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绝世推拿手 > 第26章 凯歌唱团圆, 人民焕新生

绝世推拿手 第26章 凯歌唱团圆, 人民焕新生

作者:追梦文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2 16:08:32

八月的骄阳,好似带上了几分温情,不再是往日那般灼人。

县城外的稻田,金灿灿的稻浪翻滚着,随着微风送来阵阵醉人的清香,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预示着一个前所未有的丰收年。

天空湛蓝如洗,几朵白云悠闲地飘着,仿佛也在驻足凝望这片饱经沧桑却终迎曙光的土地。

胜利的消息像长了翅膀,早已飞遍了县城的大街小巷,连空气里都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甜丝丝的味道。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县广播中播放了这样一句话,如同惊雷劈开了笼罩在中国大地上八年的阴霾,让亿万中国人瞬间泪如雨下。

“9 月 9 日,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将在南京正式举行,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将在投降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又一句惊人的话,那一刻,积压了太久的屈辱与苦难,终于化作了扬眉吐气的欢腾。

喜讯传来,陈孝斌所在的武工队暂时原地休整,他第一时间想到了去见亲人们:年迈的娘,爱妻英子、姐姐孝兰、叔和婶子,还有那个抗日期间,用心照顾一大家子老小的姐夫刘勇。

这一次他没有犹豫,因为彻底胜利了,他再也没有了顾虑了,那颗思念亲人的心,早已飞到了百里之外。

英子早已得到消息,带着爹娘和婆婆,早早地等在了自家村口那棵熟悉的老槐树下。

村口的老槐树,经历了战火的洗礼,枝干上犹有弹痕和火烧黑的印迹,但此刻,它浓密的绿荫下,却挤满了翘首以盼的亲人们。

孩子们不知忧愁,已经拿着捡来的彩色碎纸,学着城里人的样子互相抛洒,嘴里喊着:“鬼子投降啦!我们胜利啦!”

“来了!来了!” 眼尖的孝兰突然指着远方尘土飞扬的大路,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

只见一个穿着军装的身影,正大步流星地朝这边走来。虽然风尘仆仆,军装也有些磨损,但那挺拔的身姿,那熟悉的轮廓,不是陈孝斌又是谁?

“娘!叔!婶子!” 陈孝斌飞奔过来,扑进了早已泪流满面的母亲怀里。

“哎!斌儿啊!” 娘抱着失而复得的儿子,泣不成声,英子娘眼圈红红,一旁的英子爹也抹着浑浊的老泪,拍着陈孝斌的肩膀,哽咽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陈孝斌走到英子面前,看着她眼角的细纹,看着她因为激动而微微泛红的脸颊,千言万语涌上心头,最终只化作一句沙哑的:“英子,我回来了。”

英子再也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她伸出手,轻轻抚上陈孝斌消瘦却坚毅的脸庞,哽咽着:“回来就好,孝斌,你可算回来了……”

她的声音里,有委屈,有思念,但更多的是失而复得的喜悦和安心。

刘勇拉着孩子也围了上来,刘勇一把拉过陈孝斌,将孩子陈晓宏的手递到孝斌手里,孩子左看右看,想把手从这个陌生人手里抽出来。

陈孝斌也一愣,“这是?”

“孝斌,这是你儿子陈晓宏。”

“晓宏,这就是大舅常跟你提起的大英雄,你一直都想见的爸爸。”

眼前的孩子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半袖小 褂,头发软软地贴在头上,一张粉雕玉琢的小脸,大大的眼睛像两颗黑葡萄,透着一股子惹人怜爱的稚气。

那眼神清澈、纯粹,像一汪平静的湖水,却又隐隐映出了陈孝斌自己的影子 —— 那眉眼,那鼻梁,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这是我的孩子?” 陈孝斌的心跳骤然漏了一拍,脚像是被钉在了原地,目光紧紧锁在这个小小的人儿上,几乎不敢呼吸。

握着的小手软软的,他想象过无数次儿子的模样,却从未想过,真正见到时,会是这样一种直击心灵的震撼。

他感觉自己的脸颊在发烫,眼眶也莫名地湿润了。惊喜如同潮水般瞬间淹没了他,让他有些手足无措,连带着嘴唇都开始哆嗦。

他原本准备了一肚子想说的话,想摆出的沉稳姿态,在这一刻全都烟消云散。

他的表情,先是难以置信的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微张开,像是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奇迹。

几秒钟后,巨大的喜悦和激动又让他的嘴角不受控制地向上扬起,眼角的皱纹因为这突如其来的笑容而显得格外柔和。

那是一种混杂着激动、欣慰、疼爱,甚至还有一丝笨拙的狂喜。

孩子的奶奶、姥姥、姥爷,看到这一幕,眼眶也红了。奶奶弯下腰,轻轻拍了拍孩子的后背,柔声道:“晓宏,快,叫爸爸。这是爸爸回来了。”

“爸爸?” 六岁的陈晓宏歪着小脑袋,眨巴着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眼前这个眼眶红红的、表情有点奇怪的叔叔。他似乎对这个称呼有些陌生,又有些好奇。

陈孝斌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几乎要跳出胸腔的心脏。他慢慢蹲下身,尽量让自己的视线与儿子平齐,声音因为激动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哎…… 晓宏…… 我是爸爸…… 爸爸回来了。”

他轻轻地握着孩子的小手,怕吓到孩子,脸上是小心翼翼的讨好和满满的爱意,“你…… 你好啊,晓宏。”

陈晓宏看着他,小手紧张的紧紧攥着。他没有立刻扑上来,也没有哭闹,只是那双黑葡萄般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陈孝斌,仿佛要将这个突然出现的 “爸爸” 看个仔细。

陈孝斌的心都快化了。他觉得自己此刻的表情一定傻透了,但他不在乎。所有的辛苦、等待、愧疚,在看到儿子这张脸的瞬间,都变成了无与伦比的幸福。

他只想就这样看着他,看一辈子。他咧开嘴,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眼角的细纹里都盛满了惊喜的光芒,轻声说:“儿子…… 你真可爱…… 比爸爸想的还要可爱一万倍!”

他的声音里,是压抑不住的狂喜和满满的父爱。

“好,好啊!老天爷保佑,让我们一家人平平安安地团聚了!” 姥爷颤巍巍地说,脸上的皱纹因为笑容而舒展开来。

“是啊,” 姥姥接口道,“这几年,我和你姥爷天天烧香拜佛,就盼着这一天呢!现在好了,小鬼子被打跑了,你们也回来了,以后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

这时,村里的乡亲们也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问候着,恭喜着。

“孝斌哥,你们可真是英雄啊!把小鬼子赶跑了!”

“在武工队里受苦了吧?快回家歇歇!”

一时间,村口充满了欢声笑语,刚才的泪水,此刻都变成了喜悦的甘霖。

回到村里,更是热闹非凡。很快,整个县城都沸腾了。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门口挂上了红灯笼,贴上了 “庆祝胜利”、“军民同心” 的大红对联。

街头巷尾,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孩子们举着小旗子,跟在扭秧歌的队伍后面,蹦蹦跳跳,嘴里唱着新编的歌谣:“八月十五月儿明呀,鬼子投降喜盈盈呀……”

陈孝斌一家围坐在院子里,桌上摆满了奶奶和姥姥早就准备好的饭菜,虽然不算丰盛,但每一样都充满了家的味道。

“来,孝斌,英子,孝兰,多吃点!” 母亲不停地给他们夹菜,“看你们瘦的,这些年在外面肯定没吃好。”

“娘,武工队里伙食挺好的!” 陈孝斌嘴里塞得满满的,含糊不清地说,“就是想您做的红烧肉!”

“傻小子,以后天天给你做!” 母亲笑着擦了擦眼角。

英子爹端起一碗自酿的米酒,对陈孝斌说:“女婿,来,咱爷俩喝一杯!感谢你,也感谢所有打鬼子的好汉们,是你们让咱们中国人又站直了腰杆!”

陈孝斌微笑着端起碗,碰了一下,一饮而尽,辛辣的酒液灼烧着喉咙,却暖了心窝。

“叔,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全**民一心,共同奋斗的结果。没有乡亲们的支持,没有像英子、孝兰这样的后方亲人的坚守,我们也打不赢这场仗。”

英子给陈孝斌夹了一筷子他最爱吃的红烧肉,柔声道:“说这些干啥,现在胜利了,你们平安回来了,比啥都强。以后啊,咱们就好好过日子,把这几年耽误的时光都补回来。”

“对!” 刘勇兴奋地说,“明儿我就和孝兰回城里,把铺子整一整,重新开张,把生意做红火,把家乡建设好,把日子过好!”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满了整个村庄,也洒在一家人充满希望和喜悦的笑脸上。

县城里的锣鼓声、鞭炮声、欢笑声,此起彼伏,久久回荡在这片重获新生的土地上空。

这胜利的喜悦,如同村口那片翻滚的稻浪,沉甸甸,金灿灿,喜洋洋,预示着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正在向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招手。

小鬼子的末日终于来到,中华民族的黎明,已然破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