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梦回沉默的荣耀 > 第107章 技术性试探

梦回沉默的荣耀 第107章 技术性试探

作者:川岛的苏未央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2 13:06:00

王碧奎老师精心策划的家宴,如同一阵和煦的春风,暂时驱散了寓所周围因过度“静默”而积聚的疑云。吴石家庭“正常”、“和睦”的形象得以巩固,外部监视的压力似乎有所缓解。然而,我和老师吴石内心都清楚,这仅仅是表面上的缓和。真正的核心困境——与“朱枫”同志建立安全联系渠道的难题——依然像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我们心头。谷正文对内外联络渠道的严密监控,尤其是对港台贸易线的排查,使得任何常规的、甚至是我们过去依赖的秘密渠道,都变得危机四伏。

被动等待“朱枫”同志的到来,无异于将主动权交给未知的命运。我们必须主动出击,在看似铜墙铁壁的封锁线上,试探性地敲击,寻找哪怕一丝微弱的回声,确认是否存在一条尚可通行的缝隙。

“不能坐等。”一个深夜,老师在书房中踱步,眉头紧锁,“我们必须知道,在当前的严密封锁下,是否还存在将信息送出岛外的可能,哪怕只是最微弱的可能。我们需要一次试探,一次绝对安全、即使失败也不会暴露我们的试探。”

我(聂曦)立刻明白了老师的意图:“老师的意思是,发送一条测试信息?用无关紧要的内容,通过一个极其迂回、看似偶然的方式发出,观察能否收到预期的回应,以此判断渠道的通畅性和安全性?”

“正是!”老师停下脚步,目光锐利,“这次试探,关键在于‘绝对安全’和‘内容无害’。信息本身不能包含任何敏感内容,甚至不能引起接收方的特别关注;传递方式必须完全脱离我们现有的任何已知关联,要利用看似偶然的、公共的、甚至是敌方也可能使用的信息传递环节,进行巧妙的‘寄生’。”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且需要精密计算的想法。它要求我们像最高明的密码学家和策略家一样,设计一个看似自然发生、实则暗藏玄机的通信事件。

经过彻夜的推演和筛选,一个方案逐渐成型。老师回忆起,近期国防部后勤部门正在与一家位于基隆的、有部分港资背景的船舶修理厂洽谈一批老旧登陆艇的维修合同。这类商业往来属于正常公务,文件流转会经过多个部门,且最终会与港方有通讯联系。这是一个理想的“寄生”载体。

“我们可以利用这份合同的磋商过程。”老师摊开一份流程草图,“在最终敲定的合同附件中,关于某个特定零部件的规格参数上,做一处极其微小的、符合商业惯例的、看似无意的修改。这个修改,按照一套只有‘老家’最高机要部门才能识别的密码规则,对应一个预设的、代表‘测试信号已收到,通道安全’的简单回应指令。信息发出后,我们通过公开渠道,监听这家修理厂与港方后续关于此合同的一份普通确认电文。如果在那份电文中,对应位置出现了我们预期的回应指令,则证明渠道是通的,且对方收到了我们的信号。”

这个方案的精妙之处在于:信息载体是公开的商业合同,传递过程完全合规,内容修改微不足道且合乎情理,即便被最严格的审查,也难以发现异常。而回应信号则隐藏在另一份公开的商业电文中,同样难以察觉。

“这个方案风险极低,但操作精度要求极高。”我仔细审视着方案的每一个环节,“需要确保修改的参数既不起眼,又能被准确识别;需要精准预测并监控到那份特定的回传电文。”

“所以,这次试探,由你全权负责执行,聂曦。”老师郑重地看着我,“你需要以经办参谋的身份,介入到这份合同的后期流程中,在不引起任何注意的情况下,完成那个关键参数的‘微小调整’,并确保合同顺利发出。然后,严密监控基隆厂方与香港的通讯记录(这部分记录在通讯处有存档,你可以以核查合同执行进度为由调阅),等待那个预设的‘回声’。”

“明白!”我深感责任重大。这是一次在刀尖上跳舞的精密操作,任何细微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甚至引来不必要的关注。

接下来的几天,我以高度的警惕性和耐心,开始执行这项“技术性试探”。我首先以协助处理积压公文为由,主动承担了部分后勤部门的文件协调工作,其中恰好包括了那份登陆艇维修合同的最终审核环节。在堆积如山的文件中,我找到了那份合同,仔细审阅了所有技术附件。

在关于“传动轴密封环”的规格参数一栏,我发现了机会。原规格标注为“耐压等级:1500pSI”。根据密码规则,我需要将其中的数字进行微调。我小心翼翼地用极细的笔,将“1500”的最后一个“0”,修改成了一个几乎难以分辨的、略带倾斜的“6”,使其看起来像是书写或打印时轻微的瑕疵,变成了“1506pSI”。这个改动,在工程技术上是完全允许的微小公差范围,绝不会影响合同执行,但按照密码本,它代表了我们预设的测试信号。

修改完成后,我按照正常流程将合同递交上去,没有留下任何异常痕迹。合同很快经过各级审批,发往基隆的船厂。

随后便是焦灼的等待。我每天都会以跟进项目进度为名,去通讯处查阅基隆船厂与香港方面的往来电文记录。时间一天天过去,常规的业务电文不断,但始终没有出现那份包含特定指令的回传确认电文。每一次翻阅记录,我的心都悬在嗓子眼,既期待看到信号,又担心看到任何异常的迹象。

第五天下午,当我几乎要放弃希望时,在一堆关于零部件采购确认的普通电文中,我看到了目标!一份发自香港、致基隆船厂的关于“合同附件三技术参数最终确认”的电文,在列举各项参数时,对于“传动轴密封环耐压等级”一项,赫然写着“确认按 1506pSI 执行”!

出现了!预设的回应指令!

强压下心中的狂喜,我迅速核对了几遍,确认无误。我不动声色地合上记录本,像完成日常工作一样离开了通讯处。

回到寓所,我立刻向老师汇报了这个结果。老师听完,长久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了一些,眼中闪过一丝如释重负的光芒。

“好!很好!”他低声说,语气中带着一丝难得的振奋,“这证明,即便在如此严密的封锁下,仍然存在极其隐秘的信息传递通道。这条通道虽然效率低下,风险极高,但至少在理论上,是可行的!这为我们接下来接应‘朱枫’同志,提供了一线微弱的希望和重要的参考。”

这次成功的“技术性试探”,其意义远不止于确认了一条可能的信息通道。它更像是在无尽的黑暗中,看到远方灯塔发出的一闪而过的微弱光芒。虽然光芒微弱,航路依旧凶险,但至少证明了,彼岸仍在,联系未绝。这极大地鼓舞了我们的士气,也为下一步更加艰巨的行动,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我们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但至少,我们不再是完全盲目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