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山脉,千峰叠嶂,万壑幽深。
林阎的身影在一处人迹罕至的山谷中显现。根据系统模糊的指引,那座废弃的土地庙应当就在这片区域。然而,此地山势错综复杂,地气紊乱,加之年代久远,庙宇本身的气息几乎被自然完全掩盖,即便是林阎,也无法立刻精准定位。
他闭上双眼,灵觉如同水银泻地般铺开,细细感知着每一寸土地、每一块岩石上残留的岁月痕迹与极其微弱的香火愿力残渣。
“有点意思,藏得够深。”林阎非但没有不耐烦,反而露出一丝探究的兴趣。这种寻找的过程,本身也是对自身能力的一种锤炼和对地府法则感知的加深。他如同一个耐心的猎人,开始在这片广袤的山林中,进行地毯式的搜寻。
与此同时,外界关于“赶尸人”的热度虽因没有新的爆点而稍稍降温,但那句“闲杂人等,闭嘴”的余威尚在,网络上已然无人敢再明目张胆地进行大规模污蔑。绝大多数民众对这个神秘存在抱持着强烈的好奇与好感,将其视为隐藏在现实之下的守护符号。
也正是在这种相对平和的氛围下,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开始以另一种更为隐蔽、更具欺骗性的方式,试图渗透进来。
华夏,京都大学,国内顶尖学府之一。
一场名为《全球视野下的古代文明兴衰与哲学思辨》的讲座,正在能容纳数百人的大礼堂内举行。主讲人卡尔·文森特教授,是国际上享有盛名的历史学与哲学学者,来自西方某着名大学,头衔光鲜,着作等身。他风度翩翩,口若悬河,标准的牛津腔英语通过同声传译,传入在场众多莘莘学子的耳中。
讲座的前半部分还算正常,文森特教授引经据典,讲述了各大古文明的辉煌与失落。然而,随着话题逐渐深入,特别是涉及到东方文明时,他的言辞开始变得微妙起来。
“……我们必须承认,古希腊的理性思辨、古罗马的法制精神,为现代文明的基石奠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的哲学、科学、艺术,构成了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普世价值’的核心。”文森特教授推了推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扫过台下年轻而求知的面孔,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
“反观某些古老的东方文明,”他话锋一转,语气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惋惜与优越感,“虽然同样拥有悠久的历史,但其内在的精神核心,往往倾向于神秘主义、集体主义,缺乏对个体理性与自由的充分尊重。例如,其庞大的神话体系,充斥着对祖先、对皇权的盲目崇拜,以及对自然力量的原始畏惧,而非理性的探索。这种文化基因,在一定程度上,或许解释了为何其近代化进程会如此曲折反复……”
他并没有直接点名,但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他在指代什么。话语中隐含的贬低与偏见,像一根根细小的毒刺,伴随着他温和的笑容和学术性的包装,悄然刺向听众的思想。
更隐秘的是,在他演讲的同时,一股极其微弱、几乎无法被常规仪器检测到的精神波动,以他胸前佩戴的一枚古朴的银色十字架为中心,如同水波般荡漾开来。这股精神波动并不强烈,不会直接控制人的思想,却能在潜移默化中,放大听众内心的迷茫感、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同时强化对演讲者所描绘的“西方文明优越论”的认同感。
这是一种高明的精神引导术,源自某个隐秘的西方超凡组织,专门用于在学术、文化交流场合进行意识形态的软性渗透。
台下,大部分学生听得聚精会神,部分人眉头微蹙,感觉有些不适,却又说不出所以然来;少数几个思想独立的学生面露不忿,但在这种学术权威的光环和那股隐秘的精神影响下,一时也难以组织起有效的反驳。
礼堂的角落里,一个穿着普通休闲装、戴着鸭舌帽的年轻人,正低着头,仿佛在玩手机。帽檐下的嘴角,却勾起了一抹冰冷的弧度。
正是林阎。
他在秦川山脉搜寻了两日,略有眉目,但精确位置还需时间。今日心血来潮,感知到京都大学方向传来一丝极其隐晦、带着蛊惑意味的精神力场,便暂时放下搜寻,前来查看。没想到,正好撞上了这么一出“学术讲座”。
“呵,披着学术外衣的精神投毒?手段倒是比网络水军高明那么一点点。”林阎心中冷笑。他清晰地感知到了那股微弱却持续的精神影响,也听懂了文森特话语中夹带的私货。
若在平时,这种级别的跳梁小丑,他根本懒得理会。但此刻,看着台下那些年轻而可能被误导的面孔,想到这家伙正在亵渎这片土地孕育的文明,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做点什么。
“系统,扫描那个十字架和演讲者。”
【扫描完成。目标:卡尔·文森特。表面身份:历史学教授。隐藏身份:隐秘组织“圣知会”外围成员。实力评估:低阶精神引导者。】
【目标物品:低阶圣术物品“启迪十字架”。效果:微弱放大演讲者话语的信服力,并附带低强度精神暗示,引导听众认同其观点。蕴含微弱圣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