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山脉深处,那座耗资巨大、凝聚了国家力量与林阎心血的大型聚灵阵,在完成了它首次、也是超负荷的使命后,陷入了沉寂。核心阵眼处的祭坛布满裂痕,镶嵌的灵玉化为齑粉,遍布山谷的阵纹光芒黯淡,只有空气中尚未完全散逸的浓郁灵气,证明着不久前那场沟通阴阳两界的壮举。
林阎立于残破的祭坛中央,身形挺拔如松,并未因阵法损毁而流露出太多沮丧。他的心神,依旧沉浸在那短暂却信息量巨大的通讯余波之中。来自深层地府的、断断续续的“钧令”碎片,如同烙印般刻在他的意识里。
“秩序崩坏…巡查阳世…外道侵扰…龙脉警惕…” 这些关键词指向了外部的危机与责任。而另一部分同样模糊,却更显急迫的信息流,则揭示了地府自身面临的困境。
那并非清晰的语言,更像是一种本能的“求救”与“匮乏”的共鸣,透过法则的波动传递过来。林阎从中解析出了几个核心的“概念”:
“祭祀中断…香火稀薄…愿力枯竭…”
“阴魂滞留…接引乏力…轮回迟滞…”
“急需…纯净愿力…阳间信物…承载信念之物…”
“此乃…阴司运转之基…不可或缺之薪柴…”
香火愿力!
林阎眼中闪过一丝明悟,随即是深深的凝重。他早该想到的!地府作为维系阴阳平衡、运转六道轮回的巨大机构,其本身的存在与运转,必然需要消耗庞大的能量。这种能量,绝非单纯的幽冥之气所能完全涵盖。
香火愿力,源于阳世众生对神灵、祖先、乃至某种信念的虔诚祭拜、祈愿与感念,是一种纯粹由精神信念凝聚而成的特殊能量。在古老的传统中,它既是神明力量的源泉之一,也是维持阴司秩序、滋养鬼魂、推动轮回的重要“资粮”!
然而,随着近现代以来科技发展、思潮变迁,许多传统祭祀活动逐渐简化甚至中断,对天地、祖先、神只的敬畏之心在部分人群中日益淡薄。尤其是经历过某个特殊时期后,大规模的、虔诚的民间祭祀活动已大幅减少。这直接导致了流向地府的香火愿力急剧衰减!
“难怪……”林阎喃喃自语,“地府运转似乎出现了问题,对阳世的掌控力下降,甚至需要我这个‘编外人员’来回收法则碎片、巡查秩序。根源之一,竟在于此——他们‘饿’了!”
这并非说地府失去了权威,而是如同一个庞大的机器缺乏了关键的燃料,许多功能无法全功率开启,甚至可能陷入了某种“低功耗”的维持状态。那些滞留阳间的孤魂野鬼增多、轮回效率降低,恐怕都与香火愿力的匮乏脱不开干系。
“所以,那道‘诏令’中隐含的急切,不仅是对阳世秩序的关注,更是对‘薪柴’的渴求。”林阎心思电转,“地府需要香火,需要纯净的、大量的愿力,来恢复其应有的运转效率,甚至应对可能到来的‘外道侵扰’。”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获取香火愿力?
在古代,这或许自然有信徒供奉。但在当今社会,大规模恢复封建迷信色彩的祭祀活动,显然不现实,也违背社会主流价值观,更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必须找到一种合法、合规,甚至能与社会发展相契合的方式,来收集纯净的愿力。”林阎陷入沉思。粗暴地强迫信仰不可取,那产生的愿力也必然驳杂不纯,甚至蕴含怨念,对地府有害无益。
他的目光扫过山谷,掠过残破的聚灵阵,最终投向远方,仿佛看到了繁华的都市、安宁的乡村、以及那些默默矗立的历史遗迹与纪念场所。
一个初步的构想,开始在他脑海中成型。
“纯粹的信仰之力难求,但‘感念’、‘敬仰’、‘祈愿’之心,人皆有之。”林阎眼神微亮,“对为国捐躯的英烈,对造福苍生的先贤,对守护家园的英雄,对承载了民族记忆与文化符号的圣地……这些情感,同样能产生强大而纯净的愿力!”
他想到了烈士陵园,想到了历史博物馆,想到了那些承载着民族苦难与辉煌的纪念地,想到了在灾难面前众志成城、祈愿平安的民众……这些场景中迸发出的情感力量,其本质与古老的香火愿力并无二致,甚至因为其纯粹性与集体性,可能更为精纯、磅礴!
“关键在于‘引导’与‘汇聚’。”林阎思路愈发清晰,“需要一件能够感应、吸收、并安全储存乃至传输这种特殊愿力的‘法器’,同时,需要一个合适的、能引发广泛共鸣的‘契机’或‘场所’。”
他想到了系统中那新获得的【判官笔(仿)炼制图谱】。判官笔,勾画阴阳,定人生死,本身就对魂魄、信念有着极强的干涉力。以其为蓝本,或许能炼制出专门针对愿力的器具?
但炼制判官笔(仿)所需材料极为珍贵,且过程复杂,非一朝一夕之功。远水解不了近渴。
就在这时,系统提示音适时响起:
【叮!检测到宿主明晰地府核心需求(香火愿力),并产生可行性构想。触发辅助方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