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水库在秋日阳光下波光粼粼,如同一块巨大的翡翠镶嵌在群山之间。
微风拂过,带来湿润的水汽和草木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
梁锦诚、四叔、六叔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手,很快便选好了钓位,打窝、下竿,动作娴熟。
梁念初和阿亮等人也各自找了位置,抛下鱼线。
最咋呼的当属黄大富。
他扛着那根价格不菲的钓竿,咋咋呼呼地选了处自认为风水宝地的突出水面的石头。
结果甩竿时用力过猛,鱼钩差点挂到后面的树梢,引得众人一阵哄笑。
“肥仔,你这是钓鱼还是打鸟啊?”六叔梁建诚打趣道。
“今天我非得钓条大的,震震你们!”
黄大富不服气地重新整理鱼线,嘴里嘟囔着,“刚才那是意外,这次我要一雪前耻!”
梁念初看着黄大富的窘态,笑着摇了摇头,专注地看着自己的浮漂。
他享受这种宁静,耳边是风声、水声、虫鸣鸟叫,还有远处隐约传来的村里鸡犬相闻之声,所有的城市喧嚣都被隔绝在外。
时间缓缓流逝。
四叔率先开张,钓起一条巴掌大的鲫鱼,虽不大,却是个好兆头。
紧接着,六叔也钓上一条活蹦乱跳的罗非鱼。
梁锦诚更是沉稳,钓上了一条两斤多的草鱼。
“哇!叔叔好厉害!”阿亮等几个年轻员工看得惊叹不已。
反观黄大富那边,浮漂动了几次,提竿却总是空空如也,要么就是钓起指甲大的小罗非,急得他抓耳挠腮。
“我丢!这鱼还看人下菜碟是吧?专欺负我这个城巴佬?”黄大富郁闷地抱怨。
梁念初忍俊不禁,走过去看了看他的钓点和饵料,简单指点了几句:“你铅坠轻了,饵料没沉底就被小鱼吃完。还有,心静一点,大鱼都被你吓跑了。”
黄大富一愣,才想起自己刚才急着找钓位,忘记调漂了。
就在这时,梁念初自己的浮漂猛地往下一沉!他手腕一抖,迅速提竿,鱼竿瞬间弯成了一个大弧线!
“嚯!来大的了!”六叔惊呼一声。
水下的鱼力道十足,拼命挣扎。
梁念初不慌不忙,双手抱着鱼竿,与水中的大物周旋。
这番动静把所有人都吸引了过来。
“初仔,慢点,别着急!”梁锦诚在一旁提醒,眼中带着赞许。
经过几分钟的博弈,一条体型硕大的麦鲮鱼终于被拖到了岸边,目测至少有十斤重!
“哇!学长太棒了!”
“老板厉害!”
众人一阵欢呼。
黄大富看着梁念初钓起的大鱼,再看看自己的鱼护还没下水,胖脸垮了下来,哀叹道:“完了完了,这下真成背景板了……初仔,你是不是偷偷给鱼喂了**药?”
梁念初笑着把鱼放进鱼护:“是你自己心不静。钓鱼如做人,欲速则不达。”
最终,收获颇丰,草鱼、鲮鱼、鲫鱼、罗非鱼装满了鱼箱,足够中午美餐一顿。
与此同时,梁念初家的院子里更是热闹非凡。
李慧兰掌勺,刘湘和四婶熟练地打着下手,切配菜、烧火、递调料,配合默契。
张阿姨手脚麻利地清洗着蔬菜和碗碟,不时跟李慧兰交流几句厨艺心得。
苏曼卿、林佳佳、韩沫沫、周琪、陈冬冬,还有小敏等几个年轻女孩,则围坐在一起,一边说笑,一边帮忙摘豆角、剥蒜、洗葱。
她们大多是城市里长大的孩子,这种充满生活气息的农家活让她们感到既新鲜又有趣。
“阿姨,这个豆角要掐掉两头吗?”
“对,曼卿真聪明,一学就会。”李慧兰看着苏曼卿认真又略显生涩的动作,点头道。
“哇,阿姨自己晒的豆豉好香啊!”林佳佳拿起一颗闻了闻。
“自己晒的干净,味道也足。等下用来蒸排骨,保你们喜欢吃。”李慧兰乐呵呵地说。
陈冬冬则对灶台旁那一盆盆准备好的食材垂涎欲滴:“阿姨,这猪手看起来就好好吃!还有这个鸡,是走地鸡?”
“是啊,都是自家养的,没喂饲料,肉紧实。”李慧兰笑道,“冬冬喜欢,等下多吃点。”
“一定一定!”陈冬冬用力点头,惹得大家一阵笑。
院子里炊烟袅袅,各种菜肴的香味开始弥漫开来,交织成一种无比诱人的、名为‘家’的味道。
看到梁念初等人提着沉甸甸的鱼获回来,李慧兰当即决定,罗非鱼用来清蒸,草鱼和几条大鲤鱼做啤酒鱼,十多斤的麦鲮鱼做酸菜鱼。
其他的杂鱼则和豆腐一起炖个鲜美的鱼汤。
“开饭咯!”
随着李慧兰一声吆喝,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被端上桌,琳琅满目,香气扑鼻。
金红油亮的南乳焖猪手,酥烂脱骨。
豆豉蒸排骨,豉香浓郁,肉质嫩滑。
皮脆肉嫩的白切鸡,搭配秘制姜葱蘸料。
酸辣开胃的酸菜炒猪大肠。
清蒸鱼,啤酒鱼、酸菜鱼,杂鱼豆腐汤,还有自家种的清炒时蔬、腊味拼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