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万啊……四十万!咱老李他娘的啥时候打过这么富裕的仗……他娘的!”
李建成喃喃自语,情绪在忧虑和狂喜之间反复横跳。
这凭空多出来的二十万人,像是一剂强心针,又像是一座压得人喘不过气的大山。
他时而盘算着这钢铁洪流能碾碎多少敌人,时而又心疼那如流水般花出去的钱粮。
就在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三人埋头紧张商议,核算着这四十万大军的具体开销和物资调配方案时,李建成不知想到了什么,眼中闪过一丝极其危险而又兴奋的光芒。
他猛地转过头,看向身旁一直沉默思索的李世民,用手肘捅了捅他,神色当中满是跃跃欲试,压低声音,用一种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语气说道:
“二郎……瞅瞅,四十万精锐啊!这兵强马壮的……干脆……咱他娘的直接调头,打长安去吧?!”
“!!!”
李世民闻言,猛地转过头,眼睛瞬间瞪得溜圆,脸上写满了“大哥你疯了?!”的惊骇表情,活像是被一道天雷直接劈中了天灵盖!
(Σ(?д?|||)??)
他张了张嘴,看着大哥那虽然带着戏谑,但眼底深处似乎还真有那么一丝丝危险火苗的样子,一时竟不知该如何接话。
这想法太过于大逆不道,也太过于……儿戏了!
李建成看着自家二弟那副被吓到的模样,等了片刻,没等到预想中的“狼狈为奸”的响应,只能无奈地耸耸肩,悻悻地转回头,小声嘟囔:
“没劲……一点幽默细胞都没有……”
他继续把目光投向正在激烈讨论的房杜长孙三人,仿佛刚才那个足以掀起腥风血雨的提议,真的只是一个不好笑的玩笑。
李世民看着大哥的后脑勺,长长地、无声地舒了一口气,背后惊出了一层白毛汗。
他知道大哥很多时候行事跳脱,不拘一格,但这种“玩笑”可真开不得!
他暗暗决定,以后必须得盯紧点,可不能让大哥真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大权力感冲昏了头。
这个小插曲悄然过去,帐内的焦点重新回到了现实而严峻的财政问题上。
稍许,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三人讨论完毕,彼此交换了一个凝重的眼神。
最终由房玄龄作为代表,缓缓站起身,他手中捧着刚刚核算完毕的账目,脸上像是蒙了一层寒霜,声音沉甸甸地开口:
“太子殿下,秦王殿下,诸位同僚。经我等反复核算,若是完全按照殿下‘放开了打’的策略,保障四十万大军远征吐谷浑,期间粮草、军械、药材,以及……以及最为关键的,战后对将士们的奖赏与对伤亡者的抚恤……这一场大仗打下来,各项开支总和,初步预估,差不多要……要八十万贯……”
房玄龄报出这个数字时,自己的声音都有些发飘。
他知道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
帐内先是死一般的寂静,所有人都被这个天文数字砸懵了。
如今的大唐,一年的赋税除去粮食,全算下来大概是不到一百五十万贯左右,这一场仗,就能打没国库大半的现金流,也不由他们不震惊。
可这份震惊并没有体现在李建成脸上。
与众人的瞠目结舌不同,他依旧是一副雷打不动的淡然模样,甚至还悠闲地端起茶杯呷了一口,仿佛刚才听到的不是八十万贯,而是八十文钱。
这份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镇定,瞬间让骚动的帐内安静了下来。
“如今财务部能调动的资金有多少?”
他放下茶杯,语气平静地问。
房玄龄深吸一口气,稳住心神回答:
“回殿下,若是保留现有工坊、矿场、道路等所有在建项目的必要支出,能动用的钱财,库银加商会流水,满打满算……至多十七万贯……”
“他娘的!钱是王八蛋,财散人聚!”
李建成笑骂一句,随即眼神一凛,斩钉截铁地说道:“项目支出也不是一下子全投进去的!玄龄,想办法再给老子挤三万贯出来,凑足二十万贯!这笔钱,就算咱们草原都督府(公家)出的,占整个‘项目’的两成半!”
他目光扫过众人,继续抛出重磅炸弹:
“我个人出资十六万贯!占两成!”
然后,他指向了那剩下的“五成半”份额(四十四万贯):
“还有这剩下的一半,四十四万贯的份额,在座的各位,有一个算一个,大家分一分!愿意出多少,就看各位的眼光和胆量了!”
“……”
帐内众人听到李建成这番话,顿时一懵,脑子有点转不过弯来。
项目?分成?
这是……要把这场国战,当成买卖来做了?
集资……干仗?!
这想法太过离经叛道,却又透着一股令人心跳加速的魔力!
要么说长孙无忌被称为老狐狸呢,他浑浊的眼睛里精光一闪,最先反应过来!
殿下的所作所为,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把盐湖这块巨大的肥肉留在草原体系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