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离开县城主干道,驶入蜿蜒的丘陵公路。
窗外,南国夏日的绿意汹涌澎湃,连绵的山丘如凝固的碧浪,层层叠叠向天际延伸。
王姐的宝马X5在前引路,她对这一带似乎颇为熟悉,专挑那些车辆稀少的乡道行驶。
黄大富开着RS7紧随其后,车内空调温度打得很低,与窗外的酷热形成两个世界。
“初仔,这大山茫茫,真能找到那种……嗯,‘风水宝地’?”
黄大富一边小心跟着前车,一边忍不住好奇地问。
梁念初的目光始终流连在窗外的山形水势上,闻言并未回头,只是淡淡应道:“山有山运,水有水气。真龙大地,自有其脉理可循。看似无序,实则如同大树的根系,主干、支干、细须,层次分明。”
“我要找的,就是那股凝聚不散、生机勃勃的‘生气’汇聚之处。”
约莫行驶了四十多分钟,前车在一处较为开阔的山坳口停了下来。
此处已深入丘陵地带,四周群山环抱,远处有水库波光粼粼,近处草木葱茏,空气清新,倒是比县城里凉爽不少。
三人下了车,王姐快步走过来,指着前方几条岔开的上山小路解释道:“初仔,这一带的山我以前跟朋友来玩过几次,有几处地方视野很好,也比较清静。你看我们从哪边开始看?”
梁念初没有立刻回答。
他站在原地,缓缓转动身体,目光扫过四周整体的山势走向、河流(水库)方位以及植被的茂盛程度。
他微微闭上眼睛,似乎在感受着山风的气息和环境中某种无形的‘场’。
片刻后,他睁开眼,从随身的背包中取出一只小巧的罗盘。
他双手平稳地托起罗盘,迈开步子,在这片空地上仔细地勘测起来。
“我们先去那边的高处看看。”
梁念初指了一条朝向东南、坡度相对缓和的山路。
这个方向,在他刚才的初步观察中,山势最为舒展绵长,符合‘来龙’舒缓有力的特征。
“好,听你的。”王姐立刻点头。
黄大富自告奋勇地帮梁念初拿背包。
梁念初身体初愈,他这‘助手’当得倒是尽心尽力。
山路崎岖,但并非难以行走。
梁念初在前,王姐居中,黄大富跟在后面。
阳光透过浓密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点,林间鸟鸣清脆,更显幽静。
梁念初走得很慢,他不时停下脚步,用罗盘仔细勘定方位。
观察山脊的起伏转折(寻龙),查看山脚附近有无水源或低洼地(察水),并留意土壤的颜色和质地。
“初仔,”黄大富看着梁念初专注的样子,忍不住感慨,“我还以为看风水点穴,就是拿着罗盘看看方向就行了。”
梁念初一边在一个小土坡上蹲下,抓起一把泥土在指尖捻了捻,一边解释道:“没那么简单。风水讲究‘龙、穴、砂、水、向’。”
“龙是山脉的走势气势,穴是生气凝聚的点,砂是穴场周围的山丘或地形,水是河流或低洼,向是坐向分金。”
“五者兼备,方能称得上佳穴。”
他指着前方蜿蜒的山脊:“你们看这条山脊,起伏有力,没有明显的断裂或陡峭嶙峋之感,这叫‘来龙生动’。”
“那边几座小山丘,呈环抱之势,如同护卫,这是好的‘砂手’。远处的水库,是‘明堂’前的‘水聚天心’,主财。”
“还要找到那个最精准的‘点’,也就是‘穴眼’,才能将周围的吉气最大限度地吸纳利用。”
王姐在一旁听得连连点头,虽然很多术语她不太懂,但梁念初条理清晰的讲解让她心中安定不少,越发觉得找对了人。
黄大富则是听得云里雾里,但觉得十分高深,竖起大拇指道:“初仔,牛逼!”
梁念初笑了笑,没再多说,继续前行勘验。
他又找了两三个位置,用罗盘仔细勘测,并登上高处俯瞰全局,但似乎都有些不尽如人意之处。
不是前方视野不够开阔(明堂狭窄),就是左右护卫有缺(砂手不美),或者地势过于陡峭,无法藏风聚气。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日头渐渐西斜。
山林间的光线变得柔和,气温也舒适了许多。
王姐脸上虽然依旧保持着耐心,但眼神中已不禁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迁坟之事悬而未决,就像一块大石压在她心上。
梁念初将她的神色看在眼里,宽慰道:“王姐,寻龙点穴急不得。福人自有天相,佳穴也需有缘人。我们再往前走走看,那边山势似乎更有情意。”
他指着另一条岔路尽头的山峦。
那处山体看起来更加雄伟厚重,林木也格外茂密苍翠。
三人沿着小路又走了十来分钟,眼前豁然开朗。
这是一处位于半山腰的天然平台,背靠的主山雄伟厚重,左右各有低矮秀美的小山丘如同手臂般环抱,形成一种被精心呵护的格局。
平台前方视野极佳,能远远望见蜿蜒的河流和更远处连绵的群山,颇有‘众山皆小’的气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