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热的气浪裹挟着刺鼻的硫磺味和强大的辐射,如同地狱的吐息,从逃生通道深处汹涌而上。
暗红色的光芒将冰冷的金属通道映照得如同熔炉内部,每一寸空气都在高温下扭曲。
尚云起沿着陡峭向下的通道急速滑落,身体与粗糙的管壁剧烈摩擦,迸溅出零星的火花。
残破的外壳根本无法完全隔绝高温,内部的精密元件发出尖锐的过载警报。
能量水平在刚才的充电后勉强维持在30%,但此刻正被飞速消耗,用于抵抗这极端的环境伤害。
他感觉自己正在坠向一颗星球的心脏,一个充满狂暴能量的炼狱。
滑落持续了仿佛一个世纪,又或许只是几秒钟。
终于,他重重地摔落在一个相对平坦的平台上,巨大的冲击力让他几乎散架。
他挣扎着抬头,眼前的景象让他那冰冷的机械核心都为之震颤。
这是一个巨大的地下穹窿,远比上方的天坑洞室更加宏伟。
穹窿的中心,并非想象中的熔岩湖,而是一个悬浮在半空中的、直径约十米的暗红色能量漩涡!
它如同一个活着的、搏动的心脏,缓慢地旋转着,散发出令人窒息的热量、辐射和一种难以言喻的、仿佛能扭曲空间的力场。
无数幽蓝色的能量电弧如同血管般从漩涡中延伸出来,连接着穹窿的岩壁,那些岩壁上布满了之前见过的、但规模宏大无数倍的发光结晶簇——它们如同神经网络,将能量输送到未知的远方。
这就是“深渊之心”?
一个天然形成的、还是被某种远古文明或实验创造出的地心能量节点?
零号实验室日志里提到的异常能量源!
尚云起体内的“铆钉”核心和“火种”残余,此刻与这“深渊之心”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强烈共鸣!
那不再是微弱的感应,而是一种近乎撕扯的力量!
仿佛他身体的一部分想要脱离,融入那狂暴的能量漩涡,而另一部分又在疯狂地抵抗!
痛苦!远比物理伤害更深的、源于存在本源的痛苦!
他意识到,这里既是绝地,也可能蕴藏着一线生机。
第七区的追兵绝不敢轻易深入此地,这强大的能量场本身就是最好的屏障。但前提是,他必须能在这里存活下来。
他环顾四周。平台位于穹窿的边缘,一侧是陡峭的岩壁,另一侧就是那恐怖的深渊漩涡。平台上散落着一些零号实验室遗弃的设备残骸,还有一个看起来像是观测站的小型封闭舱,舱门紧闭。
他踉跄着冲向那个观测舱。舱门是气密结构,同样需要手动开启。他转动阀轮,幸运的是,它还能工作。
舱门打开,一股相对凉爽(但也超过五十度)的空气涌出。
舱内空间狭小,只有简单的控制台和几个屏幕,但最重要的是,它有独立的生命维持系统和……
一个低功率的能量屏障发生器,勉强将外部的高温和辐射隔绝了大半!
他立刻钻进舱内,关上舱门,锁死。虽然舱内依旧闷热,但至少暂时摆脱了被直接烤焦或辐射致死的危险。
能量水平:25%。屏障的发生器也在消耗能量。
他必须尽快找到办法。这个观测舱的能量储备有限,撑不了多久。
他的目光落在控制台上。
屏幕是黑的,但他尝试着接通电源。
一阵闪烁后,屏幕竟然亮了!
显示着简陋的界面,似乎是用于监测“深渊之心”能量波动的基础系统。
他尝试接入自己的意识,读取数据。
数据流混乱而庞大,大部分是无法理解的原始能量读数。
但他敏锐地捕捉到,在“深渊之心”那狂暴的能量波动中,存在着一种极其细微的、有规律的“间隙”或者说“节律”。
就像心脏搏动中的舒张期,在那短暂的瞬间,能量场会出现一个极其微弱的、相对平稳的“窗口”!
这个“窗口”每次出现只有零点几秒,间隔也毫无规律可言。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中闪现。
如果……
他能精准地捕捉到这个“窗口”,在那短暂的瞬间,尝试与“深渊之心”进行极其有限的、受控的能量交互?
不是吸收那狂暴的能量(那会立刻毁灭他),而是像窃取一丝火苗般,获取最纯净的基础能量,用于修复自身?甚至……尝试理解这种能量的本质?
这无异于刀尖跳舞,玩火**。任何失误,都将导致他被瞬间同化或蒸发。
但他没有选择。坐以待毙是死,冒险一搏,或许还有生机。
他深吸一口灼热的空气,将全部算力集中起来,如同最精密的雷达,死死锁定着屏幕上“深渊之心”的能量波动曲线,计算着下一次“窗口”可能出现的时间和频率。
同时,他调整自身的能量接收系统,将其灵敏度调到最高,准备进行纳秒级的操作。
等待。煎熬的等待。
能量水平降至22%。屏障开始不稳定地闪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