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了琳琅满目、功能各异的特种箭矢后,汉王朱高煦心头的震撼尚未平复,朱高晟又向他发出了新的邀请。
“二哥,箭矢不过是冷兵器之微末。既已至此,何不再去看看火器工坊?或许另有惊喜。”朱高晟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
朱高煦此刻对这位四弟的手段已是心服口服,闻言自然无不应允,心中更是充满了期待。箭矢尚且如此,那传闻中声震寰宇的新式火器,又该是何等光景?
在于谦和雷震的陪同下,兄弟二人离开了弓箭试验区,走向制造局深处一片守卫更加森严、烟囱林立的区域。还未靠近,便能闻到更浓烈的硫磺和硝石气味,以及隐隐传来的沉闷轰鸣声,脚下的大地似乎都在微微震颤。
火器工坊分为数个区域,有负责铸造炮管的巨炉和砂模区,有负责锻造枪管的精工车间,还有占地面积巨大的露天靶场。
朱高晟并未直接带朱高煦去看那些庞然大物般的火炮,而是先来到了轻型火器测试区。这里,一排排士兵正在教官的指导下,操练着朱高煦既熟悉又陌生的火铳。
熟悉的是其大致形态,陌生的则是其精良程度和操作方式。士兵们手持的,正是改良后的“迅雷铳”。铳管更长更直,闪烁着冷冽的蓝光,木托贴合肩窝,还加装了奇怪的钩状准星和凹槽照门。更令朱高煦惊讶的是他们的装填速度。
只见士兵们从腰间的皮质弹盒中取出一个纸包,用牙咬开,将一部分粉末倒入药池,剩余部分连同弹丸用通条迅速塞入铳管压实,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不过呼吸之间!
“此乃定装纸壳弹,”朱高晟解释道,“预先定量分装,省去了称量步骤,且防潮,大大提升了射速和可靠性。”
随着教官令旗挥下,一阵密集而清脆的爆响连成一片,白色的硝烟弥漫开来。远处百步之外的木靶上,顿时布满了一片密集的弹孔,分布相当集中,显示出良好的精度和一致性。
朱高煦是久经沙场之人,他亲自拿起一支迅雷铳,感受其重量和平衡,又仔细查看了纸壳弹和瞄准具,忍不住叹道:“好铳!若我麾下骑兵皆配此铳,于冲锋前先放两轮,何等威力!”
接着,他们移步至轻型野战炮区域。数门看起来比传统火炮轻巧许多的“三斤速射炮”被骡马快速拖拽到发射位置,炮手们操作熟练,瞄准,装填,发射!
“轰!轰!轰!”
炮弹呼啸而出,精准地落在远处模拟的敌军土木工事上,炸起团团烟尘,其快速反应和精准打击能力,再次让朱高煦点头不已。
然而,这些都只是开胃菜。当朱高晟领着朱高煦来到重型火炮靶场时,真正的震撼才刚刚开始。
一门被油布覆盖的庞然大物,静静地卧在坚固的炮位上。当油布被掀开,露出那门修长粗壮、铸造完美、镌刻着龙纹和“镇国大将军”字样的青铜巨炮时,朱高煦的呼吸都不由得一滞。这炮的体型和威势,远超他见过的任何红夷大炮!
“此炮重三千五百斤,有效射程……超过八里。”朱高晟平静地报出了数据。
“八里?!”朱高煦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这意味着在敌人根本看不到也打不到你的距离,你就可以单方面地对敌人进行毁灭性打击!这是何等的优势!
为了展示其威力,靶场远端,一座用泥土和石块垒砌的、模拟小型城池的靶标早已设立好。
装填,瞄准……所有流程紧张有序。朱高晟亲自将点火杆递到朱高煦手中:“二哥,你来吧。”
朱高煦心情激动,接过点火杆,在炮手的指导下,点燃了引信。
短暂的寂静后——
“轰!!!!!!!!!!”
一声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恐怖巨响猛然爆发!仿佛天崩地裂!朱高煦甚至感觉脚下的土地猛地一跳,耳中嗡嗡作响,暂时失去了其他声音!他只看到炮口喷出巨大的火焰和浓烟,沉重的炮身猛地后坐,又被复杂的复位机构牢牢抵住!
一枚黑点以肉眼难以捕捉的速度,撕裂空气,发出刺耳的尖啸,划过一道极长极远的优美抛物线,向着远在近十里之外的那座“城池”靶标飞去!
时间仿佛凝固。所有人都屏息凝神。
数息之后,远方的地平线上,猛地腾起一团巨大的、夹杂着火光和尘土的蘑菇云!即便相隔如此之远,也能清晰地看到,那座“城池”在爆炸中四分五裂,化为齑粉!巨大的轰鸣声过了好几秒才如同滚雷般传回,依旧震耳欲聋!
成功了!超远距离,毁灭性打击!
朱高煦站在原地,手中还握着那根点火杆,久久无法言语。他的心脏在胸腔里狂跳,血液奔涌。这种毁天灭地的力量,已经完全超出了他对“武力”的认知范畴!这已经不是凡间的兵器,这是神罚!
他回想起自己在北征的时候,凭借勇武和传统战法取得的那些胜利,在这尊“镇国大将军”炮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和可笑。他终于深刻地、彻底地理解了,为何父皇会对老四如此看重,为何会说出“此子关乎大明国运”的话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