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阳光暖得恰到好处,洒在苏念桃租下的小院里,把青砖地映得发亮。院子里早已布置得喜气洋洋,门框上挂着大红的灯笼,墙上贴着“满月之喜”的烫金喜字,墙角的石榴树开得正艳,火红的花朵衬得满院都透着热闹。
苏母凌晨就起来忙活了,院里支起了两口大铁锅,一口炖着鸡汤,一口煮着红烧肉,香味顺着锅盖的缝隙飘出来,引得巷口的邻居都频频探头。“张姐,麻烦你把这盘花生摆到那边的桌子上,注意摆得整齐点。”苏母系着围裙,指挥着来帮忙的女工张姐,脸上满是藏不住的笑意。
张姐手里捧着装满花生瓜子的托盘,笑着应道:“哎,婶子,马上就摆好。咱们这小院今天可真热闹,比过年还喜庆!”
陆沉渊穿着一身新做的蓝色中山装,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正忙着给院子里的桌子铺桌布。他平日里总穿得随意,今天特意打扮了一番,显得格外精神。“桃桃,你别出来走动,快回屋歇着,客人来了我来招呼。”看到苏念桃扶着门框出来,他连忙放下手里的活迎上去。
苏念桃穿着一件淡粉色的碎花衬衫,头发挽成一个松松的发髻,脸上带着产后的温润气色。她怀里抱着一个襁褓,里面是小向红,陆沉渊的母亲抱着向洋,两个小家伙穿着一模一样的虎头鞋,粉雕玉琢的,格外惹人疼。“屋里闷得慌,出来透透气。你也别太忙活,有卫东和大家帮忙呢。”
苏卫东穿着一身灰色夹克,正站在院门口迎接客人,手里还拿着一个记账本,负责登记送来的贺礼。“姐,你放心,客人来了我都安排好了。刚才二舅从老家打电话来,说已经到村口了,我这就去接他们。”
话音刚落,巷口就传来了熟悉的说话声。苏卫东眼睛一亮,连忙迎出去:“二舅,你们可来了!快进屋坐!”
二舅带着村里的几个乡亲,拎着大包小包的贺礼走进来,有自家种的小米、花生,还有给孩子做的虎头鞋、小棉袄。“桃桃,沉渊,恭喜恭喜!”二舅笑着走上前,看着苏念桃怀里的孩子,“这就是向红吧?长得真俊,跟桃桃小时候一模一样!”
“二舅,快屋里坐,一路辛苦了。”苏念桃笑着招呼道。
乡亲们也纷纷送上祝福:“恭喜苏老板儿女双全,以后日子肯定越过越红火!”“这两个孩子真是有福气,生在这么好的人家!”
苏母连忙迎上来,给大家倒茶递水:“快坐快坐,一路颠簸,喝点水歇歇。”
院子里渐渐热闹起来,来的客人越来越多。店里的女工们都来了,她们凑钱给孩子买了一块手工刺绣的小被子,上面绣着“龙凤呈祥”的图案,精致又喜庆。“苏老板,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祝小少爷小公主健康成长!”张姐代表女工们送上礼物,脸上满是真诚。
“谢谢大家,让你们破费了。”苏念桃连忙道谢,心里暖暖的。这些女工跟着她干活,踏实肯干,如今还特意送来贺礼,让她格外感动。
陆沉渊的修车摊老主顾们也来了,老周拎着一个大布包,笑着走进来:“沉渊,恭喜啊!这是我给两个小家伙买的拨浪鼓和长命锁,祝他们长命百岁!”
“老周,太谢谢你了,快请坐。”陆沉渊热情地招呼着,把他领到桌边坐下。
最让人惊喜的是,省城供销社的陈经理和邻市的王主任也特意赶来了。陈经理穿着一身笔挺的干部服,手里拿着一个精致的礼盒:“苏老板,陆师傅,恭喜恭喜!我给孩子带了两套进口的婴儿衣服,还有一些营养品,祝两个小宝贝健康快乐成长。”
“陈经理,您太客气了,还麻烦您特意跑一趟。”苏念桃连忙让苏卫东招呼他们坐下。
王主任也笑着说:“苏老板,我们可是特意来沾沾喜气的!你家儿女双全,事业又做得这么好,真是双喜临门啊!”
苏母端着刚做好的点心过来,笑着说:“陈经理,王主任,快尝尝我做的桂花糕,自家做的,没什么好东西。”
“婶子太客气了,您的手艺我们早就听说了,今天可算有口福了。”陈经理拿起一块桂花糕尝了尝,赞不绝口,“好吃!比城里点心铺卖的还香。”
院子里的桌子很快就坐满了,一共摆了八桌,欢声笑语不断。苏母和几个女工忙着上菜,陆沉渊和苏卫东穿梭在各桌之间,给客人倒酒、打招呼,忙得不亦乐乎。
苏念桃抱着孩子坐在主桌,身边是陆沉渊的母亲和二舅。陈经理看着两个孩子,笑着对苏念桃说:“苏老板,这两个孩子真是长得太可爱了,以后肯定是有出息的孩子。”
“借您吉言。”苏念桃笑着说,“以后还要麻烦陈经理多多关照‘念桃食品’的生意。”
“这是自然。”陈经理放下茶杯,认真地说,“你们的产品品质好,口碑也好,现在在省城卖得很火。我这次来,也是想跟你谈谈,能不能再增加一些供货量,我们想在省城的各个网点都上架你们的产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