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在一条灰白色的高高路基上,像是在很昏暗的夜晚。周围很静,也很暗。路两侧的房屋连同周边的树木黑影幢幢。我不明白为什么会走到这里?这里又是什么地方?路上只有我一个人的脚步声。我似乎是怕被人听到,刻意放轻了脚步。但沉重的脚步声依然很响,还似乎带有回响。有一个很大的黑影,从树那边升上去,又慢慢地朝我这边压过来。路基高高的,我似乎没有地方可躲。我飞去了路基下的田野里。田里都是水,我没有地方落脚。但水里也有一个黑影,从水中窜了上来,我的双脚被黑影包裹着,我被吓得大叫了起来……
也不知是不是新房前小院子里的那道新垒的墙,让妻子感觉与父母住在一起总不是一个办法。还是岳母总在不时地抱怨带她的外孙女,让她胳膊酸痛的难以承受?妻子终于向厂里争取到了住房。新建的住房坐落在工厂的北侧。与妻子工作的企业只一路之隔,可能是因为房子少,而要求房子的人多。一个中套被安置了两个三人之家的小家庭。妻子分到的那个房间,是在二楼。一个房间带着一个厨房间,没有卫生设施。厨房间还是另外那户人家的通道。
房子虽小,好歹已是搬离了那个院中有着一道隔离墙的小屋,心情总归比较愉快些。虽然房子的面积不见得比原先的大多少,但毕竟有着一个小小的厨房间,可以放下一张小方桌。毕竟可以让妻子少受一点上下班路途遥远的劳顿之苦。还是足以让人欣慰的!
妻子上下班路途遥远之辛苦,我家一搬去那儿,我便立即体会到了!不仅得骑车穿行过众多的大街小巷,还得推车翻越那座高高的石拱古桥。桥名取得很漂亮,但翻越时需推着自行车奋力向上的那一份辛苦,却实在让人感觉不怎么样。一点儿也没有桥名的那种诗情画意般的惬意。
搬离了岳父母家,女儿的照料便成了问题。我总不可能每天骑这么远的自行车仍将女儿送去岳父母那儿。况且岳母一直在抱怨他的胳膊酸痛得让她难以承受了呢!而且女儿还小,没法自己坐在自行车架上呢!我母亲还在工作,也没有办法帮着带。母亲说,让我将女儿送去故乡小镇,她来设法请人带。但时间不长,母亲又觉得农村里的环境太差,不忍让孙女受委屈。母亲帮助物色了一个女孩,让她来我家帮助带孩子。
我家的房间虽小,毕竟是在二楼,晚上可以搭个地铺,住宿问题倒也能解决。但女孩儿毕竟没有带孩子的经验,那一天居然让刚开始学走路的孩子从楼梯上滚了下去。女儿虽然没有受伤,我却已经被吓得心惊肉跳!这如何使得!而且,晚上在我们的床前搭了地铺,我们夫妻间的私生活等于一览无余地暴露在了旁人的眼皮底下,这似乎更让人难以忍受呢!女孩已经到了初谙人事的年龄。这多令人尴尬呀!我只得将女孩送回故乡小镇。后来总算辗转托人帮助找到了工厂东侧的那个小镇上的一户人家,一位中年妇女帮助我带女儿。每天上班前将女儿送去她家,傍晚下班后去接回来,生活才算安顿了下来。
生活在妻子的工厂附近,带来了便利,同样也带来了烦恼。妻子的工厂的工作程序显然与别的工厂有着明显的不同。别的工厂工人下班之后,厂内一片安静,再不会有机器转动所发出的嘈杂的声音。但是妻子的工厂,那几台大木桶的滚动却几乎是二十四小时不停歇的。那隆隆的声音,与雷声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窗户外隔一条路便是发出隆隆声的车间,常常搅得我整夜不能安睡。妻子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噪音,照样能安然入睡!虽冬季窗户能紧闭。但这不绝耳的隆隆声依然如雷贯耳,让我不得安宁。
当然带给我生活上的便利也不少,厂里在宿舍外安装了一个蒸饭间。饭菜可以在蒸饭架上蒸,而不用烟熏火燎地自己煮。除了炒青菜等一些必须用锅炒的菜蔬之外,厨房内的活倒是少了许多。我早晨去东侧的小镇带回素菜,傍晚下班时从小城菜场带回荤菜。素菜妻子会炒,荤菜我晚上弄干净后,放好佐料,将锅子盖紧并用绳子绑好,第二天一早放入蒸饭架。中午下班之后,取回锅子,解开绳索,便香味扑鼻了。之所以要用绳子绑紧,是怕太多的蒸汽钻入锅中,这我已经有过教训了!开始蒸的头几次,常常弄得大半锅的汤,菜倒是熟得烂了,味道却是寡了。
这是教训带给我的经验,用绳子绑紧锅盖,蒸熟的无论是整鸡、还是猪爪。味儿都是恰到好处!既香又酥,让妻女大快朵颐呢!我虽然上班远了些,但生活毕竟是安定的。女儿似乎天生就是食肉动物,让她吃素菜似乎会要了她的命。每次吃饭时,我总得强行往她碗里夹上一些素菜。她总会大呼小叫地喊:“爸爸!够了呀!”这时她已经会自己吃饭了。之前,还需让我们喂食的时候,她常常会将饭含在嘴中,不肯吞咽,弄得她母亲一点儿办法也没有。我只得抱着她走出房间去喂食,连骗带哄的让她将饭吃完。有时,无论我如何骗、如何哄,她总是含着那口饭不吞咽,显然是哄骗的次数多了,让她产生了“免疫”。我只得将她放在高高的油桶上或石阶上,威胁着我将离开,让她一个人待着。才算达到了让她吞下口中饭食的目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