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梦回沉默的荣耀 > 第94章 情报高峰

梦回沉默的荣耀 第94章 情报高峰

作者:川岛的苏未央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2 13:06:00

金门之行,如同一把冰冷的手术刀,剖开了国民党当局精心粉饰的“固若金汤”的假象,将外岛防御外强中干的虚弱本质,**裸地展现在我们眼前。那份亲历的、带着海风咸腥和泥土气息的实感,远比任何书面报告都更具冲击力和说服力。然而,这份宝贵的收获,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可能落在谷正文及其爪牙的眼中,金门之行的详细报告,必须尽快转化为可传递的情报,并找到绝对安全的途径送出。

返回台北寓所的书房,已是深夜。窗外万籁俱寂,只有偶尔传来的巡夜梆子声,更衬出室内的紧张与凝重。老师吴石褪去了白日里视察大员的威严,眉宇间是难以掩饰的疲惫,但那双眼睛,在台灯昏黄的光线下,却燃烧着一种近乎炽热的专注光芒。

“聂曦,时间紧迫,我们必须尽快将金门所见,与之前获取的‘美军顾问意向’、‘舟山防御图’要点以及关于敌军内部士气、后勤的零星信息整合起来。”老师的声音低沉而急促,他铺开大幅的台湾海峡军事地图,上面已经标注了许多只有我们能看懂的符号,“这些信息分散开来是碎片,但整合在一起,就能拼凑出一幅相对完整的东南沿海敌军防御态势图,其战略价值将呈几何级数增长!”

“是,老师!”我(聂曦)凛然应命,立刻铺开稿纸,准备好绘图工具和微缩胶卷相机。我知道,我们即将打造一份足以影响战局的重磅情报。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书房变成了一个高效而隐秘的指挥所。老师凭藉着惊人的记忆力和宏观视野,口述金门之行的核心发现:重点防御区域的工事薄弱点(如混凝土标号不足、射界存在盲区)、火力配系的衔接漏洞、官兵普遍的低落士气与思乡情绪、后勤补给的实际困难与虚报情况。我则飞速记录,并不时根据自己前世的军事知识和对细节的观察,提出补充和修正,确保描述的准确性与针对性。

随后,老师将话题转向“美军顾问意向”。他精炼地概括了汤姆森和威廉姆斯表态中的关键措辞——“避免冲突升级”、“国会授权”、“自卫能力关键”、“后勤指挥待提升”,并一针见血地指出其背后隐含的战略底线:美军的支持是有限度的、有条件的,其核心目的是维持现状而非无条件卷入冲突。

接着,是“舟山防御图”中的关键信息回顾。老师凭借记忆,再次复述了舟山群岛敌军指挥枢纽、核心炮兵阵地、水际滩头障碍设置以及兵力部署的要点。我将这些与金门的防御体系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共性的弱点(如对永备工事过度依赖、协同防御能力差)和各自的特有问题。

最后,我们将平日通过不同渠道搜集到的关于台军内部派系矛盾、官兵厌战情绪、物资短缺等零星信息,作为辅助证据,编织进这份庞大的情报网络中。

整个过程,是一个高度紧张的脑力风暴。老师是总设计师,把握着全局和方向;我则是执行者和校验员,确保每一个细节的精准和逻辑的严密。我们反复推敲、核对、提炼,力求用最精炼、最准确的语言,勾勒出敌军从战略意图(美方态度)、战役部署(舟山、金门防御体系)到战术层面(官兵士气、后勤)的立体虚实图。

“这份综合报告,”老师目光灼灼地看着初步成型的纲要,沉声道,“要突出三个核心:其一,敌军东南沿海防御体系,表面严密,实则漏洞百出,士气低落,持续作战能力堪忧;其二,美军介入有深层次顾虑和底线,不可过度指望;其三,敌军内部矛盾丛生,根基不稳。这三点,对于‘老家’制定下一步战略,至关重要!”

“明白!”我奋笔疾书,将老师的指示融入报告的核心摘要中。

报告的主体内容初步确定后,更艰巨的任务来了——如何将这份信息量巨大的报告,安全地送出去?直接传递纸质或大幅图纸已无可能,唯一的途径仍是微缩胶卷。

“必须进行最高度的压缩和加密。”老师决断道,“采用三级编码:第一级,用只有‘老家’核心机要部门才能破译的顶级密码编写核心结论和战略判断;第二级,用常规密码表述主要事实和数据;第三级,地图和示意图采用标准符号,但关键坐标和注解用密语标注。最后,全部微缩拍摄。”

这是一个极其繁重且要求精准无误的工作。我立刻投入其中,先将文字部分按密级分类编写,然后用极其细小的钢笔字,工整地誊抄在特制的薄纸上。对于地图,则需要在原图基础上,用隐形墨水标注关键信息,再拍摄。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专注力,任何一点笔误或疏忽,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甚至带来灭顶之灾。

时间在笔尖与纸张的细微摩擦声中悄然流逝。窗外,天色由墨黑转为深蓝,又渐渐泛出鱼肚白。我和老师轮流休息片刻,但大脑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王碧奎老师悄悄送来简单的夜宵和热茶,看到我们熬红的双眼,欲言又止,最终只是默默地将茶水续满,轻轻带上门。

拂晓时分,最后一张微缩胶卷拍摄完毕。所有的笔记、草稿、图纸,都在铜盆中化为灰烬,打开窗户,让焦糊味随风散去。那几卷看似普通的胶卷,此刻却重若千钧,承载着无数人的期望与安危。

“接下来,就是如何将它送出去了。”老师看着桌上那小小的胶卷盒,语气凝重到了极点,“目前的形势,常规渠道风险极高。‘密使一号’的线路,近期不宜再动。我们必须寻找一个万无一失的机会,或者……创造一个机会。”

我小心翼翼地将胶卷收入特制的、可瞬间销毁内容的金属筒中,贴身藏好。我知道,这份名为“东南敌情综合研判”的情报高峰,已成为我们手中最锋利的剑,也是最容易引爆的炸弹。如何将它安全地递出去,将是我们面临的下一个,也可能是最严峻的考验。天,快亮了,但最黑暗的时刻,或许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