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女皇元淳登基五载,革新之举遍及朝野。紫宸殿内,元淳手持朱笔,在新修订的《大魏律》上落下玺印——苛政如“连坐法”“奴隶殉葬制”尽数革除,新增“农桑保护令”“冤狱申诉制”,条条律法皆以民为本,引得百官称颂。而最震动天下的,莫过于她力排众议推行的科举制,从童生试到殿试,层层筛选,打破了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让寒门子弟得以凭才学入朝为官。
“陛下,科举首科殿试已筹备就绪,各地贡士共计三百余人,明日便在太和殿开考。”元嵩身着朝服,上前禀报,眉宇间带着沉稳笑意。他身旁立着一位温婉女子,正是原剧中的小八,如今已是十三皇子妃,举止端庄,与元嵩琴瑟和鸣。
元淳抬眸,眼中满是欣慰:“甚好。元嵩哥哥需亲自监考,务必保证考场公正,选拔出真正的贤才。科举制是大魏长治久安的根基,绝不容许舞弊之事发生。”
“臣遵旨。”元嵩躬身应道,小八也随之行礼,目光中满是对这位女皇妹妹的敬佩。
一旁的元彻也上前道:“陛下,西北边境已彻底安定,燕北送来盟约续约文书,愿与大魏永结盟好。臣近日也已定下婚事,乃是边关守将之女,性情刚毅,与臣志同道合。”
元淳闻言一笑:“元彻哥哥大喜,朕当为你主持大婚。燕北续约是好事,可让宇文玥的谍纸天眼多留意边境动向,防患于未然。”
“臣明白。”元彻颔首,眼中难掩喜悦。
朝堂之上,除了皇子们的圆满,元淳自身的终身大事也尘埃落定。她选定的皇夫,正是魏舒烨——原剧中忠心耿耿、性情正直的魏家子弟,在元淳崛起之路中始终不离不弃,既是战功赫赫的将军,也是温润如玉的知己。
大婚那日,皇宫张灯结彩,举国同庆。元淳身着大红嫁衣,魏舒烨一身喜服,二人在太和殿举行大典,接受百官朝拜。魏舒烨目光灼灼地望着元淳,轻声道:“臣此生,定当辅佐陛下,守护大魏,不离不弃。”
元淳眼中闪过温柔,却不失帝王威仪:“皇夫此言,朕记在心中。往后,你我同心,共筑盛世。”
婚后,魏舒烨并未恃宠而骄,反而更加谨言慎行,主动请缨前往边关协助元彻,继续为大魏守护疆土;后宫之中,他从不干涉政事,只在元淳疲惫时相伴左右,成为她最坚实的后盾。
科举首科殿试如期举行,元淳亲自主持。太和殿内,三百余名贡士凝神作答,考题围绕“治国安邦”“农桑水利”“边防要务”展开,皆是元淳结合大魏现状精心拟定。考试结束后,元淳与元嵩、宇文玥一同阅卷,最终选拔出状元、榜眼、探花,皆是出身寒门却才华横溢之人。
状元郎身着红袍,在金銮殿上叩谢皇恩,声泪俱下:“陛下推行科举,让寒门子弟有了出头之日,臣定当鞠躬尽瘁,报效陛下,报效大魏!”
元淳看着他,心中感慨万千。她知道,科举制的推行,不仅为大魏招揽了人才,更凝聚了民心,让天下人都看到了她革新的决心。
此后数年,大魏在元淳的带领下愈发强盛。科举制为朝堂注入了新鲜血液,寒门官员的崛起打破了世家垄断,吏治愈发清明;新律法的实施让百姓安居乐业,农桑兴旺,工商发达;边境安定,与燕北、周边各国互通有无,贸易繁荣。
元嵩与小八育有一子一女,元嵩在朝堂上辅佐元淳处理政务,成为得力干将;元彻与妻子镇守边关,屡立战功,深受军民爱戴;宇文玥依旧执掌谍纸天眼,为元淳提供精准情报,星儿也已成为宫中女官,负责安防事务;魏舒烨则时常往返于边关与京城之间,既是将军,也是皇夫,始终陪伴在元淳身边。
魏贵妃安享晚年,看着女儿开创的盛世,看着儿孙满堂,心中满是幸福。她时常对元淳说:“淳儿,你做到了,你比母亲想象中还要优秀。”
元淳握着母亲的手,眼中满是温情:“母亲,这一切都离不开您的支持。是您,给了朕勇往直前的勇气。”
这一日,元淳登上城楼,俯瞰着繁华的京城。街道上车水马龙,百姓欢声笑语,一派国泰民安的景象。魏舒烨陪在她身边,轻声道:“陛下,如今的大魏,已是真正的盛世。”
元淳点头,心中平静而满足。她完成了元淳的所有祈愿:母亲平安,家国无恙,摆脱了恋爱脑,登上了权力的巅峰,还开创了前所未有的盛世。而冰沁的神魂,在见证这一切后,也愈发圆满。
“是啊,盛世已成。”元淳轻声道,目光望向远方,“但革新之路从未停止,大魏的盛世,还要延续千秋万代。”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城楼上,映照着元淳与魏舒烨的身影。大魏的未来,一片光明;而冰沁的神魂,也在完成这一世的使命后,悄然准备着离开,奔赴下一个世界。
凤驭天下,盛世绵长。元淳的传奇,将永远铭刻在大魏的史册上;而冰沁的旅程,也将在新的世界里,续写新的辉煌。
喜欢综影视冰沁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综影视冰沁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