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初秋,裹挟着桂花的甜香,浸润着这座城市的温柔。敏君和崇明的婚后第三年,终于迎来了生命中最珍贵的馈赠——一对龙凤胎宝宝的降生。
手术室的灯熄灭时,黄崇明紧张得手心全是冷汗,来回踱步的身影在走廊里刻下焦急的印记。黄玉梅紧紧攥着儿媳的外套,眼眶泛红地祈祷着;远从美国赶回来的苏灵轻轻拍着她的背,目光却始终锁在手术室门上,鸿蒙赋予的感知让她清晰捕捉到室内平稳的生命律动,悄悄松了口气。
当护士抱着两个襁褓走出手术室,笑着宣告“母子平安,是龙凤胎”时,黄崇明几乎是踉跄着冲过去。隔着柔软的布料,他感受到两个小小的生命在轻轻蠕动,温热的触感瞬间击溃了他所有的紧张,泪水不受控制地滑落。
“敏君怎么样?”他声音沙哑地问。
“林女士很坚强,现在已经清醒了。”护士笑着回应。
病房里,敏君靠在床头,脸色带着生产后的苍白,却难掩眼中的光芒。当护士将男宝和女宝分别放进她的左右臂弯,她轻轻抚摸着两个宝宝柔软的胎发,心中涌起莫名的熟悉感——这两个孩子的眼神,竟与她灵魂深处感知到的、原主那两个被迫分离的孩子如此相似。她瞬间明白,这是彤彤的善意,是命运的补偿,让王慧仪和林嘉佑跨越了错位的人生,以龙凤胎的身份重回她身边,换了一个满心疼爱他们的爹,换了一个安稳幸福的家。
“崇明,你看他们多可爱。”敏君抬头看向丈夫,眼中满是幸福的泪光。
黄崇明俯身,小心翼翼地触碰着女儿粉嫩的小脸,声音温柔得能滴出水来:“像你,眼睛圆圆的,真好看。”又看向儿子,笑着补充,“这小子眉眼像我,以后肯定是个小男子汉。”
苏灵站在床边,看着这一幕,嘴角漾起欣慰的笑容。她能感受到两个孩子灵魂中那股熟悉的气息,知道这是敏君祈愿中最圆满的注脚。“敏君,崇明,恭喜你们。”她递过带来的营养品,“这两个小家伙,以后就是我们大家的宝贝。”
黄玉梅早已喜极而泣,拉着儿媳的手不停念叨:“太好了,太好了,我们黄家有后了,还是一对龙凤胎,真是天大的福气!”
消息传回台南市,林诚和李好当即收拾行李,在暗影的默默护送下赶往上海。看到襁褓中粉雕玉琢的外孙和外孙女,李好激动得热泪盈眶,小心翼翼地抱着外孙女不肯撒手:“我的乖孙孙,外婆可算见到你们了。”林诚也凑在一旁,看着两个小家伙,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了花。
暗影依旧守在台南市的老宅,却时刻通过苏灵传递的讯息关注着林家的动态。得知敏君生下龙凤胎,他冷峻的眉眼间难得泛起一丝柔和,默默为这家人的圆满而欣慰。
给孩子取名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地商议。“女儿就叫黄念安吧,希望她一生平安顺遂。”敏君轻声提议,这是她对原主女儿王慧仪最深的期许。“好!”黄崇明立刻赞同,又看向儿子,“儿子就叫黄思稳,希望他以后沉稳可靠,守护好家人。”名字里藏着的,是夫妻俩对两个孩子最朴素也最真挚的祝福,更是对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的珍视。
自从有了两个小家伙,家里的日子变得更加热闹温馨。黄玉梅和李好主动承担起照顾孩子的重任,换尿布、冲奶粉、哄睡觉,分工明确,乐在其中。敏君和崇明则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尽可能抽出时间陪伴孩子。
每天下班回家,黄崇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冲进婴儿房,抱起儿子思稳,用胡茬轻轻蹭他的小脸,引得小家伙咯咯直笑;敏君则坐在床边,温柔地哼着摇篮曲,哄着女儿念安入睡。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亮了房间里温馨的画面,岁月静好,大抵便是如此。
苏灵每次从美国回来,都会给两个孩子带各种各样的礼物,陪他们玩耍,给他们讲华尔街的趣事。思稳和念安格外喜欢这个漂亮的阿姨,每次看到她,都会伸出小手要抱抱。
随着孩子们渐渐长大,他们的性格也愈发鲜明。念安继承了敏君的温柔细腻,喜欢跟着奶奶和外婆学画画、读绘本,小小的年纪就展现出惊人的艺术天赋;思稳则像极了黄崇明,活泼好动,对各种机械玩具充满兴趣,常常拿着螺丝刀拆开玩具再重新组装,眼神中透着一股钻研劲儿。
敏君和崇明没有刻意压抑孩子们的天性,而是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为他们提供广阔的成长空间。念安喜欢画画,敏君就带她去美术馆,给她报绘画班;思稳对机械感兴趣,黄崇明就陪他做科学小实验,给他讲解物理知识。
周末的时候,一家人常常一起去公园散步、野餐。念安穿着漂亮的裙子,像个小蝴蝶一样在草地上奔跑;思稳则拉着爸爸的手,追逐着公园里的小鸟。敏君和妈妈们坐在野餐垫上,看着孩子们欢快的身影,聊着家常,笑声不断。
林坤也时常带着女朋友来看望小外甥和小外甥女。思稳和念安最喜欢缠着舅舅,让他讲大学里的趣事,听他讲科技研发的故事。林坤看着两个活泼可爱的小家伙,心中满是欢喜,常常给他们带各种新奇的小玩意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