、斐济、所罗门、新几内亚部分……他不仅非法占据,如今竟敢称帝?这等于宣告他窃取的领土永久合法化!必须予以最严厉的惩罚,否则帝国的威信将荡然无存!其他殖民地也会蠢蠢欲动的!”
外交大臣格兰维尔伯爵脸色阴沉:“他选择称帝,不仅仅是为了名号。这是在向世界宣告,大夏帝国将与大英帝国平起平坐!这严重破坏了现有的国际等级秩序。”
“我们必须联合其他列强,尤其是法国和俄国,在外交上彻底孤立这个狂妄的‘帝国’。立即召回驻新夏京的代办,驱逐大夏在伦敦的所有官方和非官方人员!”
海军大臣诺斯布鲁克勋爵是最强硬的:外交孤立和经济制裁需要时间!海军必须立刻行动!我建议:
第一,命令远东舰队主力(新组建的,当前主要在香港和新加坡)立刻南下,进入南太平洋海域,靠近斐济、所罗门一线进行大规模‘巡航演习’,展示武力!
第二,加强印度洋舰队实力,增派至少两艘主力铁甲舰,确保对印度洋航线的绝对控制。
第三,命令全球所有皇家海军基地,禁止任何悬挂大夏龙旗的船只进行补给、维修,违者扣押!我们要用舰炮告诉那个僭越者,谁才是海洋的主宰!” 他眼中闪烁着寒光,“必要时,封锁他的主要港口,掐断他的海上生命线!
财政大臣立刻跟进:“经济打击必须同步!”
第一,宣布即日起,大英帝国及其所有殖民地、保护国,断绝与大夏帝国的一切贸易往来!禁止进口大夏的羊毛、黄金、铁矿石、粮食!禁止向大夏出口任何机器设备、特种钢材、化工原料!
第二,伦敦金融城所有银行,立即冻结与大夏皇家银行及其关联企业的任何资金往来,拒绝处理任何涉及华元的交易!
第三,利用帝国在全球金融市场的支配地位,全力打压华元的国际信用,让华元在国际贸易中寸步难行!我们要让他的国库和银行系统尝尝厉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