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3年9月的澳洲东海岸。英国本土派来的“澳洲远征特遣旅”6000人在罗伯茨少将指挥下登陆悉尼,与殖民地残余的几千名英印部队和民兵汇合,组成了一支近万人的“联军”。
他们的目标很明确:用最快的速度、最残酷的手段,碾碎所有叛乱,恢复“秩序”!
......
昆士兰战场:朗里奇矿坑
“开炮!给我轰平那些矿渣堆!”英军指挥官,罗伯茨的心腹哈丁上校,骑在马上,指着远处矿工自卫军据守的矿坑工事。他身后,十二门崭新的12磅后膛野战炮发出震天的怒吼!
轰!轰!轰!
炮弹如同冰雹般砸在矿工们的简易阵地上!剧烈的爆炸掀起冲天的烟尘和碎石!木质的支撑架被炸断,此时血肉之躯在炮弹面前如同纸糊!
“顶住!顶住!” “铁镐”汤姆在震耳欲聋的爆炸和硝烟中嘶吼,但声音瞬间被淹没。他亲眼看到旁边一个抱着“大夏1876式”步枪的年轻矿工,被一发炮弹直接命中,上半身瞬间消失!温热的血肉碎块溅了他一脸!
炮火延伸!紧接着,冲锋哨响起!
“廓尔喀!前进!” 数百名身材矮壮、面目黝黑、手持阔头弯刀的廓尔喀士兵,在机枪火力的掩护下,以惊人的速度,猫着腰冲向被炮火犁过一遍的矿工阵地!他们根本不开枪,眼中只有近身杀戮的渴望!
“打!瞄准了打!”汤姆和残余的矿工拼命射击!但经历了猛烈炮击,人员伤亡惨重,火力稀疏了许多。廓尔喀士兵利用地形灵活躲闪,伤亡不大,转眼就冲到了阵地前!
“为了女王!杀!” 廓尔喀士兵发出野兽般的大吼,挥舞着弯刀跳入战壕!近身格斗,矿工根本不是这些从小在尼泊尔山区厮杀长大的职业佣兵的对手!阵地瞬间被突破!
“撤退!进矿洞!快!” 汤姆目眦欲裂,知道硬拼是死路一条!他带着剩下的几百人,放弃地表阵地,狼狈地退入错综复杂的矿坑深处。
此役,矿工自卫军伤亡超过1500人,被俘数百人。曾经飘扬的“血旗”被英军踩在脚下。朗里奇矿区地表陷落,矿工残部退入地下,转入残酷的坑道游击战。昆士兰内陆的起义烈火被暂时扑灭,但抗争依然存在。
......
新南威尔士,蓝山。险峻的砂岩峡谷和茂密的桉树林本是“芬尼亚自由军”的天然屏障。但在绝对的火力和兵力优势面前,地利也显得苍白。
罗伯茨少将亲自指挥,他根本不玩步步为营的战术。
“炮兵!目标,叛匪藏匿的山谷、隘口、伐木营地!无差别火力覆盖!把山给我轰平了!” 罗伯茨的命令道。
数十门12磅炮和调来的几门5英寸海军炮,被骡马拖到制高点,居高临下,对着地图上标记的“芬尼亚”活动区域,开始了丧心病狂的炮击!
轰隆隆——!
地动山摇!炮弹如同雨点般砸进峡谷,落在隐蔽的营地!巨大的爆炸掀起冲天的烟柱和火光!整个蓝山西麓笼罩在死亡的硝烟中!
炮击持续了整整一天一夜!随后,以廓尔喀营和英印锡克营为前锋的联军步兵,在机枪(此时英军已配备马克沁机枪)的掩护下,开始扫荡被炮火蹂躏过的区域。他们见人就杀,无论对方是否持有武器。投降?不接受!罗伯茨要的是“彻底根除叛乱的根基”!
“莫莉”带着残存的几百名战士,在山林和岩石间艰难转移。她亲眼看到一个小队的战友被包围在一个山洞里,英军没有强攻,而是直接往里面灌入火油,点燃!凄厉的惨叫声从洞内传出,久久不息!她也看到几个负伤的同伴被英军俘虏,被廓尔喀士兵用弯刀活活砍下头颅,挂在树枝上示众!
“莫莉”的心在滴血,但她死死咬住嘴唇,不让自己哭出来。“化整为零!分散突围!进悉尼城!让英国人知道,爱尔兰的复仇之火永不熄灭!”她下达了最后的命令,带着满心仇恨和屈辱,消失在硝烟弥漫的山林深处。
蓝山战役,“芬尼亚自由军”主力伤亡超过1200人,数个经营许久的秘密营地被彻底摧毁,囤积的武器弹药损失殆尽。爱尔兰人在新南威尔士的武装力量遭受毁灭性打击,残部潜入城市和乡村,转入地下抵抗和恐怖袭击。
......
维多利亚边境。面对神出鬼没的“黑鸢”原住民武装,罗伯茨的手段更加简单粗暴——焦土政策!
“烧!给我把靠近河岸的所有丛林、红柳林、芦苇荡,全部烧光!让那些躲在阴影里的老鼠无处藏身!”哈姆上校骑在马上,看着墨累河畔郁郁葱葱的植被,眼中只有冰冷的杀意。
英军士兵点燃了火把,将火油泼洒在干燥的丛林边缘。火借风势,迅速蔓延!在人为点燃的大火中化为一片焦黑!无数来不及逃走的动物被活活烧死,空气中弥漫着皮肉烧焦的恶臭。
失去了植被掩护,“黑鸢”的战士暴露在空旷的河滩和焦土上。英军的骑兵和装备精良的步兵,在炮火的指引下,开始进行拉网式的围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