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绝世推拿手 > 第54章 悲欢离合 ,平淡流年

绝世推拿手 第54章 悲欢离合 ,平淡流年

作者:追梦文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2 16:08:32

初冬的风像一把钝了的剪刀,一下下,不紧不慢地裁剪着村口老槐树的叶子。枯黄的、半黄的叶片,打着旋儿,轻飘飘地落下来,薄薄一层,铺在那条通往城南小学的土路上。

往日里,这条路上总是有两个小小的身影,一前一后,或者并排走着,叽叽喳喳,像两只快乐的小麻雀。可现在,只剩下晓芳一个人了。

她的小布鞋踩在落叶上,发出 “沙沙” 的轻响,在这过分安静的早晨,显得格外清晰。

路两旁的白杨树,叶子也落得差不多了,光秃秃的枝桠指向灰蒙蒙的天空,像一双双伸向天空的、枯瘦的手。

晓芳裹紧了身上那件洗得有些单薄的旧棉衣,她的个子长得快,衣裤都有些短了,露着手颈和脚脖子,风从领口、袖口、脚踝钻进来,凉飕飕的,让她忍不住缩了缩脖子。

她又想起了奶奶。

奶奶要是还在,这个时候,准会把她和姐姐秀秀叫到炕头,给她们掖好被角,用那双布满皱纹却总是暖暖的手,摩挲着她们的头发,讲那些老掉牙却怎么也听不腻的故事。

什么 “八仙过海”,什么 “神仙下凡”,奶奶的声音不高,带着点沙哑,却像有魔力一样,能把她们牢牢地吸引住,连窗外的风声都成了故事的伴奏。

“奶奶……” 晓芳在心里轻轻叫了一声,鼻子一酸,眼泪差点就掉了下来。她赶紧吸了吸鼻子,把眼泪憋了回去。奶奶说过,好孩子不能动不动就哭鼻子。

可姐姐秀秀,自从奶奶走了之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以前,姐姐是最爱笑的,也是最爱懂事的。

每天早上,都是姐姐催着她:“晓芳,快点快点,要迟到了!” 放学回来,姐姐还会把在学校学到的歌教给她唱,把老师讲的故事复述给奶奶听。

可现在,姐姐整天待在屋里,要么坐在炕沿上发呆,要么就蒙着头睡觉,眼睛总是红红的,像刚哭过。

妈妈让她去上学,她只是摇头,一句话也不说,那眼神空洞洞的,看得晓芳心里也跟着发慌。

“姐姐,我们一起上学去吧,你们语文老师对我说今天要教新课文呢,希望你能去上课。” 昨天晚上,晓芳鼓起勇气对秀秀说。

秀秀慢慢地转过头,看了她一眼,那眼神里有悲伤,有茫然,还有晓芳看不懂的疲惫。

“你去吧,晓芳,姐姐不去了。” 她的声音很低,很轻,像一片羽毛落在地上。

“为什么呀?姐姐,你以前不是最喜欢上语文课了吗?” 晓芳追问着,心里有点着急。

秀秀没有回答,只是把头又转了回去,望向窗外那棵空荡荡的老槐树。良久,才轻轻地叹了口气:“奶奶不在了,上学…… 没意思了。”

“没意思了……” 晓芳不懂,奶奶不在了,日子就真的没意思了吗?她也想奶奶,想得心里像被小猫爪子挠一样难受。可是,她还是想去上学。学校里有同学,有老师,还有…… 小人书。

想到小人书,晓芳的心情稍微好了一点点。她同桌小丽有一本《西游记》的小人书,画得可好看了,孙悟空的金箍棒闪闪发光,猪八戒的大耳朵呼扇呼扇的。昨天她跟小丽说好,今天要借给她看的。

“晓芳!”

一个清脆的声音从后面传来,打断了晓芳的思绪。她回过头,看见小丽背着书包,正朝她跑过来,小辫子一甩一甩的。

“你怎么才走到这儿?我还以为你今天也不来上学了呢!” 小丽跑到她身边,喘着气说。

“没有,我姐姐…… 她不来了。” 晓芳低下头,小声说。

小丽愣了一下,随即像是明白了什么,拍了拍晓芳的肩膀:“没关系,以后我陪你一起走!对了,你看,我把《西游记》带来了!”

小丽像献宝似的从书包里掏出一本花花绿绿的小人书,封面上正是威风凛凛的孙悟空。

晓芳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像两颗被点燃的小星星。她小心翼翼地接过来,宝贝似的捧在手里,一页一页地翻看着。

虽然她认识的字不多,但那些生动的图画已经足够让她着迷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肉眼凡胎不识好坏……

晓芳一边走,一边看,嘴里还念念有词,一会儿模仿孙悟空的语气,一会儿又学着唐僧的腔调,小嘴 “吧嗒吧嗒” 地,说个不停。

小丽在一旁看着她,忍不住笑了:“晓芳,你又在编故事啦?”

晓芳抬起头,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在想,孙悟空要是遇到我奶奶就好了,他肯定能把奶奶从…… 从那个遥远的地方带回来。” 她说着,声音又低了下去。

小丽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只是拉了拉她的手:“别难过了,我们快走吧,要上课了。”

两个小姑娘并肩走着,晓芳很快又被小人书里的情节吸引了。她的小脑袋瓜里,开始天马行空地想象起来。

她想,如果自己有一支神笔该多好,她要先画一个奶奶,一个活生生的、会讲故事的奶奶。

然后,她要画好多好多小人书,分给班上所有的同学看。她还要画一条铺满鲜花的路,一直通到学校,这样,每天上学就都是香香的、甜甜的……

她一边想,一边就忍不住小声地嘀咕出来,一会儿是 “孙悟空大战妖怪”,一会儿是 “一会儿是吕洞宾倒骑毛驴”,小嘴总是动个不停,仿佛那里面藏着说不完的话,编不完的故事。

这是她排遣孤独和思念的方式,也是她小小的世界里,唯一能自己做主,并且充满色彩的地方。

与此同时,巷子另一头的陈家院子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自从书珍生下了陈西文,这个家就像是被按下了快进键,一下子变得忙碌而拥挤起来。英子几乎是寸步不离地围着那个小小的婴儿转,喂稀饭、换尿布、哄睡,一天下来,连坐下来喘口气的功夫都没有。

“哎哟,我的小宝贝,你怎么又哭了?是不是饿了?” 英子抱着怀里粉雕玉琢的小孙女,一边轻轻拍着,一边颠着,嘴里还不停地哼着不成调的摇篮曲。

小家伙似乎并不买账,小嘴一瘪,哭声更大了,小脸涨得通红。

“是不是尿了?我看看。” 英子把孙女放在炕上,小心翼翼地解开襁褓。果然,尿布湿了。她赶紧拿起干净的尿布,手忙脚乱地给孩子换上。

小家伙似乎舒服了些,哭声渐渐小了下去,小嘴巴还一咂一咂的,像是在做梦吃奶。

英子看着孙女熟睡的小脸,疲惫的脸上露出一丝满足的笑容。俗话说,“奶奶疼的是掌头孙”,这话一点不假。

虽然带孩子辛苦,但英子心里是甜的。这是她的第一个孙女,眉眼长得像极了儿子晓宏,看着就让人欢喜。

自从七个月前书珍给小文断了奶,这孩子就几乎是她一手带大的,晚上也跟着她睡。

“妈,小文又哭了?” 晓芳背着书包从外面回来,看到妈妈抱着侄女在屋里转圈,小声地问了一句。她刚放学回来,书包还没放下。

“嗯,尿湿了,刚换好。” 英子头也没抬地说,注意力全在怀里的小文身上。

晓芳默默地走进里屋,把书包放在床脚。她的目光扫过床头,那里原本是她睡觉的地方。自从侄女小文晚上跟妈妈睡之后,她就被安排到了床脚,紧挨着冰冷的墙壁。

晚上睡觉,她常常觉得脚冷,而且妈妈的注意力全在小文身上,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夜里给她掖被角,或者在她做噩梦的时候,轻轻拍着她说 “不怕不怕,妈妈在” 了。

她走到床边,想看看侄女。小文闭着眼睛,长长的睫毛像两把小扇子,小嘴巴微微张着,睡得正香。

晓芳伸出手,想去碰碰她粉嫩的小脸蛋,可手伸到一半,又缩了回来。

就是她,抢走了妈妈对我的爱。一个念头悄悄地在晓芳的心里冒了出来。

以前,妈妈虽然也忙,但总会抽时间陪她说说话,问问她在学校的情况。晚上睡觉,她总是睡在妈妈身边,妈妈的胳膊就是她最温暖的枕头。

可是现在,妈妈的怀抱是小文的,妈妈的笑容是小文的,妈妈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好像都变成小文的了。她就像一个多余的人。

“晓芳,回来啦?饿不饿?锅里还给你留着红薯粥呢,自己去盛一碗。” 英子抱着小文,在屋里来回走动着,随口对晓芳说。

“嗯。” 晓芳低低地应了一声,转身走出了里屋。她没有去厨屋,而是走到院子里,坐在了门槛上。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孤单地投在地上。

她想起以前,奶奶还在的时候,总是会第一个迎出来,接过她的书包,然后变戏法似的从口袋里掏出几颗炒花生,或者一块糖,塞到她手心里。

奶奶会问她:“晓芳今天在学校乖不乖?老师教什么了?” 那个时候,她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可是现在,奶奶不在了,姐姐辍学了,妈妈的心也被那个小小的婴儿完全占据了。她觉得自己像一棵被遗忘在角落里的小草,没有人关心,没有人在意。

晚饭的时候,气氛也有些沉闷。陈孝斌依旧是沉默寡言,扒拉着碗里的饭,偶尔抬头看看忙碌的妻子和熟睡的孙女。

晓宏和媳妇书珍从街上卖菜回来,累得够呛,也是埋头吃饭。晓芳默默地喝着粥,味同嚼蜡。

“晓宏,今天菜卖得怎么样?” 陈孝斌放下筷子,问了一句。

“还行,” 晓宏抹了抹嘴,“就是早上得起早点,不然街上位置被早去的人占了。西门外那块地的青菜长得不错,再过一阵子,还能再收一茬。”

“嗯,辛苦你们了。” 陈孝斌点点头,“天冷了,早上出去多穿点衣服。”

“知道了,爸。”

英子抱着小文,坐在炕沿上,一边吃饭,一边还要留意着孩子的动静。“小文今天好像有点着凉,老是打喷嚏,孝斌你看看。” 她皱着眉头对陈孝斌说。

“嗯,要到药房买点小感冒冲剂,让晓宏陪你去吧,我这推拿室离不开人。” 陈孝斌说。

“不用不用,我自己去就行,晓宏还得去卖菜呢。” 英子摆摆手。

一家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话题总是离不开小文和生计。晓芳默默地听着,感觉自己像个局外人。

没有人问她今天在学校学了什么,没有人问她小丽有没有把小人书借给她,更没有人问她一个人走在上学路上害不害怕。

夜深了,晓芳躺在冰冷的炕脚,听着身边妈妈轻轻拍着小文的声音,还有小文偶尔发出的呓语。

妈妈身上的热气都被小文占去了,晓芳觉得浑身发冷。她翻来覆去睡不着,心里那股不平衡的感觉越来越强烈。

凭什么?凭什么小文一来,她就什么都没有了?奶奶不在了,姐姐成了闷葫芦,不理她了,妈妈也不爱她了。都是因为小文!

这个念头像一颗种子,在她心里生根发芽,长成了一棵带着刺的小树苗。

黑暗中,她悄悄地转过头,借着窗外微弱的月光,看着妈妈怀里那个小小的、均匀呼吸着的身影。一股莫名的怨气涌了上来。

她慢慢地、慢慢地伸出手,指尖触碰到了小文的小脚丫。那脚丫小小的,软软的,暖暖的。

晓芳的心跳得飞快,她犹豫了一下,然后,用指甲轻轻地、狠狠地掐了一下!

“哇 ——”

一声响亮的哭声瞬间划破了夜空。

“怎么了怎么了?小文怎么哭了?” 英子立刻惊醒了,急忙打开灯,抱起孙女检查。

晓芳赶紧缩回手,闭上眼睛,假装熟睡,心脏却 “怦怦怦” 地快要跳出胸腔。

“是不是做噩梦了?乖哦,奶奶在,不怕不怕……” 英子一边拍着孙女,一边柔声安慰着,完全没有怀疑到身边的小女儿。

听着侄女渐渐平息的哭声,和妈妈温柔的安抚声,晓芳的心里没有报复的快感,反而涌起一股深深的恐慌和羞愧。

她刚才做了什么?她怎么能掐小文呢?小文还那么小,什么都不懂。

可是…… 妈妈还是没有看她一眼。

黑暗中,晓芳把脸埋进冰冷的被窝里,第一次,她觉得上学路上的孤独,似乎比家里的冰冷和拥挤,还要好一点点。

至少在那条路上,她还可以编自己的故事,做自己的梦。

陈孝斌的“陈记推拿”室,一如既往地安静。弥漫在空气中的,除了淡淡的药酒味,还有一种时光停滞般的沉静。

陈孝斌坐在那张吱呀作响的旧藤椅上,给一个腰痛的老街坊推拿。他的手法沉稳而有力,每一次按压、揉捏,都恰到好处。

“孝斌啊,你这手艺真是没的说,按完之后,我这腰啊,立马就舒服多了!” 老街坊舒服地叹了口气。

“呵呵,张大爷,您这是老毛病了,平时得多注意休息,别太劳累。” 陈孝斌一边说着,手上的动作也没停。

“唉,人老了,不中用了。张大爷感慨道,“听说你家添了个大胖孙女?恭喜恭喜啊!”

“谢谢张大爷。” 提到孙女,陈孝斌那张略显严肃的脸上也露出一丝笑意,“就是英子跟着受累了。”

“累也是高兴的累!隔代亲,隔代亲啊!” 张大爷笑着说。

推拿室里,偶尔有病人进出,大多是些腰酸背痛的老街坊,或者是从外地慕名而来的病人。

陈孝斌不但善于言辞,而且手艺好,所以生意一直不错。这推拿室,是这个家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也是陈孝斌安身立命的根本。

他很少过问家里的琐事,在他看来,男人只要把外面的事做好,把钱挣回来就行了。

女人家嘛,操持家务,带好孩子,是天经地义的。对于大女儿秀秀的辍学,他不是不心疼,但他一个大男人,不懂得如何去安慰和开导,只能是叹气。

对于小女儿晓芳的情绪变化,他更是没有察觉。他以为,孩子嘛,有饭吃,有学上,就行了。

送走张大爷,推拿室里暂时没有了客人。陈孝斌拿起桌上的小紫沙壶,喝了一口热茶,目光望向窗外。

院子里的那棵石榴树,叶子也落光了,只剩下几个干瘪的石榴挂在枝头,在秋风中轻轻摇晃。

他想起了母亲,也就是秀秀和晓芳的奶奶。母亲在世的时候,这个家虽然也不富裕,但总是热热闹闹的。

母亲操持家务,照顾孩子,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母亲走了,家里好像一下子就空了,连空气都变得沉闷了许多。

大女儿秀秀的样子,像极了母亲刚走那会儿的自己,悲伤,迷茫,走不出来。

他轻轻叹了口气。生活就像这推拿一样,总是有各种各样的酸痛和淤堵,得轻轻揉,慢慢摸索推,急不得。日子,也只能这么一天一天,平淡地过下去。

县城南大街的菜市场里,人声鼎沸,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晓宏和媳妇书珍守着一个小小的菜摊,摊位上摆着自家地里种的青菜、萝卜、白菜,绿油油的,水灵灵的,很是新鲜。

“青菜怎么卖啊?” 一个大妈走过来问道。

“大妈,一块钱一斤,您看看,刚从地里拔的,新鲜着呢!” 书珍热情地招呼着,拿起一把青菜递过去。

“便宜点呗,我多买点。”

“行,您要几斤?给您算八毛一斤!”

“来五斤!”

晓宏负责称重、收钱,书珍负责招呼客人、装袋,两人配合默契。从早上天不亮就起床,去西门外地里摘菜、捆扎,然后拉到县城来卖,一直要忙活到日头偏西才能回家。

风吹日晒,很是辛苦,但想到能给家里多挣点钱,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两人就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今天生意还不错,比昨天多卖了二十多块。” 书珍一边麻利地给客人装菜,一边小声对晓宏说,脸上带着一丝喜悦。

“嗯,这阵子青菜长得好,价钱也还行。” 晓宏点点头,把收到的钱小心翼翼地放进一个旧钱包里,“等攒够了钱,咱们也像邻居张叔一样,把茅草房推倒,盖上小平房,再做小水泥地的院子。”

“嗯!” 书珍用力点点头,眼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他们很少有时间在家里,对家里两个妹妹的情况,也只是偶尔听父母提几句。只知道秀秀辍学了,晓宏也觉得挺可惜的,但他自己分身乏术,也帮不上什么忙。

至于晓芳,他印象里还是那个跟在姐姐屁股后面,爱说爱笑的小丫头。他不知道,那个小丫头,正在经历着怎样的孤独和挣扎。

夕阳西下,菜市场的人渐渐少了。晓宏和书珍开始收拾摊位,把剩下的一点菜低价处理掉,然后拉着空了大半的板车,疲惫地朝着回家的方向走去。

回家的路,很长,也很累。但想到家里温暖的灯光,想到女儿小文可爱的笑脸,想到父母身体健康,想到家里还有两个妹妹,晓宏和书珍就觉得,这点辛苦,不算什么。

一家人的日子,就像这缓缓流淌的护城河水,平淡,琐碎,偶尔也会有些许波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