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花园”。这个名字听起来像是一个温柔的归宿,一个治愈伤痕、涤荡痛苦的终极疗愈圣地。
其外在表现也确实如此:无边无际柔和温暖的光芒,如同母亲子宫里的羊水,包裹着每一个进入其中的意识体;
无处不在的、温和的能量波动,轻柔地抚平记忆的褶皱,化解执念的硬块,诱使灵魂放下沉重的“自我”,融入一片极乐、安宁、无思无想的纯粹存在之海。
这里没有痛苦,没有恐惧,没有失落,只有永恒的、温暖的平静。
对于许多在现实中遭受重创、精神濒临崩溃的意识而言,这无疑是天堂。
但对林珂而言,这温柔的天堂,却是最可怕的炼狱。
她的意识漂浮在这片温暖的洋流中,最初的混乱和恐惧早已被那股力量试图抚平。
无数美好的、令人放松的画面碎片在她“眼前”流转——童年无忧无虑的奔跑、阳光下绽放的花朵、令人心安的呢喃……
它们如同甜蜜的毒药,不断诱惑着她:松开手吧,放下那个叫“林珂”的、充满痛苦和挣扎的脆弱个体,融入这更大的和谐,获得永恒的安宁。
有好多次,她几乎就要屈服了。
自我溶解的感觉如此诱人,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那温暖的光芒几乎要彻底淹没她最后一点清醒。
但就在意识即将彻底涣散的边缘,一些更深层的东西总会猛地将她拉回。
有时是尖锐的刺痛感——并非来自“花园”,而是源自她自身意识深处,那段与尚云起量子纠缠被强行剥离时留下的、无法被完全抚平的“伤疤”。
这伤疤在温暖的包裹中显得格格不入,如同光滑丝绸下的一根硬刺,提醒着她的“不完整”。
有时是一闪而过的、冰冷的画面——尚云起那双毫无人类情感、却在她最绝望时给予她指令的眼睛;
地下仓库的阴冷;量子通道中撕裂般的痛苦记忆。
这些记忆碎片与周围无处不在的温暖祥和极度冲突,像不和谐的噪音,撕裂着“花园”编织的完美幻境。
而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模糊的“拉扯感”。
仿佛有一根无形的线,系在她意识最核心的地方,线的另一端通向无尽的寒冷与黑暗。
每当她快要被温暖同化时,这根线就会微微绷紧,传来一种微弱到极致、却无比熟悉的…律动。
咚…
…咚……
……咚………
缓慢,坚定,带着一种冰冷的节奏感,与“花园”温柔无序的能量波动截然不同。
是尚云起。
他还在。
他没有被完全吞噬。
他在那片绝对的静滞中,依然散发着某种形式的“存在”信号。
这信号成了她的锚点。
她开始无意识地模仿这种律动,努力调整自己即将涣散的意识,去契合那遥远的、冰冷的节拍。
这个过程痛苦而艰难,如同在温暖的蜜糖中逆向游泳,每一分努力都对抗着整个环境的同化力。
但这努力让她破碎的意识重新有了凝聚的核心。
她不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花园”的抚慰,而是开始了一种笨拙的、本能的“呼吸”——吸入温暖的同化能量,却呼出属于“林珂”和那冰冷节拍的独特频率。
这种变化极其细微,远远未达到触发“花园”警报系统的程度。
在“守夜人”的监控日志里,LIN-K号样本的意识活动正平稳地趋向于“同化完成”,一切数据都在预期范围内。
但它们确实存在。
林珂开始“观察”花园。
不是用眼睛,而是用那重新凝聚起来的一点感知。
她发现这片温暖的光之海并非完全均匀。
有些区域的能量流动更湍急,有些则更平缓。
有时,会有一股股更强烈的、旨在加速同化的能量流扫过,如同潮汐。
她学会了在这些“潮汐”到来前,更深地隐藏起那点与众不同的核心节律,将自己伪装成一片即将融化的浮冰。
她甚至开始捕捉到一些“杂音”。
其他被同化中的意识体,在彻底消散前残留的、最深刻的记忆碎片或情感印记,如同气泡般偶尔从光之海深处泛起,又迅速破灭。
一段无法释怀的愧疚,一个刻骨铭心的面容,一声绝望的呐喊……
这些碎片短暂地破坏了“花园”的完美和谐,也让她更加确信,这里并非表面看上去的那样。
她孤独地挣扎着,守护着那一点自我,维系着那根连接寒冷与黑暗的丝线。
她不知道这有什么意义,不知道能坚持多久,只是一种源于求生本能的固执。
她并不知道,她的这种挣扎,她的这种试图保持独特频率的努力,正通过量子纠缠,持续不断地向静滞库中的尚云起传递着“存在”的证明和某种同步的“压力”。
而在第七区的另一端,那只被遗弃在临时堆放区的黑色手提箱,依旧寂静无声。
但箱体内,阿里斯博士的笔记本纸张间,某种极其缓慢的化学变化正在发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