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暖阁内,时间仿佛停滞。朱高晟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父皇的这两个问题,如同两座大山,但他知道,他必须翻过去。
他并没有直接回答如何解决文武集团,那太过敏感和复杂。他决定先从最能体现他价值、也最能带来实际好处的财政问题入手。
他抬起头,迎向朱棣灼灼的目光,声音沉稳而清晰:“父皇,您的第一个问题,关于朝廷财路。儿臣确有一些想法,但在此之前,儿臣需向父皇请罪。”
“哦?何罪之有?”朱棣挑眉。
“儿臣……未经父皇明旨,私下在天津卫外海,辟有一处小岛。”朱高晟语速平缓,却字字清晰,“并在岛上,招募流民青壮,以新模式进行操练,亦试验一些新式火器与战法。此举虽有为国储才、未雨绸缪之心,然确属逾越规制,请父皇治罪。”
他说完,垂下目光,等待皇帝的雷霆之怒。私自练兵,这是任何帝王都无法容忍的大忌!
然而,预想中的怒火并未到来。朱棣只是沉默了片刻,忽然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轻笑:“朕知道。”
朱高晟猛地抬头,眼中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朱棣走到他面前,淡淡道:“你以为,‘密卫’是做什么的?你那么大动静,朕若一无所知,岂非成了瞎子聋子?朕甚至知道,你练的那支兵,不过千余人,装备虽精,却并未隐匿行迹,反而时常以护航商船、清剿小股海匪为实战演练。朕还知道,你为此投入了海量的银钱,几乎将天津卫的收益和你的亲王俸禄都填了进去。”
朱高晟背后瞬间冒出一层冷汗。父皇竟然知道得如此详细!小柱子汇报的?还是另有其人?
“朕没有阻止你,甚至暗中替你遮掩了一二。”朱棣的目光变得深邃,“因为朕看到了效果。饮马川之战,你那一百‘护卫’的表现,震惊了所有人。这说明你的路子,是对的!至少在某些方面,是对的。朕欣赏的,就是你这份敢于尝试、舍得投入的魄力!所以,此罪暂且记下,若你后续之事能让朕满意,便功过相抵。”
朱高晟心中一块大石落地,同时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既有后怕,也有对父皇深沉心机的敬畏,更有一丝知遇之感。
“谢父皇宽宏!”他郑重一礼,知道不能再有任何隐瞒,必须拿出真正的干货了。
“父皇,儿臣之所以投入巨资于海岛和船队,正是因为儿臣认为,我大明的未来,真正的财富之源,不在陆上,而在海上!不在田赋,而在贸易!”朱高晟的声音变得激昂起来,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哦?细细说来!”朱棣身体微微前倾,被勾起了极大的兴趣。
“如今朝廷下西洋,虽声势浩大,赏赐丰厚,万国来朝,面子十足,但里子呢?耗费巨万,所换回的多是犀角、象牙、香料、珍宝等奢侈之物,于国计民生实处益处有限,且主要利润,多被沿海豪商、贪官及中间番商赚取,朝廷所得,十不过一!此乃赔本赚吆喝之道,不可持久!”
朱棣微微颔首,这一点他也隐约感觉到,但碍于天朝上国的面子,不好明说。
“儿臣以为,必须改变思路!”朱高晟斩钉截铁,“变‘朝贡厚赏’为‘平等贸易’,变‘炫耀国威’为‘获取实利’!朝廷应组建强大的官方船队,但不是去撒钱,而是去做生意!用我们的瓷器、丝绸、茶叶,去换取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粮食、铜铁、硝石、硫磺、战马、乃至……海外无主的土地和劳力!”
他越说越快,思路清晰:“我们可以选择关键航道节点,建立商站、补给点,甚至驻军保护!控制航线,制定贸易规则,向所有过往商船征税!此乃‘坐地收钱’,一本万利!父皇,您可知,从苏门答腊到古里(印度卡利卡特),从忽鲁谟斯(霍尔木兹)到木骨都束(摩加迪沙),其间利润高达数十倍甚至上百倍!若能掌控十之一二,其收益便远超如今全国田赋盐税之和!”
朱棣听得呼吸都有些急促起来。他不是不知道海上贸易有利可图,但从未有人如此清晰、如此宏观地向他描绘过这样一幅蓝图!这已经不是做生意,这是在经营一个海上帝国!
“可是……地图不明,航线艰险,如何能做到?”朱棣提出了最关键的技术难题。
朱高晟深吸一口气,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到了。他从怀中,郑重地取出一个精心保管的铜筒。
“父皇,此乃儿臣机缘巧合之下,耗费无数心血,根据前元遗留海图、诸多海商口述以及一些……海外异人的资料,综合绘制而成的一幅《万国四海坤舆全图》!请父皇御览!”
他缓缓展开铜筒中的卷轴。一幅巨大、精密、色彩斑斓得超乎想象的世界地图,呈现在朱棣面前!
地图之大,几乎铺满了半个地面!上面清晰标注着大明、蒙古、朝鲜、日本、南洋诸国、印度、阿拉伯、乃至非洲大陆的轮廓!更令人震惊的是,地图穿过一片浩瀚的“大西洋”,竟然还有两块巨大无比、闻所未闻的陆地(美洲)!无数细致的航线、洋流、风向、物产产地、重要港口被标注得清清楚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