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的意识在信息的洪流中奋力挣扎,手指在虚空中疯狂划动,仿佛在操作一个无形的界面。那些曾经让他(或者说前世那个他)驻足流连的内容,此刻却成了最大的干扰。
嗨丝——走你!(一道曼妙的身影刚出现就被无情划走)
白丝——走你!(又一道白光闪过,消失无踪)
渔网——还是走你!(甚至没来得及看清细节)
变装?——我擦!还他娘是兽耳娘……他的意识稍微停顿了零点一秒,似乎被那毛茸茸的耳朵和摇曳的尾巴晃了一下心神,但随即强迫自己清醒过来,“康一康(看一看)……品鉴品鉴……个屁啊!正事要紧!走你!”
他咬牙切齿地将这极具诱惑力的内容划走,感觉精神力的消耗比跟老墨解释十遍“电不是腚”还要大。
就在他快要被这些“小妖精”磨得耐心耗尽时,一些看似有用的标题开始零星出现:
母猪的产后护理——“这个有了!去年就搞过畜牧手册了!走你!”
高炉炼钢——“这个也有了!老墨现在玩得比视频里还溜!走你!”
他像是一个挑剔的淘金者,快速筛选着可能含有金砂的矿脉。
大部分都是已知技术或无关信息,被迅速抛弃。
他的目标明确——光!夜晚、大型交通工具、照明!
就在他精神愈发疲惫,准备暂时退出这场徒劳的“冲浪”时,一个封面看起来颇为古旧、甚至有些粗糙的视频标题,如同深水中的珍珠,骤然闯入了他的“视线”:
【硬核考据】穿越必备?
工业黎明前的黑暗:浅析18-19世纪大型车辆及早期火车照明演变史(附简易图纸)
就是它!
李建成的意识猛地“抓住”了这个视频,如同濒死之人抓住了救命稻草!他集中全部精神,“点”了进去。
大量的信息碎片伴随着解说的声音和模糊的图纸,涌入他的脑海:
· “最早期的‘火车’……实际上依赖的是固定在车头两侧的…… 大型煤油防风灯 ……灯罩经过改良,材质……”
“关键突破在于…… 反射镜 !采用抛物面金属反射镜,最好是镀银的……可以将光线集中投射……”
“燃料方面,除了煤油,也有尝试使用…… 乙炔气 ……亮度更高,但制备和储存危险……”
“还有一种思路是…… 石灰灯 (亦称‘牛眼灯’),利用氢氧焰灼烧石灰棒产生强光……”
几张结构简易但清晰的图纸闪过,展示了带有调节机构的灯架、抛物面反射板的形状、以及某种气体发生装置的原理图。
信息虽不完整,但核心要点已然清晰:强效燃料 防风结构 抛物面反射镜 = 初代火车头“眼睛”!
李建成猛地睁开双眼,瞳孔中精光四射,疲惫一扫而空!
“他娘的……总算捞到点干货了!”
虽然乙炔气、石灰灯以现在的条件搞起来麻烦,但大型煤油防风灯加上金属反射镜这个方案,完全有戏!
他立刻跳下床榻,冲到书案前,抓起铅笔,凭借记忆快速勾勒起来。
钢铁巨龙的眼睛,有谱了!
解决了火车照明的燃眉之急,李建成心头的重负卸去大半,精神也随之松弛下来。
这松弛之下,目光便不由自主地落在了款款走来的妻子身上。
郑观音听到那声带着特定意味的“观音……”,脸颊瞬间飞起红霞,如同晚霞染透了白云。
她臻首微垂,眼波流转间带着三分羞怯、七分了然的柔顺,轻移莲步走到他身边,声若蚊蚋:
“郎君……”
李建成看着她这我见犹怜的模样,哪里还有心思琢磨什么“腚”不“腚”的,大笑一声,一把将她拦腰抱起:
“快来吧……你就!”
(此处省略八十万字不可描述的“技术攻关”与“能量传输”过程。)
一番酣畅淋漓的“狂蹬”之后,李建成只觉神清气爽,念头通达,连带着因“刷视频”而消耗的精神力都恢复了不少。
他美美地享用了妻子亲自端来的饭食,填饱了肚子,也补充了体力。
将碗筷一推,李建成抹了把嘴,眼神再次变得锐利起来。
好了,眼前的问题算是找到了应急的法子。
那么接下来……就该考虑长远了。
老墨既然已经敏锐地捕捉到了“电”这个概念,并且展现出了极大的兴趣,那他这个“引路人”,自然得给个交代,至少指明一个可能的方向。
总不能真让那老小子抱着块磁石干瞪眼,或者去摩擦毛皮指望能点亮灯泡吧?
他再次盘膝坐下,对收拾碗筷的郑观音递去一个“暂时别打扰”的眼神,重新闭上了眼睛。
这一次,目标明确——电!
哪怕只是最粗浅的原理,最原始的装置!
意识再次沉入那片浩瀚的信息海洋。
这一次,他直接以“电”、“发电”、“原始电池”、“电磁感应”等作为核心关键词进行“检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