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绝世推拿手 > 第110章 老街灯火,心病良方

绝世推拿手 第110章 老街灯火,心病良方

作者:追梦文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2 16:08:32

暮色像一块浸了水的灰布,沉沉地压在青石板铺就的老街上。

路灯还没亮,只有各家窗户透出的灯光,在渐浓的夜色里晕开一圈圈温暖而模糊的光晕。

陈孝斌此刻刚送走最后一位腰酸背痛的老街坊,正慢条斯理地收拾着推拿床,空气中还弥漫着淡淡的艾草和药酒混合的味道。

“吱呀 ——” 一声,诊所那扇上了年头的木门被推开一条缝,探进来一张布满愁云的老脸。

“孝斌…… 忙完了?” 是住在西边路口的老张头。

他佝偻着背,手里拎着一个瘪瘪的布袋子,平日里总是乐呵呵的脸上,此刻却像被揉皱的草纸,没一丝舒展。

陈孝斌抬头,看清是他,连忙放下手里的活儿:“张大哥,快进来坐。刚忙完,正准备关店呢。您这是……”

他注意到老张头眼下的乌青,那是一种深深的、疲惫到骨子里的颜色,比前几天见面时更重了些。

老张头叹了口气,挪着步子走到靠墙的椅子上坐下,把布袋子放在脚边,也没看里面装的啥。

他搓了搓粗糙、布满老茧的手,眼神有些涣散地落在诊所墙角那盆生机勃勃的绿萝上,半晌才喃喃道:“睡不着啊…… 这心里头,堵得慌。”

陈孝斌给老张头倒了杯热水,递过去:“您最近是看着憔悴了不少。上次见面就说睡不好,食欲不振,我还以为是天凉了,身子骨有点不适应。”

老张头接过水杯,双手捧着,却没喝,只是用掌心汲取着那点微不足道的暖意。

他苦笑一声,眼角的皱纹挤成了一团:“我这身子骨,硬朗着呢!年轻时候扛大包、拉板车,啥苦没吃过?这点毛病算啥。”

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下去,带着浓浓的无奈,“就是…… 就是这心里头,像是压了块大石头,喘不过气。”

“夜里头,眼睛闭上了,脑子却跟过电影似的,乱糟糟的,尽是些烦心事儿。”

“好不容易迷瞪一会儿,又尽做些噩梦,不是梦见小子掉沟里了,就是梦见店里着火了……”

陈孝斌在老张头对面的凳子上坐下,身体微微前倾,目光温和而专注:“大爷,您这可不是小毛病。俗话说,‘忧思伤脾,怒伤肝’。”

“这心里的事儿解不开,时间长了,再好的身子骨也扛不住。您跟我说说,到底是啥事儿,让您这么揪心?”

诊所里很安静,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和远处马路上汽车驶过的模糊声响。

老张头沉默了许久,杯里的热水渐渐凉了下去,氤氲的热气早已消散。

他长长地、深深地叹了口气,仿佛要将胸中所有的郁结都吐出来。

“还能有啥事儿…… 还不是我那不争气的小儿子,张洪!”

提到小儿子,老张头的声音陡然拔高了几分,带着压抑不住的火气,但更多的是痛心疾首,“这小子,从小就不让我省心!”

他的思绪仿佛被拉回了十几年前。那时候,老张头的杂货铺生意还不错,家虽不大,但日子过得也算安稳。

张洪小时候也挺机灵,就是不爱读书,整天在外面疯跑。

老张头和老伴儿没少揍他,可这孩子就像块滚刀肉,左耳进右耳出。

“初中毕业,成绩一塌糊涂,高中是甭想了。

我跟他妈商量,他姐也嫁人了,就这么一个儿子,咬咬牙,送他去念个技校,学门手艺,将来不管是修车还是电工,总能有口饭吃,饿不死。”

老张头的眼神飘向窗外,似乎在回忆当时的期望,“那时候,我跟他说,‘洪啊,爸没本事,不能给你留啥家业,这小店将来也养不了你一辈子。”

“你去学门技术,凭手艺吃饭,堂堂正正!’他当时也点头了,答应得好好的!”

说到这儿,老张头猛地一拍大腿,脸上的肌肉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结果呢?!去了不到半年,就跟那些不三不四的狐朋狗友混在一起,逃课、上网吧、打架斗殴!”

“学校老师找了我多少次!我去网吧揪他回来,揍也揍了,骂也骂了,甚至给他跪下求他,他都无动于衷!”

“最后,技校也没念完,就那么回来了,成了个游手好闲的无业游民!”

老伴儿就是那时候,因为天天操心儿子,又跟老张头怄气,病倒了,没几年就走了。

想到老伴儿临终前还拉着他的手,嘱咐他一定要看好儿子张洪,老张头的眼圈就红了,声音也哽咽起来:“我对不起他妈啊…… 没把儿子教好,让她死不瞑目……”

陈孝斌默默地递过一张纸巾。他知道老张头老伴儿的事,那也是老街坊们都知道的痛。

老张头擦了擦眼角,深吸一口气,继续说:“回来就回来吧,我想着,让他在店里帮帮忙,学学进货、卖货,将来这小店就交给他。”

“可他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让他看店,他不是趴在柜台上睡觉,就是偷偷跑出去鬼混。店里的东西,今天少瓶酱油,明天少包烟,不用问,准是他拿去换钱花了!”

“我那小店,就在路边,本小利薄,全靠我起早贪黑,一分一分攒出来的。他倒好,整天就知道要钱!”

“今天说跟朋友合伙做生意,要本钱,我给了,结果钱扔水里连个响都没听见;明天又说要学开车,考驾照,我又咬牙给他钱,结果驾照没见着,钱又花光了!”

老张头的声音越来越激动,胸口剧烈起伏着。

他指着窗外自家小店的方向,虽然离得远,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轮廓:“孝斌你看看,我那店,就在路口,风里来雨里去的,我守了多少年了?”

我今年都七十五了,本该享享清福了,可我还得天天守在那儿,进货、搬货、看店,一天不敢歇!”

“为啥?还不是为了他!我怕我一歇,那店就没人管了,我们父子俩喝西北风去?”

“可他呢?一点都不知道心疼我!都三十五了!三十五了啊!” 老张头几乎是吼出来的,声音里充满了绝望。

“同龄人的孩子都会打酱油了,他呢?工作工作没有,对象对象没有,整天还是吊儿郎当的样子!白天在家睡大觉,晚上就不见人影,不知道又去哪儿鬼混了!”

“前几天,他又回来要钱,说要跟朋友去外地‘闯荡’。我问他闯啥,他说不清楚,就知道伸手要钱!我那点积蓄,早就被他折腾光了!”

“店里每天卖的那点钱,刚够糊口和进货。我就没给他,结果你猜怎么着?” 老张头的声音带着哭腔,充满了屈辱和伤心。

“他跟我大吵大闹!指着我的鼻子骂我老不死的,骂我没用,给他不了他想要的生活!还把桌子上的碗都给掀了!”

说到这里,老张头再也控制不住,浑浊的眼泪顺着布满沟壑的脸颊滚落下来。他用袖子胡乱地抹了一把,像个受了天大委屈却无处诉说的孩子。

“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啊…… 养出这么个儿子……” 他哽咽着,“我活着还有啥意思?我这心里的苦,跟谁说去?”

“跟老街坊说?人家只会笑话我教子无方!我这心里头,就像被刀子割一样,日夜不得安宁。你说,我这病,是不是心病?这心病,有药可医吗?”

陈孝斌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

他能感受到老张头心中那如山一般沉重的焦虑、愤怒、失望,以及深藏在这些负面情绪之下,那份从未改变的、深沉的父爱。

他看到老张头那花白的头发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刺眼,那佝偻的脊背仿佛承载了千斤重担。

等老张头的情绪稍稍平复了一些,陈孝斌才缓缓开口,声音平静而有力:“张大哥,您说得对,您这确实是心病。而且啊,这心病还须心药医。”

“心药?” 老张头抬起泪眼,茫然地看着陈孝斌,“啥心药?能治好我这病?”

陈孝斌点了点头,目光诚恳:“大哥,您先别急。您想想,您儿子张洪,他真的就一无是处吗?他小时候,有没有哪件事,让您觉得他其实也挺聪明,挺有想法的?”

老张头愣了一下,似乎没想过陈孝斌会这么问。他皱着眉头,努力回忆着。

张洪的种种不堪在他脑海中翻滚,但陈孝斌的问题像一颗石子,投入了他情绪的漩涡,激起了一点不一样的东西。

“聪明?他那叫小聪明!” 老张头嘴硬道,但语气却不像刚才那么激动了,“小时候…… 嗯…… 他动手能力倒是还行。”

“那时候流行那种组装的模型车,他不用看说明书,鼓捣鼓捣就能装起来,跑得还挺快。”

“还有,他对那些电子产品,好像也挺感兴趣,谁家的收音机、录音机坏了,他拿去瞎鼓捣,有时候还真能修好……”

说到这些,老张头的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和,但很快又被愁云笼罩:“那有啥用?能当饭吃吗?现在还不是照样游手好闲!”

“大爷,话不能这么说。” 陈孝斌微微一笑,“您看,他动手能力强,对电子产品感兴趣,这不就是他的长处吗?”

“您当初让他去念技校,想法是好的,但有没有问过他,想学什么?”

老张头被问住了。他愣了愣,喃喃道:“问他?他那时候就知道玩!我给他选的汽修,我觉得那个有前途,饿不死!他自己…… 他自己能有啥想法?”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大哥。”

陈孝斌身体微微前倾,语气也郑重了些,“您是把您认为好的路指给他,但那不一定是他想要的,也不一定是适合他的。”

“就像您种庄稼,得看土地适合种什么,才能有好收成。强扭的瓜不甜啊。”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您儿子现在这样,整天跟您对着干,要钱,鬼混,一方面是他自己不争气,不懂事。”

“但另一方面,会不会也是一种…… 反抗?或者说,他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想干什么,所以才迷茫。”

“才用这种消极的方式来打发时间,甚至想从您这里得到一些关注,哪怕是负面的关注?”

老张头沉默了。陈孝斌的话像一把钥匙,似乎打开了他心中某个尘封已久的角落。

他回想起张洪从小到大的点点滴滴,想起他每次被自己打骂后的倔强眼神,想起他要钱被拒后的愤怒和冷漠…… 难道,自己真的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这个儿子?

“您刚才说,他要跟朋友去外地闯荡,您问他闯啥,他说不清楚。”

陈孝斌继续引导着,“那您有没有试着跟他好好聊聊,问问他具体的想法?哪怕觉得不靠谱,也先听听他怎么说,而不是一上来就否定,就指责?”

“好好聊?” 老张头苦笑,“我们俩一说话就吵架!他一开口就是要钱,我一听就来气!怎么好好聊?”

“那是因为你们的沟通方式出了问题,大爷。”

陈孝斌温和地说,“您总是站在一个父亲的高度,去批评他,指责他,想让他按照您的意愿来。”

“而他呢,觉得您不理解他,不尊重他,所以就用叛逆来回应您。这样一来,矛盾只会越来越深,您的心结也就越来越重。”

窗外的路灯不知何时亮了,昏黄的光线透过窗户照进来,给诊所里的一切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

老张头低着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已经凉透的水杯,眉头紧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陈孝斌没有再说话,他知道,有些道理,需要老张头自己去慢慢消化。他起身,又给老张头续了些热水。

过了好一会儿,老张头才缓缓抬起头,眼神里少了些之前的激动和绝望,多了一些迷茫,但也多了一丝清明。

他看着陈孝斌,语气带着一丝不确定:“孝斌…… 你是说…… 我…… 我也有不对的地方?”

“大哥,天底下没有不疼爱子女的父母,您的苦心,天地可鉴。”

陈孝斌语气温和,“但爱也要讲究方式方法。”

“您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把所有的压力都自己扛着,然后用您认为对的方式去‘管教’他,这本身就像一根绷紧的弦,时间长了,弦会断,人也会垮。”

“那…… 那我该怎么办?” 老张头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求助的意味,“这‘心药’,到底是啥方子?”

陈孝斌微微一笑,露出了一个了然的神情:“这‘心药’啊,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就两味药。”

“两味药?” 老张头好奇地看着他。

“第一味药,叫‘放手’。” 陈孝斌伸出一根手指,“当然,不是完全不管他。而是适当放手。”

“他已经三十五岁了,是个成年人了。您不能再把他当小孩子一样管着了。您得让他自己去碰壁,去经历,去承担他自己行为的后果。”

“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您把他护得太好,或者说,管得太死,他永远也长不大。”

“放手……” 老张头喃喃道,眼神复杂。要他放手,让那个 “不成器” 的儿子自己去闯,他怎么放心得下?

“当然,放手之前,得先做第二味药。” 陈孝斌伸出第二根手指,“这第二味药,叫‘沟通’。而且是平等的沟通,不是您说他听,更不是争吵。”

“您找个机会,等他心情好点的时候,或者您自己心平气和的时候,坐下来,好好跟他聊聊。别一开口就提钱,别提学习,别提工作,也别提对象。”

“就聊聊他小时候的事,聊聊您年轻时候的不容易,也听听他心里的想法,他对未来有什么打算,哪怕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您也先听着,别急于否定。”

陈孝斌看着老张头,眼神鼓励:“您要让他知道,您关心他,不仅仅是关心他有没有工作,有没有对象,更关心他这个人,关心他开不开心,过得好不好。”

“让他感受到您的爱,而不是您的压力和失望。有时候,理解和尊重,比打骂和说教管用得多。”

“您想想,他为什么跟您吵?因为他觉得您不理解他。如果您先迈出一步,尝试去理解他,他或许也能慢慢理解您的苦心。”

“父子之间,哪有什么深仇大恨?不过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了,也许就好了。”

老张头怔怔地看着陈孝斌,陈孝斌的话像一道道光,照进了他一直以来混沌而痛苦的内心。

他从未想过,自己和儿子之间的问题,竟然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看。他一直以为,只要儿子 “变好”,他的心病自然就好了。

现在才明白,儿子的 “病”,和他自己的 “心病”,其实是相互关联的,需要一起医治。

“沟通…… 放手……” 老张头反复咀嚼着这两个词,眼神渐渐亮了起来,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他感觉压在胸口的那块大石头,似乎松动了一些,呼吸也顺畅了许多。

“孝斌啊……” 老张头抬起头,看着陈孝斌,眼神里充满了感激,“听你这么一说,我这心里…… 好像真的亮堂多了。”

“你不光推拿手艺好,这开导人的本事,也是一流啊!你这‘心病方’,我看行!”

他站起身,虽然背还是有些佝偻,但精神状态明显比刚进来时好了很多,脚步也似乎轻快了些。

“谢谢你啊,孝斌!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这就回去,琢磨琢磨,怎么跟那小子…… 沟通沟通。”

陈孝斌也站起身,笑着说:“大哥,您别客气。这方子是开给您了,但药还得您自己按时吃,效果才会好。”

“记住,沟通要真诚,放手要勇敢。慢慢来,别急。您这心病,不是一天得的,好起来也需要时间。”

“哎!哎!我知道了!” 老张头连连点头,脸上露出了久违的、轻松的笑容,虽然那笑容里还带着些许不确定,但更多的是一种释然和对未来的期盼。

他拿起脚边的布袋子,“那我就不打扰你了。改天,我给你送点我店里新到的茶叶!”

“谢谢大哥,您慢走!” 陈孝斌送老张头到门口。

老张头走到门口,回头又感激地看了陈孝斌一眼,然后才转身,脚步略显蹒跚但带着一种新的力量,慢慢消失在老街昏黄的路灯下,朝着他家小店的方向走去。

陈孝斌看着老张头远去的背影,轻轻舒了口气。他知道,老张头的 “心病” 不会立刻痊愈,张洪的问题也不会马上解决,但至少,他已经找到了那剂 “心药” 的方向。

关上门,屋里恢复了宁静。

陈孝斌看着窗外那条被路灯照亮的、蜿蜒曲折的老街,仿佛看到了无数个像老张无数个像老张头这样的身影。

他们在命运的老街上来来往往,背负着各自的 “心病”,寻找着那剂名为希望的 “心药”。

而他的推拿室,就像这老街深处一盏不灭的灯,静静守护着每一个需要慰藉的灵魂,等待着下一个带着故事叩门的人。

这世间的苦难或许各不相同,但那份对理解与温暖的渴望,却在每一条蜿蜒的老街上,代代相传,从未停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