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之期已到,李建成解除禁足。 不过,他并没有跑去上朝,原因很简单——今日休沐。
在大唐,官员们一旬一休沐(作者杜撰),也就是 “上九休一” 的制度,辛劳九日才得一日喘息。当然,朝廷机构仍需运转,采取的是轮休制。
但轮休的名单里,自然不包括身份尊贵的太子与亲王。理论上,他们应当“夙夜在公”。
然而,到了李建成这里,这条规矩就变成了:身份尊贵,正好有沐必休! 他早就和两个弟弟约好,趁此休沐日,他要亲自下厨,招待他们的家眷,来一场家庭聚会。
好不容易睡了三天安稳觉(虽然是被罚禁足),李建成觉得今天必须把懒觉进行到底。然而,他美好的睡梦在天刚蒙蒙亮时就被无情打断——
“大哥!大哥!醒醒!”
睡得正香的李建成,只觉得一阵地动山摇(夸张了),迷迷糊糊中被一股蛮力晃醒。他勉强睁开惺忪的睡眼,正处于“强制开机”的混沌状态,就看到他那好四弟李元吉,正一边打哈欠,一边摇晃他。
而更让他懵圈的是,他的床榻前,整整齐齐地站着四男三女七个小朋友,一个个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又带着点怯生生地看着他。
还不等李建成反应过来,李元吉就大手一挥,对着孩子们中气十足地命令道:
“跪下!都给太子大伯磕头!”
孩子们闻言,非常听话地“呼啦”一下跪成一溜儿,然后对着床上的李建成,就开始 “咣咣” 地磕起头来,嘴里还含糊地喊着:“参见太子大伯……”
其中有一个约莫五六岁的小子,磕得格外卖力,小脑袋一下一下结结实实地撞在东宫的木地板上,发出 “咚咚” 的闷响,听得李建成都觉得脑门疼。
“停!停!快起来!都起来!”
李建成这下彻底清醒了,也顾不得衣衫不整,赶紧从床上坐起身,连连摆手。他哭笑不得地看着李元吉,“三胡,你这一大早唱的又是哪一出?吓着孩子们怎么办?”
李元吉却浑不在意,咧嘴笑道:“嘿嘿,大哥,这都是我的种!怎么样,壮实吧?特意带来给你瞧瞧!尤其是那个磕头最响的,是我家老二,最有我当年的风范!”
看着这一地的小豆丁,再看看一脸“快夸我”表情的李元吉,李建成心中不由暗道:弟妹牛批啊!
心中那点被吵醒的起床气瞬间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暖融融的、属于家族血脉的温情。
他俯下身,挨个摸了摸孩子们的头,语气变得异常温和:
“好了好了,头磕过了,礼也见过了,都快起来吧。待会儿大伯给你们做好吃的。”
孩子们这才怯生生地站起来,那个磕头最猛的小子还偷偷揉了揉自己的额头。
李建成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感慨:
这就是家人啊……
或许,我拼命想改变那血染玄武门的结局,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活下去,也是想保住这份……吵吵闹闹却又真实无比的烟火气吧。
他笑着摇了摇头,对李元吉道:“你啊……行了,带孩子们先去偏殿用些点心,若是犯困就再睡会儿,瞅你哈欠打的。”
“得~令!”
李元吉特意拐了个花腔,兴高采烈地领着自家的“小狼崽子”们出去了。
寝殿内恢复了安静,李建成望着窗外渐亮的天空,脸上露出了一个发自内心的、轻松的笑容。
休沐日,就从这样热闹的“惊吓”开始,似乎……也不错。
看着李元吉领着那浩浩荡荡一群小萝卜头出去的背影,李建成揉了揉还有些发懵的太阳穴,下意识地低声嘟囔了一句,语气里充满了最质朴的赞叹:
“不过……我这弟妹,果真牛批啊!”
这生产力,这效率!
饶是他来自提倡“优生优育”的现代,也被这实实在在的“成果”给震撼了一下。想想自己,目前还只有郑观音所出的李承宗一个儿子,跟四弟这“开枝散叶”的劲头比起来,还有原本历史上的老李头,啧啧啧……简直是……望尘莫及。
“看来老李家这方面……能力确实强!”他摸了摸自己的下巴,不无自恋地想道。
感慨归感慨,正事不能忘。他利落地起身,在宫人的侍候下洗漱更衣,没有选择繁琐的太子常服,而是换上了一身更为利落简便的窄袖衣衫——毕竟,今天他可是主厨。
李建成站在东宫小厨房里,摩拳擦掌,看着眼前的食材,心中飞速盘算起来:
老四家人口兴旺,七个小的加上大人,得按两桌算。二郎家估计人也少不了,得准备充分点……
肉菜是主力,必须管够!
整上三只烤全羊!用我特制的香料和酱汁腌制,慢火烤到外皮焦香酥脆,里面汁水淋漓!让他们吃个痛快!
叫花鸡也不错!用荷叶和黄泥裹了,埋在炭火里煨熟,原汁原味,香气都锁在里面!想想老四家的人口,再来二郎家的……弄上十只应该差不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